图书介绍

反思与成长 一线教师的教育心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反思与成长 一线教师的教育心语
  • 景具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2061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数学课-教学-经验-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思与成长 一线教师的教育心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教育教学漫谈3

搞好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3

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4

三、掌握驾驭课堂的能力6

四、具备过硬的教师基本功8

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17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18

二、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23

三、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27

整合六种关系 优化课堂结构48

一、“导”与“学”的关系48

二、结果教学与过程教学的关系48

三、认知与情感的关系49

四、全面发展与差异施教的关系50

五、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51

六、一般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51

锤炼“备”功夫 勿求其形式53

怎样才能上好课56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6

二、锤炼高超的教学艺术57

三、善用生成的课堂资源58

如何说课60

一、说课的意义60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61

三、说课的基本原则65

四、说课的基本要求66

怎样评课69

一、评课的目的69

二、评课的原则69

三、评课的内容70

四、评课注意事项74

学会反思75

一、教学反思的目的75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76

三、如何撰写课后反思76

四、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77

“四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的设计实验78

一、基本内涵78

二、理论依据78

三、教学程序79

四、实施的几个原则80

贫困地区中小教师科研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82

一、教师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82

二、建设教师科研队伍的措施和建议86

实施新时制后中师开设“数学课外活动”的设想89

一、确定活动内容的原则89

二、人员的组织、活动的方式、达到的目标90

三、内容安排90

四、成绩考核91

教学设计的内涵及设计的一般步骤92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92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93

数学教育管见97

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几点体会97

现代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学习《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100

一、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100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101

三、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102

四、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102

新课标下的现代数学观103

一、数学是一种工具103

二、数学是一种语言104

三、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105

四、数学是一种文化105

新课标下的现代数学课程观115

新课标下的现代数学教学观119

一、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互动的过程119

二、数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120

三、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20

新课标下的现代数学学习观126

一、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126

二、数学学习的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27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143

一、信息技术对数学科学的推动作用143

二、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刻影响144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评价149

一、导向作用149

二、激励作用149

三、调控作用150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153

一、由“师傅”向合作者转变153

二、由知识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154

三、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155

四、由“复制者”向研究者转变156

浅述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157

一、揭示问题,要有启发性157

二、讲解疑难,突出趣味性157

三、探究条件,注意严密性158

四、翻译符号,强调准确性158

五、分析命题,力求简洁性158

数学课堂教学千万不要拘泥于教材159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五要”与“五不要”163

一、教学目标要灵活,不要死板163

二、教学内容要适量,不要求多163

三、教学过程要参与,不要包揽164

四、教学手段要整合,不要分离164

五、教学评价要多元化,不要单一化165

数学教科书与数学课程166

数学教科书不等于数学课程169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设想171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171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改革设想172

挖掘例题功能 渗透素质训练——一个不等式例题的教学178

一、从糖水浓度,引出例题178

二、由合作探索,证明例题178

三、从实际建模,应用例题180

四、再挖掘潜能,拓展例题180

在生活中引入 合作中理解 探索中收获——“一个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83

一、设计理念183

二、过程片段183

争鸣·题解拾零189

理不顺,题不宜189

百分率的写法应该是分数乘百分之百191

其实“0”没惹麻烦193

这道例题不能改196

两类问题的巧解197

一、快找介于两个分数之间的数的巧解197

二、工程问题的巧解198

两种不同运算 一个相同结果——四则运算中的“异式同值”规律200

一、乘加关系200

二、乘减关系201

三、除加关系201

四、除减关系202

五、乘除关系202

六、加减关系203

由一个案例引发的几个性质204

一、问题的提出204

二、Kaprekar常数204

三、引发的几个性质204

求三角函数周期常用的方法207

一、定义法207

二、公式法207

三、图像法208

四、最小公倍数法208

神奇的单位“1”在三角函数中应用举例209

一、利用平方关系sin2θ+cos2θ=1209

二、将原式变成“1”210

三、给原式乘以“1”210

四、利用特殊三角函数值211

证明三角恒等式常用思路列举212

一、活用切割化弦212

二、妙用“1”的作用213

三、巧用比例定理213

四、慎用万能公式214

参考文献215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