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治理与教师参与决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德)尤塔·默沙伊恩著;魏进平,马永良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2358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校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治理与教师参与决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言1
1.1 目的1
1.2 本书重点和研究问题2
1.3 研究方法和提纲3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7
2 理论框架调查7
2.1 引言7
2.2 新制度经济学基础7
2.2.1 引言7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假设8
2.2.3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分支11
2.3 委托代理框架12
2.3.1 引言12
2.3.2 委托人、代理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13
2.3.3 委托代理问题的确定因素14
2.4 治理理论16
2.4.1 组织治理的必要性16
2.4.2 公司治理机制17
2.5 结论19
3 大学是一个经济机构21
3.1 引言21
3.2 大学是一个分析目标22
3.2.1 定义和分类22
3.2.2 为什么大学作为组织存在23
3.2.3 大学的特殊特征24
3.2.4 大学绩效的概念25
3.3 大学相关参与者及他们的冲突27
3.3.1 参与者27
3.3.2 成员倾向性28
3.3.3 参与者间的冲突30
3.3.4 概要34
3.4 大学治理作为协调机制34
3.4.1 大学治理的定义34
3.4.2 大学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应用35
3.5 教师参与作为大学治理的一个方法38
3.5.1 引言和定义38
3.5.2 教师参与作为治理机制的理由40
3.5.3 教师参与的正效果41
3.5.4 教师参与的负效果44
3.5.5 概要47
3.6 结论48
第二部分 经济模型概述53
4 经济模型概述53
4.1 引言53
4.2 经济模型的基础54
4.3 大学的经济模型56
4.3.1 引言56
4.3.2 教师模型56
4.3.3 组织模型58
4.3.4 任期模型59
4.4 结论61
5 教师参与大学决策模型62
5.1 动机和概述62
5.2 战略授权的相关模型63
5.2.1 引言63
5.2.2 阿侬和泰罗(Aghion & Tirole,1997)64
5.2.3 贝克尔、吉本斯、墨非(Baker,Gibbons,Murphy,1999)66
5.2.4 巴卡特、格罗姆、帕南兹(Barkart,Gromb,Panunzi,1997)67
5.2.5 大纲68
5.3 一个初始基础模型案例68
5.3.1 建立68
5.3.2 模型72
5.3.3 内在催生模型的大纲88
5.4 一个建议模型的扩展89
5.4.1 建模思想89
5.4.2 建立90
5.4.3 模型93
5.4.4 建议模型的大纲112
5.5 结论113
5.6 附录115
5.6.1 初始模型的条件115
5.6.2 初始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115
5.6.3 建议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120
6 实证研究的方法126
6.1 引言126
6.2 实证研究背景127
6.3 实证研究的建立128
6.3.1 研究问题128
6.3.2 研究目标与方法129
6.3.3 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132
6.4 数据收集134
6.4.1 定义样本134
6.4.2 专家采访——数据采集方法136
6.4.3 选取访谈对象137
6.4.4 调查问卷——数据采集工具139
6.4.5 数据采集140
6.5 定性研究的评估和阐释141
6.6 小结143
7 大学决策的实证认知144
7.1 引言144
7.2 治理体系现状综览144
7.3 教师参与效果145
7.3.1 综览145
7.3.2 对学术工作环境的影响146
7.3.3 对学术质量的影响147
7.3.4 对管理专业化的影响148
7.3.5 上述影响总结149
7.4 各变量的解释力150
7.4.1 “教师”因素的作用150
7.4.2 “大学管理者”因素的作用152
7.4.3 “决策结构”因素的作用153
7.4.4 其他因素的作用154
7.5 教师参与内在原因的首次分类156
7.5.1 条件及影响因素和效果间的关系156
7.6 结论159
8 结束语162
8.1 概要162
8.2 局限性166
8.3 政策建议166
参考文献171
译者后记193
热门推荐
- 1098964.html
- 440856.html
- 2406731.html
- 3122466.html
- 1905367.html
- 3646442.html
- 25493.html
- 3125143.html
- 3648792.html
- 3124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0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5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0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