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淮安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4701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化学实验-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的功能与内容分析1
一、化学实验的多重教学功能1
(一)化学实验的认识论功能2
(二)化学实验的方法论功能2
(三)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3
二、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实验5
(一)课程标准中的化学实验内容及学习要求5
(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形式7
教学理论篇11
第一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11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分类11
一、基于实验主体的分类11
二、基于实验内容的分类12
(一)基于化学学科视角的实验内容分类12
(二)基于中学教学视角的实验内容分类12
(三)基于实验活动方式的分类12
(四)确定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的三要素13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实验主要模式14
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14
(一)理论基础14
(二)功能目标15
(三)实现条件15
(四)活动程序15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模式16
(一)演示讲授模式16
(二)实验归纳模式16
(三)实验演绎模式17
(四)实验探究模式17
第二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20
第一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目标20
一、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20
(一)实验知识目标的内容与水平20
(二)实验能力目标的内容与水平21
(三)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22
二、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确定23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目标23
(二)不同类别实验的教学目标23
三、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陈述25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形式26
一、演示实验教学26
(一)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及其作用26
(二)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27
二、随堂实验教学30
(一)中学化学随堂实验教学及其作用30
(二)中学化学随堂实验教学要求30
三、实验室实验教学31
(一)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验教学及其作用31
(二)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验教学要求31
第三节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及教学设计32
一、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点32
(一)探究性实验强调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33
(二)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33
(三)探究性实验鼓励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34
二、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内涵34
三、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环节34
四、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策略36
第四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组织策略40
一、基于知识直观的实验教学组织策略41
二、基于科学探究的实验教学组织策略42
三、基于认知转变的实验教学组织策略43
四、基于技能训练的实验教学组织策略44
第三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与学的评价45
第一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45
一、发挥评价对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促进作用45
二、化学实验学习评价的内容要全面46
三、开发多样化的化学实验学习评价方式46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实施47
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47
(一)知识与技能47
(二)过程与方法48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8
二、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实施48
(一)演示实验教学的评价实施48
1.演示实验教学的评价结构48
2.演示实验教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49
3.演示实验教学的评价程序及方法49
(二)学生实验教学的评价实施50
1.学生实验教学的评价结构50
2.学生实验教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50
3.学生实验教学的评价程序及方法53
三、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案例——基于工作单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54
(一)明确的评价目标和适宜的探究任务54
(二)可靠的逐项评分法55
(三)启示57
教学实践篇61
第四章 教材中教学实验分析与教学建议61
第一节 开启化学之门63
一、化学研究些什么63
(一)化学变化63
1.观察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化学变化63
2.有颜色变化的化学变化64
3.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变化65
4.有固体生成的化学变化65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67
1.物理变化67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67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70
1.物理性质70
2.化学性质70
(四)测定空气的成分72
1.红磷(或白磷)的燃烧72
2.铜丝与氧气反应74
二、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77
(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77
1.固体药品的取用77
2.液体药品的取用78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的加热81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81
2.加热物质81
(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连接与气密性检验83
1.一般仪器的连接与安装83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83
(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洗涤84
1.振荡洗涤84
2.刷洗法84
3.浸泡洗涤85
第二节 身边的化学物质86
一、性质活泼的氧气86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86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86
1.氧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86
2.氧气与金属单质反应87
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88
4.氧气与混合物反应88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92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92
2.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制取氧气92
二、奇妙的二氧化碳97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97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98
1.利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98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99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101
(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03
三、自然界中的水108
(一)水的组成108
(二)氢气的燃烧109
(三)水的净化109
1.过滤109
2.蒸发与蒸馏110
3.水的联合净化111
第三节 物质构成的奥秘115
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15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16
三、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隙117
第四节 认识化学变化118
一、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118
(一)燃烧的条件118
1.物质的燃烧118
2.白磷的水底燃烧实验118
3.红磷与白磷燃烧难易程度对比实验119
4.红磷与白磷在不同环境下能否燃烧的对比实验119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20
1.蜡烛的燃烧120
2.可燃物的性质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120
3.助燃物(氧气)的浓度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121
4.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气)的接触面积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121
(三)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121
1.面粉爆炸实验122
2.氢气爆炸实验123
(四)防火与灭火123
1.蜡烛熄灭时,氧气还有吗?124
2.熄灭蜡烛的方法124
3.铜丝灭火125
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29
(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129
(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130
(三)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130
第五节 金属的冶炼与应用134
一、金属的性质和利用134
(一)金属与合金的物理性质134
1.金属的物理性质134
2.比较合金与金属的性质134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35
1.金属与氧气反应135
2.金属与酸反应136
3.利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137
4.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138
二、金属矿物铁的冶炼143
三、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144
第六节 溶解现象145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45
(一)溶解与乳化145
1.溶液、乳浊液、悬浊液145
2.乳化现象146
(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47
(三)测定部分溶液的导电性148
(四)测定部分溶液沸腾温度和凝固温度149
二、溶液组成的表示150
(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50
(二)一定质量分数稀盐酸的配制153
三、物质的溶解性156
(一)溶质、溶剂和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性156
(二)物质难溶的相对性161
(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61
1.认识饱和溶液的形成162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162
3.探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162
(四)结晶165
1.蒸发结晶165
2.降温结晶166
第七节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169
一、溶液的酸碱性169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69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171
二、常见的酸和碱171
(一)盐酸171
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171
2.稀盐酸的化学性质172
(二)硫酸173
1.浓硫酸的吸水性173
2.浓硫酸的腐蚀性173
3.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174
4.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75
(三)氢氧化钠178
1.探究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178
2.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179
3.氢氧化钠的腐蚀性184
(四)氢氧化钙184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184
2.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184
(五)中和反应185
三、几种常见的盐188
(一)盐与酸反应188
1.碳酸盐与酸反应188
2.盐与酸反应191
(二)盐与碱反应191
1.可溶性碳酸盐与石灰水反应192
2.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与碱溶液反应192
(三)盐与盐反应192
1.可溶性碳酸盐与可溶性钙盐、钡盐反应192
2.可溶性硫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193
3.可溶性盐酸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193
(四)盐与金属反应193
1.锌、铝、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94
2.铜与硝酸银、硝酸汞溶液反应194
(五)化肥194
1.铵盐固体与熟石灰共研194
2.铵盐固体或铵盐溶液与浓烧碱溶液反应195
第八节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97
一、葡萄糖、淀粉197
(一)葡萄糖的检验197
(二)淀粉的检验198
二、蛋白质维生素199
(一)蛋白质的盐析200
(二)蛋白质的变性实验200
(三)灼烧蛋白质201
第九节 化学与社会发展203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03
二、认识合成材料207
(一)探究常见纤维的性质207
(二)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208
三、探究硫酸型酸雨的成因209
专业发展篇215
第五章 化学教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215
第一节 从文献资料中获得启示215
一、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文献215
二、利用文献资料获得实验选题216
(一)选题是中学化学创新实验研究的起点216
(二)利用文献资料确定实验研究的选题218
(三)利用文献资料提炼实验研究的思路219
第二节 从疑难实验中发现课题221
一、疑难实验反应条件的探究221
二、疑难实验反应机理的探究225
第三节 在教学实践中揭示创新点227
一、从失败的实验情景中寻求创新点227
二、在改进“缺陷”实验中产生创新点228
第六章 新型实验技术在化学教学实验中的应用230
第一节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化学实验设计与开发230
第二节 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开发236
第七章 生活、趣味与探究实验选编252
第一节 生活中的化学实验问题探究252
第二节 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问题258
一、多彩的变色现象258
(一)显色“魔术师”258
(二)神奇变色瓶260
(三)多彩变色能手261
二、奇妙的燃烧现象264
(一)由气体引起的燃烧实验264
(二)由液体引起的燃烧实验265
(三)固体的燃烧实验266
附录1 常用仪器的用途与使用方法268
附录2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273
附录3 常用酸、碱溶液的近似浓度276
热门推荐
- 2785375.html
- 629414.html
- 140370.html
- 2551527.html
- 1029.html
- 1263541.html
- 771850.html
- 1879795.html
- 1145685.html
- 1883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3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9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9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6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0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7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