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居易洛中诗编年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白高来,白永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ISBN:780150689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科技成果-洛阳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白居易洛中诗编年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贞元十五年己卯(799年)诗一首 赋一首1
自河南经乱,关中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郢弟妹1
伤远行赋1
贞元十六年庚辰(800年)诗四首2
挽歌词2
长相思2
重到毓材里有感2
冬夜示敏巢3
贞元十七年辛巳(801年)诗三首4
和郑方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4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箫尚书亭子4
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4
贞元二十年甲申(804年)偈一首5
八渐偈并序5
永贞元年乙酉(805年)诗一首6
和友人洛中春感6
元和十一年丙申(816年)诗一首7
忆洛下故园7
长庆四年甲辰(824年)诗三十三首8
欲到东洛得杨使君书因此以报8
洛下寓居8
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8
分司9
洛下卜居9
洛中偶作9
移家入新宅10
履道新居二十韵10
吾庐11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11
池畔二首11
味道11
琴12
好听琴12
爱咏诗12
鹤12
自咏13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13
酬皇甫庶子见寄13
赠苏少府14
卧疾14
远师14
问远师14
小院酒醒14
赠候三郎中15
酬杨八15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15
秋晚15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问之16
池西亭16
晏起16
临池闲卧16
宝历元年乙巳(825年)诗二十七首17
春葺新居17
赠言17
泛春池17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18
病中辱张常侍题集贤院诗,因以继和18
早春晚归18
赠杨使君19
赠皇甫庶子19
池上竹下作19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20
别春炉20
泛小轮二首20
梦行简20
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椽21
云和21
春老21
春雪过皇甫家21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22
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22
洛城东花下作22
晚春寄微之并崔湖州22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23
寄皇甫七23
访皇甫七23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23
宝历二年丙午(826年)诗四首24
六月三日夜闻蝉24
莲石24
忆洛中所居24
想归田园25
大和元年丁未(827年)诗十五首26
宿荥阳26
经溱洧26
初到洛下闲游26
南院27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27
就花枝27
喜雨27
寄崔少监28
太湖石28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28
题喷玉泉28
酬皇甫宾客29
和白莲29
答苏庶子29
寄庾侍郎29
大和二年戊申(828年)诗十七首30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30
雪中寄令孤相公,兼呈梦得30
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孤相公30
和刘郎中伤鄂姬31
寄太原李相公31
宿窦使君庄水亭31
龙门下作31
姚侍御见过,戏赠32
履道春居32
赠东临王十三32
题洛中第宅32
寄殷协律33
洛下诸客,就宅相送,偶题西亭33
答林泉33
将发洛中,枉令弧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33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34
大和三年己酉(829年)诗六十六首文一篇35
京路35
从陕至东京35
将至东都先寄令孤留守35
授太子宾客归洛35
答崔十八见寄36
赠皇甫宾客36
归履道宅36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36
中隐37
问江南物37
答尉迟少尹问所须37
白莲池泛舟38
池上即事38
晚桃花38
劝行乐38
老慵39
偶咏39
答苏六39
秋池二首39
问秋光40
引泉40
知足吟40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40
太湖石41
偶作二首41
崔十八新池42
逢旧42
咏家酝十韵42
萧庶子相过43
咏闲43
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43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幢奏乐见赠43
偶吟44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44
答梦得闻蝉见寄44
令孤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44
自题45
答崔十八45
秋游45
偶作45
游平泉赠晦叔45
同崔十八宿龙问,兼寄令孤尚书、冯常侍46
送沈仓曹赴江西46
雨中访崔十八46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46
拜见早出,赠皇甫宾客47
酬令孤留守尚书见赠十韵47
梦得得新诗47
不出门47
对镜47
叹病鹤48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48
玩止水48
酬别微之49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49
自嘲50
阿崔50
自问50
葺池上旧亭50
临都驿送崔十八51
夜调琴忆崔少卿51
赠邻里往还51
王子晋庙51
池上篇并序52
大和四年庚戌(830年)诗八十一首53
洛阳春53
何处春先到53
勉闲游53
魏王堤53
恨去年54
早出晚归54
晚起54
酬皇甫宾客54
池上赠韦山人55
无梦55
对小潭寄远上人55
闲吟二首55
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宵偶同,两兴暗合。因而成咏,聊以写怀56
日长56
三月三十日作56
独游玉泉寺56
慵不能57
晨兴57
朝课57
晚出寻人不遇57
苦热58
销暑58
行香归58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龙门,有感而作58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59
桥亭卯饮59
西风59
舟中夜坐59
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60
闲忙60
观游鱼60
看采莲60
看采菱61
夭老61
秋池61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61
嗟发落62
安稳眠62
池上夜境62
书绅62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63
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63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胧月在枝》之咏63
和微之《叹槿花》63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64
思往喜今64
题平泉薛堆庄64
哭皇甫七郎中64
疑梦二首65
夜宴惜别65
劝酒十四首并序65
何处难忘酒七首65
不如来饮酒七首66
和令孤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67
即事67
期宿客不至68
问移竹68
重阳席上赋白菊68
偶吟二首68
夜题玉泉寺69
登天宫阁69
新雪二首69
日高卧69
晚起70
早饮醉中除河南尹敕到70
除夜70
大和五年辛亥(831年)诗五十首71
六十拜河南尹71
春风71
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71
不准拟二首72
府中夜赏72
柘枝词72
寄两银磕与裴侍郎,因题两绝73
题西亭73
府西池73
天津桥73
魏堤有怀74
履道池上作74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74
归来二周岁74
送敏中归豳宁幕75
代梦得吟75
寄答周协律75
哭崔儿75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76
府斋感怀酬梦得76
哭微之二首76
哭微之77
宴散77
人定77
池上77
池窗77
花酒78
题崔常侍济源庄78
马上晚吟78
吾土78
题岐王旧山池石壁79
病眼花79
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79
斋居80
重修府西水亭院80
与诸公出城观稼80
座中戏呈诸少年80
小桥柳81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81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81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81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82
送刘郎中赴任苏州82
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82
醉中重留梦得83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83
岁暮言怀83
岁夜咏怀,兼寄思黯83
大和六年壬子(832年)诗八十八首文一篇84
府酒五首84
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85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86
天宫阁早春86
晚归早出86
忆旧游86
南龙兴寺残雪87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87
洛桥寒食日作87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88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88
寄情88
履道居三首88
任老89
劝我酒89
快活89
不出90
惜落花90
老病90
忆晦叔90
送徐州高仆射赴镇90
琴酒91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91
苦热中寄舒员外91
晚归府91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山,至九龙潭作92
宿龙潭寺92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92
夜从法王寺下归岳寺92
嵩阳观夜奏霓裳93
闲夕93
劝欢93
答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93
听《幽兰》94
卧听法曲《霓裳》94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94
结之94
过元家履信宅95
五凤楼晚望95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95
六年秋,重题白莲96
寄刘苏州96
送客96
秋思96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97
题周家歌者97
忆梦得97
赠同座97
失婢97
池边即事98
闻乐感邻98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98
初入香山院对月98
夜招晦叔99
戏答皇甫监99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99
和杜录事题红叶100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100
过温尚书旧庄100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100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101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夸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101
赠僧五首101
弹秋思102
自咏103
醉吟103
和梦得《冬日晨兴》103
雪夜对酒招客103
赠晦叔,忆梦得104
醉后重赠晦叔104
睡觉104
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104
戏招诸客105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105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105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105
修香山寺记105
大和七年癸丑(833年)诗七十一首107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107
七年春题府厅107
早春醉吟,寄太原令孤相公、苏州刘郎中107
筝108
洛中春游,呈诸亲友108
酬舒三员外见赠长句109
再授宾客分司109
将归一绝109
罢府归旧居109
睡觉偶吟110
咏兴五首110
问支琴石112
自喜112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112
感旧诗卷113
酬李二十侍郎113
和梦得113
赠草堂宗密上人114
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114
赠皇甫六、张十五、李二十三宾客114
池上闲咏114
把酒思闲事二首115
自问115
首夏115
立秋夕,有怀梦得116
新秋晓兴116
秋谅闲卧116
凉风叹116
哭崔常侍晦叔117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117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117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118
送杨八给事赴常州118
闻歌者唱微之诗118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118
醉别陈秀才119
自咏119
衰荷119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119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120
青毡帐二十韵120
答梦得《秋日书怀》见寄120
同诸客题于家公主旧宅121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121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121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121
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寄宗正李卿、考功崔郎中122
秋池独泛123
秋夜听高调凉州123
香山寺二绝123
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阙123
初冬早起,寄梦得124
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安,以诗庆之124
兰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赠之124
刘苏州以华亭一鹤远寄,以诗谢之124
代鹤124
把酒124
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124
冬日早起闲咏126
岁暮126
大和八年甲寅(834年)诗一百一十一首127
南池早春有怀127
早春忆苏州寄梦得127
尝新酒忆晦叔二首127
负春128
池上闲咏二首128
早春招张宾客128
营闲事129
感春129
春池上戏赠李郎中129
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129
山游示小妓130
送常秀才下第东归130
神照禅师同宿130
池边130
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谕之131
且游131
题王家庄临水柳亭131
题令孤家木兰花131
拜表回闲游132
西街渠中种莲垒石,颇有幽致,偶题小楼132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132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133
早服云母散133
三月晦日,日晚闻鸟声133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133
送兖州崔大夫附马赴镇134
早夏游平泉回134
宿天竺寺回134
早夏游宴134
感白莲花135
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135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裴然成咏135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136
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136
送刘吾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136
菩提寺上方晚眺136
张常侍相访137
咏所乐137
思旧137
寄卢少卿138
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138
咏怀138
北窗三友139
咏四虽139
洛阳有愚叟140
饱食闲坐140
闲居自题140
问鹤141
代鹤答141
喜闲141
诗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件事,雅当此科,而所得已多,为幸斯甚。偶成狂咏,聊写愧怀141
闲卧141
新秋喜凉141
少年问141
问少年141
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142
听芦管吹竹枝143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舞衫,偶因尝酒试衫,辄成长句,寄谢之143
代林园戏赠144
戏答林园144
重戏赠144
重戏答144
早秋登天宫寺阁赠诸客144
晚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145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145
对晚开夜合花,赠皇甫郎中145
醉游平泉145
题赠平泉韦徵君拾遗146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146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146
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146
集贤池答侍中问147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147
哭崔二十四常侍147
初冬即事忆皇甫十147
冬初酒熟二首148
小庭寒夜寄梦得148
老去148
送宗实上人游江南148
和同州杨侍郎咵《柘枝见寄》149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149
冬日平泉路晚归149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149
风雪中作150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杂言150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151
读《老子》151
读《庄子》151
读禅经151
感兴二首152
杨柳枝词八首152
浪淘沙词六首153
古意154
杨柳枝词二十韵154
大和九年乙卯(835年)诗八十二首155
和河南郑尹新岁对雪155
赠郑尹155
春寒155
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156
犬鸢156
梦刘二十八以诗问之156
闲吟156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157
西行157
西还寿安路西歇马157
歇马重吟158
东归158
途中作158
过永宁158
小台159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159
题文集柜159
偶作二首159
赠卢绩160
闲游160
利仁北街作160
洛阳堰闲行160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醒161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161
初夏闲咏兼,呈韦宾客161
池上作161
池上二绝162
白羽扇162
五月斋戒,罢宴撤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162
闲园独赏163
种柳三咏163
偶吟163
池上即事164
南塘暝兴164
小宅164
谕亲友164
龙门送别皇甫泽州赴任韦山人南游165
闲卧有所思二首165
旱热二首165
何处堪避暑166
诏下166
七月一日作166
开襟167
张常侍池,凉夜闲讌,赠诸公167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167
送吕漳州167
短歌行168
览镜喜老168
对琴酒168
送张常侍西归169
吹笙内人出家169
寄李相公169
诏授同州剌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169
寄杨六侍郎170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170
从同州剌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170
自在171
咏史171
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感事而作171
即事重题171
看嵩洛有叹172
咏怀172
感兴二首172
因梦有悟173
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173
酒熟忆皇甫十173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二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輙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174
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过女儿山下,刻石题诗,末句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克期平贼。由是淮蔡迄今底宁,殆二十年,人安生业。夫嗟叹不足则咏歌之,故居易作诗二百言,继题公之篇末,欲使采诗者、修史者、后之往来观者,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后也175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175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175
自题小草亭176
自咏176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176
闲卧,寄刘同州177
醉中见微之旧诗有感177
开成元年丙辰(836年)诗六十八首178
寻春题诸家园林178
又题一绝178
家园三绝178
老来生计179
早春题少室东岩179
早春即事179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179
春来频与李二十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180
二月二日180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180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180
春游181
三月三日181
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181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遇同宴见赠182
喜与杨六侍郎同宿182
残春咏怀,赠杨慕巢侍郎182
闲居春尽183
池上逐凉二首183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183
香山避暑二绝184
老夫184
香山下卜居184
无长物184
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185
以诗代书,寄户部杨侍郎,劝买东临王家宅185
赠谈客185
题天竺南院赠闲振元文四上人185
哭师皋186
隐几赠客186
夏日作186
晚凉偶咏187
府西亭纳凉归187
老热187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188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188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188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188
闲卧,寄刘同州189
残酌晚餐189
喜见刘同州梦得189
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189
题龙门堰西涧190
尝酒听歌招客190
八月三日夜作190
病中赠南临觅酒190
晓眠后,寄杨户部191
秋雨夜眠191
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191
斋戒满夜,戏招梦得191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192
酬梦得《穷秋夜坐即事》见寄192
偶于维阳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192
答梦得《秋庭独坐》见赠192
长斋月满,携酒先与梦得对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戏赠梦得193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193
吴秘监每有美酒,独酌独醉,但蒙诗报,不以饮招,辄此戏酬,兼呈梦得194
酬梦得《霜夜对月》见怀194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194
雪中酒熟,欲携访吴监,先寄此诗194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195
题酒瓮,呈梦得195
小亭寒夜寄梦得195
开成二年丁巳(837年)诗六十首196
六十六196
三适赠道友196
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196
寒食197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197
惜春赠李尹197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197
开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前中书舍人郑居中、国子司业裴恽、河南少尹李道枢、仓部郎中崔晋、司封员外郎张可绩、驾部员外郎卢言、虞部员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俦、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四门博士谈弘谟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溯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尽得于今日矣。若不记录谓洛无人。晋公首赋一章,铿然玉振;顾谓四座,继而和之。居易举酒抽毫,奉十二韵以献。198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199
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199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199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199
赠梦得200
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200
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200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201
晚春酒醒寻梦得201
小台晚坐,忆梦得201
种桃歌201
狂言示诸侄201
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202
咏老,赠梦得202
迂叟203
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203
与梦得偶同到敦诗宅,感而题壁203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204
闲游即事204
六十六204
感事204
和裴令公南庄一绝205
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205
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206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音,敢不先唱?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以抒下情206
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206
偶作207
同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208
幽居早秋闲咏208
和令孤仆射《小饮听阮咸》208
烧药不成,命酒独醉209
送卢郎中赴河东裴令公幕209
送李滁州209
长斋月满,寄思黯209
戏酬皇甫十再劝酒209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210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210
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211
梦得卧病;携酒相寻,先以此寄211
酬思黯戏赠211
又戏答绝句211
令孤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212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212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212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213
岁除夜对酒213
开成三年戊午(838年)诗六十六首文一篇214
新岁赠梦得214
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214
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诗中有文星之句,因戏和之214
闲适214
戏答思黯酬裴相公赠马相戏215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215
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215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216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216
早春忆旧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216
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216
送蕲春李十九使君赴郡217
自题酒库217
寒食日寄杨东川217
醉后听唱《桂华曲》218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218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216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219
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219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219
早夏晓兴,赠梦得219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220
夏日闲放220
和思黯居守《独饮偶醉》见示六韵。时梦得和篇先成,颇为丽绝,因添两韵,继而美之220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221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221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221
寄李蕲州222
忆江南三首222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222
久雨闲闷,对酒偶吟223
雨后秋凉223
酬梦得《早秋夜对月》见寄223
题谢公东山障子223
谢杨东川寄衣服224
咏怀,寄皇甫朗之224
东城晚归224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224
与牛家妓乐雨夜合宴225
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命宾开宴,用庆恩荣》赋长句见示225
自咏225
梦得相过,援琴命酒,因弹《秋思》,偶咏所怀,兼寄继之、待价二相府225
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226
慕巢尚书书云:“室人欲为买置一歌者,非所安也。”以诗相报,因而和之226
杪秋独夜226
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227
苏州故吏227
得杨湖州书,颇夸抚民接宾,纵酒题诗。因以绝句戏之227
天宫阁秋晴晚望227
酬梦得《暮秋夜对月相忆》227
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讌之欢,次有叹鬓发渐衰,嫌孙子催老之意。因继妍唱,兼吟鄙怀228
听歌228
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228
初冬即事,呈梦得229
自罢河南,已换七尹,每一入府,怅然旧游。因宿内厅,偶题西壁,兼呈韦尹常侍229
天寒晚起,引酌咏怀,寄许州王尚书、汝州李常侍229
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229
池上幽境230
洗竹230
新沐浴230
自题小园231
赠张处士韦山人231
三年除夜231
醉吟先生传231
开成四年己未(839年)诗四十七篇233
四年春233
白发233
追欢偶作233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活稳善,以诗谢之234
西楼独立234
书事咏怀234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234
问皇甫十235
早春独登天宫阁235
春日闲居三首235
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236
长洲曲新词236
病中诗十五首236
初病风237
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239
酬梦得《见喜疾瘳》240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240
感苏州旧舫240
感旧石上字240
见敏中《初到邡宁秩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241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242
小阁闲坐242
病中宴坐242
戒药242
赠梦得243
岁暮病情赠梦得243
雪后过集贤裴令公旧宅243
不能忘情吟 并序244
开成五年庚申(840年)五十三首245
病入新正245
卧疾来早晚245
强起迎春戏赠思黯245
梦得前所酬篇,有“炼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咏今怀,重以长句答之245
病后248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246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出城赠别246
春眠247
春暖247
残春晚起,伴客笑谈247
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247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248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248
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以四韵总而谢之248
前有《别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249
池上早夏249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戏呈梦得249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249
时热少见客,因咏所怀250
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赠郡斋250
足疾251
晚池泛舟,遇景成咏,赠吕处士251
梦微之251
新秋夜雨251
感秋咏意251
老病幽烛,偶吟所怀251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示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251
在家出家253
夜凉253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253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253
题香山新经堂招僧254
偶题邓公254
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254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僧侣255
改业255
山中五绝句255
自戏三绝句256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257
闲居257
喜老自嘲258
懒出258
会昌元年辛酉(841年)诗五十五首259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259
过裴令公宅二绝句260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260
官俸初罢,亲故见忧,以诗谕之260
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261
春池闲泛261
池上寓兴二绝261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262
新涧亭262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262
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因书鄙意,报而谕之263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263
寄潮州继之263
偶吟263
首夏,南池独酌264
旱热264
和敏中洛下即事264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264
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265
赠思黯265
听歌六绝句265
闲乐267
逸老267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267
南侍御以石相赠,肋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268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268
亭西墙下伊渠东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268
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去城稍远,来往颇劳。弊居新泉,实在宇下,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268
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因成四韵以献之269
感秋咏意269
山下留别佛光和尚269
闰九月九日独饮270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270
卯饮270
寄题余杭郡楼,呈裴使君270
病中数会张道士,见讥以此答之271
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271
昨日复今辰271
病疮271
寒亭留客272
新小滩272
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272
雪后小饮,赠梦得272
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273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273
会昌二年壬戌(842年)诗五十六首274
喜入新年自咏274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274
酬南洛阳早春见赠274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275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275
春尽日275
招山僧276
北窗竹石276
饮后戏示弟子276
梦上山277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277
晚起闲行277
香山居士写真诗并序278
不出门278
感旧并序278
达哉乐天行279
宴后题府中水堂,赠卢尹中丞。昔予为尹日创造之279
履道西门二首280
滩声280
老题石泉280
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281
携酒往朗之庄居同饮281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281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281
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282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282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282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伟多时,忧问贫乏。偶乘酒兴,咏而报之283
池畔逐凉283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283
池鹤八绝句284
谈氏小外孙玉童285
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285
客有说286
答客说286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286
刑部尚书致仕287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287
戏问牛司徒287
不与老为期287
闲坐288
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288
道场独坐288
偶作,寄朗之288
寄黔州马常侍289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289
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289
会昌三年癸亥(843年)诗十九首290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290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290
闲居贫活290
赠诸少年291
感所见291
能无愧291
读道德经291
禽虫十二章并序292
会昌四年甲子(844年)诗十首偈二首295
游赵村杏花295
问诸亲友295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并序295
喜裴俦使君携诗见访,醉中戏赠296
宿府池西亭296
狂吟七言十四韵296
杨柳枝词297
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其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因成偶成绝句,非敢继和前篇297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297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298
欢喜二偈298
会昌五年乙丑(845年)诗五首299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299
闲眠299
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因成七言六韵以纪之,传好事者299
九老图诗并序300
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射鹭鸶;给画为图,猥蒙见示。称叹不足,以诗美之301
会昌六年丙寅(846年)诗六首文一篇302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302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302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302
斋居偶作302
咏身302
予与山南王仆射、淮南李仆射事历五朝,逾三纪,海内年辈,今唯三人;荣路虽殊,交情不替。聊题长句,寄举之、公垂二相公303
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304
附录一 白居易洛阳行实录305
附录二 白居易洛中交游圈人物简介311
热门推荐
- 3832676.html
- 375440.html
- 2741179.html
- 1670543.html
- 1448616.html
- 1257600.html
- 256761.html
- 3326489.html
- 100283.html
- 3844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0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2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6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9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4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2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