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印度史
  • 林承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783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277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印度-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印度河流域文明5

一、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和印度名称的由来5

二、地理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

三、最早的居民和史前史9

四、印度河流域文明9

第二章 雅利安人入主印度16

一、雅利安人占领印度河、恒河流域16

二、国家的产生19

三、种姓制度20

四、婆罗门教的形成22

五、十六国与亚历山大入侵24

六、经济发展和阶级——种姓关系的变化26

七、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28

第三章 孔雀帝国33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33

二、集权制36

三、农业和工商业39

四、不发达的奴隶制42

五、宗教状况及种姓制度的发展45

六、妇女的社会地位47

七、古典梵语、宗教文学及雕刻艺术49

八、帝国的瓦解52

第四章 南北诸王朝割据时期54

一、割据局面的出现和贵霜帝国的兴衰54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奴隶制的衰落55

三、大乘佛教58

四、梵语文学与雕刻艺术59

第五章 笈多帝国63

一、笈多帝国的建立63

二、松散的统一64

三、工农业的发展及商业的变化66

四、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68

五、婆罗门教转化成印度教72

六、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74

七、笈多帝国的灭亡78

第六章 戒日帝国及其后的地区性王国80

一、戒日帝国的兴衰80

二、再度四分五裂84

三、封建土地关系的发展85

四、经济活动的地区化趋势及外贸的衰退89

五、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91

六、种姓制度的强化97

七、寺庙教育、地区语言及文学艺术100

八、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的入侵103

第七章 德里苏丹国时期107

一、王朝变迁和征服战争107

二、巴曼尼和维阇耶那伽尔113

三、德里苏丹国的统治体制115

四、宗教压迫119

五、土地制度120

六、13—15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122

七、封建压迫与人民起义124

八、苏菲派与虔诚运动125

九、葡萄牙的侵入131

第八章 莫卧儿帝国133

一、帝国的建立和领土扩展133

二、阿克巴改革139

三、荷兰、英国、法国殖民主义势力的侵入153

四、16—17世纪封建经济的繁荣157

五、奥朗泽布的反动政策161

六、反对莫卧儿统治的起义163

七、穆斯林王朝统治在社会方面带来的变化167

八、两种文明汇合下的文学艺术170

第九章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77

一、莫卧儿帝国的瓦解177

二、英国征服印度的开始180

三、迈索尔和马拉特联盟的沦亡184

四、附属国体系的建立189

五、信德和旁遮普被征服190

第十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194

一、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194

二、双重权力中心:公司统治和议会监督195

三、英属印度行政、司法机构的建立196

四、殖民掠夺的手段198

五、正规地税制的实行202

六、殖民政策进入新阶段205

七、印度转变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07

八、思想文化领域的开拓211

九、新阶段殖民政策的影响213

第十一章 民族大起义和英王接管印度216

一、早期反英起义216

二、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和政治运动217

三、民族大起义220

四、起义的性质和历史意义228

五、英王接管印度后的统治体制和政策变化234

第十二章 大工业的出现和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初步发展238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238

二、19世纪下半期的工农运动243

三、印度国大党的成立248

四、穆斯林启蒙活动及其与国大党的关系257

第十三章 英国殖民剥削加强和1905—1908年民族运动高潮264

一、英国资本输出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64

二、反对分割孟加拉267

三、抵制运动转变成民族革命运动271

四、穆斯林联盟的成立及其内部新兴力量的出现275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发展与动荡277

第十四章 甘地领导权的建立和第一次不合作运动28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民族运动的进展285

二、甘地领导权的建立287

三、1920—1922年的不合作运动292

四、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295

第十五章30年代初文明不服从运动和省自治299

一、1930—1933年文明不服从运动299

二、国大党内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307

三、印共与国大社会党统一战线的建立308

四、《1935年印度政府法》和省自治309

五、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关系的恶化311

六、穆斯林联盟拉合尔决议312

第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的经济政治发展314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印度经济的影响314

二、战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316

三、“退出印度”决议和“八月革命”318

四、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情绪的高涨和海军起义322

五、英国被迫接受印度独立的要求325

六、蒙巴顿方案和印度自治领成立328

第十七章 从自治领到共和国成立334

一、自治领政权的建立334

二、土邦的归并和全国行政区划的统一336

三、制止教派仇杀339

四、发展经济的初步措施342

五、工农运动和印度共产党、社会党345

六、自治领政府的外交政策347

七、宪法的制定,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350

第十八章 尼赫鲁执政时期354

一、实施议会民主制354

二、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357

三、马哈拉诺比斯模式和计划经济的实施359

四、土地改革和乡村建设363

五、世俗化政策372

六、语言邦的建立和官方语言的确定375

七、外交政策的曲折波动379

八、主要在野党的活动384

九、国大党陷于困境,尼赫鲁逝世387

第十九章 夏斯特里执政和英·甘地第一次执政391

一、夏斯特里的短期执政391

二、英·甘地继任总理和1967年大选395

三、绿色革命的开始400

四、经济政策的激进化与国大党的分裂403

五、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406

六、1971年大选和英·甘地政策的进一步激进化408

七、外交政策与第三次印巴战争412

八、经济政治形势恶化416

九、宣布实行紧急状态421

十、第六届人民院选举,国大党惨败426

第二十章 人民党短期执政和英·甘地第二次执政431

一、人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431

二、英·甘地东山再起435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441

四、种姓冲突和教派冲突443

五、中央—地方矛盾的尖锐化447

六、旁遮普问题的白热化和英·甘地殉难452

第二十一章 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457

一、稳定形势,举行人民院第八届选举457

二、缓解旁遮普和阿萨姆危机459

三、经济改革462

四、绿色革命的继续推广和农业发展472

五、廉洁政治和提高行政效率的努力475

六、外交政策的新发展479

七、改革形势的急转直下482

八、教派主义的新攻势484

九、第九届大选和拉·甘地政府下台487

第二十二章 全国阵线短暂执政与国大党重掌政权490

一、全国阵线政府的建立和主要政策490

二、人民党(社会主义者)的短暂执政497

三、国大党再度掌权:拉奥政府的建立500

四、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501

五、中央—地方矛盾的缓解518

六、曼达尔委员会建议的实施522

七、教派冲突的激化523

八、外交政策的全面调整526

九、国大党再度丧失政权531

第二十三章 九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的印度541

一、政府的更迭,联合政府格局的经常化541

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558

三、遏制教派主义,维护世俗化原则568

四、维护国内安定和反恐斗争572

五、外交政策:延续和发展579

重要译名对照及索引596

大事年表602

参考书目6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