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姜喜咏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6163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境”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1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实践方面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语境”问题的理论方面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10
(一)“中国化”的狭义与广义之分12
(二)“传播”是狭义“中国化”的前奏和基础14
(三)“运用”、“应用”与“中国化”16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8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0
(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性问题2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性问题26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0
(三)“中国化”、“幽灵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问题35
(四)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之思40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义、内涵与实质49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重大意义5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内涵5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6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性特征66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利益观的基础73
(六)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76
(七)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82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反思的关键词91
(一)真诚守护:作为世界观实质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与祟高的理想信念91
(二)有效激活:寻找“结合点”并在“结合”的辩证运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94
(三)内在性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95
(四)重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世界相关“主义”的关系97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实践诠释、意义生成与理论创新99
(一)实践诠释的根本性100
(二)意义生成、再现、拓展与深化的无限开放性102
(三)理论创新的要素、机制与核心地位103
七、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中国经验106
(二)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109
(三)中国经验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112
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的几个基本点114
(一)将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14
(二)保持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和优良传统文化的互化、融合与共生的辩证和谐115
(三)处理好“化”马克思主义与“化”现代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117
(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正确对待的几个认识问题118
九、从直观的社会主义到实践的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121
(一)直观的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121
(二)实践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1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哲学思考124
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实化的“关系”、“问题”与“进路”126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的现实化: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认知问题126
(二)当前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128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趋向成熟的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131
十一、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133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结构分析133
(二)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经济生活制度134
(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136
十二、理论的合理“话语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9
(一)理论的合理“话语化”:实现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更紧密衔接、融合与统一140
(二)理论话语的体系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术体系,创造丰富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形式142
(三)理论话语的实践化:通过民生实践促进人民大众的自由全面发展,证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力量145
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与“实质”的内在性关系147
(一)方法的“内生性”:“实质”问题的凸显148
(二)“方法”只是副题,“实质”才是正题151
(三)“方法”与“实质”关系的总结与再思考156
十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159
(一)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展的整体评价15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形成和发展16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的基本问题164
(四)以“范式”概念为例评估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166
十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17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171
(二)几种典型的方法误用及观点举例173
(三)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几个方面177
十六、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纲179
(一)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内涵17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内部的中国化整体贯通研究182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个主要哲学二级学科之间的以中国化为原则、主题和方向、目标的对话、交流、渗透、整合,共同为构建作为大哲学概念的当代中国哲学做出积极努力18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贯通和整合,或者直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整体中国化的内在性整合研究190
(五)中国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以中国化为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中国学术体系191
十七、学术“中国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
(一)学术“中国性”的本质是文化问题193
(二)学术“中国性”是中国现代学术的身份和表达方式196
(三)学术“中国性”当务之急是要读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中国人三十年来的文化和精神变迁,构建现代中国人自己理解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198
十八、钱学森的马列教育思想及其重要启示201
(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哲学没有过时,“过时论”者过于迷信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成就,也没有真正学好弄懂马列主义,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202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最锐利的武器,是中国的特色和实际之一,是我民族国家的重要优势,应该普及马列主义理论教育203
(三)马列教学只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抓住时代精神,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真正结合起来205
(四)政治理论课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207
(五)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对待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同时以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08
(六)要在学习马列经典著作上下真工夫,要将学习和实践、学习和研究、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善于灵活运用,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动第二次“文艺复兴”209
十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的三个问题211
(一)学科支撑的意义问题212
(二)课程与学科衔接的问题214
(三)课程与学科融贯的问题216
后记220
热门推荐
- 3520425.html
- 2902893.html
- 2621250.html
- 1472352.html
- 1914099.html
- 413796.html
- 1188693.html
- 1654115.html
- 2904637.html
- 3772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5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5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9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8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3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3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8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2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