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
  • 周振超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5798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主要概念1

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3

三、学术上面临的主要课题6

第二节 当代中国“条块关系”研究状况分析10

一、关于“条块体制”形成的各种解释10

二、对“条块关系”表现形式的不同概括12

三、对“条块矛盾”具体表现及其症结的探讨13

四、从不同视角对变革“条块关系”的建议15

第三节 本书的理论结构17

一、本书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17

二、基本假设18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20

四、研究思路20

五、研究限度与不足之处22

第四节 研究方法23

一、世界观、方法论层次的研究方法24

二、研究工作基本思路、路径层次的方法24

三、研究工作技术手段等意义上的方法26

第一章 条块关系的基本模式27

第一节 政府的层级27

一、中国政府的层级划分27

二、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30

三、“投影”与“复制”:各层级政府国家权力结构的一体性30

第二节 “条条”的类型32

一、实行垂直管理的“条条”32

二、接受双重领导的“条条”41

三、地方政府单独管理的“条条”45

第三节 “条块关系”的基本类型与模式45

一、上级“条条”与下级“块块”的关系45

二、垂直管理的“条条”与“块块”的关系47

三、上下级政府的关系48

四、上下级“条条”的关系56

五、上级“块块”与下级“条条”关系57

六、同级“条条”的关系58

七、政府与本级“条条”的关系58

八、同级“块块”的关系59

第二章 条块关系的运作过程60

第一节 意见表达中的“条条”与“块块”60

一、政府间关系模式与政府过程60

二、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块块的意见表达61

三、“行业话”与“普通话”的协调:条条的意见表达66

第二节 条块关系模式下的施政70

一、施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与中国的“问题”70

二、双轨执行72

三、双重领导76

第三章 条块关系存在的问题与承担的功能81

第一节 条块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1

一、“条条集权”与管理权威缺乏81

二、“地方无能”与“地方全能”并存86

三、中央权力地方化与地方权力中央化88

四、政府间横向关系的阻隔91

五、上下对口: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瓶颈96

第二节 条块关系模式所承担的基本功能98

一、监督与制约98

二、弹性机制103

三、信息传输105

四、政治整合108

五、替代与变通110

六、协调与统筹111

七、人才培养与供给113

八、小结115

第四章 制度根源:以“轴心辐射模式”为特征的国家整合方式117

第一节 条块关系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117

一、层级制和职能制的结合117

二、国家结构形式118

三、计划经济体制119

四、历史经验121

五、苏联模式122

第二节 职责同构:条块矛盾的症结所在123

一、职责同构的含义与特征124

二、各层级政府的职责同构126

三、上下级条条的职责同构128

四、条块之间的职责不清129

五、机构同构130

第三节 “轴心辐射模式”:职责同构长期存在的主要制度根源130

一、建国以来对职责同构的变革与调整130

二、“轴心辐射模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135

三、“轴心辐射模式”对职责同构的作用机制138

四、小结147

第五章 条块关系改革的参照系:中国的实践与他国的做法149

第一节 帝制时代的条块关系149

一、大一统:封建王朝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基本制度模式149

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政府层级结构154

三、职责同构158

四、机构设置161

五、“内外相制,轻重相权”:传统条块关系的主导原则163

第二节 建国以来条块关系的演进与变迁163

一、两个循环:改革开放之前的条块关系164

二、放权让利阶段的条块关系(1978—1992)171

三、结论与启示175

第三节 单一制国家的条块关系模式及启示177

一、主要模式177

二、基本特征182

三、启示192

第四节 联邦制国家的条块关系模式192

一、分工型模式192

二、合作型模式199

第六章 条块关系变革应遵循的原则和需避免的误区204

第一节 条块关系变革中应遵循的原则204

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维护中央权威204

二、立足国情与参考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205

三、法制化207

四、循序渐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208

第二节 条块关系变革中需要避免的理论和实践误区211

一、改革不是“简政放权”211

二、通过增加地方政府权力调动其积极性是有限度的213

三、垂直管理未必是“灵丹妙药”214

四、加强中央集权不等于不民主217

第三节 条块关系变革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18

一、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将努力的重点相对放在操作层面218

二、危机推动与主动调整相结合219

三、综合考虑“应该如何”、“可能如何”和“如何可能”220

四、既重视“权力归属”又要关注“权力运行”221

第七章 条块关系变革的对策性思路222

第一节 变革职责同构的政府管理模式222

一、总体模式:职责同构为主与职责异构为辅222

二、厘清各层级政府间职责224

三、合理设置政府机构230

第二节 发展和完善以“轴心辐射模式”为特征的国家整合方式234

一、规范党政关系234

二、以地方自治带动中央、地方与民众三者关系的良性互动239

三、寻求政府层级和管理幅度的最佳结合点244

四、加强民主程序建设248

五、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250

六、建立健全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254

结论258

一、基本结论258

二、若干推论与启示262

参考文献264

一、中文部分264

二、英文部分272

后记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