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追寻教学道德 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追寻教学道德 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
  • 周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3644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教学-道德-研究-中国-现代;教师-道德修养-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追寻教学道德 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对教学道德的追寻1

一、教学的道德困惑2

二、域外的启示6

三、我国教学论伦理价值研究的缺失10

四、本书的研究理路14

第一章 教学的道德承诺17

一、教学是促进人与文化双向生成的活动19

(一)视角的转换19

(二)教学:人与文化的双向生成19

(三)两点推论25

二、教学是共享共生的活动26

(一)教学与交往:割不断的联系26

(二)教学作为交往:共享共生28

(三)教学接触的伦理性质30

(四)课堂不是“成人社会”31

三、教学是尊重人的自主和理解的活动33

(一)对“教学”定义的反思33

(二)教学性质的再追问35

(三)教学方式的道德意义38

(四)“本真”教学的再认识39

四、必要的补充:对一个问题的回答40

第二章 教学道德的逻辑演化49

一、道德与教学道德辨析49

二、“奴化型”教学道德及其反思53

(一)“人的依赖”与社会道德53

(二)“奴化型”教学道德表征56

三、“功利型”教学道德及其反思59

(一)“物的依赖”与社会道德59

(二)“功利型”教学道德表征63

四、当代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与教学道德取向67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67

(二)当代中国人的存在方式70

(三)当代中国社会基本道德价值72

(四)当代中国教学道德取向76

第三章 教学道德的当代架构79

一、教学道德的两个向度:外生道德和内生道德79

二、教学的外生道德84

(一)人道84

(二)平等90

(三)自由97

三、教学的内生道德105

(一)发展105

(二)合作108

(三)自主109

第四章 教学过程的道德迷惘与寻思113

一、教学过程的道德困境及其反思114

(一)现象描述114

(二)归因分析115

二、教学过程变革的可能走向119

(一)教学:“认识”还是“生活”119

(二)教学生活:“现实生活”还是“生活世界”121

(三)生活:一种理解123

(四)教学生活的特点与“三重遗忘”125

三、教学过程变革的基础126

(一)重建教学知识观:确定性的丧失126

(二)重置教学认识论基础:“生活认识论”128

(三)重立教学思维:“生成性思维”130

(四)重构教材:亲和性134

四、教学过程变革的策略理念137

(一)拒斥“计划主义”和“方法中心主义”,倡导“合作性计划”137

(二)强调师生互动的“多维”性139

(三)确立教材掌握的意义标准141

(四)确立“存在”式的学习观念143

第五章 教学制度的道德反思与诉求145

一、制度伦理:教学制度创新的必要视角145

二、教学制度的道德困境及其反思149

(一)现象描述149

(二)归因分析157

三、教学制度改造的限度161

(一)从积极的方面看,教学制度具有为人性161

(二)从消极意义上看,教学制度具有弱内生性162

四、教学制度改造的可能路向165

(一)生态式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造165

(二)对话式评价与教学评价制度改造171

(三)弹性化与班级授课制改造176

第六章 教师与教学道德提升181

一、养成教师德性181

(一)从“教师规范”到“教师德性”:教学道德完善的必然要求181

(二)生命性教师德性:对教师德性的一种阐释183

(三)教师德性的教学道德蕴涵191

(四)养成教师德性,提升教学道德195

二、培养教学传统感196

(一)传统与教学传统辨析196

(二)教学传统感及其教学道德意蕴200

(三)教学传统感形成的途径202

三、重塑自我形象205

(一)传统教师形象及其对教学道德的影响205

(二)反思者:新型教师之形象207

(三)塑造新型教师,走向教学道德新境界210

结语 走向教学道德新境界213

参考文献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