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放数字环境下的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研究 学术图书馆的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开放数字环境下的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研究 学术图书馆的视角
  • 包冬梅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5506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科研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开放数字环境下的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研究 学术图书馆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课题研究意义3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4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6

1.3.1 研究目标6

1.3.2 研究思路7

1.3.3 全书的基本框架9

第2章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10

2.1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相关概念10

2.1.1 信息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10

2.1.2 科研信息空间与科研信息环境12

2.2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国内外研究现状18

2.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统计18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25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38

本章小结39

第3章 开放学术信息环境的发展与变化43

3.1 学术交流体系的发展与共融43

3.1.1 开放存取重构学术交流系统44

3.1.2 Web2.0理念与技术革新非正式学术交流55

3.2 学术信息资源体系的数字化扩张60

3.2.1 学术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变迁60

3.2.2 学术信息资源类型的发展与演变63

3.3 学术信息服务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与提升67

3.3.1 学术信息服务理念和模式的发展演变68

3.3.2 学术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和提升69

本章小结73

第4章 学术科研人员科研过程、科研信息行为与需求分析77

4.1 学术科研群体的界定、分类及组织层次78

4.1.1 学术科研群体的界定78

4.1.2 学术科研人员及其研究特质分析79

4.1.3 学术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活动的组织粒度层次84

4.2 数字环境下的科研过程与科研信息行为85

4.2.1 科研过程与科研信息行为85

4.2.2 数字环境下科研活动框架模型分析87

4.2.3 数字环境下学术科研人员科研信息行为的相关调查分析96

4.3 “学术科研人员科研信息行为与需求”的调查与分析102

4.3.1 研究目的102

4.3.2 研究方法、实施过程及样本分析103

4.3.3 调查结果描述与分析104

4.3.4 学术科研信息行为调查结论117

本章小结119

第5章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构建模式及其评析123

5.1 以技术、工具为核心的科研助推视角123

5.1.1 微软与科学、教育和学术交流研究界的合作123

5.1.2 微软学术合作部和大英图书馆合作研究项目——RIC126

5.2 学术资源、信息分析、科研工具的平台模式131

5.2.1 以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独特的引文数据为核心的科研助推视角131

5.2.2 Web of Science基于研究工作流建立的整合的创新研究平台132

5.2.3 CNKI数字化科研信息平台134

5.3 信息+人的互动式科研社区模式137

5.3.1 互动交流分享科研社区模式137

5.3.2 虚拟学术互动社区——VIVO139

5.3.3 以研究人员为中心的学术圈141

5.3.4 科研社交网站ResearchGate147

5.4 搜索引擎开放应用产品Apps混搭模式151

5.4.1 基于Google App store的科研协作交流空间151

5.4.2 基于百度App产品的科研信息服务空间153

5.5 面向科研团队的协同工作环境构建模式155

5.6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的用户评价视角160

本章小结161

第6章 使能支撑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构建的学术图书馆163

6.1 学术图书馆作为科研信息和服务支撑环境的必然性及其新使命163

6.1.1 学术图书馆作为科研信息与服务支撑环境的必然性分析163

6.1.2 作为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科研信息与服务支撑的新挑战和新使命165

6.1.3 学术图书馆界面向科研的努力与探索166

6.2 重新界定和构建科研资源生态体系168

6.2.1 科研资源边界的重新界定169

6.2.2 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模式与机制170

6.2.3 开放网络资源利用体系建设174

6.2.4 面向学者、突出学者学术成果的生态系统构建182

6.2.5 科研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服务于资源的深度利用191

6.3 基于场景化思维的学术图书馆科研服务场景构建193

6.3.1 场景与场景化思维193

6.3.2 学术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创新中的场景化思维194

6.3.3 面向新场景的学术图书馆虚实空间的功能定位及重构原则196

6.3.4 学术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空间与人、服务与人的连接广度199

6.3.5 学术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信息与信息、人与信息、人与人的连接深度202

6.4 学科馆员嵌入式学科化服务能力构建205

6.4.1 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合作的能力206

6.4.2 获取数据驱动所需的研究技能知识的能力208

本章小结211

第7章 基于学术图书馆的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构建215

7.1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的应用场景与目标定位215

7.1.1 基于科研用户科研需求的应用场景分析216

7.1.2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的目标定位218

7.2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平台定位及其角色分工219

7.2.1 平台定位及其架构要求219

7.2.2 角色分工223

7.3 基于学术图书馆的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服务平台设计225

7.3.1 平台架构225

7.3.2 平台主要功能模块设计227

7.4 专门领域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构建实例237

7.4.1 遥感科学与某团队科研信息空间237

7.4.2 社会学系学者个人科研信息空间239

本章小结243

第8章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资源的组织与管理245

8.1 数字环境下个人科研信息管理问题245

8.1.1 科研人员面临的个人科研信息管理困境245

8.1.2 科研人员信息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246

8.2 个人科研信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48

8.2.1 个人信息管理理论基础248

8.2.2 个人信息管理的典型实践应用255

8.3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信息组织和管理方案设计264

8.3.1 科研人员学术科研活动的特点及其模型分析264

8.3.2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信息组织和管理的目标266

8.3.3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资源组织和管理方案266

8.4 个性化科研信息空间资源的标签分面组织268

8.4.1 标签组织模式268

8.4.2 标签分面组织和导航模式273

本章小结275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278

9.1 全书的观点与结论278

9.2 本书的贡献和创新之处282

9.3 需要改进和研究的工作284

附录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