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系统集成优化-节水减排的系统综合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霄,刘永忠,沈人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2152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节约用水-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系统集成优化-节水减排的系统综合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要符号表1
1绪论5
1.1水资源利用中的挑战与对策5
1.1.1水资源的危机5
1.1.2水资源的浪费7
1.1.3水污染的加剧7
1.1.4面临的挑战和对策8
1.2节水减排的技术途径9
1.3水系统集成的主要方法与技术10
参考文献12
2基本概念14
2.1用水单元模型14
2.1.1用水单元物理模型14
2.1.2水量和杂质的质量衡算14
2.2水源与水阱15
2.3极限水数据15
2.4极限水曲线与极限水复合曲线16
2.4.1极限水曲线16
2.4.2极限水复合曲线17
2.5供水线与水夹点17
2.6用水单元的分解18
2.7废水直接回用、再生回用与再生循环19
2.7.1废水直接回用19
2.7.2废水再生回用19
2.7.3废水再生循环19
2.8图示法与数学规划法20
参考文献20
3单杂质水系统的水夹点技术21
3.1废水直接回用系统最小新鲜水目标的确定21
3.1.1图示法21
3.1.2问题表法21
3.2夹点的意义23
3.3废水直接回用水网络的设计23
3.3.1用水网络的描述23
3.3.2最大传质推动力法25
3.3.3最小匹配数法26
3.4废水再生循环系统最小新鲜水和再生水目标的确定31
3.4.1三种典型的用水系统31
3.4.2再生循环系统的最小新鲜水目标值32
3.4.3再生循环系统的最优再生后浓度33
3.4.4再生循环系统的最小再生水流率目标值36
3.4.5再生循环系统的最优再生浓度37
3.4.6再生后浓度对再生浓度的影响40
3.4.7最小再生水流率和最优再生浓度的计算公式42
3.4.8采用问题表法确定再生循环系统的目标值45
3.5废水再生循环水网络的设计46
3.6废水再生回用系统最小新鲜水和再生水目标的确定49
3.6.1完全再生回用与部分再生回用49
3.6.2用水系统1的优化50
3.6.3用水系统2的优化52
3.6.4用水系统3的优化53
3.6.5通用计算公式55
3.6.6问题表法56
3.7废水再生回用水网络的设计57
参考文献61
4废水直接回用的最优常规水网络63
4.1概述63
4.2废水直接回用常规水网络的超结构63
4.3单杂质水系统的设计方法64
4.3.1有关定义64
4.3.2最优性必要条件64
4.3.3算法设计65
4.4单杂质系统与多杂质系统的比较65
4.5多杂质水系统的数学规划法67
4.5.1非线性数学模型67
4.5.2数学模型的求解68
4.6考虑最简网络结构的水系统集成70
4.6.1优化新鲜水用量71
4.6.2优化连接数72
4.6.3数学模型的求解73
4.6.4实例73
4.7考虑系统结构柔性的水系统集成75
4.7.1水网络柔性的评价指标75
4.7.2水网络系统的柔性化合成方法76
4.7.3实例研究77
4.8考虑不确定性的水系统集成79
4.8.1水网络的扰动工况及其超结构79
4.8.2考虑不确定性的用水网络的优化设计步骤80
4.8.3模型的求解83
4.8.4实例分析84
参考文献90
5废水再生循环的最优常规水网络92
5.1概述92
5.2废水再生循环常规水网络的超结构92
5.2.1用水单元的假定92
5.2.2再生循环网络的超结构92
5.3废水再生循环常规水网络的数学模型93
5.3.1优化新鲜水用量93
5.3.2优化再生水流率95
5.3.3优化杂质再生负荷96
5.4实例研究97
参考文献101
6废水再生回用的最优常规水网络103
6.1概述103
6.2用水单元分解对水系统的影响103
6.2.1用水单元按质量负荷分解104
6.2.2用水单元按浓度区间分解104
6.2.3分解对再生回用水系统的影响105
6.3废水再生回用常规水网络的超结构107
6.4废水再生回用常规水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108
6.4.1新鲜水流率的优化108
6.4.2再生水流率的优化109
6.4.3再生杂质负荷的优化110
6.4.4模型的应用110
6.5实例分析111
参考文献120
7具有中间水道的水网络集成121
7.1具有中间水道水网络结构的提出及特点121
7.1.1常规水网络存在的问题121
7.1.2具有中间水道水网络的结构121
7.1.3具有中间水道水网络的特点122
7.2废水直接回用水网络的数学规划法122
7.2.1水网络的超结构122
7.2.2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123
7.2.3实例125
7.3多杂质单中间水道用水网络的简化设计方法131
7.3.1中间水道的浓度的确定131
7.3.2各用水单元节水因子的计算136
7.3.3各单元进水流率分配137
7.3.4实例137
7.4基于经验规则的网络调优设计方法139
7.4.1问题的提出139
7.4.2调优设计的步骤与方法139
7.4.3实例146
7.5废水再生循环水网络153
7.5.1水网络结构153
7.5.2水网络的超结构154
7.5.3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155
7.5.4实例157
7.6具有中间水道的再生循环水网络的简化设计方法159
7.6.1再生浓度的确定159
7.6.2简化设计方法161
7.6.3实例162
7.7废水再生回用水网络163
7.7.1一般优化模型164
7.7.2考虑单元分解的中间水道再生回用水网络优化169
7.7.3单元并联分解的数学模型169
7.7.4单元串联分解的数学模型173
7.8混合结构水网络176
7.8.1具有混合结构的水回用网络与超结构177
7.8.2数学优化模型的建立178
7.8.3实例180
参考文献185
8通这改变工艺节水减排187
8.1概述187
8.2极限浓度改变的方向分析187
8.2.1增大跨越夹点单元的进出口浓度187
8.2.2减小跨越夹点单元的进出口浓度188
8.2.3改变夹点左侧单元的进出口浓度190
8.2.4改变夹点右侧单元的进出口浓度190
8.3杂质负荷改变的方向分析191
8.3.1减小夹点左侧用水单元的杂质负荷191
8.3.2减小夹点右侧用水单元的杂质负荷191
8.4节水工艺的采用193
8.4.1空冷代替水冷193
8.4.2汽化冷却与水冷却193
8.4.3干法熄焦与湿法熄焦194
参考文献194
9水系统集成优化的工业应用实例195
9.1水中杂质种类与极限浓度的确定195
9.2某氯碱厂水系统集成优化196
9.2.1现行水系统概况196
9.2.2现行水系统用水状况分析197
9.2.3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198
9.2.4节水成效201
9.3某催化剂厂水系统集成优化201
9.3.1现行水系统概况201
9.3.2初始水网络的生成202
9.3.3废水回用方案的可行性实验203
9.3.4实验结果分析204
9.4某炼油厂水系统集成优化206
9.4.1现行水系统概况206
9.4.2现行水系统用水状况分析206
9.4.3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207
9.5某合成氨厂水系统集成优化211
9.5.1现行水系统概况211
9.5.2现行水系统用水状况分析211
9.5.3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213
9.6某氧化铝厂水系统集成优化219
9.6.1现行水系统概况219
9.6.2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220
9.7某造纸厂水系统集成优化225
9.7.1现行水系统概况225
9.7.2关键杂质浓度的测定226
9.7.3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226
9.8某啤酒厂水系统集成优化231
9.8.1现行水系统概况231
9.8.2现行水系统用水状况分析231
9.8.3水系统集成优化方案232
9.8.4对水系统进行直接水回用的分析236
9.8.5考虑直接水回用的节水成效237
参考文献238
10市政用水网络的集成与优化239
10.1市政用水节水概述239
10.2市政用水网络的特点240
10.3市政用水网络的集成优化模型241
10.3.1城市区域水回用网络的特点与用水单元的超结构241
10.3.2半连续的间歇用水单元水回用网络优化模型241
10.4市政用水网络优化的实例243
10.4.1用水时段的划分243
10.4.2用水单元极限数据的获得243
10.4.3模型的求解结果与分析246
参考文献247
11作为能量载体的用水系统优化248
11.1通过能量系统优化减少蒸汽和冷却水用量248
11.2换热器网络的优化248
11.2.1循环水系统及并联设计的换热器网络248
11.2.2串联设计的换热器网络的最优化249
11.2.3具有中间水道的循环水网络结构258
11.3冷凝水的回收261
11.4改直流水为循环水262
11.5循环水的节水措施262
11.5.1减少循环水在循环过程中的损失262
11.5.2合理控制循环水温升263
11.5.3循环水循环倍率的合理确定263
11.5.4循环水的混合补水方式264
参考文献264
12考虑能量性能的水系统集成265
12.1问题的提出265
12.2换热网络的超结构及约束条件265
12.3水系统与能量系统同步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266
12.3.1总新鲜水用量为主目标267
12.3.2公用工程用量为主目标268
12.3.3以系统经济性为总目标268
12.3.4水系统与能量系统同步优化计算实例269
12.4具有较好能量特性的水网络的特点270
12.4.1水网络能量性能差异的物理原因分析270
12.4.2具有较好能量性能的水网络的特性272
12.5具有较好能量性能的初始水网络的生成273
12.6水网络能量性能的调优275
12.6.1非等温混合对网络能量性能的影响275
12.6.2以不增加公用工程量为目标的混合规则277
12.6.3具体调优方法278
12.7具有较好能量特性的水网络设计实例279
12.7.1利用改进后的水网络模型和换热网络模型相结合方法279
12.7.2利用改进后的具有较优能量特性的水网络模型方法282
参考文献283
13废水的再生处理技术285
13.1废水的特性与再生处理285
13.1.1废水的特性285
13.1.2废水的再生处理方法与分级286
13.1.3废水处理流程的确定287
13.2废水的再生处理方法289
13.2.1物理法289
13.2.2化学法292
13.2.3物理化学法295
13.2.4生物法297
参考文献300
附录301
A水系统集成优化对水平衡测试和水质调查的要求301
A.1水平衡测试和水质调查的重要性301
A.2水平衡测试表301
A.2.1水的分类与定义301
A.2.2水平衡测试表302
A.2.3水平衡测试表的填写说明302
A.3水质调查与估计305
A.3.1企业中需测试水质的水流股305
A.3.2水质的预估305
A.3.3极限水数据估计的简化方法305
A.3.4水质调查表305
B《用水网络设计与优化》软件介绍305
热门推荐
- 1583219.html
- 2218326.html
- 1114283.html
- 998638.html
- 76801.html
- 3911473.html
- 49614.html
- 2607945.html
- 2079473.html
- 3690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6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8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4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1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