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令养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贺娟,马师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084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中医保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时令养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3
第一节 健康,才能活到天赋的寿数3
一、人到底能活多少岁3
二、你的身体健康吗4
第二节 小症状提示你身体处于疾病的边缘6
一、头痛6
二、反复口腔溃疡7
三、过敏性鼻炎7
四、体重暴增8
五、失眠8
六、嗜睡10
七、易于疲劳11
第三节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2
一、法于阴阳——让生活与自然同步13
二、和于术数——使用便捷的养生法术13
三、饮食有节——吃饭中的“中庸之道”16
四、起居有常——日出而作,日入而休24
五、不妄作劳——有劳有逸的生活25
六、外避虚邪——怎样避开时令病邪27
七、内养神志——心态决定健康27
第二章 生命中的季节秘密37
第一节 为什么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养生37
第二节 人体中隐藏着季节的秘密38
一、房事活动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39
二、人的体质与出生季节有关40
三、为何身体的疼痛到了冬季会加重40
四、北方人比南方人高的原因41
第三节 人体五脏的季节属性42
一、中医的五脏与西医的五脏有什么不同42
二、五脏与四季的关系42
第四节 四季趣谈45
一、“春秋冬夏”的形成45
二、也谈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47
三、为何问“春秋几何”49
第三章 春季养生53
第一节 升发的季节,舒展的人体53
一、阳气上升,生命活力焕发53
二、春季是肝气主令的时段54
三、风气最盛的时间56
第二节 春天养生宜养“生”气57
一、春季的睡眠——晚睡早起57
二、春季的运动——运动要增加58
三、春季怎样穿——衣着要宽松59
四、春季的情绪——快乐最关键60
五、春季怎样吃——春季饮食宜与忌61
六、药物调养——养阳为上64
七、春季特殊养生方法64
第三节 春季易发疾病66
一、抑郁症66
二、风热感冒67
三、皮肤过敏症67
四、干燥症68
五、脑中风68
六、身体藏匿疾患易发69
第四节 春季药食养生——益气升阳70
一、生姜:十个中国人八个爱吃姜70
二、韭菜:壮阳草71
第四章 夏季养生75
第一节 长养的季节,秀美的人体75
一、夏季是阳气最盛壮的季节75
二、夏季是心气主令之时76
第二节 夏季养生宜促进阳气的“长旺”79
一、夏季的睡眠——要减少80
二、夏季的精神——要饱满80
三、夏季的饮食要清淡——减苦增辛慎寒凉81
四、使气得泄——夏季应有一定的汗出82
五、房事要节制83
六、运动要适度84
七、夏季特殊养生法——“冬病夏治”84
八、夏季养生四忌85
第三节 夏季易发疾病86
一、中暑证87
二、热伤风87
三、夏季腹泻88
四、皮肤疮痈88
五、心脏类疾病89
第四节 夏季药食养生——清热生津90
一、鸭肉:补虚圣药90
二、百合:润燥上品91
三、西瓜翠衣:消暑妙药92
第五章 长夏养生95
第一节 化生的季节,过渡的人体95
一、长夏气候特征——湿热交蒸95
二、长夏是脾气当值的时令95
第二节 长夏季节的养生96
一、防暑祛湿最重要96
二、长夏要吃“苦”97
第三节 长夏季易发疾病98
一、空调病98
二、消化道疾病99
第四节 长夏季药食养生——清热祛湿99
一、苦瓜:苦口的良药99
二、莲子心:素斋圣品100
三、绞股蓝:南方人参101
第六章 秋季养生105
第一节 收敛的季节,平静的人体105
一、秋季是阳气主“收”的季节105
二、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106
三、燥邪最盛的时令108
第二节 秋季宜养“收”气108
一、起居调节——早睡早起,与鸡俱兴109
二、精神调摄——情绪平稳,心志安宁109
三、饮食宜忌——减辛增酸性凉润111
四、寒温适宜——秋冻要有度113
五、药物调养——滋阴为上113
第三节 秋季易发疾病114
一、反复外感114
二、急慢性支气管炎115
三、慢性咽炎115
四、便秘116
五、支气管哮喘116
第四节 秋季药食养生——滋阴润燥117
一、西洋参:养阴补气佳品117
二、麦冬:滋阴圣药118
第七章 冬季养生121
第一节 闭藏的季节,“冬眠”的身体121
一、冬季是阳气主“藏”的季节121
二、冬季是肾气主令的时段122
三、冬季寒邪最甚126
第二节 冬季宜“养藏”127
一、慎起居——多睡些懒觉127
二、敛情志——变得沉稳一些128
三、适寒温——避风寒很重要128
四、节动静——冬练三九并非上策130
五、慎房事——房事要节制130
六、和饮食——宜食温热、黑色食物,增苦减咸131
七、冬季特殊养生法——冬至日的养生132
第三节 冬季易发疾病135
一、呼吸系统疾病135
二、冠心病136
三、脑中风136
四、女性月经疾病137
五、肢体关节疼痛137
六、干燥性疾病138
七、精气外泄性疾病138
八、肝系统的病症139
第四节 冬季药食养生——补阳护阴139
一、红参:百草之王139
二、鹿茸:血肉有情之品141
三、杜仲:生殖系统要药142
四、紫河车:峻补之品143
第八章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147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147
第二节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道148
一、立春——以温阳疏肝为主148
二、雨水——小心护脾胃149
三、惊蛰——以增加运动为主149
四、春分——要阴阳双补150
五、清明——重在升发阳气151
六、谷雨——重在升阳祛湿151
七、立夏——偏重养心气152
八、小满——重在清淡饮食153
九、芒种——重在养脾胃154
十、夏至——养阳正当时155
十一、小暑——重在防暑热156
十二、大暑——重在防止“中暑”157
十三、立秋——重在避阴暑而护脾胃159
十四、处暑——重润燥养肺161
十五、白露——重防呼吸道疾病162
十六、秋分——重防凉燥164
十七、寒露——润肺燥为主,护脾胃为辅165
十八、霜降——重在平补166
十九、立冬——重在潜藏阳气167
二十、小雪——防止内火169
二十一、大雪——注意进补得当170
二十二、冬至——夏病冬治171
二十三、小寒——重在防寒补肾172
二十四、大寒——重在固肾,兼顾养肝173
热门推荐
- 1777281.html
- 1736204.html
- 3555835.html
- 3589473.html
- 1259986.html
- 787400.html
- 3241017.html
- 1322977.html
- 860813.html
- 814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9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0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5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3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7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4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