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
  • 李恩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604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45页
  • 主题词:骨质疏松-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概论3

第一章 骨结构与功能3

第一节 骨骼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第二节 骨细胞与骨基质9

第三节 骨的发育与重建16

第四节 骨代谢及其调节22

第二章 骨质疏松的基本概念86

第一节 骨质疏松的定义与内涵86

第二节 骨质疏松的分类87

第三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病理生理89

第四节 骨细胞病理学93

第五节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94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流行病学109

第二篇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119

概述119

第一章 骨量的影像学估计方法121

第一节 常规X线诊断方法122

第二节 单光子吸收法与单能X吸收法129

第三节 双能X线吸收法133

第四节 定量CT测量141

第五节 定量超声测量146

第六节 光子散射法151

第七节 中子活化分析法153

第八节 定量磁共振及显微磁共振成像153

第九节 骨密度测量中的质量控制156

第十节 评价163

第二章 形态计量学检查169

第一节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诊断169

第二节 骨形态计量学在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和评价170

第一节 骨矿物质的生化检查173

第三章 骨代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查173

第二节 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检查178

第三节 骨吸收有关的生化检查185

第四节 钙调节激素检查191

第五节 性激素检查202

第六节 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检查206

第七节 遗传基因检查212

第八节 评价220

第四章 骨质疏松研究中的统计学方法229

第一节 概述229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设计与分析230

第三节 BMD测量的统计质量控制235

第一节 常见症状245

第五章 临床检查245

第二节 问诊247

第三节 临床体格检查248

第六章 中医辨证分型251

第一节 肾虚型251

第二节 脾虚型255

第三节 气虚血瘀型256

第四节 评价257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临床思路261

第三篇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261

第一章 概述261

第二节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分类和评价265

第三节 鸟瞰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270

第二章 钙制剂276

第一节 常用钙制剂的概述276

第二节 钙剂的种类279

第三章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283

第一节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概述283

第二节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的种类与评价286

第一节 有关降钙素的概述294

第四章 降钙素294

第二节 降钙素的种类与评价295

第五章 双膦酸盐298

第一节 双膦酸盐的概述298

第二节 双膦酸盐的应用与评价302

第六章 性激素补充疗法306

第一节 性激素补充疗法的发展306

第二节 绝经后性激素补充疗法308

第一节 氟化物制剂与用法321

第二节 氟化物的评价321

第七章 氟化物类321

第八章 甲状旁腺素325

第一节 甲状旁腺素制剂与用法325

第二节 作用与评价326

第九章 依普黄酮331

第一节 依普黄酮制剂与用法331

第二节 作用评价332

第十章 细胞因子治疗334

第一节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334

第二节 转化生长因子335

第三节 骨形态发生蛋白336

第四节 成纤维生长因子336

第一节 ADFR疗法的含义与用途338

第十一章 ADFR疗法338

第二节 作用机制与评价343

第十二章 中医药疗法345

第一节 辨证施治345

第二节 中药复方治疗特点351

第三节 成方、单方和验方352

第四节 针灸与按摩355

第十三章 运动疗法358

第一节 运动疗法的基本知识358

第二节 运动疗法的基本技术365

第三节 运动处方370

第四节 运动疗法的作用372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治疗方法375

第十四章 物理疗法385

第一节 骨的生物电性质385

第二节 物理疗法的作用、分类与适应证387

第三节 物理治疗方法389

第四节 临床应用399

第一章 骨质疏松相关疾病的鉴别与治疗405

第一节 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405

第四篇 继发性骨质疏松与相关疾病的诊治405

第二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与骨质疏松413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423

第四节 骨转移瘤与骨质疏松431

第五节 口腔骨丢失与骨质疏松433

第六节 成骨不全435

第七节 佝偻病与软骨病439

第八节 骨折的鉴别诊断448

第二章 继发性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470

第一节 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470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与骨质疏松474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与骨质疏松476

第四节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478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与骨质疏松症480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骨质疏松487

第七节 废用性骨质疏松490

第八节 家族性骨质疏松502

第九节 药源性骨质疏松504

第十节 营养不良与骨质疏松509

第三章 骨质疏松与老年性心脑血管性疾病522

第一节 骨质疏松与高脂血症523

第二节 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524

第四节 骨质疏松与老年性痴呆526

第三节 骨质疏松与高血压526

第五篇 骨质疏松研究方法与应用533

第一章 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指标533

第一节 概述533

第二节 体外培养实验技术534

第三节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鉴定指标536

第四节 促进骨形成药物的药效评价指标540

第二章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指标543

第一节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543

第二节 体外破骨细胞鉴定指标547

第三节 骨吸收调节药物细胞药效评价549

第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553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本原理553

第二节 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557

第三节 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标准化及其应用进展558

第四章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562

第一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原理和结构562

第二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功能563

第三节 操作步骤565

第四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应用566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检查技术571

第一节 原理571

第二节 材料与设备573

第三节 样品制备575

第四节 注意事项576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578

第一节 DNA分析技术578

第二节 RNA分析技术588

第三节 蛋白质表达的检测596

第四节 基因操作技术597

第七章 骨生物力学的基础与检测方法604

第一节 概述604

第二节 骨力学特性的测试606

第三节 力学测验时的注意事项612

第四节 力学实验的动物模型615

第五节 实验数据的可比性615

第八章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制造620

第一节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目的与意义620

第二节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选择621

第三节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判断指标624

第四节 常见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及制造625

第九章 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应用629

第一节 骨质疏松研究中提出的问题629

第二节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作用630

第三节 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优势6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