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违法性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法违法性理论
  • 余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41713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法违法性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违法性之基础理论1

前言3

第一节 违法性之基本法理4

第一项 国家刑罚权之概念4

第二项 国家刑罚权之基础6

第三项 国家刑罚权行使之界限9

第二节 违法性判断之理论10

第一项 违法性判断之意义10

第二项 主观违法性论之违法性判断14

第三项 行为无价值论之违法性判断34

第三节 阻却违法事由之基本理念45

第一项 阻却违法事由之意义45

第二项 阻却违法事由之法理46

第四节 阻却违法事由之错误53

第一项 阻却违法事由错误之意义53

第二项 阻却违法性事由错误之学说现况55

第五节 违法性判断之确立61

第二章 违法性之本质67

案例思考69

第一节 违法性之体系地位69

第二节 形式违法性论与实质违法性论72

第一项 违法性与违法行为之区别72

第二项 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之意义73

第三项 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之关系74

第四项 违法性之实质内容76

第三节 主观违法性论与客观违法性论78

第一项 主观违法性与客观违法性之概念78

第二项 评价规范与意思决定规范79

第三项 违法性与有责性之关联性86

第四节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88

第一项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缘起88

第二项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内容89

第三项 行为无价值与社会相当性之关系91

第四项 行为无价值与主观客观违法性之关系92

第五节 案例之违法性判断93

第三章 正当防卫论之变迁95

前言97

第一节 欧陆正当防卫思想之形成及其演进100

第一项 罗马法100

第二项 日耳曼法101

第三项 继受法及普通法104

第四项 近代德国法107

第二节 欧陆各国正当防卫之近代立法例112

第一项 以「必要性」为要件者113

第二项 以「相当性」为要件者115

第三项 以「情况上相当性」为要件者116

第四项 以「法益均衡性」为要件者116

第三节 日本正当防卫论之演进117

第一项 刑法上规定之缘起117

第二项 正当防卫论之演进118

第四节 我国正当防卫论之归趋130

第四章 正当防卫权之社会伦理限制论133

案例思考135

第一节 问题提起135

第二节 正当防卫权之限制理论138

第一项 正当防卫权限制理论之沿革138

第二项 正当防卫权限制之法理依据142

第三节 责任能力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151

第一项 无责任能力人之不法侵害151

第二项 正当防卫之「不法」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160

第三项 「不法」之判断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163

第四项 「不法」之判断与个人主义正当防卫之基础167

第四节 可归责于己之不法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168

第一项 挑拨行为之性质168

第二项 可归责于己之挑拨行为170

第三项 挑拨行为具有过失或附条件故意174

第四项 挑拨行为之相关问题178

第五项 本书之立场186

第五节 轻微之法益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187

第一项 轻微之法益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188

第二项 财产法益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189

第六节 具有保证人地位者之不法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192

第一项 德国判例之评释192

第二项 具保证人地位者之不法侵害194

第三项 本书之立场195

第七节 社会伦理限制论之适用性196

第五章 紧急避难之演进203

案例思考205

第一节 问题提起205

第二节 欧陆法系紧急避难思想之萌芽207

第一项 印度法208

第二项 犹太法209

第三项 希腊法210

第四项 罗马法211

第五项 教会法213

第六项 中世纪之德国法215

第七项 汤玛仕之思想217

第三节 近世纪欧陆法系紧急避难之立法例218

第一项 卡罗利那法典218

第二项 十八世纪之立法例220

第三项 普鲁士一般地方法221

第四节 近代欧陆法系紧急避难之立法例223

第一项 十九世纪之法国刑法223

第二项 十九世纪之德国刑法225

第三项 十九世纪德国之各地方法226

第四项 十九世纪德意志帝国刑法典227

第五节 现代紧急避难之概况229

第一项 德国现行刑法之紧急避难229

第二项 日本刑法之紧急避难235

第三项 我国刑法之紧急避难243

第六节 紧急避难之发展250

第六章 误想防卫之体系定位253

案例思考255

第一节 问题提起255

第二节 误想防卫之梗概256

第一项 误想防卫之意义及类型256

第二项 误想防卫与正当防卫258

第三项 误想防卫与容许错误261

第四项 误想防卫与过当防卫262

第三节 误想防卫在故意理论上之思考270

第一项 故意之概念270

第二项 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上之地位272

第三项 学说之动向278

第四节 误想防卫在错误理论上之思考283

第一项 从构成要件论之层面284

第二项 从责任论之层面285

第三项 从违法性论之层面290

第五节 误想防卫在错误理论上之定位292

第一项 采故意系责任要素之观点292

第二项 采故意系构成要件要素之观点293

第三项 采故意系构成要件要素及责任要素之观点294

第四项 本书之立场295

第七章 偶然防卫之违法性297

案例思考299

第一节 问题提起300

第二节 偶然防卫之内涵301

第一项 偶然防卫之意义301

第二项 偶然防卫之类型303

第三节 防卫意思之理论构成304

第一项 防卫意思之实质内容305

第二项 防卫意思与积极加害意思309

第三项 防卫意思与事前或事后判断310

第四项 主观正当化要素之必要性311

第四节 中日偶然防卫理论之现况316

第一项 日本学说之见解317

第二项 我国学说之见解322

第五节 偶然防卫欠缺阻却违法性325

第八章 得被害人承诺之行为评价327

案例思考329

第一节 问题提起329

第二节 得被害人承诺之实务状况332

第一项 我国之实务332

第二项 日本之实务334

第三节 得被害人承诺之法律性质336

第一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类型337

第二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阻却违法根据339

第三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适用范围342

第四节 得被害人承诺之承诺效力343

第一项 代理被害人承诺之效力344

第二项 有瑕疵承诺之效力346

第五节 得被害人承诺与身体法益350

第一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医疗行为350

第二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伤害行为352

第六节 得被害人承诺与生命法益354

第一项 积极安乐死之阻却违法论355

第二项 积极安乐死之实务见解357

第七节 得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之界限359

第九章 违法性认识与违法性错误363

前言365

第一节 违法性认识之概念367

第一项 违法性认识之判断标准367

第二项 学说之评析370

第二节 违法性错误之本质370

第一项 违法性错误概念之确立371

第二项 违法性错误之内涵372

第三节 违法性错误之立法论376

第一项 旧法第16条之问题症结376

第二项 新法第16条之实质内涵379

第三项 回避错误之判断标准381

第四节 我国违法性错误之实务观382

第一项 传统实务见解383

第二项 案例概观384

第五节 日本违法性错误之实务观394

第一项 传统实务见解395

第二项 最近实务见解400

第六节 不知法律之责任判断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