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1个文化常识 中国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文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750011871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科学知识-青少年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1个文化常识 中国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历史1
如何划分古、近、现代1
中国境内最古老的原始人类1
结绳记事1
中国人为何自称为炎黄子孙1
三皇五帝1
中国皇帝之最2
中国六大古都3
中国历史上的“六圣”3
大禹治水4
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4
姜太公为何要用直钩钓鱼4
武王伐纣5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5
春秋五霸5
齐桓公为何被列为“春秋五霸”之首6
管仲改革6
战国七雄6
战国四公子6
合纵连横6
商鞅变法7
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7
围魏救赵7
长平之战7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8
焚书坑儒8
万里长城的修建8
大泽乡起义9
巨鹿之战9
“楚河汉界”9
鸿门宴10
汉初三杰1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10
王莽新政10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
汉武帝抗击匈奴11
“丝绸之路”的开辟11
司马迁与《史记》11
光武中兴12
七国之乱12
文景之治12
昭君出塞12
黄巾起义13
官渡之战13
赤壁之战13
三国、两晋、南北朝13
淝水之战14
史上的山阴公主14
五胡十六国14
玄武门之变14
贞观之治15
文成公主入藏15
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15
武则天为什么要留无字碑15
开元盛世16
玄奘西游16
鉴真东渡16
藩镇割据16
安史之乱16
朋党之争17
黄巢起义17
五代十国17
杯酒释兵权17
“铁面包公”包拯18
王安石变法18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8
“乞丐皇帝”朱元璋18
靖康之变19
郑和下西洋19
土木之变19
张居正变法19
红丸案20
三藩之乱20
军机处20
郑成功收复台湾20
康乾盛世21
虎门销烟21
鸦片战争21
太平天国革命21
第二次鸦片战争22
洋务运动22
甲午中日战争22
马关条约22
义和团运动23
八国联军侵华23
《辛丑条约》23
戊戌变法23
戊戌六君子23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4
三民主义24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24
辛亥革命24
二次革命25
洪宪帝制25
五四运动25
中国共产党成立25
第一次国共合作26
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6
皇姑屯事件2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26
南昌起义27
井冈山会师27
中国工农红军27
九·一八事变27
一·二八事变27
红军万里长征28
遵义会议28
西安事变28
七七事变28
抗日战争29
第二次国共合作29
新四军29
八路军29
淞沪会战29
南京大屠杀30
徐州会战30
台儿庄战役30
武汉保卫战30
皖南事变30
波茨坦公告31
解放战争31
辽沈战役31
淮海战役31
平津战役32
渡江战役32
新中国的成立32
建国十大元帅32
建国十大将33
抗美援朝战争34
土改运动34
十一届三中全会34
改革开放34
经济特区34
一国两制35
香港回归35
澳门回归35
特别行政区35
文学36
文学的含义36
中国文学之最36
中国四大书院37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37
《山海经》37
古代十大才女37
中国古代史学八大家38
史书编写方式38
二十四史38
《国语》39
《战国策》39
《史记》39
《汉书》39
四书五经40
六经40
六艺40
十三经40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40
六义40
“儒家”三礼41
《周易》41
《论语》41
《大学》42
《中庸》42
《孟子》42
《春秋》42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42
“兵学鼻祖”——《孙子兵法》43
楚辞43
汉赋43
乐府43
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44
古代诗人的别称44
《世说新语》45
《文心雕龙》45
《诗品》45
《千字文》45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46
古体诗46
骈文46
建安七子及“建安风骨”46
竹林七贤46
律诗47
绝句47
唐诗47
初唐四杰47
诗仙、诗圣、诗鬼48
正始体48
太康体48
元嘉体48
齐粱体48
宫体49
徐庾体49
玉台体49
上官体49
新乐府运动49
元和体49
韩孟诗派50
边塞诗派50
田园诗派50
唐传奇50
香奁体50
西昆体50
小李杜51
古文运动51
唐宋八大家51
长庆体51
宋词51
词牌名的来历52
婉约派52
豪放派52
南唐词派52
花间词派53
江西诗派53
元祐体53
三苏53
苏门六君子53
永嘉四灵54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54
《太平广记》54
《三字经》54
台阁体55
前后七子55
复古派55
唐宋派55
吴江派55
临川派56
公安派56
竞陵派56
复社56
苏州派56
浙西诗派57
桐城派57
阳湖派57
常州词派57
同光体57
元曲57
折数58
科、白58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58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58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58
元代四大戏剧58
南戏59
南戏为什么起源于温州地区59
四大南戏59
第一明曲《四声猿》59
世界上最早的推理小说59
古典名著的洋名60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借代词语60
笔记小说60
文言文60
白话文61
三言二拍61
《封神演义》61
目录学61
类书61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62
《永乐大典》62
简、册、函、封62
汉字的数量62
汉字的结构63
六书63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63
《康熙字典》63
《四库全书》63
《古文观止》64
《幼学琼林》64
白话小说64
神魔小说64
《二国演义》64
《水浒传》65
《西游记》65
《红楼梦》65
《红楼梦》中“十二钗”65
红学66
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金瓶梅》66
《镜花缘》66
晚清四大谜责小说66
鸳鸯蝴蝶派67
新文化运动67
散文诗67
最早的白话诗歌67
尝试派68
创造社68
未名社68
湖畔诗派68
新月派69
左联69
京派69
海派69
论语派70
文学研究会70
象征主义诗派70
现代诗派70
九叶诗派70
乡土文学71
民歌叙事体诗潮71
新诗潮71
朦胧诗7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三部曲”71
鲁迅72
鲁迅笔名的由来72
振聋发聩的呐喊之作——《狂人日记》72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72
胡适73
郭沫若73
林语堂73
茅盾74
郁达夫74
徐志摩74
老舍75
冰心75
沈从文75
梁实秋75
巴金76
巴金笔名的由来76
“现代《红楼梦》”——《家》、《春》、《秋》76
现代话剧《雷雨》76
中国第一部大型歌剧《白毛女》77
戴望舒77
张爱玲77
荷花淀派77
山药蛋派78
伤痕文学78
寻根文学78
鲁迅文学奖78
茅盾文学奖79
冯牧文学奖79
春天文学奖79
历代名诗句79
艺术82
中国三大国粹82
书法艺术82
文房四宝82
书法三要素83
书法的流派83
仓颉造字83
甲骨文83
金文84
大篆84
小篆84
隶书84
楷书84
草书84
行书85
永字八法85
书法九势85
“书圣”——王羲之85
楷书四大家86
颜体“楷书第一家”86
颜筋柳骨86
狂草“起于张、成于素”86
“书坛怪杰”米芾87
帖学与碑学87
《兰亭序》87
《三希堂法帖》87
飞白88
中国画88
中国画的特点88
中国画颜料的分类89
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89
丹青89
水墨画90
工笔画90
仕女画90
院体画90
宗教画90
水墨写意派91
勾花点叶派91
新安画派91
海上画派91
岭南画派91
长安画派91
“佛画之祖”曹不兴92
绘画六要92
十八描92
冰雪山水92
一笔画92
年画93
中国版画93
连环画93
画祖顾恺之93
画圣吴道子93
“吴带当风”94
《韩熙载夜宴图》94
皇帝画家宋徽宗94
“马一角”和“夏半边”94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95
五代四大家95
北宋三大家95
《清明上河图》95
元四家95
风格独具的八大山人96
扬州八怪96
清代四王96
吴昌硕97
齐白石97
徐悲鸿97
张大千97
岁寒三友98
装裱98
篆刻98
石刻之祖——石鼓文98
印章的种类98
中国印的别名99
边款99
微雕四绝99
最早的牙雕艺术作品100
根艺及其派别100
根雕的制作方法100
戏院或戏曲界为何称为梨园100
梨园三怪100
百戏101
“祖剧”昆曲101
京剧101
京剧四大名旦102
越剧102
黄梅戏102
豫剧103
楚剧103
楚剧名角103
凤阳花鼓戏103
秦腔103
川剧104
变脸104
乱弹104
傩戏104
信天游104
东北二人转105
生、旦、净、丑105
旦角105
三小戏105
人物造型106
脸谱106
唱、念、做、打106
科班106
龙套106
行头107
行当107
勾栏瓦舍107
四大徽班107
四大声腔108
皮影戏108
《东海黄公》108
中国戏剧梅花奖108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109
《高山流水》109
《广陵散曲》109
《平沙落雁》110
《十面埋伏》110
《渔樵问答》110
《夕阳箫鼓》110
《汉宫秋月》110
《梅花三弄》110
《阳春白雪》111
《胡笳十八拍》111
雅乐111
工尺谱111
五声111
宫调112
十二律112
“琴仙”伯牙112
吹管乐器112
箫112
弹拨乐器113
七弦琴113
琵琶113
二胡113
打击乐器113
云锣114
梆子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114
《东方红》114
中国古典舞115
古典舞的身韵115
中国古典舞身韵要素115
民间舞115
唐乐舞的舞种116
软舞116
健舞116
剑舞116
《霓裳羽衣舞》116
《大武》117
《灵星舞》117
《盘鼓舞》117
《踏谣娘》117
公孙大娘117
小品118
相声118
说学逗唱118
快板的由来118
女红——“母亲的艺术”118
四大名绣119
蜡染119
剪纸119
铁画119
陶器120
唐三彩120
瓷器120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120
青花瓷120
景泰蓝121
建筑艺术121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特点121
宫室121
殿与堂122
阙122
中国最早的建筑官书——《考工记》122
建筑业鼻祖——鲁班122
近代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家123
社会124
禅让制124
世袭制124
征辟制124
任子制124
察举制125
三省六部制125
九品中正制125
科举制125
八旗制126
太上皇126
丞相126
军机大臣126
枢密使126
太师126
尚书127
侍郎127
总督127
都督127
翰林127
巡抚127
提督128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词128
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128
明清六部的职责129
童生试129
乡试129
会试129
殿试130
及第130
举人130
进士130
状元130
榜眼131
探花131
连中三元131
八股文131
太学131
书院131
私塾132
“问鼎”的由来132
皇帝的由来132
皇帝的别称133
“博士”一词的演变133
“主席”一词的由来133
教师的别称133
教师节的由来134
“学校”的由来134
“师范”的由来134
全日制135
义务教育135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135
古代的“三军”136
古代的军衔136
三十六计136
九门提督137
黄埔军校137
中国七大军区137
中国最早的货币138
中国最早的金币138
中国最早的银币138
中国最早的统一流通货币139
方孔铜钱来历139
中国最早的金质方孔圆钱139
中国最早的银质方孔圆钱139
中国最早的纸币139
贝币140
刀币140
布币140
方足布140
环钱141
秦半两141
太货六铢141
开元通宝141
万贯是多少141
“盘缠”的来历142
银元142
大清银票142
钞票142
人民币142
纪念币143
中国历次发行的人民币143
质剂143
傅别143
钱庄143
当铺144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144
中国近代三大商系144
九八规元145
中国十大地域性经济区145
最早提出“中外合资”的人146
中外合资企业146
中外合作企业146
中国三资企业开拓者147
三资企业147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147
中国人民银行147
上海证券交易所147
深圳证券交易所148
上证指数148
深证指数148
国企指数148
外汇148
港股直通车149
中国共产党149
人民代表大会制14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50
民主集中制150
按劳分配150
四项基本原则150
党的基本路线150
三个代表150
八荣八耻1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151
中国最早的法典《唐六典》151
中国最早的言刑专著《吕刑》151
三典151
西周的审判制度151
秦朝的审判制度152
汉朝的审判制度152
明清的审判制度152
秦的监察制度152
汉朝的监察制度152
“三台”和“三独坐”15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监察制度153
风闻奏事153
隋朝的监察制度153
唐朝的监察制度153
宋朝的监察制度154
元朝的监察制度154
明朝的监察制度154
清朝的监察制度155
监狱的由来155
夏商的司法机关155
西周的司法机关155
司寇155
秦朝的司法机关156
汉朝的司法机关156
唐朝的司法机关156
宋朝的司法机关156
明朝的司法机关156
清朝的司法机关157
《法经》157
秦律157
云梦秦简157
春秋决狱157
《九章律》158
唐律158
《唐律疏议》158
宋刑统158
元律158
明律158
《明大诰》159
清律159
圣库制度159
九卿会审159
热审159
朝审160
秋审160
“五不议”原则160
五听160
读鞠160
竹刑161
明德慎罚161
决事比161
上请制度161
八议161
官当161
律、令、格、式161
编敕162
龙凤合挥162
六礼162
附远厚别162
七出162
三不去162
义绝163
不孝不友罪163
群饮罪163
非青、惟青、非终、惟终163
兄终弟及163
盗徒封罪163
具五刑163
连坐163
反坐164
城旦春164
鬼薪白粲164
女徒顾山164
亲亲得相首匿164
通行饮食罪164
见知故纵之法164
重罪十条164
十恶164
重法地165
朝配165
折杖法165
充军165
中国古代五刑165
我国当前法律的表现形式165
香港基本法166
澳门基本法166
百家争鸣166
孔孟儒学167
三纲五常167
经学167
玄学167
理学167
宋学168
五行168
八卦168
占卜168
三教九流168
五花八门169
自然170
最早的历书170
《太初历》170
《大明历》170
《授时历》170
古代纪年法170
古代纪月法171
古代纪日法171
农历171
农历四季的别称171
天干地支172
“三九”和“三伏”172
二十四节气172
二十四节气歌172
月份的别称173
五更173
北京时间173
最古老的星图174
《甘石星经》174
分野174
参商174
北斗174
文曲星174
北极星175
天狼星175
老人星175
四象和二十八宿175
月亮的别称175
中国别称的由来176
“九州”的来历176
“五湖四海”的由来176
中国行政区域的现分177
中国部分城市别称177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178
中国地理的世界之最179
中国九大关179
中国湖泊之最179
中国四大盆地180
中国四大高原180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181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181
中国七个“天下第一泉”181
中国的五岳181
中国四大自然奇观182
西湖十景182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182
江南三大名楼183
中国四大名园183
中国四大名亭183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184
中国三大航天中心184
中国各地的三宝184
中国七大方言区185
中国十大名花185
中国部分城市的市花186
台湾186
澳门187
京杭大运河187
都江堰187
巫山十二峰187
喜马拉雅山188
长白山天池188
神农架188
甘肃敦煌莫高窟189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89
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189
风凰古城189
中国著名的钓鱼台190
自然保护区190
三角洲的成因190
间歇泉的形成191
石笋和钟乳的形成191
吐鲁番的“火焰山”191
贵州“天无三日睛”的原因191
黄河水为何呈黄色192
雅鲁藏布江的地热资源192
蝴蝶泉的由来192
“大熊猫”名字的由来193
冬虫夏草的由来193
台风名称的由来193
雨量等级的划分194
“花中西施”——杜鹃花194
生活195
春节195
打春195
龙抬头195
寒食节195
上元节196
闹花灯196
中元节196
下元节196
清明节197
端午节197
七夕节197
中秋节198
重阳节198
腊八节198
过小年198
祭灶神199
门神199
春联200
福字倒贴200
红色表示吉祥的由来200
除夕201
守岁201
压岁钱201
五谷201
四灵201
生日祝寿的由来202
祝寿送寿桃的由来202
吃长寿面的由来202
长寿的雅称203
春卷的由来203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204
春节吃饺子的来历204
油条的来历204
古代食器204
古代酒器205
古代婚姻“六礼”205
茶礼206
古代炊具206
古代家具206
月老207
红娘207
结婚贴双喜的原因207
新娘乘花轿的由来208
拜天地208
交杯酒208
新娘蒙红盖头的由来209
回门209
闹洞房209
麒麟送子209
“弄瓦”与“弄璋”210
抓周210
岳父称为“泰山”的由来210
女婿称为“东床”的由来211
“小姐”一词的由来211
巾帼211
布衣211
五服212
古代人对死的别称212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212
古人的自我称谓213
丈夫的别称213
妻子的别称213
“东道主”的由来214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214
三姑六婆215
父母的别称215
考妣215
郎君215
官人215
老公216
先生216
睡觉时不要蒙头216
十二生肖216
生肖的选择与排列216
十二生肖的寓意217
龙之九子218
生辰八字218
古代丧葬习俗218
现代丧葬习俗219
船棺葬219
悬棺葬219
树葬219
跪拜礼220
顿首220
稽首220
空首220
擂茶220
常用的礼仪客套话221
“男左女右”的来源221
“上北下南”的来源221
一日三餐的来历221
使用筷子的几大忌讳222
“涮羊肉”的由来223
“三长两短”的由来223
三十六行223
敲竹杠224
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224
中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224
中国最早的舌诊专著225
中国最早的针灸专著225
中国最早的医疗机构225
中国古代女医生226
中国草药之乡226
古代行医者的招牌226
中医所指的“五脏六腑”227
四气五味227
七情228
六淫228
“望、闻、问、切”四诊228
经络228
奇经八脉概述229
穴位229
针灸229
推拿230
拔火罐230
刮痧230
郎中230
云南白药230
万金油231
中国体坛的女子世界第一231
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亚运会231
中国第一次举办的亚运会231
中国第一次参加的男子足球世界杯231
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232
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232
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人232
中国一共申办过几次奥运会232
中国第一次成功申办奥运会的时间23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23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拨原则233
围棋九段234
象棋234
拔河234
赛龙舟235
打马球235
蹴鞠235
狮舞235
舞龙灯236
举重236
骑射236
摔跤237
气功237
丹田237
武术237
太极拳238
科学239
数学的起源239
“数学”与“算术”239
《九章算术》240
九九歌240
九九歌的故事240
祖冲之与圆周率241
十进位制241
算筹241
算盘242
算盘的来历242
华罗庚242
指南针243
火药243
造纸术243
印刷术243
“医圣”张仲景244
“外科鼻祖”华佗244
麻沸散244
《本草纲目》244
圭表245
日晷245
铜壶滴漏245
浑天仪246
《周髀算经》246
李春与赵州桥246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246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247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247
沈括与《梦溪笔谈》247
郦道元与《水经注》248
詹天佑248
袁隆平248
第一位美籍华人航天员248
中国第一个飞行员249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249
我国第一颗氢弹249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49
长征一号249
神舟五号250
嫦娥一号250
始终不倒的“不倒翁”250
秋千愈荡愈高的原理250
夜明珠黑夜发光的原因251
指南针指南251
放大镜251
化学史中国之最251
我国军事史上的五个“最早”252
十八般武艺252
古代的铸剑名家252
匕首252
剑253
刀253
刺刀253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253
中国古代十大名刀254
中国古代十大阵法254
热门推荐
- 684822.html
- 1900815.html
- 3529926.html
- 3078330.html
- 442228.html
- 1026495.html
- 2805952.html
- 3264850.html
- 1725258.html
- 1707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3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1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1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2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0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5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