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冠心病临床实用诊断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传玉主编;胡大一主审;李中健,杨曙艳,闫新慧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0544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冠心病-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冠心病临床实用诊断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冠状动脉的应用解剖及变异1
1.1 正常冠状动脉解剖1
1.1.1 左冠状动脉2
1.1.2 右冠状动脉8
1.2 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变异10
1.2.1 优势冠状动脉11
1.2.2 圆锥动脉的起源12
1.2.3 窦房结动脉的起源12
1.2.4 房室结动脉的起源12
1.2.5 后降支的解剖变异12
1.2.6 左主干短小或缺如13
1.2.7 中间支13
1.2.8 前降支的长度13
1.2.9 左回旋支的长度和管径13
1.2.10 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14
1.3 冠状动脉畸形14
1.3.1 按起源、分布分类15
1.3.2 按是否影响心肌灌注分类18
2 冠状动脉的病理生理29
2.1 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29
2.1.1 冠状动脉与冠状静脉的解剖与生理29
2.1.2 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30
2.1.3 冠状动脉流量的决定因素30
2.1.4 冠状动脉循环的调节32
2.2 冠状动脉循环的病理生理35
2.2.1 心肌需氧与冠状动脉供氧之间失平衡状态的形成35
2.2.2 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35
2.2.3 常见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生理36
3 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诊断41
3.1 心电图及其导联41
3.1.1 心电产生原理41
3.1.2 心电图导联和电轴42
3.1.3 心电图各波段及命名46
3.1.4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48
3.1.5 正常窦性心律51
3.1.6 正常心电图51
3.1.7 正常心电图变异53
3.2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53
3.2.1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62
3.2.2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66
3.2.3 再通冠状动脉表现68
3.2.4 心肌梗死部位与闭塞冠状动脉的关系68
3.3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68
3.3.1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68
3.3.2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71
3.3.3 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特点71
3.4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74
3.4.1 动态心电图基本原理和功能74
3.4.2 动态心电图的操作与分析74
3.4.3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76
4 心电图负荷试验80
4.1 心脏运动生理80
4.1.1 运动的类型80
4.1.2 心血管系统的运动生理反应81
4.1.3 运动时氧的摄取84
4.1.4 运动时的血流分配87
4.1.5 冠心病患者对运动负荷的反应87
4.2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90
4.2.1 常用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方法90
4.2.2 运动负荷试验的并发症及安全防范99
4.2.3 运动负荷试验的报告内容100
4.2.4 运动负荷试验的目的和适应证100
4.2.5 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证101
4.2.6 运动负荷试验的终点102
4.2.7 运动负荷试验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102
4.2.8 心电图负荷试验结果分析的影响因素119
4.2.9 心电图运动试验各指标的预报意义122
4.2.10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127
4.3 药物负荷试验150
4.3.1 双嘧达莫负荷试验151
4.3.2 腺苷负荷试验152
4.3.3 三磷腺苷负荷试验153
4.3.4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155
4.3.5 异丙肾上腺素负荷试验156
4.3.6 麦角新碱负荷试验157
4.3.7 氯化钾负荷试验158
4.4 非运动非药物负荷试验158
4.4.1 过度换气试验158
4.4.2 饱餐及脂肪餐试验160
4.4.3 缺氧试验161
4.4.4 冷加压试验161
4.4.5 精神应激负荷试验162
4.5 经食管心房起搏负荷试验163
4.5.1 机制163
4.5.2 仪器设备163
4.5.3 试验方法164
4.5.4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166
4.5.5 适应证166
4.5.6 禁忌证166
4.5.7 注意事项167
4.5.8 临床评估167
4.6 气体代谢运动负荷试验168
4.6.1 机制168
4.6.2 仪器设备169
4.6.3 试验方法170
4.6.4 适应证170
4.6.5 禁忌证171
4.6.6 注意事项171
4.6.7 临床应用171
4.7 运动试验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的专家共识要点172
4.7.1 对环境的要求173
4.7.2 适应证173
4.7.3 主要设备(心电图记录仪)173
4.7.4 安全性173
4.7.5 禁忌证174
4.7.6 试验终点174
4.7.7 结果分析174
4.7.8 常用运动试验方法175
4.7.9 对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175
4.7.10 影响结果分析的因素175
5 冠心病与超声心动图检查178
5.1 负荷超声心动图178
5.1.1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常用方法178
5.1.2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终止指标179
5.1.3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180
5.2 超声检查180
5.2.1 超声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80
5.2.2 正常冠状动脉的超声心动图特征180
5.3 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81
5.3.1 心肌梗死的病理181
5.3.2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181
5.3.3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181
5.3.4 心肌梗死的超声检查182
5.3.5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187
5.3.6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88
5.3.7 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189
5.4 心绞痛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90
5.4.1 心绞痛的病理190
5.4.2 心绞痛的分型及临床表现190
5.4.3 心绞痛的超声检查191
5.4.4 心绞痛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191
5.4.5 心绞痛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191
5.5 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91
5.5.1 川崎病的病理191
5.5.2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192
5.5.3 川崎病的并发症192
5.5.4 川崎病的超声检查193
5.5.5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193
5.5.6 川崎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价值194
6 心肌灌注显像196
6.1 心肌灌注显像原理196
6.2 心肌灌注显像的适应证196
6.3 心肌灌注显像剂197
6.3.1 99mTc-MIBI197
6.3.2 201Tl197
6.3.3 其他197
6.4 心肌灌注显像方法197
6.4.1 心肌断层显像198
6.4.2 影像处理198
6.5 影像分析200
6.5.1 正常影像分析200
6.5.2 异常影像分析201
6.6 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与评价210
6.6.1 冠心病的诊断210
6.6.2 缺血性心肌病与其他心肌病和心肌炎的鉴别214
6.6.3 其他疾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217
6.7 SPECT负荷试验218
6.7.1 负荷试验218
6.7.2 存活心肌测定220
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223
7.1 冠状动脉CT成像的发展223
7.2 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224
7.2.1 心电门控技术224
7.2.2 冠状动脉CT成像的其他影响因素224
7.3 图像后处理技术225
7.3.1 容积再现226
7.3.2 多平面重组226
7.3.3 最大密度投影226
7.3.4 曲面重组226
7.3.5 CT仿真内镜226
7.4 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优势和局限性230
7.4.1 MS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的优势230
7.4.2 MSCT的局限性231
7.5 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31
7.5.1 适应证231
7.5.2 禁忌证232
7.6 冠状动脉CT检查前期的准备工作232
7.6.1 工作人员的准备232
7.6.2 患者的准备233
7.7 MSCT在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应用233
7.7.1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评价233
7.7.2 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235
7.7.3 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应用236
7.7.4 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238
7.7.5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检测及临床意义239
7.7.6 对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先天异常的显示240
7.7.7 心功能评价243
7.7.8 心肌灌注与心肌活性成像243
7.7.9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244
7.7.10 明确急性胸痛的病因245
8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室造影249
8.1 概述249
8.2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250
8.2.1 无症状或稳定型心绞痛250
8.2.2 非特异性胸痛251
8.2.3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51
8.2.4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有直接PCI意图251
8.2.5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51
8.2.6 Q波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期间252
8.3 冠状动脉造影操作技术252
8.3.1 导管入路及方法252
8.3.2 建立动脉通道254
8.3.3 注意事项255
8.3.4 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操作技巧256
8.3.5 其他导管的操作261
8.4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263
8.4.1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概念及影像差异263
8.4.2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264
8.4.3 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态特征265
8.4.4 冠状动脉狭窄的划分269
8.4.5 冠状动脉造影其他异常所见272
8.4.6 冠状动脉血流277
8.5 左心室造影278
8.5.1 心脏解剖278
8.5.2 导管操作279
8.5.3 对比剂的选择280
8.5.4 压力测定及压力曲线282
8.5.5 常左心室造影图像282
8.5.6 异常左心室造影征象283
8.5.7 射血分数计算286
9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检查289
9.1 血管内超声成像原理及设备289
9.1.1 原理289
9.1.2 设备289
9.2 正常动脉解剖的血管内超声图像291
9.2.1 管腔291
9.2.2 血管壁292
9.2.3 毗邻结构293
9.2.4 血管分叉293
9.3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的操作方法293
9.3.1 操作过程293
9.3.2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图像295
9.3.3 有关血管内超声的测定方法296
9.4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的临床应用302
9.4.1 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302
9.4.2 评估血管造影难以判断的病变303
9.4.3 评估左主干病变304
9.4.4 指导血管内支架的放置305
9.4.5 在血管扩张成形术中的应用306
9.4.6 评价定向性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的效果306
9.4.7 检出冠状动脉血栓306
9.4.8 识别不稳定性斑块307
9.4.9 评价介入治疗后夹层、壁内血肿和其他并发症308
9.4.10 评估再狭窄和支架内再狭窄308
9.4.11 评估放射治疗和药物洗脱支架309
9.4.12 测定斑块进展和逆转310
9.4.13 冠状动脉血管壁病变的检测310
9.4.14 序列随访评估自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变化310
9.5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的并发症和局限性312
9.6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安全性313
热门推荐
- 620262.html
- 516125.html
- 494265.html
- 875481.html
- 3868077.html
- 2857658.html
- 2126391.html
- 1463699.html
- 3755646.html
- 507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6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3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7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4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