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共产主义 第4版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共产主义 第4版 上
  • (苏)П·Н·费多谢耶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共产主义 第4版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组成部分1

第一章 科学共产主义的对象1

一、科学共产主义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2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完整的学说2

科学共产主义的对象6

二、科学共产主义的国际本质和创造性质11

科学共产主义的国际本质11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造性质15

第二章 空想社会主义16

一、十六——十八世纪的乌托邦学说17

莫尔和康帕内拉18

温斯坦莱、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20

二、十九世纪西欧国家的空想社会主义24

昂利·圣西门24

沙尔·傅立叶25

罗伯特·欧文26

三、俄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7

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空想社会主义28

革命的民粹主义者31

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来源33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33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35

第三章 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阶段37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37

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7

社会主义是合乎规律的社会发展阶段38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9

《共产党宣言》41

科学共产主义在1848—1851年革命经验上的发展43

第一国际44

反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46

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48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胜利49

二、科学共产主义发展的列宁阶段51

共产党是人民的领袖52

反对民粹主义者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斗争54

列宁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55

第一次俄国革命经验的总结57

科学共产主义在分析新时代基础上的发展58

建设新社会的计划62

第三国际的组织63

苏共和兄弟党对科学共产主义的发展64

第二编 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人类发展的道路66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论 现时代和世界革命进程66

一、社会主义革命论66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66

革命形势68

革命的动力70

争取民主的斗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71

革命形式——非和平的与和平的74

世界革命进程的统一与多样化77

二、现时代和世界革命进程79

现时代的性质79

伟大的十月革命——现时代的开端83

现时代的基本矛盾84

现代革命力量的相互联系86

第五章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现代的主要力量88

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88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89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91

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93

二、社会主义体系在世界革命进程中的主导作用94

两种体系的竞赛95

现时代的伟大力量97

第六章 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103

一、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103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新阶段103

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增长104

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激化106

资产阶级民主的收缩108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危机110

二、革命的工人运动112

无产阶级数量、觉悟程度和组织性的增长113

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基本特点116

为一切反垄断力量的联盟而斗争119

第七章 民族解放运动123

一、现代民族解放革命的历史地位123

殖民体系的崩溃123

民族解放革命的作用和性质125

帝国主义的新殖民政策128

二、帝国主义是为独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128

三、解放斗争的新阶段和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前途131

经济解放是最重要的任务131

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死胡同135

非资本主义的发展136

四、取得独立以后解放斗争的动力141

五、已获得解放的国家中的思想斗争144

一、帝国主义是战争和战争危险的根源148

第八章 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当代的革命进程148

现时代的紧迫问题149

现时代战争的原因和根源151

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153

二、社会主义与和平是不可分割的155

对外政策的原则155

防止战争的现实可能性157

三、争取和平的斗争与革命解放运动159

和平共处和阶级斗争160

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意识形态斗争163

一、最有权威的政治力量165

第九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65

共产主义运动力量的源泉166

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队伍167

共产党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169

二、政治战略和策略172

战略和策略的定义172

共产党人战略和策略的一般原则及其运用的特点175

为克服工人运动的分裂而斗争180

三、为共产主义队伍的统一而斗争182

机会主义出现的原因182

机会主义的实质和形式184

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斗争186

第三编 社会主义的形成和胜利188

第十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无产阶级专政及其形式188

一、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质188

过渡时期的必要性188

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和特点190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建成社会主义的主要工具195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195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民主200

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多样化202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的领导作用207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210

第十一章 过渡时期社会关系的改造210

生产资料国有化的政策211

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政策原理214

工业化的政策215

合作化的政策216

二、阶级关系的变化218

阶级斗争的形式218

阶级结构的变化220

城乡的对立221

三、城乡对立的消灭221

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城乡对立的消灭223

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的消灭224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225

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对立的消灭227

五、民族关系的改造229

过渡时期民族问题的解决229

民族问题上的两种历史趋向231

六、社会精神生活的变化232

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23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233

社会主义是不完全的共产主义234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特殊阶段的必然性235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组织的基本原则236

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成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237

公有制——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241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243

统计与监督是社会主义社会发挥职能的基本条件245

社会政治关系247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规定253

三、社会主义生活方式253

四、社会主义和社会进步262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63

社会主义的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267

第十三章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规律271

一、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271

合作的发展阶段271

经济一体化274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275

政治合作和文化联系280

二、为加强社会主义各国的团结而斗争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