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与实例精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础与实例精解
  • 沈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361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与实例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开始学习Solid Edge软件1

1.1 Solid Edge软件概述1

1.2 Solid Edge的工作环境1

目录1

1.3 装配件环境模块2

1.3.1 二维装配件布局2

1.3.5 干涉分析3

1.3.7 爆炸视图3

1.3.6 文档管理3

1.3.4 快速拾取3

1.3.3 装配路径查找器3

1.3.2 装配关系3

1.4 零件设计环境模块4

1.4.1 特征路径查找器和特征回放4

1.4.2 智能步骤4

1.4.3 智能草图绘制4

1.4.4 快速拾取4

1.8 用户界面5

1.7 焊接环境模块5

1.5 工程图生成环境模块5

1.6 钣金环境模块5

1.8.1 Menu Bar菜单栏6

1.8.2 主工具条7

1.8.3 环境模块特有工具条7

1.8.4 命令特有工具条8

1.8.5 状态栏8

1.8.6 级联工具按钮菜单9

1.8.7 工具提示9

1.8.8 快速选择9

1.8.11 视图操作命令10

1.8.12 动态视图命令10

1.8.9 命令提示信息10

1.8.10 工作窗口10

1.8.13 命名视图(Named Views)12

1.8.14 着色(Shade)12

1.8.15 格式化视图12

1.8.16 锐化(Sharpen)13

1.8.17 按钮图标大小设置13

1.8.18 设置颜色选项14

1.9 基本界面15

1.9.2 工具条、动态工具条和对话框的使用16

1.9.1 合理布置工作窗口16

1.9.3 工具条固定和浮动放置18

1.10 创建文档和使用模板19

1.10.1 创建、修改和保存新文档19

1.10.2 利用模板创建文档20

1.10.3 模板文件夹20

1.11 Solid Edge文档的查找、打开和保存20

1.11.1 查找文件20

1.11.3 打开管理文档21

1.11.4 利用链接到电子表格的链接打开管理文档21

1.11.2 打开文档21

1.11.5 文档的可用性22

1.11.6 查找和替换链接22

1.11.7 重新调整文档链接22

1.11.8 保存文档23

1.11.9 设置自动保存文档的时间23

1.11.10 保存工程图文档供Solid Edge浏览器使用24

1.11.11 保存管理文档24

1.11.12 打开命令24

1.11.13 另存为命令24

1.12.2 联机帮助25

1.12 用户助手25

1.12.1 用户界面特征25

1.12.3 学习工具26

1.12.4 网上Solid Edge26

1.13 复习题26

1.14 实例1:文件的创建、保存和关闭26

1.15 实例2:文件的打开和查找31

1.16 总结34

第2章 实体建模基础35

2.1 Solid Edge中的特征建模35

2.1.3 构造元素和参考元素36

2.1.1 特征建模的工作流程36

2.1.2 智能步骤36

2.1.4 简洁的特征显示37

2.1.5 特征编辑37

2.1.6 重新计算特征38

2.2 特征建模与布尔运算38

2.3 参考平面39

2.3.1 基本参考平面40

2.3.2 局部参考平面40

2.3.4 参考平面X轴方向的确定41

2.3.3 全局参考平面41

2.3.5 参考平面X轴和轮廓视图的方向43

2.3.6 调整参考平面的大小44

2.4 复习44

2.5 实例1:创建简单的实体模型44

2.6 实例2:确定轮廓窗口的方向50

2.7 总结54

第3章 轮廓环境介绍56

3.1 在Solid Edge中绘图56

3.1.1 绘图命令和工具56

3.1.4 应用和显示关系57

3.1.2 绘图命令输入57

3.1.3 动态绘制图形57

3.1.5 保持关系58

3.1.6 关系是如何起作用的58

3.1.7 命令有效性59

3.1.8 图形元素类型59

3.2 绘制轮廓图形60

3.2.1 显示轮廓窗口60

3.2.2 重新定向轮廓窗口60

3.2.6 保存轮廓61

3.2.5 导入轮廓61

3.2.4 撤销轮廓61

3.2.3 有效的轮廓图形61

3.2.7 保存未完成的轮廓62

3.3 构造几何体62

3.4 设计变更63

3.4.1 使用元素控制句柄63

3.4.2 使用鼠标移动和复制元素64

3.4.3 在元素间应用约束关系64

3.4.5 尺寸关系65

3.4.6 使用关系改变元素65

3.4.4 变更关系65

3.4.7 元素编辑修改——修剪、延伸、圆角、倒角、偏移和拉伸66

3.4.8 元素操作——旋转、缩放、镜像、复制和删除69

3.5 几何关系70

3.5.1 关系句柄71

3.5.2 共线关系72

3.5.3 连接关系72

3.5.4 垂直关系73

3.5.5 相切关系73

3.5.6 水平/垂直关系73

3.5.10 对称关系74

3.5.9 同心关系74

3.5.7 相等关系74

3.5.8 平行关系74

3.6 智能草图75

3.6.1 智能草图的工作原理75

3.6.2 智能草图关系75

3.6.3 智能草图捕捉区域76

3.6.4 对齐指示器76

3.6.5 无限大的图形元素76

3.7.2 绘制相切或垂直的圆弧77

3.7.1 意向带的工作原理77

3.7 意向带77

3.6.7 扫过的角锁定在象限点上77

3.6.6 中心点77

3.7.3 三点绘制圆弧78

3.7.4 绘制与曲线相切或相连接的直线78

3.8 尺寸标注元素79

3.8.1 利用尺寸来驱动图形元素79

3.8.2 不改变尺寸的比例80

3.8.3 标注尺寸80

3.8.6 自动标注尺寸81

3.8.5 尺寸轴标注81

3.8.4 标注到交点的驱动尺寸81

3.8.7 尺寸格式化82

3.8.8 复制尺寸数据82

3.8.9 在尺寸中使用表达式82

3.8.10 设置或修改度量单位82

3.8.11 跟踪尺寸变更82

3.8.12 显示可变性82

3.9 尺寸类型82

3.10 尺寸链83

3.11 变量84

3.11.1 输入数据至变量表中85

3.11.2 限制变量的显示85

3.11.3 创建表达式85

3.11.4 举例85

3.11.5 语法规则86

3.11.6 在装配体中访问其它零件变量86

3.11.7 在装配件中链接零件实体间的变量86

3.12 复习题87

3.13 实例1:智能草图的使用87

3.14 实例2:草图绘制(二)94

3.15 实例3:草图绘制(三)99

3.16 实例4:使用关系助手112

3.17 实例5:在轮廓图中使用构造元素116

3.18 总结119

第4章 基本特征121

4.1 基于轮廓的特征121

4.2 轮廓的有效性122

4.2.1 开放轮廓122

4.2.2 多个轮廓123

4.2.3 基于轮廓特征的工作流程124

4.3 创建旋转拉伸和旋转除料特征125

4.4 创建扫掠拉伸特征和扫掠除料特征127

4.4.1 路径曲线127

4.4.2 截面128

4.4.3 截面放置顺序128

4.4.4 使用草图129

4.4.5 使用零件的边129

4.5 创建放样拉伸和放样除料特征129

4.5.1 截面130

4.5.2 顶点映射130

4.5.3 引导曲线131

4.5.4 端面条件132

4.5.5 创建螺纹拉伸和螺纹除料特征133

4.6 创建垂直拉伸和垂直除料特征134

4.7 延伸选项135

4.7.1 利用【贯穿全部】(Through All)选项创建【拉伸】(Protrusion)特征135

4.7.2 使用【贯穿到下一面】选项创建拉伸特征136

4.7.3 利用【限定深度】选项创建拉伸特征138

4.7.4 利用【贯穿全部】选项创建除料特征139

4.8.1 孔的类型141

4.8 创建孔特征141

4.7.6 利用【限定深度】选项创建除料特征141

4.7.5 /利用【贯穿到下一面】选项创建除料特征141

4.8.2 孔的延伸深度142

4.8.3 V型底孔角度142

4.8.4 孔轮廓图形142

4.8.5 Holes.txt文件142

4.9 复习题143

4.10 实例1:创建旋转拉伸特征143

4.11 实例2:利用草图创建实体模型147

4.12 实例3:创建基于轮廓的特征152

4.13 实例4:创建放样和扫掠拉伸特征164

4.14 实例5:创建螺旋除料特征171

4.15 总结175

第5章 处理特征176

5.1 处理特征176

5.1.1 处理特征的类型176

5.1.2 给模型添加处理特征的时机176

5.2 圆角和混合圆角特征177

5.2.1 变半径圆角177

5.2.2 柔化棱角178

5.2.3 圆角溢出选项178

5.2.6 沿边界凹179

5.2.4 沿相切边滚过179

5.2.5 沿边界凸179

5.2.7 强行沿混合端滚过180

5.2.8 切角180

5.2.9 圆角180

5.2.10 混合圆角工作过程180

5.2.11 相切包容线181

5.2.12 圆角特征的创建顺序182

5.3 添加起模斜度183

5.3.2 阶梯起模185

5.3.1 分隔起模185

5.3.3 同时使用圆角特征和起模斜度时需注意的事项186

5.4 倒角186

5.4.1 【倒角】特征的创建流程186

5.4.2 选择倒角边187

5.5 薄壳特征187

5.5.1 创建薄壳特征的工作流程188

5.5.2 使用薄壳特征命令时应注意的事项189

5.6 加厚特征189

5.7.1 封盖平面190

5.7 薄区域特征190

5.7.2 薄区域特征工作流程191

5.8 阵列特征191

5.8.1 精确阵列(Smart Patterns)和快速阵列(Fast Patterns)192

5.8.2 选择进行阵列的特征193

5.8.3 绘制阵列轮廓图形193

5.8.4 控制阵列轮廓图形193

5.8.5 矩形阵列194

5.8.6 环形特征195

5.8.7 定义参考点197

5.8.8 交错阵列197

5.8.10 抑制阵列子特征198

5.8.9 改变矩形阵列的角度198

5.8.11 删除阵列子特征199

5.8.12 创建阵列特征准则199

5.9 镜像特征199

5.10 镜像零件200

5.11 创建唇缘和凹槽200

5.11.1 选择零件边200

5.12 创建肋板特征201

5.13 创建网络筋特征201

5.11.2 定义形状和方向201

5.14 分割零件202

5.14.1 定义第一个分割203

5.14.2 添加分割203

5.14.3 工作流程概述203

5.14.4 插入分割体205

5.15 替换表面205

5.16 特征库206

5.16.1 定义特征库206

5.16.2 将特征存储于库中206

5.16.4 放置存储的特征207

5.16.3 选择多个特征207

5.17 剪切、复制和粘贴特征208

5.17.1 剪切和复制特征208

5.17.2 粘贴特征209

5.18 特征路径查找器209

5.18.1 确定特征的状态210

5.18.2 使用特征路径查找器210

5.18.3 选择特征210

5.18.4 重新排列特征次序211

5.18.5 返回到前面创建的特征211

5.18.7 重命名特征212

5.18.6 删除特征212

5.18.8 修复重计算有问题的轮廓图形213

5.19 浮雕文字特征214

5.19.1 利用文本创建轮廓图形215

5.19.2 创建以文本作为轮廓的特征215

5.20 复习题215

5.21 实例1:创建支架零件模型216

5.22 实例2:创建鼠标外壳模型223

5.23 实例3:高级特征的使用概述233

5.24 实例4:浮雕文字240

5.25 实例5:机械零件建模242

5.26 总结262

6.1 合理的钣金工作流程263

第6章 钣金特征263

6.2 在Solid Edge中对钣金件进行操作264

6.2.1 创建基本特征264

6.2.2 定义零件属性265

6.2.3 添加特征265

6.2.4 特征属性265

6.2.5 弯曲缺口和边角缺口266

6.2.6 添加跨弯曲的特征267

6.2.7 钣金除料特征267

6.3 零件属性选项268

6.2.8 在零件环境模块中添加特征268

6.4 平板特征命令269

6.5 轮廓折弯特征命令269

6.6 放样折弯特征命令270

6.7 折弯特征命令270

6.8 创建折弯特征271

6.8.1 编辑折弯角度271

6.8.2 部分折弯272

6.8.3 偏移折弯272

6.8.7 断开与原始轮廓的连接关系273

6.8.6 创建新轮廓图形273

6.8.4 复杂折弯273

6.8.5 编辑折弯轮廓273

6.8.8 完成轮廓图形绘制274

6.8.9 插入弯曲274

6.9 创建轮廓折弯275

6.9.1 截角轮廓折弯275

6.9.2 创建包裹特征276

6.9.3 创建卷边276

6.9.4 链式轮廓折弯276

6.11 实例1:使用平板和折弯命令277

6.10 复习题277

6.12 实例2:创建轮廓折弯283

6.13 实例3:使用放样折弯特征命令287

6.14 总结290

第7章 高级钣金特征291

7.1 钣金件变形特征292

7.1.1 创建二次折弯292

7.1.2 创建气窗特征292

7.1.3 创建翻边特征293

7.1.5 结合边角特征294

7.1.4 创建凹坑特征294

7.1.6 创建加强饰条特征295

7.2 垂直除料特征命令(钣金环境模块)296

7.3 插入折弯特征命令296

7.4 展平特征命令297

7.5 恢复折弯特征命令297

7.6 切角特征命令298

7.7 凹坑特征命令298

7.8 翻边特征命令299

7.9 二次折弯特征命令299

7.11 加强饰条特征命令300

7.10 气窗特征命令300

7.12 结合边角特征命令301

7.13 展开钣金件302

7.13.1 使用零件复制命令302

7.13.2 使用【以平面方式存储】(Save As Flat)命令302

7.13.3 使用【平面样式】(Flatten)命令303

7.13.4 最小的弯曲半径303

7.13.5 展开变形特征303

7.13.6 展开放样折弯303

7.13.9 创建展开件工程图304

7.13.8 将钣金件另存为AutoCAD文档(.DXF)304

7.13.7 受控平面示例305

7.13.10 更新展开件的工程图306

7.14 复习题306

7.15 实例1:创建洗衣机控制台零件模型306

7.16 实例2:创建钣金特征318

7.17 实例3:使用结合边角特征命令327

7.18 实例4:创建铰链钣金件329

7.19 实例5:创建一个相关联的平面阵列337

7.20 总结339

8.1 Solid Edge中的装配操作340

第8章 装配设计340

8.1.1 创建装配件341

8.1.2 编辑装配件341

8.1.3 显示装配件341

8.1.4 管理装配件341

8.1.5 验证装配件342

8.1.6 装配件中的直接零件和间接零件342

8.1.7 编辑装配关系342

8.2 在装配件中放置零件342

8.2.3 在装配件中放置其它零件343

8.2.2 在装配件中放置第一个零件343

8.2.1 共亨装配件343

8.2.4 放置没有完全定位的零件344

8.2.5 同一个零件放置多次345

8.2.6 查找零件345

8.2.7 零件的放置属性345

8.2.10 定位零件346

8.2.11 非图形零件346

8.2.9 放置子装配件346

8.2.8 放置简化零件346

8.3 在装配件中创建新零件347

8.3.1 设计新零件347

8.3.2 返回到装配件文件348

8.4 装配关系348

8.4.1 保持装配关系348

8.4.2 定义偏移距离349

8.4.3 应用A连接关系349

8.4.4 连接关系中可识别的图形元素351

8.4.7 装配关系和轮廓关系两者之间的区别352

8.4.8 零件放置的操作流程352

8.4.6 装配关系和零件移动352

8.4.5 捕获设计意图352

8.4.9 精简步骤(Reduced Steps)353

8.4.10 捕获配合(Capture Fit)353

8.4.11 快速装配(F1ash Fit)353

8.5 装配件中的参考平面354

8.5.1 使用零件参考平面来定位零件354

8.5.2 放置零件时显示参考平面355

8.5.3 重新定位零件时显示参考平面356

8.5.4 利用参考平面控制零件的角度方向356

8.5.6 利用装配件的参考平面定义特征延伸357

8.5.5 利用装配件的参考平面定位零件357

8.6 改变装配件中的零件358

8.6.1 设计修改和OLE359

8.6.2 编辑零件359

8.6.3 打开零件359

8.6.4 嵌套装配件359

8.6.5 设计更改后更新装配件360

8.7 零件的干涉检查360

8.7.1 创建零件组360

8.7.2 零件组的干涉检查360

8.7.3 分析结果361

8.9.2 减少系统对物理内存的需求362

8.9.1 内存容量对装配性能的影响362

8.9.3 改善显示性能362

8.8.1 创建零件集362

8.8.2 碰撞显示362

8.8 检测装配件中的零件冲突362

8.9 大型装配件的高效率装配362

8.9.4 隐藏和卸载零件363

8.9.5 冻结零件363

8.9.6 打开装配文件时设置零件为激活状态363

8.9.7 轻量显示零件363

8.9.8 选择零件363

8.11 实例1:创建装配件364

8.12 实例2:利用简化步骤装配零件364

8.10 复习364

8.13 实例3:利用相切关系和零件参考平面进行零件装配380

8.14 总结387

第9章 高级装配设计388

9.1 装配路径查找器388

9.1.1 上部窗格的使用389

9.1.2 确定部件的状态389

9.1.3 确定装配件的装配结构390

9.1.4 更改装配件部件设计390

9.1.5 更改装配件部件的显示状态390

9.1.9 下部窗格的使用391

9.1.8 查找零件391

9.1.6 显示和隐藏装配参考平面391

9.1.7 在装配件的某一级别中重新确定零件的装配次序391

9.1.10 查看装配关系392

9.1.11 更改装配关系392

9.1.12 删除装配关系392

9.1.13 重新应用装配关系393

9.1.14 冲突的装配关系393

9.1.15 抑制装配关系393

9.1.16 下部窗格中的虚线393

9.1.17 管理嵌套装配件中的装配关系394

9.2 替换装配件中的零件395

9.2.1 替换相似零件395

9.2.2 替换不相似的零件396

9.2.3 替换零件的一个实例396

9.2.4 替换子装配件中的零件396

9.2.5 替换子装配件396

9.2.6 零件替换过程中的无效装配关系396

9.3 修订装配件的版本396

9.3.3 装配件版本修订实例397

9.3.1 为修订复制文档397

9.3.2 新文档集的操作397

9.3.4 版本管理器助手398

9.4 内创零件的关联性398

9.4.1 包含元素398

9.4.2 内部零件复制399

9.4.3 多零件的切除399

9.4.4 关联链接399

9.4.5 管理内创零件的装配关系399

9.5.1 绘制布局图形401

9.5.2 利用设计布局来创建零件和子装配件401

9.5 装配布局401

9.4.6 内创建零件的关联性和冻结零件401

9.5.3 链接关系句柄402

9.5.4 利用设计布局确定零件和子装配件的位置402

9.6 零件和装配件的阵列402

9.6.1 定位阵列零件402

9.6.2 选择阵列零件403

9.6.3 定义阵列403

9.6.8 高效率定义阵列404

9.6.7 阵列零件和装配关系404

9.6.5 删除阵列零件404

9.6.4 更改阵列特征404

9.6.6 替换装配阵列零件404

9.7 显示装配件中的零件405

9.7.1 显示和隐藏装配件的零部件405

9.7.2 保存显示配置405

9.7.3 零件显示和系统性能405

9.7.4 在编辑过程中显示和隐藏零件405

9.8 使用显示配置406

9.8.4 在工程图环境中使用显示配置407

9.9 爆炸装配件407

9.8.2 使用显示配置打开文档407

9.8.3 使用显示配置来装配子装配件407

9.8.1 高效率使用显示配置407

9.9.1 装配件自动爆炸408

9.9.2 手动爆炸装配件408

9.9.3 爆炸子装配件409

9.9.4 更改爆炸装配件409

9.9.5 方向线和方向线箭头410

9.9.9 创建多爆炸视图411

9.9.8 使用装配件显示配置411

9.9.6 添加和去除Z字形411

9.9.7 保存爆炸显示配置411

9.9.10 爆炸装配件工程图中的流向线412

9.10 在装配件中创建除料特征412

9.10.1 创建多零件切除412

9.10.2 绘制轮廓图形412

9.10.3 定义延伸量412

9.11 装配件的表达方式413

9.10.7 打开具有多零件除料特征的零件文档413

9.10.6 编辑多零件除料特征413

9.10.5 在装配路径查找器中进行多零件除料413

9.10.4 选择零件413

9.11.1 制作动画414

9.11.2 飞行路径方向414

9.11.3 使用命名视图确定飞行路径方向414

9.11.4 显示装配件动画414

9.11.5 利用【时间帧和回放】工具制作动画414

9.12 复习题415

9.13 实例1:创建爆炸视图415

9.11.6 保存装配件动画415

9.11.7 创建和保存渲染图像415

9.14 实例2:多零件切除421

9.15 实例3:装配件中内部零件的建模424

9.16 实例4:在装配件中创建零件434

9.17 总结446

第10章 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的二维工程图447

10.1 生成工程图447

10.1.2 工程图存档448

10.2 创建工程视图448

10.1.1 工程图生成的工作流程448

10.2.1 工程视图中的构造平面449

10.2.2 工程图视图449

10.2.3 创建零件主视图449

10.2.4 添加零件主视图450

10.2.5 创建辅助零件视图450

10.2.6 设置投影分角451

10.2.7 创建装配件工程图451

10.2.14 工程图视图及视图比例453

10.2.13 零件视图转换为工程图视图453

10.2.12 放置工程图视图453

10.2.11 创建焊接件工程图453

10.2.9 创建剖切装配件的快照视图453

10.2.8 创建装配件的快照视图453

10.2.10 创建可更换装配件的工程图453

10.2.15 工程图视图及关联性454

10.2.16 关闭工程图视图窗口并隐藏窗口中的图形454

10.2.17 完成工程图视图454

10.2.18 编辑工程图视图455

10.2.19 直接在图样上绘制图形455

10.4.1 定义投影线456

10.4.2 放置辅助视图456

10.4 辅助(向)视图456

10.3 主视图456

10.5 剖视图457

10.5.1 绘制剖切平面457

10.5.2 显示剖切平面457

10.5.3 放置剖视图457

10.5.4 格式化剖视图中的填充线和剖面线458

10.5.5 旋转型剖视图458

10.5.6 多线段组成的剖切平面458

10.5.8 截面视图459

10.5.7 剖切平面中的圆弧459

10.5.10 根据已有剖视图来创建剖视图460

10.5.9 装配件的截面视图460

10.5.11 装配件工程图中的剖视图461

10.5.12 修改剖视图461

10.6 折断视图461

10.6.1 定义折断视图区域462

10.6.2 显示折断视图462

10.6.3 修改折断视图462

10.7.1 创建局部放大视图463

10.7.2 修改局部放大视图463

10.7 局部放大视图463

10.6.4 标注折断视图463

10.8 零件视图中边的显示464

10.8.1 设置边线的显示方式464

10.8.2 改变边线显示464

10.8.3 显示和隐藏边线464

10.8.4 显示和隐藏零件464

10.8.5 装配件中零件间的干涉464

10.9.2 按比例缩放工程视图467

10.9.3 修剪工程视图467

10.9 工程视图操作467

10.9.1 对齐零件视图467

10.9.4 重新定位视图468

10.9.5 旋转工程视图468

10.10 复习题469

10.11 实例1:生成工程视图469

10.12 实例2:生成装配件工程图480

10.13 实例3:创建折断视图486

10.14 总结489

11.2 尺寸链490

第11章 尺寸标注与注释标注490

11.1 尺寸类型490

11.3 尺寸提取和注释标注491

11.3.1 尺寸提取选项设置492

11.3.2 尺寸提取492

11.3.3 删除提取的尺寸492

11.4 注释标注概述493

11.4.1 带指引线的注释493

11.4.3 在指引线上插入和删除顶点494

11.4.4 注释和关联性494

11.4.2 添加指引线494

11.4.5 格式化注释495

11.4.6 保存注释495

11.5 几何公差标注495

11.5.1 形位公差标注496

11.5.2 保存形位公差标注496

11.6 零件视图和零件模型的更新496

11.6.1 使用工程视图跟踪器497

11.6.2 更新零件视图后产生的无效尺寸497

11.6.3 重新进行尺寸标注497

11.7.2 格式化零件明细表498

11.7 相关联的零件明细表498

11.7.1 创建零件明细表498

11.7.3 保存零件明细表的格式499

11.7.4 设置零件明细表中零件的属性499

11.7.5 更新零件明细表499

11.7.6 零件明细表重新编号499

11.7.7 自动气球标注501

11.7.8 利用气球标注命令添加项目编号501

11.8 孔参数表501

11.8.1 创建孔参数表501

11.8.6 设置孔参数表中孔的属性502

11.8.5 保存孔参数表的格式502

11.9 复习题502

11.8.3 使用智能深度确定孔参数表中的各项值502

11.8.4 孔参数表中各项目的重新编号502

11.8.2 格式化孔参数表502

11.10 实例1:视图中尺寸的提取和标注503

11.11 实例2:注释标注514

11.12 实例3:创建零件明细表520

11.13 总结524

第12章 文档管理525

12.1 Insight Connect修订管理器525

12.2 文档属性526

12.1.2 修订管理器助手526

12.1.1 修订管理文档526

12.2.1 Propseed.txt文件527

12.2.2 测量单位527

12.2.3 预览527

12.2.4 常规统计信息527

12.2.5 自定义属性528

12.2.6 文档状态528

12.2.7 更改文档状态528

12.2.8 并行设计528

12.2.11 发送文档529

12.2.9 设置文档为原始文档529

12.2.10 发布文档529

12.2.12 管理文档属性530

12.2.13 编辑文档属性530

12.2.14 属性显示531

12.3 装配件报告和管道报告532

12.3.1 备用装配件532

12.3.2 报告类型532

12.3.3 格式化报告532

12.3.6 给管理文档添加属性533

12.4 复习题533

12.3.5 保存报告533

12.3.4 输出报告533

12.5 实例1:在装配件中编辑零件534

12.6 实例2:修订管理器的使用538

12.7 实例3:设置文档的状态545

12.8 总结547

第13章 建模实践549

附录A 键盘快捷键568

附录B 词汇表5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