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栖里景物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栖里景物略
  • (清)张之鼎撰辑;周膺,吴晶点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51540406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栖里景物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朱麟1

卷之一3

唐栖考3

唐栖漕运河考4

唐栖古今沿革考证5

附:下塘考7

塘栖地图小序&文王辅8

塘栖纪事9

题画册&李日华9

与及门缪恒夫&王艮9

与卓征甫光禄&屠隆9

客越志&王穉登9

书事&吴伟业10

广济庵偶记&陈继儒10

佚题&尤侗10

佚题&朱大辉10

佚题&钱希言11

栖溪风土记&胡玄敬11

物产12

乡约16

保甲16

张孝子17

范孝子18

沈孝女18

卷之二19

《唐栖行》诗序&俞美英19

七言古21

夏日卓征父社丈还唐栖,赋短歌奉送&俞沂21

栖里积雨之后,平地大水,即事放歌&吴柏舟21

庚子夏日,栖水东偏地遗虎迹,里人怪之,余乃作《市虎行》&沈士?21

五言古22

西水送女&许光祚22

同西水诸子偶饮&张祖望22

同张祖望、沈声令塘栖晚眺&沈谦22

七言律22

吴俗,春日群事祈福。进香三竺者是日来船千数,晚泊塘栖。同丁子象岩登楼望之,归成此咏&沈士?22

舟泊塘栖&叶灿23

重到塘西寻沈声令,兼晤令叔定山行人,夜饮留别&沈谦23

夜过栖水访卓月波光禄&黎民表23

之栖水访徐野君兼订社约&孙尔焜23

过栖水访徐野君,诗以代刺&张尔翼23

诸友饯别栖水依韵言和(四首)&黄道周24

陆冰修舟次栖水夜过&沈士?24

薄暮同翁允赞村南眺望&金长舆24

同金载师秋郊晚步&翁绍掀25

和允赞秋郊晚步&胡天牧25

和前韵&卓回25

同前&丁介25

同前&金长舆25

唐栖访卓征父不遇却寄&屠隆25

清明日同丁叔范、家横槎、武抑巡塘闲眺&沈士?26

宿栖水&程霖26

留别栖水诸同社&翁绍掀26

江上寄怀栖水诸同社&翁绍掀26

怀栖水孙铭三&韦人凤26

岁暮至栖水,喜同学诸子偕集&韦人凤26

冬暮归前溪,寄栖水同学诸子(二首)&韦人凤26

芒种前二日塘栖道中&徐公燮27

同栖水诸子夜集&陈之群27

塘西&王铎27

栖溪四咏&朱大辉27

菜湖渔父27

超山晓望27

苕峰晴眺28

舸阁风帆28

五言律28

和徐野君元宵蹈灯西里&沈士?28

清明日观舟河上&沈士?28

塘西道中同孙无言作(二首)&王士禄28

夜泊塘西&王穉登29

塘栖晓望&沈朝焕29

舟发栖水&王潞29

栖溪晚眺,得“凉”字&卓明卿29

送卓月波先生还栖水&陈文烛29

同沈商书、金渐雍、卓麟异、王治诸君泛栖水&朱一是29

早秋怀张子客塘西&沈谦29

过北山访张玉书道兄,已归栖上,遥有此寄&沈谦30

塘西舟中送张凤筠归云间&田艺蘅30

舟次会夏伯高、徐文卿诸兄,遂同集塘西俞润之宅,夜分别去&田艺蘅30

塘西道中&朱陵30

耕堂并呈沈子武抑&叶大纬30

丙申秋日初至西水得诗四首&程光禋30

塘栖晓发&钟何杰31

栖水晚泊&俞珮31

栖溪杂咏&沈士萦31

清流庵和王伯穀韵&张纲孙31

西里竹枝词31

下塘诗(二首)&高翥31

七言绝32

塘栖道中得转山西报,自嘲二绝&王世贞32

遥赠徐野君(二首)&丁文策32

栖上重九作(四首)&丁文策32

舟过塘西&吴本泰33

宿唐栖&李淦33

西水距钱塘江不百里,山水皆自天目发源,而西北地势又从苕中夹来,故秀气甲于三吴诸镇&吕律33

长桥一名碧天桥,吕水山先生诗云“碧天秋水渺”句指此。栖镇地形,名出水荷花,参差列于溪面,故处处溪流环绕。西有永明古刹,溪东下流有千佛阁。镇之极巍峨,四边拱卫香林精舍又数十处&吕律33

嘉靖间,诗文书画萃于吴门。如唐伯虎、仇十洲、祝枝山、文衡山、沈石田、王弇州诸公,俱与先世水山祖唱酬往复。后卓月波继起。芳杜洲、崧斋、大空楼,皆诸名士遨游之所也&吕律33

清明前后,村女出游超山、马鞍山、龟山、茅山诸处,正日祈蚕五显祠&吕律34

东西小河面南山,为溪流萦汇处,楼台竹树,有秦淮风景&吕律34

江南数郡,当春三月进香天竺。由西水抵关时,泊舟两岸。贵游士女,画舫络绎,管弦吹之声彻曙不绝。游侠少年乘飞艇艘,挝鼓轮叉,风行溪上&吕律34

沿溪之南北户罾罶篱落,每植橙橘数株。深秋一望,如云霞相属&吕律34

系槎密迩横潭、厂阴、塔址诸胜,夜半月明,每闻渔歌&吕律34

唐栖杂咏(十首)&朱麟35

西里三十二咏&丁子建35

龟马二峰35

泗水庵36

横潭36

吉祥庵36

伍子故宅36

勾垒36

永明井36

无心柏36

杜牧坞36

黑龙王庙36

六墓村37

横里37

下塘37

后土庙37

洗马池37

普宁寺37

仲墅37

显忠寺37

德云庵37

读书庄38

大人里38

广济桥38

放生河38

芳杜洲38

清流泉38

碧霞祠38

南北仓38

浮梁殿38

柳堂39

塔基39

借竹楼39

西里八景&徐士俊39

芳杜菱歌39

厂阴渔火39

长桥月色39

溪口风帆39

永明晚钟40

清流亭阁40

北塘夜市40

南山翠微40

西里十景&吴钟琰40

永明晚钟40

长桥夜月40

溪河夜泊40

厂阴渔火40

溪口风帆41

芳杜菱歌41

柳堂春晓41

塔址芙蓉41

超巅远眺41

清流亭阁41

五言绝41

西里三十二咏&朱麟41

大善寺41

茶亭42

清流亭42

厂阴42

祇堂阁42

芳杜洲42

大空楼42

碧天桥42

卧龙桥42

横潭42

柳堂42

洗马池42

红粉沟42

桥巷43

邵公坊43

超峰43

翠紫湖43

牛潭43

传经堂43

伍临43

慈寿43

画师庵43

丁山湖43

敌楼43

界河43

吕山人墓44

塔址44

官舍44

黄鹤峰44

白麟山44

龟山44

马鞍山44

诗余44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苏轼44

桃源忆故人(过塘栖怀王德、张玉书)&沈丰垣45

卷之三47

南渡福藩考47

昭恩碑记(有石亭)&邵锐48

重建长桥记&钱福49

重修通济长桥记&蒋瑶51

唐栖镇通济桥碑记&陈霆52

附:修桥岁月碑记54

重修长桥碑铭&卓天寅54

募修唐栖长桥略&许令典55

募修广济桥小引(旧名通济)&潘夔师56

长桥晚眺(诗)&吕需57

长桥步月&陆进57

长桥夜泊&陆隽57

长桥步月(二首)&张郕曾57

长桥夜月(栖景之六)&朱麟58

长桥晚眺&朱麟58

广济庵58

广济庵题名记59

广济庵殿碑59

重修广济院疏&丁周59

重修广济庵募缘疏&胡胤嘉60

重葺长桥广济庵记&卓明卿61

同豹孙避暑广济庵&卓明卿61

明生师八袠寿言(二首)&许其旋62

利济侯金总管庙62

西里迎神歌&金长舆63

西里送神歌63

三郎祠郭璞井63

鲁颠仙64

赠云阳鲁颠仙&徐士俊65

葛衣和尚65

张主政66

张舞阳66

张县丞66

张光禄66

张监丞66

张典仪66

张典仪67

张别驾67

张照磨67

沈烈妇行述&李渔67

卷之四69

红粉沟卧龙桥鬼巷69

同栖水诸公饮卧龙桥酒楼,即席分赋&王绍曾70

题红粉沟(五首)&俞美英70

唐栖普济庵记(即三元宫)&葛征奇71

大佛寺72

大佛禅院记略&张之鼐72

潘烈妇73

花园桥记(在市门)&张宁靖73

皇清骠骑将军、协镇福建福州府等处地方左都督陈勋与&佚名74

传经堂75

坊表76

传经图赞&卓人月76

创建丈人祠呈同(附录《传经册》内)76

卓母丁太孺人哀辞(并序)&卓人皋78

卷之五81

传经堂记&吴绮81

传经堂记&归庄83

传经堂记&李文胤84

传经堂记&余怀86

传经堂记&程邑86

传经堂记&计东88

《传经堂记》序&杨鸣89

《传经堂记》序(送别)&汪琬90

《传经堂记》序&叶舒崇91

书《传经堂记》后&张坛92

《传经堂记》后跋&谭吉璁93

跋《传经堂图》&法若真94

卷之六95

传经堂诗95

五言古95

纪映钟95

魏学渠96

计南阳96

缪彤97

周肇(三首)97

冒丹书98

吴振宗(二首)98

李枝翘99

杨文沅99

七言古99

钱朝鼎99

宋德宜100

王士禄100

王士祯101

刘体仁101

黄元沼101

韦人凤102

陆进102

五言排律103

程可则103

七言律103

沈荃103

孙一致103

何元英104

米汉雯104

严曾榘104

彭期104

魏允枚104

程霖105

施諲先105

董道权105

吕律105

宋琦105

沈应旦105

万斯选106

范光阳106

柴绍炳106

叶大纬106

佚名106

五言律106

龚鼎孳(二首)106

郭演(二首)107

沈胤范107

李仙根107

叶映榴107

钱光绣(四首)107

传经堂燕集诗107

董道权(二首)108

韦人凤(二首)108

沈应旦(二首)108

传经堂燕集诗答和(四首)&卓天寅109

集传经堂,分得“家”字(沁园春)&卓长龄110

卷之七111

预备仓(即署乡约所)111

题栖水助义仓&张之鼐112

题栖水父老助义仓册&沈朝焕112

通积备荒(附)&李杭113

重修奉真道院记&卓明卿113

关壮缪侯庙碑记&卓尔康115

关侯祠立碑缘疏&卓发之116

重建文昌阁宫疏&沈洪芳117

重塑文昌魁宿张仙三像募疏&沈琪118

天医院募疏&卓发之118

横潭119

征横潭别业诗文小启&张德盛119

横潭遂初草堂记&徐士俊120

横潭草堂序&陆诚121

跋《横潭草堂》&吕律122

卷之八123

《横潭诗》序&佚名123

书《卧痴楼集》后&佚名124

题横潭别业二十韵&吕律124

饮横潭别业赠半庵先生&吕律125

题张半庵《风雨读书图》&吕律125

卧痴楼读书因赋赠有道先生&吕律125

怀横潭别业驰政半庵先生&吕律126

栖水三章,二章四句,一章五句,为半庵读书赋也&吕律126

横潭秋月&金梧126

题卧痴楼和沈二表兄&金梧127

题横潭卧痴楼&金渐雍127

甲辰除夕前一日登卧痴楼&沈瀚生127

寄赠半庵道翁横潭别业&沈谦128

《横潭曲》赠玉书道兄兼题新集&沈谦128

秋夜集横潭草堂&沈士谔128

题横潭草堂(二首)&董道权128

题横潭卧痴楼&释圆瑞129

同人重集横潭&董道权129

题横潭遂初草堂&宋琦129

横潭别业和韵&卓胤域129

和巽子横潭别业&张吉130

横潭别业(四首)&诸匡鼎130

横潭别业&查嗣瑮130

横潭别业&张英130

横潭别业&李文纯131

横潭别业&钱光绣131

题卧痴楼&高宇泰131

题卧痴楼&蒋汉纪132

题卧痴楼&李文胤132

题卧痴楼(二首)&诸保宥132

留题张子横潭别业诗&沈瀚生132

丙寅夏日半庵集同人倚韵&胡麒生133

次方翁韵(是夕雷雨大作)&韦人凤133

用前韵&沈应旦133

题卧痴楼&胡文祥133

横潭(偶过作此柬沈问佺)&钱璜134

次韵答右玉(予家去横潭咫尺)&沈之宋135

题卧痴楼&徐?135

咏横潭卧痴楼&周绰135

咏横潭卧痴楼&邵斯衡135

题赠卧痴楼&邵斯扬136

题卧痴楼&吕律136

过张仲老卧痴楼赋赠&翁绍掀136

秋夜横潭步月&胡涵136

卧痴楼赠半庵道长&金长舆137

偕福漳翁允赞访仲谋于卧痴楼不值(次韵)&卓回137

甲辰深秋题赠半庵道翁&胡乐素137

甲辰重九前一日横潭联句(二首)&胡涵 翁绍掀 张德盛等137

题仲老盟翁卧痴楼&许迁138

横潭渔火&唐寅清138

题仲谋先生卧痴楼&陆进138

卧渔楼138

卧渔楼小集&金长舆139

九日次寒上人韵&金长舆139

默堂诸子走雪投诗,遂登卧渔凭眺,时范子将返吴门&金长舆139

金汉阳139

金母陈夫人140

系槎楼记(楼在西小河南岸)&徐士俊140

系槎咏(二首)&吕律140

次翼令韵&金长舆141

卷之九143

陈汝宁143

周文煌传略143

讼毛帅冤疏&周文煌144

附:抄白故镇印信《谕帖》&毛文龙145

雁楼记&徐士俊146

与徐野君(公有尺牍之选)&毛先舒147

与徐野君&陈璜147

与徐野君&胡胤瑗148

与徐野君&顾自俊148

与徐野君&张之鼐149

赠野君伯父诗&徐孝直149

大伯父客黄州始归漫赋(二首)&徐孝直149

送岳翁北上(二首)&张元时150

过栖水访野君,诗以代刺&张尔翼150

别怀,仍用原韵&张尔翼150

赠野君&严敕151

奉怀野君&沈捷151

有赠&张之采151

送徐野君&纪映钟152

送大伯父至楚&徐孝直152

杜处士传&吕需152

《芳杜洲别业诗》序&王穉登153

芳杜洲别业诗154

皇甫汸154

张士瀹154

杜大中154

黄姬水(二首)154

周天球154

袁士龙154

袁尊尼155

张凤翼(三首)155

程大伦155

陈芹155

顾圣之155

顾云龙155

朱希儒(三首)156

王穉登156

张文柱156

春日过卓征甫芳杜洲&吕需156

芳杜洲过仲期公鼎&释大香156

水上园成&卓明卿157

洲上偶成&卓明卿157

七夕同于乙先、陈古白集芳杜洲&卓发之157

芳杜洲听雨因赠仲昌&沈朝焕157

陪屠长卿游芳杜洲&沈朝焕158

题卓生灵籁馆&沈朝焕158

题赠月波先生&文征明158

夜访月波先生不值&沈异158

留别月波先生&朱邦159

过月波介如堂(堂在长桥西。西太史第,东壁后有寒梅阁,徐氏旧业所居。咸丰辛酉贼毁)&程大伦159

集月波芳杜洲同沈东藿文&吴九达159

卓光禄楼成,诗以讯之&张献翼159

夏夜集芳杜园次征父光禄&沈廷训160

登月波表兄园楼&周楩160

夜过水上园(即芳杜洲)有怀月波先生&范乾民160

征父芳杜园(二首)&邬佐卿160

初夏仲父大超过洲上试新茶&卓明卿161

芳杜洲夕泛&金梧161

俞将军士行携酒洲上集诸友&卓明卿161

赋赠月波先生&皇甫濂161

芳杜菱歌(栖景之一)&朱麟162

晚泊栖水芳杜洲&王绍曾162

卷之十163

卓敦163

卓文卿163

卓光禄164

卓农山164

卓参军165

卓鸿胪165

卓向165

卓运判165

卓贡生165

卓典膳166

卓经历166

赵文度大愚庵(庵在文度寓居,在芳杜洲上)166

沈洪芳167

沈维167

周埈167

张默167

重建月波桥疏(桥在市心)&徐士俊168

绿雪堂 白杜鹃花 半月池168

白杜鹃花诗序&胡涵169

白杜鹃赋&张勿用170

咏绿雪堂白杜鹃花诗171

沈侑171

张之鼐171

郭扶九(二首)171

张德盛171

胡涵172

沈瀚生172

翁绍掀172

和翁允赞韵&卓回172

佚题&卓天寅172

过绿雪堂与半纮张子感旧&卓天寅172

咏白杜鹃花和张玉书韵&沈圣昭173

佚题&王晫173

佚题&吕律173

佚题&胡乐素173

佚题&柴绍炳173

佚题&朱麟173

佚题&丁介173

惜分飞&沈谦174

醉花阴&吴钦174

传言玉女&沈士映174

五云阁诗174

佚题&胡涵174

佚题&张元时175

贺张紫宇前辈五云阁落成即席赋赠&金长舆175

三径园(在月波桥南西岸,不数武即此园也)&韩敬176

竹素堂 大雅堂(隆庆二年造) 崧斋(崧斋即吴家巷王氏祠堂址)176

过竹素堂见桐花落地(即姚致和祠堂)&徐士俊176

都下忆与襄书、虎文、玄胖崧斋夜话&卓天寅176

崧斋177

饮卓仲期崧斋,复过石禅庵&吴梦旸177

石禅庵为卓征甫赋&屠隆177

石禅庵诗&王世贞177

题卓方水崧斋&翁绍掀178

何长卿寓清河氏崧斋,别去三日,把盏怅然怀之&卓明卿178

张山人伯咨石禅庵写经毕还携李,有作留别,依韵答之&卓明卿178

李士牧见访,小集崧斋(二首)&卓明卿178

张山人手书《法华经》付石禅庵中。余业往山阴,山人见怀,以诗次答&卓明卿178

吴园(冯家巷左前东小河,北至冯庵,东至大鱼池,均为吴园故址)179

同马沅西过吴园&吉邵179

初下榻吴园(十首)&沈蘧庵179

又七言绝句(周祖望《苕溪道中》韵)(七首)&沈蘧庵180

吴园小集&沈蘧庵180

范钊181

金长舆181

卓天寅181

沈苕祥181

沈瀚生(二首)181

重集吴园旧园&金长舆181

卷之十一183

吴别驾183

且适园(冯庵右地为且适园故址)184

园居诗(五首)&沈宗坛184

冬日同沈寅工饮沈武仲园&张祖望184

同秋湄晚坐&张祖望185

会心堂同人雅集,即席送范斗襄还祖将军幕&金长舆185

集且适园,得“游”字(二首)&金长舆185

过且适园&张吉承185

与武仲、秋湄读书园中&张吉承185

沈氏园林&胡胤嘉185

顾一寄居沈园,书此问之&胡胤嘉185

羽周晤于且适园&沈士?186

家兄且适园竹林&沈士?186

月夜步沈园(浣溪沙)&卓人月186

沈赠君186

沈州同186

沈方伯186

沈孝廉187

沈桃源187

沈学博187

沈长乐187

沈县丞187

东园(与吴、沈三园相望。前为卓家巷,后为冯家巷,均属东园故址) 大空楼癖茶轩187

空楼燕集记&胡胤嘉188

贻卓穉穀癖茶轩诗&胡胤嘉189

《别东园诗》(小序)(三首)&卓回189

和《别东园诗》190

沈洪芳(二首)190

孙爽(二首)190

沈宗垓(二首)190

读方水弟《别东园诗》以慰之(二首)&卓人月191

别东园歌为卓方水赋&释大香191

大空楼落成同诸友携酒登之,因忆叔懋德&卓明卿191

夏日豹孙、时行送叔,饭大空楼,次答豹孙&卓明卿191

客祠记(祠在东园左侧,即冯家巷内,有棋杆石、小池尚存)&卓尔康191

厂阴(今从汉非)193

厂阴渔火(栖景之二)&朱麟193

英济张侯庙碑记&卓尔康193

募建东茶亭疏&徐士俊194

永清禅院195

题永清庵(成化己亥作)&丁养浩195

复游永清庵&丁养浩195

翠紫湖196

翠湖秋色(栖景之十二)196

德勋书院196

即事&郭孝宽196

贞节坊196

节母传&卓回196

德勋祠记&胡松198

塘栖镇建藏金字《华严经》宝塔募缘疏&胡胤嘉200

卷之十二201

跨塘桥201

附:征法师像赞&陈璇201

溪口风帆(栖景之七)&朱麟202

咏塔基&张祖望202

咏塔基&徐士俊202

募建跨塘桥华严塔址建三圣(文昌、关帝、龙王)阁疏&吕澄202

跨塘桥华严塔址造文昌、关帝、龙王三神阁感应记&邵龙章204

文星阁律诗(十首)&朱麟204

题征法师像诗&陈璇206

题征法师像诗&胡浊源206

题征法师像诗&徐祚206

募建锦林村观音阁疏&丁元楧206

张佩兰墓207

张烈妇传&曹勋207

张烈妇传&吕昭世208

张佩兰碑铭&卓人月210

张佩兰哀词&卓人月211

张烈妇诔&冯惟圻211

张烈媛哀词&卓尔昌213

兰摧赋&蔡仁洽214

补遗215

张烈媛挽诗&吴太冲215

张烈媛挽诗&朱稷216

张烈媛挽诗&徐行忠216

张烈媛挽诗&何周216

张烈媛挽诗&纪映钟216

张烈媛挽诗&严遵217

张烈媛挽诗(八首)&王庭217

张烈媛挽诗&曹鹤龄218

张烈媛挽诗&孙珏219

张烈媛挽诗&邵名甲219

张烈媛挽诗(三首)&吴振琦219

张烈媛挽诗&沈羽明220

张烈媛挽诗(五首)&邵文甲220

张烈媛挽诗&茅映221

张烈媛挽诗(七首)&孙迈222

张烈媛挽诗&沈宗垓223

白练行&赵咸224

跋《表贞集》&王受人224

张佩兰降箕诗并聂隐娘作&佚名225

聂隐降箕诗&漫庵居士226

塘栖观捕鱼(《薛浮休集》)&薛章宪226

唐栖晚归至三里塘,雷雨骤作&冯如璋227

泛舟至塘栖&冯如璋227

塘栖舟中&何兆瀛228

塘栖道中&孙尔准228

塘栖&吴存楷228

泛舟至唐栖&冯如璋229

塘栖放舟,暮泊溪村&张应昌229

舟泊塘栖&张应昌229

塘栖晓发&张应昌229

塘西&吴振棫230

送卓氏祠堂&沈九如230

栖水道中(调寄《唐多令》)&吴锡麒230

跋&张迎煦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