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转型与行政审判 中国行政审判的历史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转型与行政审判 中国行政审判的历史解读
  • 刘志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215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行政诉讼-审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转型与行政审判 中国行政审判的历史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1

(一)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行政法1

(二)行政审判12

二、方法论的补充16

(一)历史研究方法16

(二)解释学与政治学16

第一章 国家、公民与行政审判20

一、行政审判产生的政治前提:主体的分化20

二、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论演变24

(一)个人主义理论25

(二)国家主义理论28

(三)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理论的融合33

三、国家理论对行政审判的影响41

(一)国家理论直接影响了行政审判的制度设计41

(二)行政审判模式的融合趋势44

四、行政审判之于国家、公民的意义47

(一)公权力监督者47

(二)权利保障者51

(三)秩序维持者59

五、行政审判作为国家与公民的协调器继续发挥其功效62

第二章 中国传统政治秩序:行政审判的本土资源65

一、传统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秩序65

(一)国家观65

(二)政权模式68

(三)君民关系73

二、官民纠纷的传统解决79

(一)传统的法律观对纠纷解决的影响79

(二)君主的主动调整80

(三)宗法制81

(四)教化的方式消弭纷争83

三、传统社会对官吏的监督85

四、本土资源88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与行政审判89

一、文化先行:行政审判所依赖的文化根基90

(一)由身份到契约国家理念的更新90

(二)由人治到法治治理观念的转变99

(三)由集权到分权思想的转变100

(四)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宪政”的取舍102

二、晚清政府对于“分权”的解读103

(一)“宪政话语”之下的“分权”104

(二)“大权统一”之下的“分权”106

(三)分权意在消除“官无专职”之弊109

三、晚清政府关于“分权”制度的改革与选择111

(一)官制改革112

(二)立宪改革114

(三)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立的初步尝试120

四、权力制约在晚清的现实样态:行政裁判院及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128

(一)行政裁判院的增设与搁浅129

(二)《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的是与非134

(三)行政裁判院及其官制草案的意义与价值139

五、清末新政开启了行政审判的中国之旅140

(一)清末新政是行政审判得以产生的政治前提141

(二)行政审判为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新方向144

第四章 “三权分立”与行政审判146

一、清王朝的灭亡与传统政治社会的解体146

二、新秩序的设计与建设148

(一)破坏难建设尤难149

(二)民主共和观的普及150

(三)民主共和制的短暂实验154

(四)由民主政治向权威政治的复归158

三、“三权分立”之下的行政审判163

(一)行政审判的法律建设概况163

(二)行政审判的组织形态:平政院170

(三)平政院的实践与实效179

四、行政审判与政治建设186

(一)行政审判与公民权利187

(二)行政审判与大总统188

(三)行政审判与政治建设190

第五章 “五权分治”与行政审判193

一、共和国的失败与再次革命193

二、孙中山的国家政权理论194

(一)把国家再造一次195

(二)五权宪法理论196

三、“五权分治”与南京国民政府204

(一)五院制政府的建立与社会控制的强化204

(二)“以党治国”理论与实践207

(三)“五权宪法”与五院制政府213

四、“五权分治”与行政审判215

(一)关于行政审判的立法概况215

(二)隶属于司法院之下的行政法院216

(三)行政法院的审判实践与实效217

(四)行政法院与平政院的比较219

五、行政审判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政治建设的工具效应220

(一)看不见中国的“中国法律”220

(二)司法党化:法律与政治的整合222

(三)“德治”仍然是主流方向224

(四)行政审判的工具效应与国民政府权威的困境227

第六章 “议行合一”与行政审判231

一、政治秩序的重建231

(一)革命的意义231

(二)“全能政府”的建立与行政审判的断裂233

二、改革与行政审判244

(一)改革245

(二)行政审判的确立与发展249

三、政治发展与行政审判251

(一)国家权力的行使251

(二)行政审判的政治功能257

(三)互动:政治发展与行政审判265

第七章 结论273

一、困境273

(一)本土资源及其负面影响273

(二)秩序、高度集权与行政审判的土壤274

二、历史进程278

(一)建构与水到渠成278

(二)文化先行279

(三)政治秩序与制度的沿续性280

(四)行政审判是政治现代化的催化剂281

三、继续发展我国的行政审判制度282

(一)推进改革开放282

(二)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283

(三)推进民主、法治、人权观念的普及284

参考文献288

致谢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