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齐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152023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针灸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针灸理论的演变1
第一节 《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1
一、《针灸甲乙经》对头颈躯干穴位的安排3
二、《针灸甲乙经》中的手足十二经4
第二节 “十二经脉”进入并演变为针灸理论的过程7
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
二、《十四经发挥》8
三、《针灸聚英》10
四、《针灸大成》10
五、《类经图翼》10
六、《针灸集成》20
第二章 古代的医学22
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特点22
第二节 古人对头、脑、骨、髓的认识23
一、头和脑23
二、骨和髓24
三、脑和髓26
第三节 古代的治病方法30
一、古代的刺治理论30
二、古代的脉诊和刺脉疗法31
第三章 五藏理论35
第一节 争鸣的五藏35
第二节 五藏与皮肉筋骨脉37
第三节 藏与府在功能和地位上的差异38
第四节 五藏病症40
第五节 脾藏地位的变化47
第六节 以肺为首的五藏理论51
第七节 六府、六府脉与手足六阳经56
一、六府病的治法是刺穴合并刺脉57
二、《黄帝内经》中的六府脉都是穴位连线59
第四章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对我们的启示61
第五章 六经理论69
第一节 阴阳和六经理论69
第二节 六经的不同类型71
一、阴经在前的六经71
二、阳经在前的六经72
第三节 数字六经72
第四节 以阴经为首的六经73
一、以太阴为首的六经73
二、厥逆六经75
三、逆从六经79
第五节 以阳经为首的六经84
一、以太阳为首的六经84
二、以阳明为首的六经103
三、以少阳为首的六经106
第六节 少阳主骨的问题107
第七节 六经与五藏的关系110
第八节 《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的启示120
第六章 从刺脉到刺穴123
第七章 卫气126
第一节 卫气循环126
第二节 刺卫的治疗功效128
一、刺卫治气病128
二、刺卫治疟病128
第八章 营气与营气循环132
第一节 《灵枢·营气第十六》的原文135
第二节 《灵枢·营气第十六》与“十二经脉”的关系136
第九章 手足十二经139
第一节 手足同名经139
一、足太阳与手太阳140
二、足阳明与手阳明141
三、足少阳与手少阳141
四、足太阴与手太阴141
五、足少阴与手少阴142
六、手心主与足中指142
七、复合的手足同名经共用143
第二节 手足十二经的阴阳配对143
第十章 《灵枢·经脉第十》中的“十二经脉”147
第一节 “十二经脉”的特点147
一、“十二经脉”以肺手太阴之脉为首147
二、增加了第六藏心主,组成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148
三、“十二经脉”实际上是六对经脉148
四、“十二经脉”中的病证主要是五藏病证149
五、“十二经脉”中的病证涉及到传染病、温疫病149
六、“是动病”和“所生病”150
七、“十二经脉”中的脉诊方法151
八、“眥”还是“?”?152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病证155
一、肺手太阴之脉155
二、大肠手阳明之脉161
三、胃足阳明之脉162
四、脾足太阴之脉166
五、心手少阴之脉168
六、小肠手太阳之脉171
七、膀胱足太阳之脉173
八、肾足少阴之脉175
九、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182
十、三焦手少阳之脉184
十一、胆足少阳之脉187
十二、肝足厥阴之脉190
第三节 “十二经脉”中几个问题的讨论197
一、“十二经脉”本来不是穴位连线197
二、水证或水代谢障碍的问题201
三、“十二经脉”中“目黄”、“黄疸”、“疟”、“温淫”的安排203
四、为什么手足阳明中没有到目的分枝?206
五、督脉209
六、“十二经脉”的布局211
第四节 “十二经脉”的小结218
第五节 六经理论的演变和它坎坷的经历223
第十一章 筋227
第一节 筋的定义227
第二节 《黄帝内经》中特定涵义的筋228
一、这种筋与脉关系密切228
二、这种筋与感觉和运动都有关联228
三、这种筋与内脏和内脏病有关229
四、这种筋与脑髓和精神有关230
第三节 后世中医忘掉了古人发现的、特殊的筋232
一、然筋血者232
二、内筋232
第十二章 经筋篇234
第一节 绪论234
第二节 评经筋的注解236
第三节 十二经筋的走行239
第四节 经筋的运动功能242
一、随意运动243
二、呼吸运动244
三、不随意的自主运动246
第五节 正常和反常的经筋序列246
第六节 小结248
一、《灵枢·经筋第十三》对神经论的贡献248
二、《灵枢·经筋第十三》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筋250
三、《灵枢·经筋第十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理论250
第十三章 结语和建议251
附录一 《灵枢·经脉第十》“十二经脉”原文261
附录二 《灵枢·经筋第十三》原文268
附录三 几个病证历代手足十二经取穴的演变273
补遗294
主要参考文献296
作者简介297
热门推荐
- 2098712.html
- 2104706.html
- 2380966.html
- 1924479.html
- 2118959.html
- 2849820.html
- 1215752.html
- 465564.html
- 1796894.html
- 2483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0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9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0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4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