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碳发展方案编制原理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低碳发展方案编制原理与方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低碳发展方案编制原理与方法》教材编写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1939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发展-方案-编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碳发展方案编制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2

第一章低碳发展概述2

第一节 低碳发展的内涵与特征2

一、低碳发展的内涵2

二、低碳发展的特征3

三、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5

第二节 低碳发展的历程7

一、理论探索阶段7

二、实践起步阶段8

三、实质推进阶段9

第三节 国际低碳发展现状11

一、美国低碳发展现状11

二、日本低碳发展现状12

三、欧洲低碳发展现状14

第四节 中国低碳发展现状16

一、中国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16

二、中国低碳发展的现状概况17

三、中国低碳发展的前景20

四、中国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21

五、中国低碳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4

第五节 碳排放趋势分析的研究方法概述26

一、定性研究方法26

二、定量研究方法27

第六节小结30

第二篇 方法篇32

第二章低碳发展方案的编制实施程序方法32

第一节选择可行的减碳目标33

一、确定合适的目标类型33

二、设置合理的目标值35

第二节 制定低碳发展方案36

一、低碳发展方案的内容框架37

二、初选低碳发展的行动路径37

三、确定低碳发展的行动路径39

第三节 实施低碳发展方案40

一、把低碳发展方案分解为短期行动计划40

二、明确实施主体和责任41

第四节 监测和评估修改41

一、建立相互补充的监测评估体系42

二、选择合理的监测评估指标42

三、选择恰当的监测评估时机43

四、公布和应用监测评估结果43

第五节 小结43

第三章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44

第一节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内容44

第二节 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46

第三节 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的边界49

一、电力消费的间接排放49

二、移动源的温室气体排放50

第四节 小结52

第四章编制低碳发展方案的区域差异分析53

第一节 我国主要功能区域编制低碳发展方案的比较53

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特点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54

二、中部地区发展特点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55

三、东北地区发展特点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56

四、西部地区发展特点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58

第二节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编制低碳发展方案导向59

一、城市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60

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方向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64

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低碳发展方案导向66

四、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编制低碳发展方案导向68

第三节 小结69

第三篇 部门篇71

第五章工业部门低碳发展71

第一节 工业部门发展及碳排放现状71

一、我国工业部门发展情况71

二、我国工业部门碳排放情况73

第二节 工业低碳发展的基本途径75

一、优化三大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76

二、提高工业生产的技术和工艺水平79

三、促进工业用能结构“低碳化、清洁化”81

第三节 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83

一、加强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工作协调机制83

二、合理分解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改进监督考核机制84

三、完善经济激励措施,增强企业节能的内在动力机制85

四、健全和完善法律和标准体系87

五、加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服务88

第四节 小结90

第六章能源供应部门低碳发展91

第一节 能源部门碳排放概况分析91

一、能源部门碳排放的来源91

二、主要国家能源部门碳排放现状93

三、我国能源部门碳排放的主要特点94

第二节 能源供给低碳化的途径96

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96

二、安全高效发展核电100

三、优化化石能源供给结构101

四、开发和推广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技术104

五、发展安全智能的电力系统106

第三节 小结107

第七章建筑部门低碳发展110

第一节 我国建筑部门碳排放概况110

一、我国建筑部门碳排放的来源和影响因素110

二、我国建筑部门碳排放现状112

三、我国建筑部门碳排放特点113

第二节 降低建筑部门碳排放的途径120

一、合理控制建设规模120

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121

三、引导节约的建筑用能方式128

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129

第三节 建筑部门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130

一、加强组织领导131

二、明确目标责任131

三、健全法律法规131

四、完善标准体系131

五、加快技术研发132

六、发展关联产业132

七、实施经济激励132

八、增强基础能力132

九、强化监督管理133

十、深入宣传教育133

第四节 小结133

第八章交通运输部门低碳发展137

第一节 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概况137

一、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的来源138

二、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现状142

三、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的问题145

第二节 交通运输部门低碳化的途径147

一、完善交通网络服务,提供节能高效的运力供给147

二、加强科技研发,提高各类运输工具的能效150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154

四、构建紧凑城市空间,加强土地利用整合155

五、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157

六、完善法律法规,鼓励绿色出行159

七、难点和未来突破方向160

第三节 不同等级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重点措施162

一、市辖区人口在300万以上的城市162

二、市辖区人口在100~300万之间的城市163

三、市辖区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164

第四节 小结165

第九章农业部门低碳发展166

第一节 农业部门碳排放概况166

一、农业部门碳排放的来源167

二、我国农业部门碳排放现状169

三、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特点170

第二节 农业部门低碳化途径172

一、提高种植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172

二、改进养殖业动物粪便处理和营养管理175

三、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176

四、积极发展循环农业178

五、其他措施180

第三节 小结181

第十章土地利用和林业低碳发展182

第一节 土地利用和林业碳排放概况182

一、土地利用和林业碳排放的影响183

二、我国土地利用和林业低碳发展情况186

第二节 土地利用和林业低碳化途径190

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190

二、实施重点林业工程,扩大森林面积196

三、加强森林管护,减少森林碳排放197

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CDM)碳汇造林项目实施197

第三节小结198

第四篇 政策篇200

第十一章实施低碳发展方案的政策保障体系200

第一节理顺管理体制200

一、建立低碳发展方案编制的组织领导机构200

二、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201

三、构建跨地区协作协调机制201

第二节 拓宽资金渠道202

一、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投入责任202

二、积极探索多渠道市场融资途径202

第三节 建设人才队伍203

一、建立人才选拔机制203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204

三、积极引进人才204

第四节 加强政策扶持204

一、产业政策204

二、价格政策205

三、土地政策205

四、财税政策206

五、金融政策207

第五节 强化技术支撑209

一、建立技术标准体系209

二、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服务体系209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10

第六节 建立监管机制210

一、建立地方行政首长减排绩效考核制度210

二、严格项目管理211

三、加强基础信息统计监测211

四、引入公众监督机制212

五、建立反馈与调整机制212

第七节小结213

第五篇 案例篇215

案例1:低碳发展方案的国际案例215

美国215

第一节 美国低碳城市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215

一、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15

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16

三、依托项目带动减排216

四、公众环保意识增强216

第二节 美国城市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216

一、颁布联邦能源政策法案217

二、强令提高燃料使用效率217

三、增加生物燃料产量217

四、提高电器节能标准218

五、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218

欧盟218

第一节 欧盟低碳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218

一、提出发展战略与路线图219

二、倡导“模式”输出219

第二节 欧盟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220

一、通过立法,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220

二、实施低碳战略,促进经济模式成功转型220

三、运用财税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220

四、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形成新的经济竞争力221

日本221

第一节 日本低碳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221

一、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221

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222

第二节 日本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222

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222

二、“碳足迹”标示制度222

三、补助金制度223

四、“领跑者”制度223

五、节能标别制度223

案例2:低碳发展方案的国内案例224

特大城市:重庆224

第一节 重庆市低碳发展的行动及成效224

一、编制低碳发展专项规划224

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24

三、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能源225

四、加快低碳产业发展225

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225

六、积极推进重点领域节能226

七、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226

八、推进“森林重庆”建设226

九、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工作226

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27

十一、积极开展低碳国际合作227

十二、强化公众低碳发展意识228

第二节 重庆市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228

一、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持续强化228

二、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228

三、低碳发展的技术支撑不足229

四、通过节能实现碳减排的潜力逐步削减229

第三节 重庆市低碳发展的保障措施229

一、理清总体思路,有序推进低碳建设229

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230

三、继续做好节能降耗工作230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231

五、加快推进“森林重庆”建设231

六、加大低碳试点资金投入231

七、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231

八、加强低碳发展基础信息统计监测232

九、深化内外合作交流232

十、加强低碳发展宣传教育232

老工业基地:辽宁省233

第一节 辽宁省低碳试点工作的成效233

一、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233

二、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新进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233

三、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得到有效控制234

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234

五、生态建设取得新成绩,增强了森林碳汇能力234

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取得新进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明显235

第二节 辽宁省低碳试点经验235

一、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试点工作235

二、加强试点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35

三、统筹谋划低碳发展,科学制定试点方案236

四、精心部署先行先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236

五、安排省级财政补助,积极推进低碳项目建设236

六、集中全省相关力量,抓紧编制省级排放清单237

七、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能力237

第三节 辽宁省低碳建设的政策保障237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237

二、强化规划引导,明确目标责任238

三、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制度保障238

四、建立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加强考核监督238

五、完善相关政策,增强投入保障能力238

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239

七、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低碳省建设239

附录Ⅰ:名词解释240

附录Ⅱ:实施低碳发展方案的政策保障体系的调查问卷250

参考文献254

后记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