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研究 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珊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81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自然灾害-社会救济-行政管理-行政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研究 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
1.1.1选题背景1
1.1.2研究意义4
1.2研究方法9
1.2.1基本方法9
1.2.2具体方法9
1.3基本思路11
1.4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2
1.4.1研究的创新12
1.4.2研究的不足12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支持13
2.1文献综述13
2.1.1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13
2.1.2关于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研究20
2.2概念厘定22
2.2.1社会保障22
2.2.2社会救助24
2.2.3社会救助法制体系36
2.3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36
2.3.1安全价值36
2.3.2自由价值39
2.3.3平等价值41
2.4社会救助的理论支持45
2.4.1分配正义理论46
2.4.2社会福利理论54
2.4.3社会救助理论57
2.4.4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理论63
2.4.5人权理论64
2.4.6社群主义理论66
2.4.7社会资本理论67
2.4.8社会支持网络理论68
2.4.9本书的理论框架70
第3章 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权利诉求及保护——以社会救助受益主体为视角72
3.1公民的权利诉求72
3.1.1权利的基础厘定72
3.1.2公民权利的根源——人权78
3.1.3公民的权利诉求82
3.1.4社会救助权与公民权利91
3.2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的权利诉求99
3.2.1基本需求决定救助内容99
3.2.2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的需求层次及权利诉求101
3.3自然灾害事件下灾民权利保护的伦理关系105
3.3.1极弱群体权利优先保护原则105
3.3.2生命权优先保护原则118
3.4本章小结119
第4章 我国现行灾害事件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及运行——以汶川地震为例120
4.1“5·12”汶川地震受救助者概况120
4.2汶川地震灾害救助法制体系的形成机制128
4.2.1灾害救助供给主体体系128
4.2.2灾害救助法律体系130
4.3汶川地震灾害救助法制体系的具体运作——以四川省什邡市为样本132
4.3.1什邡市基本情况132
4.3.2什邡市地震与灾害救助情况132
4.4本章小结142
第5章 我国灾害事件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的检视——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143
5.1我国灾害救助法制体系的优势143
5.1.1法律本土文化优势:东方文化特有的社会支持体系143
5.1.2政治权威优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146
5.2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的不足153
5.2.1灾民权利实现的不充分154
5.2.2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的不健全162
5.3本章小结181
第6章 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借鉴182
6.1美国的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182
6.1.1自然灾害概况182
6.1.2灾害救助模式183
6.1.3灾害救助制度187
6.2日本的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189
6.2.1自然灾害概况189
6.2.2灾害救助模式190
6.2.3灾害救助制度196
6.3我国台湾地区的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200
6.3.1自然灾害概况200
6.3.2灾害救助模式200
6.3.3灾害救助制度201
6.4外国(地区)灾害救助模式与制度的启示与借鉴203
6.5本章小结206
第7章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模式与供给主体制度构建208
7.1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模式选择209
7.1.1国家治理模式209
7.1.2社会福利模式210
7.1.3灾害救助的混合福利模式212
7.1.4我国的自然灾害社会救助模式213
7.2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供给主体制度构建213
7.2.1“权力-权利”:社会救助的一个公法视角215
7.2.2“权利-权利”“权利-义务”:社会救助的一个私法视角220
7.2.3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四元供给主体的行为边界232
7.2.4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四元供给主体的法律角色240
7.2.5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四元供给主体的功能分配245
7.3本章小结252
第8章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立法体系构想254
8.1以权利保障为核心完善灾害救助基本法律体系255
8.1.1“社会救助权”的《宪法》确认255
8.1.2灾害救助基本法的构建257
8.2灾害救助支撑法律体系的完善265
8.2.1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市场主体参与灾害救助的法律进路265
8.2.2技术与资源的对接——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法律进路265
8.2.3权利与义务的对接——灾民参与灾害救助的法律进路266
8.2.4非常态社会救助与常态社会救助对接的法律进路274
8.3灾害救助配套法律体系的完善277
8.3.1极弱群体特殊救助的制度化探索277
8.3.2灾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探索282
8.3.3灾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探索283
8.3.4灾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探索284
8.3.5灾民生育文化关怀的制度化探索287
8.3.6灾民迁移行为规范的制度化探索287
8.4本章小结288
第9章 结束语290
9.1研究结论290
9.2研究展望291
主要参考文献293
后记303
热门推荐
- 2098201.html
- 827102.html
- 1862375.html
- 2156153.html
- 3211908.html
- 113603.html
- 2013446.html
- 682094.html
- 436480.html
- 1048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9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6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5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1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2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