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齿轮手册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齿轮手册》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1624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29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1317页
- 主题词:五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齿轮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3
1减速器的类型与特点 8-3
第1章减速器的类型与设计3
第八篇通用齿轮传动装置的设计3
1.2齿轮损伤和基本类型 11-3
第1章齿轮材料3
1齿轮用钢材 10-3
1.1齿轮钢材的合金化 10-3
1.2齿轮钢材的冶金质量 10-3
1.3齿轮钢材的热处理特性 10-3
2轮齿折断(断齿) 11-3
1基本原理 4-3
第六篇蜗杆传动3
1.1齿轮损伤分析的意义 11-3
1小模数齿轮传动的分类 7-3
2 各类小模数齿轮传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7-3
第二篇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3
第1章基准齿形和模数系列3
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准齿形 2-3
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模数系列 2-3
3其他齿形 2-3
第2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3
第2章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3
2螺旋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3-3
1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特点 5-3
1螺旋齿轮传动原理 3-3
1.1锥齿轮传动特点 5-3
第1章航空减速器3
前言3
常用代号3
第一篇总 论3
第1章 概 述3
1齿轮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1-3
1.1齿轮的历史 1-3
1.2我国的情况 1-3
第1章基本原理和特点3
第四篇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3
2蜗杆传动的效率 6-3
第九篇专用减速器3
第十篇齿轮材料及热处理3
1概述 9-3
2设计要求 9-3
2.1性能 9-3
2.2可靠性 9-3
1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6-3
第1章 概 论3
第十一篇齿轮的损伤和润滑3
第1章齿轮的损伤及防止措施3
1概述 11-3
2.2实现正常啮合的条件 3-4
2齿面方程和诱导曲率半径 4-4
3主要设计方法 9-4
3.1有限寿命设计 9-4
3.2可靠性设计 9-4
2.1螺旋齿轮传动的特点 3-4
1.2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特点 5-4
2.4给定中心距、∑=90°的标准螺旋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3-4
1基准齿形和模数系列 7-4
2.3维护性 9-4
2.4生存力 9-4
2.3螺旋角的选择 3-4
1标准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2-4
1.1外啮合标准圆柱齿轮传动 2-4
1.3发展趋势 1-4
1.1 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基本齿形 7-4
3.4单元化设计 9-5
4主减速器的结构及方案布置比较 9-5
3.3破损安全设计 9-5
1.2 小模数渐开线齿轮模数系列 7-5
2小模数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的5
计算 7-5
2.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5
3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选择 6-5
3.1失效形式 6-5
计算 7-5
3.2材料选择 6-5
4.1润滑方式的选择 6-5
4 蜗杆传动的润滑 6-5
4.2主减速器方案布置比较 9-5
2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特殊术语和定义 5-5
2.1节圆锥与分度圆锥 5-5
2.2当量圆柱齿轮 5-5
2.3假想平面齿轮和假想平顶齿轮 5-5
2.4轮齿名称 5-5
4.1主减速器的结构 9-5
2.5齿长曲线 5-6
2齿轮传动的特点 1-6
3齿轮传动的类型 1-6
4齿轮传动类型选择的原则 1-6
3齿面疲劳 11-6
2.6螺旋角及螺旋方向 5-6
3重合度和接触点数及其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4-6
1.2内啮合标准圆柱齿轮传动 2-6
3.2双圆弧齿轮的重合度和接触点数 4-6
4.2 润滑油的选强 6-6
3.1单圆弧齿轮的重合度和接触点数 4-6
5.3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1 4-27
7 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 8-37
6蜗杆、蜗轮的结构设计 6-27
1.4齿轮用钢的选择 10-7
3螺旋角及螺旋方向的选择 5-17
2.8重合度 5-7
2.1机械换档和动力换档定轴变速器 9-97
5常用的减速级型式和特点 9-7
5.1 行星传动 97
1.4压力角 3-37
5蜗杆传动尺寸的初步确定 6-27
2.7齿高特点 5-7
1.3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附图及附表 2-7
2减速器的设计程序 8-7
2.5变位螺旋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及实例 3-8
3 螺旋齿轮的重合度和有效齿宽 3-8
1.5常用齿轮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10-8
5.2差动齿轮传动 9-8
5.3定轴传动 9-8
4圆弧齿轮的特点 4-8
4胶合…………………………- 11-8
第2章基本齿廓、模数和几何尺寸计算8
2.1齿轮与齿条传动特点 2-8
2齿轮与齿条传动 2-8
2.9外锥距、内锥距、中点锥距 5-8
2.10安装距、冠顶距、轮冠距 5-8
3.1中心距 8-8
3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基本参数 8-8
7.1圆柱齿轮的基准齿形参数 9-9
4.3润滑油的更换及清洗 6-9
5蜗杆传动齿面啮合摩擦系数μ 6-9
6载荷的初步确定 9-9
3.3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 8-9
3.2传动比 8-9
4螺旋齿轮的干涉 3-9
7航空齿轮设计 9-9
3.1分类 5-9
3分类及用途 5-9
2.12其他术语 5-9
2.11齿轮旋转方向 5-9
2单圆弧齿轮滚刀齿形 4-9
1圆弧齿轮模数 4-9
5磨损 11-9
7.2圆锥齿轮的齿形参数及公差 910
7.3齿轮的精度和齿面粗糙度 9-10
7.5齿轮的热处理要求 9-10
第2章 变齿厚渐开线齿轮传动10
3双圆弧齿轮基准齿形 4-10
3.2用途 5-10
4齿轮传动载荷的计算 5-10
2.2 G型齿轮的几何计算 5-10
第6章 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计算10
1 变厚齿轮的加工原理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3-10
3.1变位齿轮传动概述 2-11
3变位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2-11
2.2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几何计算 2-11
6塑性变形 11-11
第2章普通圆柱蜗杆传动12
4圆弧齿轮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 4-12
2平行轴变厚齿轮传动 3-12
5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受力分析 5-12
3.8减速器输入、输出轴轴伸尺寸 8-12
1.2法向直廓圆柱蜗杆—ZN蜗杆 6-12
1.1 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一ZA蜗杆 6-12
1普通圆主蜗杆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6-12
7其他损伤 11-12
3.4齿宽系数 8-12
3.7减速器输入、输出轴中心高 8-12
3.6螺旋角 8-12
3.5齿数和 8-12
7.6齿轮的结构设计 9-12
3.2变位系数的选择 2-12
4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8-13
4.1减速器箱体的结构尺寸 8-13
第2章锥齿轮及准差双曲面齿轮13
主要参数选择13
第2章齿轮啮合原理13
1齿轮啮合原理的数学基础 1-13
1.1坐标变换与变换矩阵 1-13
1分度圆直径的初步确定 5-13
1.4锥面包络圆柱蜗杆—ZK蜗杆 6-13
5测量尺寸计算 4-13
5.1弦齿厚 4-13
7.7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设计 9-13
1.3渐开线圆柱蜗杆—ZI蜗杆 6-13
1.6国外常用的齿轮材料 10-14
9.1典型的润滑系统 9-14
9润滑系统 9-14
8航空减速器的常用材料 9-14
9.2润滑系统参数的确定 9-14
5.3齿根圆斜径Lf 4-14
5.2弦齿深(法面)h 4-14
42减速器附件 8-14
2齿数选择 5-14
2.3摩擦联接 7-15
1齿轮的润滑原理 11-15
第2章齿轮传动的润滑15
1.1齿轮的啮合特性 11-15
1.2齿轮的润滑状态 11-15
2.2模数 6-15
1.2有关微分几何的简明知识 1-15
2.3导程角Y 6-15
2.1基本齿廓 6-15
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轴交角∑=90°) 6-15
5.4公法线长度yIV 4-15
5.5齿面波度的波长l 4-15
第3章 设计和承载能力计算16
1 圆弧齿轮的损伤形式及其防止措施 4-16
1.1轮齿折断 4-16
9.4滑油系统监控 9-16
3…1船用柴油机减速器 9-16
2主机和螺旋桨的主要参数 9-16
1概述 9-16
第2章船舶减速器16
2.4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蜗杆直径系数q 6-16
2.5传动比i和齿数比u以及齿数的选择 6-16
3交错轴变厚齿轮传动 3-16
3.1 交错轴变厚齿轮传动原理 3-16
2.6蜗杆传动的变位及蜗轮变位系数x2 6-16
3船舶减速器的类型 9-16
9.3滑油量的分配及供油方式 9-16
1.4齿面胶合 4-17
7齿侧间隙的选择 5-17
6基准齿形 5-17
2.1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剂的主要要求 11-17
4齿宽的选择 5-17
3.2螺旋方向的选择 5-17
3.1螺旋角的选择 5-17
2齿轮润滑剂的主要要求 11-17
5齿形角的选择 5-17
1.3齿面塑性变形 4-17
1.2齿面疲劳点蚀 4-17
3.2交错轴变厚齿轮的传动计算 3-17
3蜗杆传动的作用力分析 6-18
2.2开式齿轮传动的润滑剂的主要要求 11-18
2.7几何尺寸计算 6-18
1.5齿端崩角 4-18
3.3外啮合变位圆柱齿轮传动几何19
1.6齿面磨损 4-19
2.1齿数z1和模数mn 4-19
2.2轴向重合度εβ 4-19
2基本参数的选择 4-19
尺寸计算 2-19
1.7 中国与其他国家常用钢号近似对照表 10-19
4.4减速器的密封 8-19
4.3减速器主要零件的配合 8-19
4.1渐开线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及圆锥齿轮传动 11-19
4齿轮润滑油的选择 11-19
3国内外齿轮油的分类 11-19
2.3选择齿轮润滑油的一般原则 11-19
4.5大型减速器的偏心轴承套 8-20
6.3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要20
求 8-20
8轴线偏置距的选择 5-20
9轴交角的确定 5-20
第3章直齿锥齿轮的几何计算20
1.3相对运动与相对微分 1-20
1概述 5-20
3 JB2940—81型双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 4-20
2.4齿宽系数фd或фa 4-20
2.3螺旋角β 4-20
2.1模数 5-21
4.1齿面疲劳点蚀计算 6-21
2.1齿轮的瞬心线 1-21
2平面啮合的基本原理 1-21
4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6-21
2直齿锥齿轮参数及变位 5-21
2.2直齿锥齿轮的变位 5-21
条件 3-22
2.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22
计算 7-22
3.3交错轴变厚齿轮实现线接触的22
2.2齿廓啮合的基本定理 1-22
1.8齿轮钢和齿轮制造工艺指南 10-22
2.3确定共轭齿廓的方法 1-22
5齿轮传动效率的计算 -8-22
4-3蜗杆传动 11-23
4-2圆弧齿轮传动 11-23
6通用齿轮减速器的技术条件 8-23
3.1 一般直齿锥齿轮的几可计算 5-24
4 JB929—67型单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 4-24
3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5-24
7减速器图例 8-24
1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原理 3-24
第3章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24
4.3蜗杆传动的温升计算 6-25
4-4车辆齿轮 11-25
2.4齿廓的渐屈线 1-25
4.2蜗轮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 6-25
2偏心渐开线齿轮的最大偏心率 3-25
3.2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几何计算 5-26
2.6共轭齿廓的曲率及其关系 1-26
3偏心渐开线齿轮的最小几何中心距 3-26
4.4蜗杆轴的刚度计算 6-26
2.7过渡曲线 1-27
2.6平面啮合的根切 1-27
5载荷系数K 4-27
5.1使用系数KA 4-27
5.2动载系数Kv 4-27
5.4接触迹内载荷分布系数K2 4-27
6.1蜗杆的结构 6-27
6.2蜗轮的结构 6-28
6.1试验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σFiim、σHlim 4-28
6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4-28
4.5开式齿轮传动 11-28
4偏心齿轮的传动比i 3-28
5偏心齿轮的设计及举例 3-28
6.3尺寸系数Yx 4-29
3.3共轭齿面的形成方法 1-29
6.3箱体及支承结构 6-29
3.4共轭齿面的确定、啮合方程式 1-29
2.3交错轴斜齿轮副的几何尺寸计算 7-29
3.2相啮齿面的共轭条件 1-29
3.1共轭齿面的定义 1-29
3空间啮合的共轭齿面 1-29
3.4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 2-29
6.2寿命系数YN、ZN 4-29
5齿轮传动润滑方式的选择 11-29
5.1油浴滑滑法 11-29
2.1齿轮用灰铸铁 10-29
2齿轮用铸铁 10-29
6.5最小安全系数SFmin、SHmin 4-30
7.1接触区的合理分布 6-30
线 1-30
7 蜗杆传动的接触区和跑合、试运转 6-30
3.5共轭齿面上的界限点与界限曲30
7设计计算举例 4-30
6.4润滑剂系数ZL 4-30
第4章 渐开线一非渐开线齿轮传动30
6斜齿偏心渐开线齿轮的设计及举例 3-30
5.3油雾润滑 11-30
5.2循环喷油润滑 11-30
2.2球墨铸铁 10-30
2.4齿条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31
3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 7-31
3.1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误差定义及代号 7-31
1 用渐开线插齿刀加工非渐开线齿轮 3-31
3.6等距共轭齿面 1-31
2.5最大齿根角θfmax 5-31
3.3侧隙 7-31
3零度锥齿轮的几何计算 5-31
2.4分锥顶点到轮冠的轴向距离(冠顶距) 5-31
2.3切向变位系数x8 5-31
2.2齿顶高ha2 5-31
2.1分锥角δ的计算 5-31
2轴交角∑≠90°的弧齿锥齿轮的几何计算 5-31
7.2蜗杆传动的跑合和试运转 6-31
3.2精度等级 7-31
5.5润滑脂润滑 11-31
5.4离心润滑法 11-31
4.1 共轭齿面沿任意切线方向的诱导法曲率 1-32
4共轭齿面的曲率关系 1-32
6.1润滑油的代用 11-32
6齿轮润滑油的代用、混用和更换 11-32
5.6固体润滑和自润滑 11-32
8.1精度等级 6-32
4.2沿接触线法线方向的诱导法曲32
率 1-32
8.3蜗杆、蜗轮的检验与公差 6-32
8.2齿坯公差 6-32
8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与公差 6-32
2渐开线一非渐开线齿轮啮合 3-32
8.4传动的检验与公差 6-33
8.5蜗杆传动的侧隙 6-33
6.2润滑油的混用 11-33
4.3沿相对速度υ12方向的诱导法33
曲率 1-33
4.4诱导短程挠率 1-33
4.5共轭齿面的曲率干涉 1-33
3两个非渐开线齿轮啮合 3-33
3.2船用燃气轮机减速器 9-33
6.3润滑油的更换 11-33
第5章摆线齿锥齿轮的几何计算34
8.7其它说明 6-34
1.1齿廓 3-34
1非圆齿轮的啮合原理与强度计算 3-34
第5章非圆齿轮传动34
1 基本概念 5-34
8.6图样标注 6-34
附录 1-34
第2章通用标准齿轮减速器34
1通用标准减速器选用要则 8-34
2通用标准减速器的发展趋势 8-34
8.8圆柱蜗杆、蜗轮工作图示例 6-35
第4章精度和检验35
1适用范围及精度等级 4-35
2摆线齿锥轮的几何计算 5-35
3.4图样标注 7-35
2.1 N型齿轮的几何计算 5-35
1.2过渡曲线 3-35
附录……………-…- 11-35
3 ZD、ZL、ZS型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和ZDH、ZLH、 ZSH型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 8-35
4 ZQ型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和ZQH型圆弧圆柱齿轮减速器 8-35
1.3齿廓啮合线和重合度 3-36
2.3可锻铸铁 10-36
2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 4-36
5 WD和WS型圆柱蜗杆减速器 8-36
6圆弧齿圆柱蜗杆减速器 8-36
3.1常用齿轮铜合金 10-37
3齿轮用有色金属 10-37
8 NGW-Z型组合式行星减速器 8-37
第4章弧齿锥齿轮及零度锥38
2.1非圆齿轮的节曲线设计 3-38
1.5非圆齿轮的强度计算特点 3-38
1轴交角∑=90°的弧齿锥齿轮的几何计算 5-38
2非圆齿轮设计 3-38
齿轮的几何计算38
9 NGW-S型组合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8-39
参考文献 1-39
10 NGW-L型立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8-39
11摆线针轮减速机 8-40
12 CJ型圆柱齿轮减速机 8-40
3.3船用蒸汽轮机减速器 9-40
3 圆弧齿轮各项精度指标的分组和选用 4-41
1.3传动比计算 8-42
1概述 8-42
第3章渐开线行星齿42
5齿坯检验与公差 4-42
4各检验项目的公差数值 4-42
3.2蜗杆蜗轮副材料的选用 10-42
1.1定义 8-42
1.2分类和性能 8-42
轮传动装置42
3.5公差与检验 7-42
第3章 小模数摆线圆柱齿轮传动42
2.2椭圆齿轮设计 3-42
1.1调质齿轮副的硬度选配 10-43
1齿轮的调质 10-43
第2章齿轮热处理43
Ⅷ 目 录43
2.3变形椭圆齿轮 3-43
4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厚测量计算 2-44
1.2齿轮钢材调质硬度的确定 10-44
4.1分度圆弦齿厚 2-44
1.3齿轮钢材的调质深度 10-44
1.4调质齿轮钢材的选择 10-46
第7章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计算46
4.2固定弦齿厚 2-46
2弧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计算 5-46
1概述 5-46
1.1特征和类型 9-47
1概述 9-47
第3章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47
2.4卵形齿轮 3-47
1.5大模数齿轮的开齿调质 10-47
1.6常用调质齿轮钢材 10-47
参考文献 4-48
1.2应用范围 9-48
2主要结构型式 9-48
2.5椭圆齿轮与变形椭圆齿轮共轭 3-48
第五篇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第1章概 述48
4.4圆棒(球)测量跨距 2-49
4.3公法线长度 2-49
1.4效率计算 8-49
2.6非圆一圆形齿轮 3-49
2.7偏心圆齿轮与非圆齿轮共轭 3-50
2.8非圆齿轮定轴轮系和多圈非圆齿51
轮 3-51
2.1表面淬火齿轮的技术条件 10-52
齿轮的表面加热淬火 10-52
3.2整体外壳式(I) 9-52
3.1拉杆式(B.F.T型) 9-52
3受力分析及计算 9-52
9圆柱蜗杆传动计算举例 6-52
参考文献 11-52
3.3整体外壳式(I) 9-53
3.5推杆式(B.F.P型) 9-53
3.6偏心滚轮式(T.S.P型) 9-53
3.4固定滚轮式(B.F型) 9-53
2.9非圆齿轮周转轮系 3-54
2.2齿轮的火焰表面淬火 10-54
2 HN型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计算 5-54
1概述 5-54
1.1分类 6-55
第3章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55
4低速级啮合侧隙计算 9-55
1 概述 6-55
5.2拉压杆 9-56
5.1扭力杆 9-56
5柔性支承的结构和计算 9-56
2.10非圆齿轮测绘 3-56
2.3齿轮的感应加热淬火 10-56
1.2特点 6-56
2主要参数的确定 8-57
2.1齿形计算 6-57
2.1齿数选择 8-57
5.3弹簧 9-57
3非圆齿轮制造 3-57
2 轴向圆弧圆柱蜗杆(ZC3)传动的几何及啮合计算 6-57
2.2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 6-58
3.1数控插齿机加工非圆齿轮 3-58
2修正摆线齿轮的分类及用途 7-59
1摆线齿轮的形成及特点 7-59
5.4组合式柔性交承 9-59
2.1钟表齿轮 7-60
2.3摆线销轮 7-60
5.5调整式 9-60
3.2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非圆齿轮 3-60
2.2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 7-60
6.1多电机驱动时的均载方法 9-61
6均载技术方法与计算 9-61
参考文献 3-61
6.2拉杆式(B.F.T型)多柔传动装置的均载分析计算 9-61
7多柔传动装置的初步选择计算 9-61
3修正摆线齿轮的模数系列 7-61
7.1 B.F.T型 9-61
4修正摆线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62
4.1钟表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62
2.3蜗杆、蜗轮啮合性能分析计算 6-62
7.2 B.F.P型和B·F型 9-63
2.2齿轮变位方法的选择 8-63
3 HG型准双曲面齿轮的几呵计算 5-63
3 圆环面包络圆柱蜗杆(ZC1)传动的几何及啮合计算 6-63
3.1齿形计算 6-63
3.2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 6-64
7.3关于初步选择计算的说明 9-64
8 BF·T型的两种系列尺寸 9-64
3.1各类行星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8-66
3承载能力计算 8-66
4.2双圆弧修正摆线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66
2.3齿轮其它参数选择 8-66
2.4多级行星传动的传动比分配 8-66
1起重机用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原则 9-67
4.3摆线销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67
1.1减速器的工作级别 9-67
第4章起重机用齿轮减速器67
1.2计算载荷 9-68
5小模数修正摆线齿轮精度制 7-68
第8章弧齿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68
1弧齿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计算 5-68
1.1计算的齿根弯曲应力 5-68
3.2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几点说明 8-69
1.2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5-69
3.3齿轮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 8-70
第4章小模数锥齿轮传动71
1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71
3减速器的种类和应用 9-71
1.3开式齿轮的强度计算 9-71
2起重机用减速器的设计特点 9-71
3.4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计算的特点 8-72
3.3蜗杆蜗轮啮合性能分析计算 6-73
4起重机用减速器系列 9-73
4.1 ZQ型大传动比(卧式)减速器系列 9-73
1.3按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计算的安全系数 5-74
2.1计算齿面接触应力 5-74
2小模数锥齿轮精度制 7-74
2弧齿锥齿轮齿面承载能力计算 5-74
2.1小模数锥齿轮的误差术语定义74
计算 5-74
1.4锥齿轮副的齿根额定承载能力74
3.1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技术参数的确定 10-74
3齿轮的渗碳及碳氮共渗 10-74
及代号 7-74
3.5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的特点 8-75
4.1均载机构设计 8-76
3.2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 10-76
4.2 ZSC型立式减速器系列 9-76
4结构设计 8-76
2.3侧隙 7-78
2.2精度 7-78
2.5公差与检验 7-79
4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6-79
第4章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79
1概述 6-79
2.2锥齿轮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5-79
2.4图样标注 7-79
4.3 ZSC立式套装型减速器系列 9-80
2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 2-80
第3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80
2.4锥齿轮齿面接触额定承载能力80
1适用范围 2-80
2.3按锥齿轮齿面承载能力计算的安全系数 5-80
计算 5-80
4.2各种行星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特点 8-81
3.1几何系数J的近似计算 5-81
2.4蜗杆副工作时齿面相对运动速度矢量方程 6-81
2.3蜗杆齿面单位法矢方程 6-81
2.2蜗杆齿面矢量方程 6-81
2.1刀具母线矢量方程 6-81
2啮合性能分析 6-81
3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与齿面承载能力计算中的几何系数J和I的近似计算 5-81
2.6蜗轮齿面矢量方程 6-82
2.5啮合方程 6-82
2.7共轭齿面的诱导法曲率 6-82
1.1计算的齿根弯曲应力 5-83
1直齿锥齿轮齿根承载能力计算 5-83
4.4 QJ型减速器系列 9-83
2.8瞬时接触线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速度方向的夹角Ω 6-83
2.9齿面上的界线 6-83
第9章直齿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83
3.2几何系数I的近似计算 5-83
1.2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5-84
1.3按齿根承载能力计算的安全系数 5-84
2直齿锥齿轮齿面承载能力计算 5-84
2.1计算的齿面接触应力 5-84
第10章准双曲面齿轮承载能力计算85
2.3按齿面接触承载能力计算的安全系数 5-85
2.2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5-85
3圆柱齿轮端面齿盘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85
2小模数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7-86
3.1 齿数比μ 6-86
3.2蜗杆计算功率Pcal1 6-86
3.3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的热处理变形 10-86
第5章小模数蜗杆传动86
1基准齿形和模数系列 7-86
3原始参数 6-86
3.1精度等级 2-87
3.2公差组 2-87
3.3精度等级的选择 2-87
3精度等级、公差组及精度等级选择 2-87
4齿轮的检验组及其选择 2-87
4.1检验组 2-87
4.3齿厚极限偏差 2-88
4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 6-88
4.1参数选取原则 6-88
4.5检验用量仪 2-88
附表I 9-88
4.4齿面粗糙度 2-88
4.2检验组的选择 2-88
5齿轮副的检验及齿轮副的侧隙 2-89
3其他计算如齿轮疲劳极限应力 5-89
第11章摆线齿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89
2准双曲面齿轮计算的齿面接触应力 5-89
1准双曲面齿轮计算的齿根弯曲应力 5-89
5.3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2-89
5.1齿轮副的检验要求 2-89
5.2齿轮副的接触斑点 2-89
4.2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 6-90
4.3直廓环面蜗杆的修形 6-90
1概述 9-90
第5章水泥磨齿轮减速器90
5.4齿轮副的侧隙及其计算 2-91
5.5齿轮副的中心距偏差 2-92
6齿坯检验及其公差 2-92
3.1 小模数圆柱蜗杆和蜗轮的误差术语定义及代号 7-92
3小模数圆柱蜗杆、蜗轮精度制 7-92
7图样标注 2-92
2水泥磨减速器的结构分析 9-93
4齿轮的渗氮 10-93
8公差与极限偏差的应用示例 2-93
4.1。齿轮渗氮技术参数的确定 10-93
9.2给出数值表的项目 2-94
9.1未给数值表的项目 2-94
2.1输出大齿轮弹性悬浮均载结构 9-94
9齿轮及齿轮副各误差项目的公差与极限偏差值 2-94
2摆线齿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 5-95
1.1承载能力计算的原始数据 5-95
2.2弹性轴均载结构 9-95
4.3主要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8-95
4.2齿轮的渗氮工艺 10-95
1概述 9-96
4齿轮润滑 9-96
3齿轮强度设计 9-96
1.2当量斜齿轮数据计算 5-96
2.3载荷自位均载结构 9-96
第6章工程机械变速器96
1.1分类 9-96
3.2精度等级 7-97
1.2特点 9-97
2传动系的设计 9-97
1.3轮齿载荷计算 5-97
3.4侧隙 7-97
3.3公差与检验 7-97
2.2动力换档行星变速器 9-98
1.4小齿轮弯曲疲劳寿命计算 5-98
5.1中心距a的确定 6-98
5承载能力计算 6-98
1.5大齿轮弯曲疲劳寿命计算 5-100
3我国工程机械变速器的主要传动型式和基本参数 9-102
1.7抗胶合安全系数计算 5-102
1.6摆线齿锥齿轮齿面承载能力计算 5-102
2.3轮齿载荷计算 5-103
2.2当量斜齿轮数据计算 5-103
2.1计算的原始数据 5-103
1计算式说明 5-103
2.4小齿轮弯曲疲劳寿命计算 5-103
能力计算方法104
1计算原则与安全系数的选择 2-104
第4章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104
2轮齿受力分析 2-105
2.5大齿轮弯曲疲劳寿命计算 5-105
2.6齿轮(小齿轮)齿面接触疲劳105
命计算 5-105
5.2蜗杆传动的寿命计算 6-105
3设计计算 2-106
5齿轮热处理缺陷及质量控制 10-106
6.2误差定义和代号 6-106
6.1适用范围 6-106
6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公差 6-106
3计算结果的评定 5-106
4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计算 2-107
4.1计算公式 2-107
4.2使用场合系数KA 2-107
4.3动载系数Ku 2-107
5.1齿轮热处理质量检验 10-107
1小模数齿轮的结构形式和基本尺寸 7-108
置的结构设计108
第6章小模数齿轮传动装108
3.5图样标注 7-108
6.1齿轮精度 8-108
2 齿轮与轴的联接 7-110
5.2齿轮的热处理质量控制 10-110
6.3精度规范 6-111
6.4蜗杆副侧隙 6-111
2.1轮坯基准孔、轴颈及端面公差 5-112
2轮坯公差 5-112
6.5蜗杆副毛坯精度规范 6-112
2.2外径、轮冠距、面锥角及背锥角的公差 5-112
轮精度标准 5-112
第1 2章锥齿轮公差标准112
1 AGMA 390.02锥齿轮及双曲面齿112
7蜗杆副零件工作图 6-113
7.1直廓环面蜗杆工作图 6-113
4.4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113
系数KHB 2-113
2.4有关热处理变形的轮坯公差 5-113
参考文献 10-113
2.3顶锥角距及背锥角距公差 5-113
2.1销钉联接 7-114
7.2直廓环面蜗轮工作图 6-114
5渐开线行星减速器系列设计 8-115
3.1齿面接触区 5-115
5.1系列设计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 8-115
4工程机械变速器典型结构介绍 9-115
4.1动力换档定轴变速器 9-115
3常用的生产检验方法要求 5-115
1.1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6-115
1包络环面蜗杆的成形原理 6-115
第5章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15
2.2螺钉(铆钉)联接 7-115
5.2组合式减速器的组合原则 8-115
3小模数齿轮传动箱体的结构设计 7-116
3.1支架式结构 7-116
4.5接触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Ha 2-116
2.4键联接 7-116
4.2动力换档行星变速器 9-116
6.3主要参数选择 8-117
3.2隔板式结构 7-117
3.3箱式结构 7-117
4齿轮材料和热处理 -7-117
1.2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6-117
3.3齿侧间隙及其变化量 5-117
第1 3章齿轮安装型式、齿117
轮结构?轴承受力计算117
1 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轮的安装型式 5-117
1.1悬臂式安装 5-117
1.2双跨支承安装 5-117
3.2噪声 5-117
2.1直齿锥齿轮的结构 5-118
6.2行星架及其它主要零件的精度和技术要求 8-118
6主要零件的技术条件 8-118
1.3二次接触原理 6-118
4.6轮齿刚性系数c′,cv 2-118
2锥齿轮的结构 5-118
2.2曲线齿锥齿轮结构 5-118
4.10接触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Zβ 2-119
4.7节点区域系数ZH 2-119
2.1振动 9-119
2设计原则 9-119
1概述 9-119
第7章高速工业减(增)速器119
3.1悬臂式安装的轴承受力分析 5-119
3轴承受力分析 5-119
4.8弹性系数ZE 2-119
4.9接触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Z a 2-119
2.1第一次包络 6-120
2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几何计算 6-120
1.4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基本型传动与变型传动 6-120
2.5齿轮精度 9-120
参考文献 7-120
2.3噪声的频谱分析及质量控制规范 9-120
2.4动平衡 9-120
2.2噪声 9-120
3.2双跨支承安装的轴承受力分析 5-121
4.12接触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ZN 2-121
2.6结构型式 9-121
7设计举例 8-121
4.1 1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lim 2-121
2.7轴的挠度计算 9-122
第14章锥齿轮工作图122
2.2第二次包络 6-122
2锥齿轮工作图示例 5-122
3几点说明 5-122
1锥齿轮工作图内容 5-122
4透平齿轮箱中采用圆弧齿轮的概况 9-123
4.1 圆弧齿轮在透平齿轮箱中的地位 9-123
4.2跑合规范 9-123
3齿轮传动参数的选择 9-123
4.3装配 9-124
5透平齿轮选型 9-124
4.13润滑剂系数ZL 2-124
4.14速度系数Zu 2-124
3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几何计算 6-124
4.15粗糙度系数ZR 2-124
值 2-126
4.17有限寿命计算时的ZNZLZuZRZw126
4.16齿面工作硬化系数Zw 2-126
5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计算 2-127
5.1计算公式 2-127
齿轮减速器128
1概述 8-128
1.1类型及传动比 8-128
第4章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128
6.1锥面止推盘的强度计算 9-128
6典型结构设计 9-128
5.2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Fβ 2-129
5.3齿形系数Y F、YFa 2-129
5.4应力修正系数Ys.Ysa 2-129
6.2过盈联接计算 9-129
参考文献 5-129
1.2主要结构及组成部分 8-129
2.1变位系数的确定 8-129
2几何计算 8-129
4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6-130
5精度规范和零件工作图 6-130
参考文献 9-130
6变轴交角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6-131
2.3示例 8-133
2.2啮合角及齿顶高系数的确定 8-133
3浮动盘式输出机构 8-134
3.1特点 8-134
3.2结构型式 8-134
3.3浮动盘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 8-134
6.2参数选择 6-134
6.1基本原理 6-134
6.3设计加工要点 6-135
4.1行星机构的啮合效率 8-136
4传动效率的计算 8-136
4.3转臂轴承的效率 8-136
4.2输出机构的效率 8-136
4.4示例 8-136
5.5弯曲强度计算的重合度系数Yε 2-136
5.6弯曲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Yβ 2-136
5轮齿强度及转臂轴承和输出机构轴承的寿命计算 8-137
5.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8-137
7 渐开线圆柱齿轮-环面包络蜗杆传动 6-137
7.2机座 8-138
7.1工作条件 8-138
5.2转臂轴承及输出机构轴承寿命计算 8-138
6减速器系列设计 8-138
6.1型式 8-138
6.2主要技术参数 8-138
7减速器的技术要求 8-138
5.7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σFlim 2-139
5.8弯曲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YNT 2-139
7.3内齿轮 8-139
7.7浮动盘 8-140
7.4外齿轮 8-140
7.5低速轴 8-140
7.6高速轴 8-140
5.9相对齿根圆角敏感系数YσrelT 2-141
7.9 装配 8-141
7.8偏心套 8-141
1概述 6-142
1.1传动特点 6-142
第6章锥蜗杆传动142
8工作图 8-143
5.10相对齿根表面状况系数YrelT 2-143
1.3锥蜗杆的齿面和几何参数 6-144
1.2锥蜗杆和锥蜗轮的相对位置和最佳旋转方向 6-144
1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结构 8-145
5.1 1弯曲强度计算的尺寸系数Yx 2-145
5.12有限寿命计算时的YNT、 Y σrelT、YRelT、Yx值 2-145
第5章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145
1.4当量圆柱蜗杆传动 6-146
6.1基本公式 2-146
6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2-146
2锥蜗杆传动原始参数的选择 6-146
2啮合原理及几何计算 8-147
2.1摆线轮齿廓曲线 8-147
6.2有关参数和系数 2-148
2.2几何计算 8-149
3失效形式和设计步骤 6-149
5锥蜗杆和锥蜗轮的几何参数计算 6-150
2.3摆线轮齿理论曲线的曲率半径和过切 8-150
4锥蜗杆传动中心距估算 6-150
2.4少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8-151
1轧机齿轮的设计计算 2-152
第5章设计计算举例152
7开式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2-152
2.5长幅外摆线齿廓简介 8-152
2.6大传动比复合齿形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8-153
2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2-154
3.1受力分析 8-155
3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设计计算 8-155
6齿面中点参考锥面几何参数计算 6-157
8轮齿上作用力的计算 6-158
3.2传动效率 8-158
7啮合效率计算 6-158
3.3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8-159
3.4针齿的弯曲强度和刚度计算 8-159
9许用输出功率校核 6-160
10锥蜗杆的刚度校核 6-161
11锥蜗杆和锥蜗轮的结构图和主要尺寸 6-163
第6章齿轮结构和工作图163
1齿轮结构 2-163
12锥蜗杆传动的精度 6-163
第七篇小模数齿轮及小模数蜗杆传动第1章 小模数齿轮传动的分类及特点165
3.5输出机构柱销的强度计算 8-165
3.6转臂轴承寿命计算 8-165
参考文献 6-165
3.7少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强度计算特点 8-166
3.8复合齿形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强度计算特点 8-166
2齿轮工作图 2-168
3.9参数选择 8-168
1 直齿和斜齿轮啮合特点 2-169
3啮合冲击和减轻冲击的措施 2-169
2直齿齿轮的齿面受载特性 2-169
第7章轮齿变形和修形计算169
5斜齿轮的齿面受载特性 2-170
4直齿齿轮齿形修形原理 2-170
6直齿和斜齿齿轮齿形修形方法 2-171
7影响轮齿沿齿宽载荷分布的因素 2-172
8直齿和斜齿齿轮齿向修形的计算 2-172
9算例 2-173
第8章 齿轮的优化设计174
1概述 2-174
4.1技术要求 8-174
4技术要求和零件工作图 8-174
1.1齿轮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2-175
4.2主要零件的工作图 8-176
1.2优化问题求解 2-176
2以传动体积最小为目标的齿轮传动参数优化设计 2-176
2.1 目标函数 2-176
2.2约束条件 2-176
2.3设计变量 2-177
2.4优化搜索 2-177
2.5 一些研究结果和推荐 2-177
1.1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8-178
第6章谐波齿轮减速器178
1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8-178
1.2谐波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8-179
2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结构简图和运动学计算 8-179
2.1谐波齿轮传动运动学计算的依据 8-179
2.2典型单级谐波齿轮传动的结构179
简图与运动学计算 8-179
2.3简单双级和复式谐波齿轮传动的结构简图和传动比计算 8-179
3.2最优传动比 2-180
3.1 目标函数 2-180
3 以传动等效转动惯量最小为目标的齿轮传动优化设计 2-180
4.2齿形优化数学模型 2-181
4.1载荷分布计算 2-181
4 以传动载荷分布尽可能均匀为目标的齿形优化 2-181
5 齿轮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啮合工作计算机仿真 2-182
3.1主要啮合参数的选择 8-182
3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几何计算 8-182
第三篇其他渐开线齿轮传动和非圆齿轮传动第1章 螺旋齿轮传动-183
参考文献 2-183
3.3不产生齿廓重迭干涉的条件与侧隙计算 8-183
3.2谐波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8-183
4谐波齿轮减速器主要元件的材料和结构 8-184
3.4保证传动正常工作性能的条件 8-184
4.1主要元件的材料 8-184
4.2常见柔轮、刚轮的结构型式和186
4.3波发生器的结构设计 8-186
尺寸 8-186
5.1谐波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8-195
5谐波齿轮减速器主要元件的承载能力计算 8-195
5.3柔轮的疲劳强度计算 8-196
5.2齿面耐磨计算 8-196
5.4波发生器轴承的工作能力计算 8-198
6.2刚度系数K的计算 8-199
6.1谐波齿轮传动的刚度特性 8-199
6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刚度 8-199
7谐波齿轮减速器的效率和发热计算 8-200
7…1谐波齿轮传动效率的计算公式 8-200
7.2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发热计算 8-201
8谐波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步骤 8-201
第7章齿轮联轴器202
1概述 8-202
2.1位移圆半径与齿廓曲率半径 8-204
2中、低速鼓形齿齿轮联轴器 8-204
2.2轴线有相对位移时侧隙的计算 8-206
2.3几何计算 8-208
2.4强度计算 8-208
2.5技术条件 8-212
3高速齿轮联轴器 8-213
3.1结构 8-213
3.2验算 8-217
第8章渐开线圆柱齿轮减219
速器优化设计219
1概述 8-219
2.1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8-220
2减速器齿轮的优化设计 8-220
2.2优化设计程序 8-221
3.1程序框图及说明 8-228
3减速器轴及轴承的校核计算 8-228
2.3应用实例 8-228
3.2程序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功能 8-243
4综合应用实例 8-244
4.1设计任务及步骤 8-244
3.3应用实例 8-244
参考文献 8-244
4.2计算结果的输出报告 8-244
7.4齿轮的设计计算910
4船用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型式945
热门推荐
- 1276569.html
- 2579515.html
- 2751329.html
- 1271923.html
- 1856697.html
- 29823.html
- 2866790.html
- 401144.html
- 3797765.html
- 708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0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0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4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2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0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2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6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