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毫米波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巴 顿(Button,K.J.),(美)威尔茨(Willtse,J.C.)著;方再根,刁育才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0266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毫米波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毫米波介绍与概述1
J.C.威尔茨1
一、背景1
二、新技术5
(一)源6
(二)混频器9
(三)元器件10
(四)天线11
三、系统应用12
(一)导弹制导12
(二)雷达13
(三)辐射测量学、遥感和射电天文学14
(四)通信16
(五)电子对抗18
参考文献20
(六)生物学应用20
第二章 毫米波雷达25
E.K.里蒂 G.W.尤厄尔25
一、毫米波雷达原理25
(一)毫米波雷达特性26
(二)雷达距离方程32
(三)元件和技术35
(四)毫米波雷达的应用36
(一)衰减和反射37
二、传播效应37
(二)多径效应44
三、杂波特性46
(一)陆地杂波46
(二)海洋杂波55
四、技术基础60
(一)接收机60
(二)发射机63
(三)天线71
(四)无源元件77
五、毫米波雷达设计举例80
六、毫米波雷达的应用84
(一)搜索和目标截获84
(二)测试系统与测量方法86
(三)制导和导引头91
(四)火控和跟踪93
参考文献96
第三章 导弹制导100
C.R.西肖尔100
一、引言100
(一)末制导问题100
(二)毫米波的优点101
二、传播和目标特性103
(一)大气和传播的影响104
(二)目标和背景特性107
三、距离方程118
(一)被动锥扫119
(二)主动锥扫123
四、毫米波导引头设计128
(一)导弹制导方案129
(二)导引头搜索和跟踪132
(三)波形与处理141
(四)导引头硬件152
五、对抗156
参考文献157
第四章 毫米波辐射源——行波管和固态源159
N.B.克雷默159
一、引言159
二、行波管159
(一)耦合腔电路162
(二)一般设计考虑165
(三)电子注168
(四)电子检169
(五)设计方法171
(六)实际考虑和特性173
三、固态源177
(一)崩越管工作原理177
(二)崩越管的设计考虑183
(三)二极管的封装191
(四)二极管的特性195
(五)功率放大器和注入锁相振荡器202
(六)崩越二极管的可靠性205
四、结束语207
参考文献208
第五章 介质波导型毫米波集成电路210
T.伊藤210
一、引言210
二、用于集成电路的介质波导211
(一)介质波导的型式211
(二)毫米波介质波导和光学介质波导的比较215
三、介质波导的传播特性217
(一)介质波导中的相位常数及场分布218
(二)衰减特性240
(三)理论分析的一些最新进展248
四、由介质波导构成的无源元件255
(一)定向耦合器256
(二)谐振器和滤波器259
(三)非互易器件264
五、有源元件266
(一)移相器267
(二)振荡器270
(三)混频器和自激混频器273
六、用于介质波导型毫米波集成电路的天线275
(一)表面波天线和阵276
(二)漏波天线278
七、分系统283
参考文献285
八、结束语285
第六章 用介质波导作亚毫米波导波实验288
M.辻 H.茂泽 K.泷山288
一、引言288
二、平板介质波导290
(一)分析290
(二)实验293
三、脊状介质波导311
(一)分析312
(二)实验316
四、圆柱介质波导324
(一)分析325
(二)实验331
五、结束语337
附录6-Ⅰ338
附录6-Ⅱ339
附录6-Ⅲ340
参考文献341
第七章 主动近毫米波系统的成象工作模式342
G.A.戈登 R.L.哈特曼 P.W.克鲁斯342
一、引言342
二、近毫米波的传播345
三、系统设计的一些考虑348
(一)搜索空域和速率348
(二)斑点平均351
(三)系统灵敏度354
四、系统限制和波长的综合考虑355
五、图象质量的一些考虑359
(一)对分辨力的要求359
(二)提高分辨力359
(三)图象斑点362
(四)图象闪耀365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
- 2727649.html
- 1775810.html
- 269705.html
- 3661104.html
- 2855450.html
- 2995838.html
- 986246.html
- 3040029.html
- 83096.html
- 1800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5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4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6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8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8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