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
  • 梁勇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1025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336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1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皮肤解剖学1

第一节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1

第二节 皮肤解剖1

第一篇 皮肤解剖组织胚胎学1

第三节 肌肉的发生2

第六节 皮肤附属器的发生2

第四节 皮肤血管和淋巴管的发生2

第五节 皮肤神经的发生2

第二节 真皮的发生2

第一节 表皮的发生2

第二章 皮肤胚胎学2

第三章 皮肤组织学3

第一节 表皮3

第二节 表皮与真皮交界处4

第三节 真皮4

第四节 皮下组织5

第五节 皮肤的血管5

第六节 皮肤的淋巴管5

第九节 皮肤的附属器6

第七节 皮肤的神经6

第八节 皮肤的肌肉6

第二篇 皮肤生理学8

第一章 皮肤生理学8

第一节 屏障作用8

第二节 分泌和排泄作用9

第三节 感觉作用11

第四节 体温调节作用12

第五节 吸收作用13

第六节 新陈代谢作用14

第七节 色素代谢作用15

第八节 形成角质作用16

第九节 毛发及甲的生理作用16

第十节 皮肤的自稳和呼吸作用17

第二章 皮肤中医生理学17

第一节 阴阳17

第二节 脏腑18

第三节 气血津液22

第四节 经络23

第一章 皮肤病西医病因学25

第一节 皮肤病的一般因素25

第三篇 皮肤病病因学25

第二节 皮肤病的主要因素26

第三节 影响皮肤病的因素26

第二章 皮肤病中医病因病机27

第一节 六淫致病27

第五节 内因致病28

第四节 外伤29

第三节 寄生虫29

第二节 疫疠29

第六节 瘀血、痰致病30

第四篇 皮肤病病理学31

第一章 皮肤病病理学31

第一节 表皮病理变化31

第二节 真皮病理变化33

第二章 皮肤病中医病理学35

第一节 邪正斗争与发病35

第三节 皮下组织病理变化35

第二节 基本病理36

第三节 脏腑失常37

第四节 皮损病理37

第五篇 皮肤病症状学41

第一章 皮肤病症状学41

第一节 自觉症状41

第二节 他觉症状41

第二章 中医皮肤科的征候45

第一节 病史47

第六篇 皮肤病诊断学47

第一章 皮肤病西医诊断学47

第二节 体格检查48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53

一、微生物检查53

二、血细胞及血化学检查53

三、细胞学检查53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54

五、免疫学检查54

七、菌素试验56

六、杭核抗体检查56

八、Kveim试验57

九、毛细血管镜检查57

十、肉样瘤皮肤试验57

十一、淋巴细胞外功能试验57

十二、免疫荧光检查58

十三、刚果红皮内试验59

十四、生理盐水皮肤试验59

十五、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59

十六、组织胺试验59

十九、肾腺皮质储备机能试验60

十八、脑脊液检查60

十七、卟啉检查60

二十、免疫球蛋白测定61

二十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62

第四节 治疗试验62

第二章 皮肤病中医五诊62

第一节 问诊62

第二节 望诊63

第三节 闻诊65

第四节 切诊(脉诊)65

三、麻木辩证67

第十节 经络辩证67

二、瘙痒辩证67

一、疼痛辩证67

第九节 自觉症状辩证67

第十一节 辩证举隅67

一、表里辩证举隅67

三、虚实辩证举隅67

四、阴阳辩证举隅67

二、寒热辩证举隅67

第八节 六经辩证67

第七节 卫气营血辩证67

第六节 六淫辩证67

第五节 脏腑辩证67

第四节 虚实辩证67

第三节 寒热辩证67

第二节 表里辩证67

第一节 阴阳辩证67

第三章 皮肤病中医辨证67

第五节 按诊67

五、脏腑辩证举隅68

六、气血辩证举隅76

七、卫气营血辩证举隅76

八、辩证分类76

第十二节 皮损辩证76

一、皮损形态、颜色、大小等辩证76

二、从症候群辩证76

三、皮损部位辩证78

第七篇 皮肤病药物学80

第一章 皮肤病内治法西药简编80

第一节 抗组织按类药80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82

第二节 辅助抗过敏药82

第四节 内分泌激素类药86

第五节 维生素类药87

第六节 抗生素、抗菌剂89

第七节 磺胺类药99

第八节 抗病毒药100

第九节 抗疟药100

第十节 免疫抑制剂101

第十一节 镇痛及镇静类药105

第十二节 生物制品类药105

第十三节 金属制品类药106

一、外用药透皮吸收机理107

第十四节 其他107

第二章 西医药物外治法药物107

二、外用药皮肤吸收的影响因素108

第一节 抗菌剂108

第二节 抗病毒剂112

第三节 抗真菌剂112

第四节 杀虫剂115

第五节 昆虫驱避剂115

第六节 清洁剂116

第七节 止痒剂116

第八节 收敛剂117

第九节 角质促进剂119

第十节 角质溶解剂120

第十一节 抗炎剂121

第十二节 性激素类124

第十三节 维生素类124

第十四节 抗敏剂124

第十五节 着色剂125

第十六节 避光剂125

第十九节 腐蚀剂127

第十八节 促进肉芽生长剂127

第十七节 脱色剂127

第二十节 制汗剂128

第二十一节 防腐剂128

第二十二节 除污剂129

第二十三节 芳香剂129

第二十四节 抗氧剂130

第二十五节 刺激剂130

第二十六节 抗肿瘤剂130

第二十八节 抗皮脂溢剂131

第二十七节 生发剂131

第二十九节 脱毛剂132

第三十节 覆饰剂132

第三十一节 增湿剂132

第三十二节 促进渗透剂132

第三十三节 保护剂132

第三十四节 其他外用药133

第三章 西医药物外治法制剂133

第一节 散剂133

第二节 溶液剂138

第三节 洗剂146

第四节 油剂152

第五节 酊剂154

第六节 搽剂162

第七节 乳剂168

第八节 软膏剂197

第九节 糊剂216

第十节 泥膏剂220

第十一节 胶浆剂221

第十二节 火棉胶剂222

第十三节 涂膜剂224

第十四节 膜剂227

第十五节 栓剂229

第十六节 硬膏剂230

第十七节 气雾剂231

第四章 内治法常用中药232

第一节 解表药232

一、辛温解表药232

一、清热泻火药233

二、清热凉血药233

第二节 清热药233

二、辛凉解表药233

三、清热燥湿药234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234

第四节 渗湿利水药235

第五节 温里药235

第六节 补养药235

一、补气药235

四、养阴药236

二、补阳药236

三、补血药236

第七节 固涩药237

第八节 化痰药237

第九节 祛暑药237

第十节 祛风湿药237

第十三节 平肝熄风药238

第十四节 化瘀药238

第十二节 安神药238

第十一节 芳香开窍药238

第十五节 止血药239

第十六节 行气药240

第五章 中医内治法制剂240

第一节 汤剂240

第二节 浓煎剂249

第三节 散剂249

第四节 丸剂250

第八节 片剂255

第七节 露剂255

第六节 酒剂255

第五节 膏剂255

第九节 糖浆剂256

第十节 冲剂256

第十一节 胶囊剂256

第十二节 注射剂257

第六章 中医外治法常用中药257

第七章 中医外治法制剂274

第一节 散剂274

第二节 软膏剂279

第三节 油剂282

第四节 酊剂282

第五节 酒剂283

第六节 硬膏剂283

第七节 洗剂284

第八节 糊剂284

第九节 烟熏剂285

第十节 锭剂285

第十五节 气雾剂286

第十四节 喷洒剂286

第十一节 熏洗剂286

第十三节 蜜剂286

第十二节 醋剂286

第十六节 乳剂287

第十七节 霜剂287

第十八节 涂膜剂287

第十九节 膜剂287

第二十节 胶剂288

第二十一节 合剂288

第二十二节 溶液剂288

第二十三节 煎剂288

第二十四节 纱布剂288

第二十五节 泥膏剂289

第二十六节 搽剂289

第二十七节 钉剂289

第二十八节 丹剂289

第五节 免疫疗法290

第四节 急诊治疗290

一、菌苗疗法290

二、免疫球蛋白疗法290

第一节 一般治疗290

第二节 对症治疗290

第一章 西医内治法290

第八篇 皮肤病治疗学290

第三节 对因治疗290

六、输血疗法291

八、发热疗法291

七、蛋白胨疗法291

五、自血疗法291

四、转移因子(TF)疗法291

三、牛痘苗疗法291

九、免疫核糖核酸(RNA)疗法292

十、左旋咪唑疗法292

十一、干扰素与干扰素诱导剂疗法292

十二、短小棒状杆菌(CP)疗法292

十三、卡介苗(BCG)疗法292

十四、胸腺素疗法292

十五、单克隆抗体疗法292

第八节 组织疗法293

第七节 血浆置换疗法293

十六、胎盘血疗法293

第六节 封闭疗法293

第九节 脱敏疗法294

第十节 高压氧疗法294

第二章 西医外治法294

第一节 西医药物外治法294

附:药物腐蚀疗法296

第二节 物理疗法296

一、红外线疗法296

二、可见光疗法296

三、紫外线疗法296

附: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297

四、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297

五、电水浴疗法299

六、间动电疗法299

七、干扰电疗法299

九、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300

十、达伐松电疗法300

八、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300

十一、中波疗法301

十二、中波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301

十三、短波疗法301

十四、超短波疗法301

十五、微波疗法301

十六、射频疗法301

二十、电热吹风疗法302

二十一、超声疗法302

十八、电烙和电干燥疗法302

十九、电凝疗法302

十七、电解疗法302

二十二、超声药物透入疗法303

二十三、水疗法303

第三节 石蜡疗法304

第四节 冷冻疗法304

第五节 磁疗法305

第六节 激光疗法305

附:常见皮肤病激光疗法306

一、X线疗法307

二、境界放射疗法307

第七节 放射疗法307

三、同位素疗法308

第八节 氧气疗法308

第九节 矿泉疗法308

第十节 皮损内注射疗法309

第十一节 TDP辐射疗法309

第十二节 手术疗法309

二、皮片移植术310

一、皮肤缝缩术310

附:腋窝——头皮移植术311

三、毛发移植术311

四、体表小外科手术312

五、匙刮术312

六、乱切术312

七、皮肤磨削术313

八、修脚术313

十一、腋臭手术疗法314

十、切割术314

九、结扎术314

十二、去疣术315

十三、划痕术315

十四、划切术315

第三章 中医内治法315

第一节 防治原则315

第二节 预防315

第三节 治则315

第四节 分型施治纲要316

第五节 皮损论治317

第六节 皮损部位施治318

第七节 治法概要319

附:内治法举要322

第八节 熏吸法325

第七节 熏洗法325

第六节 沐浴法325

第四节 浸泡法325

第五节 坐浴法325

第二节 洗涤法325

第一节 冲洗法325

第四章 中医药物外治法325

第三节 湿敷法325

第十七节 烧灼法326

第-二十三节 涂抹法326

第二十二节 扑撒法326

第二十一节 热烘法326

第二十节 烟熏法326

第十九节 熥熨法326

第十八节 雀啄法326

第十四节 雾化吸入法326

第十六节 灯烤法326

第十五节 火炙法326

第十三节 蒸汽吸入法326

第十二节 含嗽法326

第十一节 滴药法326

第十节 喷雾法326

第九节 喷洒法326

第三十四节 注射法327

第三十五节 水针法327

第三十三节 腐蚀法327

第三十二节 制痂法327

第三十六节 发疱法327

第三十七节 噙化法327

第三十八节 划痕法327

第二十四节 敷贴法327

第三十节 吸烟法327

第二十九节 药垫法327

第二十八节 药捻法327

第二十七节 插药法327

第二十六节 箍围法327

第二十五节 点药法327

第三十一节 蒸汽法327

第四十六节 铺垫法328

第五十三节 人工皮法328

第五十二节 干燥疗法328

第五十一节 湿润疗法328

第五十节 半暴露疗法328

第四十八节 包扎疗法328

第四十七节 药纸法328

第四十九节 暴露疗法328

第四十四节 药床法328

第四十三节 剥脱法328

第四十二节 揉药法328

第四十一节 摩擦法328

第四十节 注药法328

第三十九节 塞药法328

第四十五节 穿着法328

第六十节 药线法329

第六十五节 热熨法329

第六十四节 封包疗法329

第六十三节 蒸发罨包329

第六十二节 握药法329

第六十一节 吹药法329

第五十六节 兜肚法329

第五十九节 套着法329

第五十八节 脱痂法329

第五十七节 薄贴法329

第五十五节 佩袋法329

第五十四节 咬头法329

第三节 耳针疗法330

第二节 灸治疗法330

第五章 中医其他外治法330

第一节 针刺疗法330

第四节 梅花针疗法331

第五节 穴位注射疗法332

第六节 埋线疗法332

第七节 砭刺疗法332

第八节 皮内针疗法333

第九节 棘突针刺疗法333

第十节 挑剌法333

第十一节 委中穴针刺放血疗法333

第十二节 划耳疗法333

第十三节 耳穴压豆法333

第十七节 走罐法334

第二十节 雷火神针灸334

第十八节 药线结扎法334

第十九节 桑材火烘法334

第十五节 竹管疗法334

第十四节 药简拔法334

第十六节 水罐法334

第二十四节 拔罐法335

第二十七节 割耳胡蒜疗法335

第二十五节 烧灼拔除法335

第二十六节 割治疗法335

第二十三节 鸡蛋清疗法335

第二十二节 药制丝线法335

第二十一节 神灯照法335

第二十八节 倒模术336

复发性疱疹样角膜结膜炎337

生殖器疱疹337

口唇疮疹337

复发型单纯疱疹337

新生儿疱疹337

疱疹性湿疹337

播散性单纯疱疹337

接种性单纯疱疹337

疱疹性齿龈口腔炎337

原发型单纯疱疹337

第一节 单纯疱疹337

第一章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337

第九篇 皮肤病各论337

疱疹性外阴阴道炎337

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症338

第二节 带状疱疹340

坏疽型带状疱疹342

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342

眼带状疱疹342

泛发型带状疱疹342

不全型带状疱疹342

出血型带状疱疹342

大疱型带状疱疹342

非典型性带状疱疹342

第三节 扁平疣353

甲周疣360

指状疣360

特殊型寻常疣360

第四节 寻常疣360

丝状疣360

第五节 跖疣365

第六节 传染性软疣366

第七节 尖锐湿疣369

第八节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379

第九节 水痘380

第十节 传染性红斑381

第十二节 手足口病383

第十一节 婴儿玫瑰疹383

第十三节 挤奶员结节385

第十四节 牛痘样湿疹385

第十五节 水痘样疹386

第十六节 风疹387

第十七节 足口病388

第十八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89

第十九节 其他病毒感染性皮肤病390

中枢神经并发症391

子痘或匐行痘391

异常反应391

移植痘391

巨细胞包涵体病391

种痘反应391

B病毒病391

正常反应391

细菌感染392

Vaba猴病毒病392

羊痘392

牛型痘392

种痘后多形疹392

泛发性牛痘392

坏疽性牛痘392

湿疹痘392

猴天花病毒病393

?痘病毒病393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393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393

乙型肝炎抗原血症393

柯萨奇B组病毒疹394

柯萨奇B1394

柯萨奇A4394

柯萨奇A9394

柯萨奇B2394

柯萨奇B3394

非典型性麻疹综合征394

柯萨奇A组病毒疹394

柯萨其病毒疹394

柯萨奇湿疹394

传染性水疱病394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94

白蛉热395

埃可病毒25395

埃可病毒19395

埃可病毒18395

埃可病毒16395

埃可病毒11395

埃可病毒7395

埃可病毒5395

埃可病毒4395

埃可病毒2395

埃可病毒疹395

埃可病毒9395

登革热396

西尼罗河热396

绿猴热396

流行性出血热397

DuKe病397

新疆出血热397

登革热397

鲍温样丘疹病397

玻琍维亚出血热397

阿根廷出血热397

远东出血热397

病毒性出血热397

我国所见病毒性出血热397

鹦鹉热398

猫抓病398

流行性斑疹伤寒398

散发性斑疹伤寒398

地方性斑疹伤寒398

落山矶斑点热398

第二章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399

毛囊性脓疱疮399

链球菌感染或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性脓疱疮399

葡萄球菌感染性脓疱疮399

第一节 脓疱疮399

地中海热399

附:病毒性皮肤病防法要点399

战壕热399

丛林斑疹伤寒399

立克次体痘疹399

第二节 新生儿脓疱疮404

第三节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406

第四节 深脓疱疮407

第五节 毛囊炎411

第六节 秃发性毛囊炎412

第七节 穿凿性脓肿性头部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413

第八节 头部乳头状皮炎414

第九节 须疮415

第十节 丹毒416

第十一节 疖、疖病418

第十二节 附:疔疮421

一、颜面疔疮421

三、疔疮走黄422

二、手足部疔疮422

第十三节 痈423

第十四节 多发性汗腺脓肿425

第十五节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426

第十六节 化脓性汗腺炎426

第十七节 手(足)表浅性大疱性脓皮病427

第十八节 蜂窝织炎427

第十九节 传染性口角炎429

第二十节 增殖性脓皮病429

第二十一节 坏疽性脓皮病430

第二十二节 慢性溃疡性脓皮病431

第二十三节 化脓性甲沟炎433

第二十四节 坏疽性龟头炎434

第二十五节 面部脓皮病435

第二十六节 坏死性痤疮435

第二十七节 脓疱性细菌疹436

须部假性毛囊炎437

附:化脓性皮肤病防治要点437

穿通性鼻毛囊炎437

细菌性毛囊炎437

第二十八节 其他球菌感染性皮肤病437

坏疽性蜂窝织炎438

坏死性筋膜炎438

细菌共生性坏疽439

慢性链球菌性溃疡439

下疳型脓皮病439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439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439

淋球菌性皮炎440

葡萄状菌病440

耳廓软骨膜炎440

脓毒败血症性皮炎440

沙漠疮441

浅表性毛囊炎441

毛囊性脓疱疮441

小腿慢性毛囊炎441

小腿脓疱性萎缩性皮炎441

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441

脑膜炎球菌感染442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442

Reiter病443

婴儿肢端脓疱病444

巴尔通体病444

Meleney坏疽444

Fournier坏疽444

第三章 杆菌感染性皮肤病445

第一节 皮肤炭疽445

脓肿性穿凿性慢性脓皮病445

婴儿坏疽性皮炎445

第二节 类丹毒446

第三节 急性女阴溃疡447

第四节 糜烂性包皮龟头炎448

第五节 腋毛癣449

第六节 皮肤结核449

结核性初疮450

寻常性狼疮450

溃疡性皮肤结核451

疣状皮肤结核451

瘰疬性皮肤结核451

全身性粟粒性皮肤结核452

再感染性皮肤结核452

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453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453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453

酒渣鼻样结核疹454

苔藓样结核疹454

硬红斑454

阴茎结核疹455

苔藓性皮肤结核455

第八节 鼻硬结病458

第七节 红癣458

第九节 绿脓假单胞菌属感染459

坏死性臁疮459

绿甲综合征459

趾蹼感染459

外耳道炎459

绿脓杆菌毛囊炎459

第十二节 气性坏疽460

第十节 类鼻疽460

第十一节 马鼻疽460

第十三节 麻风病461

结核样型(TT)462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462

中间界线类(BB)462

瘤型(LL)462

未定类(Ⅰ)462

布鲁菌病466

无色菌科感染466

第十四节 其他杆菌所致的皮肤病466

野兔热467

肠杆菌属感染的皮肤表现467

鼠疫467

多杀巴斯德杆菌病468

鼠咬热468

着色杆菌病468

流感杆菌的皮肤感染468

假结核鼠疫菌病468

坏死杆菌病469

李斯德杆菌病469

皮肤白喉469

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469

类热带溃疡469

非典型分枝杆菌所致的皮肤病470

热带溃疡470

游泳池肉芽肿470

楚乐盖分枝杆菌感染471

龟分枝杆菌感染471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471

分枝杆菌性溃疡471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471

第四章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472

第一节 头癣472

白癣472

黄癣472

黑点癣472

脓癣472

附:头癣检查常规473

第二节 体癣474

第三节 股癣476

第四节 手癣477

第五节 足癣480

第六节 甲癣486

第七节 须癣486

第八节 叠瓦癣489

第九节 花斑癣489

第十一节 皮肤癣菌疹491

第十节 掌黑癣491

第十二节 念球菌病492

口腔念珠菌病492

念珠菌性口角炎、舌炎、唇炎493

念珠菌性阴道炎、阴茎头炎493

念珠菌性间擦疹493

念珠菌性甲沟炎及甲床炎493

尿布皮损性念珠菌病493

扁平苔藓样念珠菌病493

慢性粘膜念珠菌病494

念珠菌疹494

念珠菌性肉芽肿494

泛发性念珠菌病494

第十三节 放线菌病496

第十四节 耳真菌病496

第十五节 着色霉菌病496

第十六节 曲霉菌病497

其他隐球菌病498

皮肤粘膜隐球菌病498

肺隐球菌病498

第十七节 隐球菌病498

中枢神经隐球菌病498

第十八节 鼻孢子菌病499

第十九节 孢子丝菌病499

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499

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499

皮外及播散性孢子丝菌病499

第二十节 组织胞浆菌病500

脑毛霉菌病501

第二十三节 球孢子菌病501

皮肤毛癣菌病501

胃肠毛癣菌病501

第二十一节 毛结节菌病501

肺毛霉菌病501

第二十二节 毛霉菌病501

白色毛结节病501

黑色毛结节病501

第二十五节 其他真菌感染性皮肤病502

第二十四节 是菌肿502

原发性球孢子菌病502

播散性球孢子菌病502

奴卡氏菌病503

芽生菌病504

巴西芽生菌病504

皮下藻菌病504

疤痕型芽生菌病505

皮肤链互隔菌病505

皮肤原藻病505

马内青霉菌病505

甲真菌病506

远端甲下真菌病506

白色表浅甲真菌病506

近端甲下真皮病506

白色念珠菌性甲真菌病506

铁锈色癣菌性肉芽肿和全身性癣菌病506

虫霉菌病506

雅司507

第五章 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507

品他508

地方性梅毒508

Lyme病509

钩端螺旋体病509

第六章 动物所致的皮肤病510

第一节 虫咬皮炎510

第二节 虱病511

第三节 蠓咬皮炎511

第四节 隐翅虫皮炎512

第五节 桑毛虫皮炎513

第六节 松毛虫皮炎514

第七节 螨皮炎514

第八节 疥疮515

第九节 皮肤蝇蛆病521

第十节 钩蚴皮炎521

第十二节 臭虫叮咬522

第十一节 跳蚤叮咬522

第十三节 蚊叮咬523

第十四节 皮肤腭口虫病523

第十五节 水母(海蜇皮炎)皮炎523

第十六节 毒鱼刺螯伤523

第十七节 蝎螯伤524

第十八节 蜈蚣刺伤524

第二十节 匐行疹525

第二十一节 皮肤猪囊虫病525

第十九节 恙螨皮炎及恙螨热525

第二十二节 裂头蚴病526

第二十三节 丝虫病527

第二十四节 皮肤黑热病528

第二十五节 皮肤阿米巴病528

第二十六节 蜂螯伤529

第二十七节 毒蛇咬伤529

第二十八节 水蛭咬伤531

第二十九节 毛囊虫病531

第三十一节 蛲虫病532

第三十二节 动物所致的其他皮肤病532

第三十节 血吸虫皮炎532

滴虫病533

弓浆虫病533

锥虫病533

疟疾皮肤表现534

包虫病534

肺吸虫病534

龙线虫病535

旋毛虫病535

罗阿丝虫病535

盘尾丝虫病535

刺毛虫皮炎536

白蛉叮咬536

蚋叮咬536

蚁螯伤536

虻叮咬536

蜱咬伤537

动物疥疮537

甲虫皮炎537

潜蚤病537

其他螨引起的皮肤病538

革螨538

鸡皮刺螨538

囊禽刺螨538

柏氏禽刺螨538

粉螨538

尘螨538

蒲螨538

珊瑚刺伤539

海绵刺伤539

蜘蛛咬伤539

海葵刺伤539

黄貂鱼伤害540

蜥蜴咬伤540

海水浴者皮肤540

蛔虫病540

弓蛔虫病540

急性湿疹541

第一节 湿疹541

第七章 变应性皮肤病541

类圆线虫病541

棘唇虫病541

脐部湿疹542

手部湿疹542

女阴湿疹542

阴囊湿疹542

肛门湿疹542

乳部湿疹542

耳部湿疹542

慢性湿疹542

亚急性湿疹542

小腿湿疹543

自身敏感性湿疹543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543

钱币状湿疹543

婴儿湿疹543

皲裂性湿疹543

第二节 异位性皮炎555

第三节 接触性皮炎558

第四节 漆性皮炎560

第六节 药物性皮炎562

第五节 麦收皮炎562

荨麻疹型药疹563

固定红斑型药疹563

猩红热及麻疹型药疹563

湿疹样型药疹563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563

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症型药疹563

扁平苔藓样药疹564

其他表现564

血管炎型药疹564

紫癜型药疹564

痤疮样药疹564

光敏皮炎型药疹564

多形性红斑型药疹564

第七节 荨麻疹566

寻常性荨麻疹567

人工荨麻疹567

胆碱能性荨麻疹568

蛋白胨性荨麻疹568

延迟性家族性热荨麻疹568

血清病性荨麻疹568

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568

血管神经性水肿568

热荨麻疹568

寒冷性荨麻疹568

日光性荨麻疹568

局限性热荨麻疹568

第八节 丘疹性荨麻疹580

第九节 颜面再发性皮炎581

第十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582

第八章 物理性皮肤病583

第一节 鸡眼583

第二节 胼胝585

第三节 火激红斑586

第四节 擦烂红斑587

第五节 冷红斑587

第六节 尿布皮炎588

急性放射性皮炎589

慢性放射性皮炎589

第七节 放射性皮炎589

第八节 寒冷性脂膜炎590

第九节 冻疮590

第十节 褥疮596

第十一节 烧烫伤599

第十二节 小腿红绀症602

第十三节 肢端青紫症602

第十四节 冷球蛋白血症603

第十五节 手足皲裂604

第十六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607

第十七节 痱子607

第十八节 其他物理性皮肤病608

电击伤609

冻伤609

冷超敏性皮肤病609

打猎反应609

冷凝集素综合征610

冷纤维蛋白原血症610

战壕足611

裂纹性棘皮瘤611

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皮肤血管炎611

冲浪运动员结节612

摩擦水疱612

黑踵612

夏季皮炎612

第九章 光源性皮肤病613

第一节 日光性皮炎613

足跟压力性疼痛性丘疹613

鼻毛假性毛囊炎613

摩擦红斑613

第二节 植物——日光性皮炎614

第三节 光感性皮炎615

第五节 肱桡部夏令瘙痒症616

星状假性自发性疤痕616

光化性弹力组织变性616

胶样粟丘疹616

日光性唇炎616

结节性类胚胎瘤病616

第四节 慢性光源性皮炎616

第六节 多形性日光疹617

第七节 幼年性春季发疹617

第八节 牛痘样水疱疹618

第九节 夏令水疱病618

第十节 海员皮肤618

第十一节 泥螺—日光性皮炎618

附:光感性皮肤病防治原则619

光变态反应性药疹619

光毒性药疹619

光线性药疹619

光变态反应619

光毒性接触性皮炎619

光接触性皮炎619

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619

光线性肉芽肿619

第十三节 其他光源性皮肤病619

第十二节 项部菱形皮肤619

外源性光感性皮炎619

光化性扁平苔藓621

持久性光反应621

第十章 职业性皮肤病621

第一节 概论621

氢氟酸灼伤623

碱灼伤623

醋酸灼伤623

甲酸(蚁酸)灼伤623

石炭酸灼伤623

硝酸灼伤623

硫酸灼伤623

第二节 酸碱灼伤623

盐酸灼伤623

光毒性皮炎624

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痣624

疣赘和肿瘤624

中毒性黑皮病624

痤疮、毛囊炎624

皮炎624

第三节 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所致的皮肤病624

第四节 金属及其化合物所致的皮肤病625

砷及其化合物625

慢性砷中毒625

接触性皮炎625

铬及其化合物625

皮肤粘膜溃疡625

急性或慢性铍中毒626

钴及其化合物626

皮肤肉芽肿626

铍溃疡626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626

锌及其化合物626

锑及其化合物626

接触性皮炎626

铍及其化合物626

镍湿疹626

镍皮炎626

镍及其化合物626

皮炎和湿疹626

大漆皮炎627

虫胶627

松香627

第六节 树脂和塑料所致的皮肤病627

第五节 有机溶剂引起的皮肤病627

钒及其化合物627

硒及其化合物627

汞及其化合物627

第九节 药物所致的职业性皮肤病628

二乙基对苯撑二胺硫酸盐628

二硝酸氯苯628

密妥耳及对苯二酚628

对苯二胺628

第八节 芳香族氨基及硝基化合物所致的皮肤病628

聚丙烯腈628

聚己内酰胺628

第七节 合成纤维及单体所致的皮肤病628

甲醛628

聚氯乙烯628

环氧树脂628

脲醛树脂628

酚醛树脂628

聚对苯二酸乙二醇脂628

第十一节 稻田皮炎629

浸渍糜烂性皮炎629

尾蚴皮炎629

有机汞农药629

有机磷农药629

第十节 农药所致的皮肤病629

第十二节 橡胶及其制品所致的皮肤病630

第十三节 松节油皮炎630

第十四节 煤矿工业所致的皮肤病630

第十五节 职业性硬皮病630

第一节 皮肤瘙痒症631

第十一章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631

第十七节 油彩皮炎631

第十六节 菜农皮炎631

第十八节 小提琴手颈部皮炎631

女阴瘙痒症632

外耳道瘙痒症632

掌跖瘙痒症632

头部瘙痒症632

小腿瘙痒症632

阴囊瘙痒症632

肛门瘙痒症632

局限性瘙痒症632

全身性皮肤瘙痒症632

第二节 寄生虫恐怖症642

第三节 拔毛癖642

第四节 神经表皮剥蚀642

第五节 人工皮炎643

第六节 神经性皮炎643

第七节 痒疹649

单纯性痒疹650

Hebra痒疹650

成人急性单纯性痒疹650

第八节 结节性痒疹651

第九节 妊娠性痒疹653

早发型妊娠痒疹653

迟发型妊娠痒疹653

第十节 冬季痒疹653

第十一节 股外侧皮神经炎653

第十二节 皮痛654

第十四节 其他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655

第十三节 痒点655

渗出性盘状及苔藓样皮炎656

咬甲癖656

捻皮癖656

疾病恐怖656

皮肤行为症657

灼痛657

足穿通性溃疡657

三叉神经营养性损害657

先天性感觉性神经病658

脊髓空洞症658

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658

坐骨神经损伤658

渗出性神经性皮炎659

皮肤垢着病659

第十二章 红斑类皮肤病659

第一节 结节性红斑659

第二节 多形红斑661

斑疹—丘疹型多形红斑662

水疱—大疱型多形红斑662

重症型多形红斑662

第三节 毒性红斑665

第四节 猩红热样红斑665

单纯性回状红斑666

风湿性边缘红斑666

慢性迁延性红斑666

匐行性回状红斑666

离心性环状红斑666

第五节 环状红斑666

第六节 持久性圆形红斑667

第七节 掌红斑667

第八节 酒红斑667

第九节 持久性隆起红斑667

第十节 新生儿红斑667

第十二节 月经疹668

第十一节 持久性色素障碍性红斑668

第十三节 其他红斑类皮肤病669

鲭鱼类中毒所致的潮红综合征670

变应性亚败血症性红斑670

新生儿暂时性萎缩性回状红斑670

第十三章 丘疹鳞屑性皮肤病670

第一节 扁平苔藓670

毛囊性扁平苔藓671

萎缩性扁平苔藓671

线状扁平苔藓671

环状扁平苔藓671

慢性局限性扁平苔藓671

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671

肥大性扁平苔藓671

红斑性扁平苔藓672

掌跖扁平苔藓672

热带性扁平苔藓672

滴状扁平苔藓672

大疱性扁平苔藓672

钝头性扁平苔藓672

孤立性扁平苔藓675

第二节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675

第三节 条纹性苔藓676

第四节 光泽苔藓677

第五节 金黄色苔藓677

第六节 念珠状苔藓678

第七节 小棘苔藓678

第八节 阴茎珍珠样疹678

第九节 玫瑰糠疹679

第十节 单纯性糠疹681

第十一节 石棉状糠疹682

第十二节 红皮病682

第十三节 落屑性红皮病685

地图状银屑病686

蛎壳状银屑病686

脂溢皮炎样银屑病686

泛发型银屑病686

带状银屑病686

环状(回状)银屑病686

点滴状银屑病686

钱币状银屑病686

其他形态的银屑病686

典型寻常型银屑病686

寻常型银屑病686

第十四节 银屑病686

掌跖性脓疱型银屑病687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687

关节病型银屑病687

红皮病型银屑病687

疣状银屑病687

慢性肥厚性银屑病687

扁平苔藓样银屑病687

脓疱型银屑病687

第十五节 类银屑病710

点滴型类银屑病710

苔藓样型类银屑病710

斑块型类银屑病710

痘疹样类银屑病710

尿布银屑病711

第十六节 其他丘疹鳞屑性皮肤病711

妊娠性丘疹性皮炎712

黑色丘疹性皮病712

症状性苔藓样疹712

第十四章 水疱性皮肤病713

第一节 天疱疮713

寻常型天疱疮713

增殖型天疱疮715

落叶型天疱疮715

红斑型天疱疮716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718

第三节 良性家族性慢性天疱疮719

第四节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720

第五节 幼年类天疱疮720

第六节 疱疹样皮炎721

第七节 连续性肢端皮炎722

手足复发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Paisini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第八节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724

第九节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725

第十节 角层下脓疱性皮病726

第十一节 疱疹样脓疱病726

第十二节 妊娠疱疹727

第十三节 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728

第十四节 掌跖脓疱病728

第十六节 其他水疱性皮肤病730

第十五节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730

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731

疱疹样天疱疮731

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732

新生儿一过性脓疱性黑病变732

某些系统性疾病伴发的皮肤水疱732

第十五章 角化性皮肤病732

第一节 毛孔苔藓732

第二节 毛囊角化病733

第三节 鳞状毛囊角化病734

第五节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管)角化病735

第四节 汗孔(管)角化病735

第六节 指节垫736

第七节 先天性角化不良病736

第八节 光化性角皮症737

第九节 掌跖角化病737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737

点状掌跖角皮病737

限局性掌跖角皮病738

掌跖性角皮症伴发牙周病738

残毁性掌跖角化病738

进行性掌跖角化病738

条纹状角化病738

掌跖角化病伴食道癌738

米来达病739

绝经期角皮病739

播散性掌跖角皮症伴发角膜营养障碍739

Touraine多角化病739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740

症状性掌跖角皮症740

第十一节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741

第十节 灰泥角皮病741

第十二节 正圆形糠疹742

第十三节 毛发红糠疹742

第十四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744

第十五节 克尔氏病745

第十六节 脓疱性角化不全病745

第十七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746

第十八节 其他角化性皮肤病746

淋巴水肿性角皮症747

限局性角化症747

疣状肢端角化症747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747

穿通性毛囊炎747

可变性红斑角皮症748

慢性苔藓样角化病748

皮肤乳头瘤病749

Mantoux汗孔角化症749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749

第一节 红斑狼疮749

盘状红斑狼疮7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52

多发性肌炎型755

第二节 皮肌炎(DM)765

皮肌炎型765

重叠型765

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型765

线状或带状硬皮病768

滴状或点状硬皮病768

斑状硬皮病768

局限性硬皮病768

第三节 硬皮病768

系统性硬皮病(PSS)769

第四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775

第五节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776

第六节 干燥综合征(SS)777

第七节 白塞氏综合征780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786

类风湿性血管炎786

类风湿性结节786

重叠结缔组织病786

第八节 其他结缔组织病786

嗜酸性筋膜炎(EF)787

嗜酸性粒细胞蜂窝织炎787

播散性嗜酸细胞胶原病788

成纤维细胞性风湿病788

复发性风湿病788

第十七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789

第一节 雀斑789

第二节 黄褐斑791

第三节 老年性雀斑样黑痣797

第四节 瑞尔黑病变797

第五节 妇女颜面黑变病799

第六节 进行性肢端黑病变799

第七节 色素性口周红变病799

第八节 血色病799

第九节 阿狄森病800

第十三节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801

第十二节 特发性后天性斑状色素沉着801

第十一节 皮肤异色症801

第十节 颜面—项部毛囊性红色黑变病801

第十四节 意外性粉尘沉着症802

第十五节 遗传性硬化性皮肤变色症802

第十六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802

哮喘伴黑素沉着803

神经系统病伴黑素沉着803

淋巴瘤伴黑素沉着803

成人黑棘皮病803

异位ACTH综合征803

慢性感染伴黑素沉着803

泛发性色素异常症803

咖啡斑803

黑皮病803

第十七节 其他色素增加的皮肤病803

肿瘤恶液质伴黑色素沉着803

吸收不良综合征伴黑素沉着804

外源性色素沉着804

内源性非黑素色素沉着804

炎症后色素沉着804

Vagabonds病伴黑素沉着804

贫血伴黑素沉着804

维生素缺乏伴黑素沉着804

淀粉样变伴黑素沉着804

肝硬化伴黑素沉着804

肾功能衰竭伴黑素沉着804

结缔组织性疾病伴黑素沉着804

焦油黑病变805

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805

家族性进行性色素过度沉着症805

摩擦黑病变805

网状色素皮病805

药物引起的色素异常806

黑子807

发疹性黑子病807

面正中黑子病807

色痣808

交界痣808

混合痣808

皮内痣808

结合膜痣808

甲母痣808

良性幼年黑素瘤809

先天性色痣809

神经皮肤黑变病809

蒙古斑810

蓝痣810

太田痣811

色素性毛表皮痣811

伊藤痣811

婴儿色素性外胚叶肿瘤811

新生儿皮肤颜色改变812

气球状细胞痣812

第十八节 白癜风813

第十九节 其他色素减少的皮肤病820

白化病820

斑驳病820

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820

特发性点状白斑820

Waarde—nhurg综合征821

老年性白斑821

ChediaK—Higashi综合征821

无色素性痣821

第十八章 皮肤血管及淋巴管性皮肤病821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821

Tietz氏综合征821

Alezz-andrini氏综合征821

Vogt-小柳氏综合征821

白色糠疹821

进行性对称性白斑病821

离心性后天性白皮病821

贫血痣821

肾型过敏性紫癜822

腹型过敏性紫癜822

关节型过敏性紫癜822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822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829

第三节 结节性血管炎831

第四节 急性热性嗜中性皮病831

第五节 韦格纳肉芽肿病833

第六节 变应性肉芽肿病834

第七节 红斑性肢痛症834

第八节 雷诺病836

第九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41

静脉曲张847

第十节 静脉曲张综合征847

静脉机能不全848

小腿静脉性溃疡849

第十一节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851

第十二节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852

第十三节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852

第十四节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852

第十五节 网状青斑854

原发性淋巴水肿855

继发性淋巴水肿855

第十六节 淋巴水肿855

第十七节 紫癜85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57

继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57

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紫癜857

血小板增多症性紫癜857

血管内压增高的紫癜857

新生儿紫癜858

暴发性紫癜858

单纯性紫癜858

巨球蛋白血症性紫癜858

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858

冷球蛋白血症性紫癜858

皮质类固醇性紫癜858

老年性紫癜858

瘙痒性紫癜859

郁滞性紫癜859

自身红细胞敏感859

第十八节 毛细血管扩张症861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62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皮肤862

毛细血管扩张862

全身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63

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863

第十九节 损伤后的血管痉挛病863

第二十节 静脉血栓形成863

下肢深部小静脉丛血栓形成863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863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866

第二十一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866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866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867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867

第二十二节 其他皮肤血管病869

静脉性坏疽869

李福三联征869

坠积性皮炎869

胫前色素斑869

皮肤血管炎870

青斑血管炎870

巨细胞动脉炎871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872

致命性面部中线肉芽肿病872

荨麻疹性血管炎872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873

肠吻合综合征伴肠道疾病皮肤关节炎综合征873

面部肉芽肿873

类风湿性关节炎873

急性泛发性脓疱性细菌疹873

脓疱性血管炎873

Beh-cet病873

黑色萎缩874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874

精神性紫癜874

Marshall-White综合征875

中毒性紫癜875

动静脉吻合症875

容易挫伤综合征875

发作性手部血肿875

节段透明性血管炎876

紫趾综合征876

第十九章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876

第一节 维生素A缺乏病876

第二节 核黄素缺乏病877

第三节 菸酸缺乏症878

第四节 坏血病879

第七节 肠原性肢端皮炎880

第六节 皮肤钙沉着症880

第五节 维生素K缺乏病880

第八节 硬肿症883

第九节 胶样粟丘疹884

第十节 粘液性水肿884

限局性粘液性水肿884

象皮病型885

全身性粘液水肿885

粘液水肿性苔藓885

弥漫型885

局限型885

第十一节 黑棘皮病886

真性黑棘皮病886

假性黑棘皮病886

药物性黑棘皮病886

综合征性黑棘皮病886

症状性黑棘皮病886

恶性黑棘皮病886

第十二节 胡萝卜素血症887

第十三节 类癌综合征887

淀粉样变苔藓888

第十四节 皮肤淀粉样变888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888

斑状淀粉样变889

肿胀型淀粉样变889

结节状淀粉样变889

PCA综合征889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889

第十五节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891

第十六节 毛囊性粘蛋白病891

第十七节 粘液样囊肿892

第十八节 蛋白质营养不良892

第十九节 卟啉症892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893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893

红细胞生成性粪卟啉症893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893

混合型卟啉症893

遗传性粪卟啉症894

迟发性皮肤卟啉症894

第二十节 痛风895

第二十一节 黄色瘤897

原发性代谢性黄色瘤897

扁平黄色瘤897

幼年性黄色瘤898

播散性黄色瘤898

不伴血清脂异常及其他疾患的黄色瘤898

继发性黄色瘤898

发疹性黄色瘤898

腱黄瘤898

结节性黄色瘤898

手掌线状黄瘤898

睑黄瘤898

第二十二节 高脂蛋白血症899

高脂蛋白血症Ⅰ型899

高脂蛋白血症Ⅱ型899

高脂蛋白血症Ⅲ型899

低钙血症900

甲状腺素杵状指900

Cushing综合征900

苯丙酸酮尿症900

第二十三节 其他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900

高脂蛋白血症Ⅴ型900

高脂蛋白血症Ⅳ型900

肢端肥大症900

褐黄病901

同构胱氨酸尿901

Gaucher病901

Tangier病901

弥漫性体部血管角皮瘤901

Niemann-Pick病901

组织细胞增生症X904

类脂蛋白沉着症905

类脂性皮肤关节炎905

播散性脂质肉芽肿病906

先天性色氨酸代谢障碍906

疣状黄瘤907

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瘤907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907

岩藻糖沉积病907

伴有巨大淋巴腺病的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908

具有副球蛋白血症的渐进性坏死性黄色肉芽肿909

先天性自愈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909

全身发疹性组织细胞瘤909

Morquio病910

糖尿病性皮肤病910

网状红斑性粘蛋白病910

眼皮肤酪氨酸代谢紊乱症910

维生素D所致的皮肤病911

维生素D缺乏症911

维生素D过多症911

维生素D过敏911

维生素A过多症911

维生素B1缺乏症911

维生素B6缺乏症911

精氨琥珀酸尿症912

单氨羧酸类氨基酸尿症912

糖原累积病Ⅰ型912

维生素B12缺乏症912

叶酸缺乏症912

氨酰基脯氨酸酶缺乏症913

呆小症913

皮肤局灶性粘蛋白病913

第二十章 皮下脂肪组织疾病913

第一节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913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915

第二节 其他皮下脂肪组织疾病915

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916

皮下脂肪肉芽肿916

结节性脂肪坏死916

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917

外伤性脂肪坏死917

压力性脂膜炎917

人工性脂膜炎917

临死前脂肪凝固918

痛性脂肪疝918

痛性肥胖病918

硬化性脂肪肉芽肿918

胰岛素性脂肪萎缩919

局限性脂肪萎缩919

环状脂肪萎缩919

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919

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920

婴儿腹部远心性脂肪营养不良920

儿童颅部筋膜炎920

肠性脂质营养不良921

新生儿水肿921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921

新生儿硬化症922

第二十一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923

第一节 结节病923

冻疮样狼疮型结节病924

斑丘疹和红斑型结节病924

斑块型结节病924

红皮病型结节病924

其他型结节病924

结节型结节病924

血管狼疮型结节病924

环状型结节病924

丘疹型结节病924

疤痕型结节病924

结节性红斑型结节病924

第二节 环状肉芽肿926

第三节 异物反应和异物肉芽肿927

油性肉芽肿928

铍肉芽肿928

硅土肉芽肿928

锆肉芽肿929

硅化物肉芽肿929

淀粉肉芽肿929

植物性肉芽肿929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930

多形性肉芽肿930

毛发肉芽肿930

第四节 其他非感染性肉芽肿930

结节性耳轮软骨炎931

婴儿臀部肉芽肿931

第二十二章 真皮强力纤维疾病931

第一节 结缔组织痣931

浅表性皮肤脂肪瘤痣932

第三节 皮肤松垂症932

第二节 弹性假黄瘤932

鲨鱼皮样斑块型932

结节型932

丘疹型932

先天型933

获得型933

局限型933

第四节 眼睑松垂症933

Ⅴ型(性联型)934

Ⅲ型(良性关节活动过度型)934

Ⅳ型(瘀斑型或动脉型)934

Ⅰ型(重型皮肤弹性过度)934

第五节 皮肤弹性过度934

Ⅱ型(轻型皮肤弹性过度)934

Ⅵ型(眼型)—Ⅸ型935

第六节 Werner综合征935

第七节 成骨不全935

播散性弹力纤维瘤936

耳部弹力纤维性结节936

手足胶原斑936

柠檬色皮肤936

结节性类弹力纤维瘤936

第九节 其他真皮弹力纤维疾病936

Ⅳ型成骨不全936

Ⅲ型成骨不全936

Ⅱ型成骨不全936

Ⅰ型成骨不全936

第八节 光线弹力纤维病936

弹力纤维瘤937

眼睑松弛—上唇肥厚综合征937

儿童早老症937

腭部粘膜下纤维化937

第二十三章 萎缩性皮肤病938

第一节 萎缩性毛发角化症938

反应性穿通胶原病938

匐行性穿通弹力纤维病938

第二节 老年性皮肤萎缩939

第三节 萎缩纹939

青春期萎缩纹939

Cushing综合征或皮质类醇激素萎缩纹940

妊娠纹940

第四节 面部偏侧萎缩940

第五节 斑状萎缩940

皮肤痘疮形斑状萎缩941

施文宁格和布济型皮肤松弛症941

第六节 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941

继发性斑状萎缩941

Jadassohn型941

雅达松型斑状萎缩941

原发性斑状萎缩941

Pellizari型941

第七节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942

第八节 其他萎缩性皮肤病942

Marfan综合征943

指(趾)断症943

高乐斯全层萎缩944

硬化性全层萎缩944

局部全层萎缩944

假性指(趾)断症944

萎缩性多软骨炎945

肢端早老症945

肢骨纹状肥厚症946

颈部假性皮萎缩946

白色萎缩946

女阴干枯946

橡皮样多发性神经瘤947

软纤维瘤947

第一节 神经纤维瘤病947

阴茎干枯947

第二十四章 遗传性皮肤病947

第二节 鱼鳞病948

寻常性鱼鳞病948

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948

性联遗传性鱼鳞病948

显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948

隐性遗传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948

胎儿鱼鳞病949

后天性鱼鳞病949

限局性线状鱼鳞病949

第三节 着色性干皮病951

第四节 结节性硬化症952

第五节 色素失禁症952

第六节 其他遗传性皮肤病953

脱色性色素失禁症953

火棉胶样婴儿953

重型胶样婴儿954

回状颅皮954

先天性角化不良综合征954

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955

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955

先天性外胚叶缺损955

先天性面部外胚叶发育不良956

类着色干皮病956

家族性地中海热956

软骨外胚叶发育不全957

软骨—毛发发育不良957

眼齿指(趾)发育不良957

Conradi病957

副耳958

颈部瘘管及囊肿958

杵状指958

耳瘘958

甲状舌骨囊肿及窦道959

先天性包涵性皮样囊肿959

脐发育不良959

脐肠系管异常959

脐尿管异常959

子宫内引起的缩窄带960

残留性多指症960

鼻横沟960

念珠状错构瘤960

先天性背部皮肤的各种窦道960

生殖器会阴裂缝先天窦道及囊肿960

人类尾巴960

脊柱融合缺陷960

遗传性并指症961

指挛曲症961

先天性泛发性纤维瘤病961

婴儿指部纤维瘤病961

其他青年型纤维瘤病961

婴儿纤维错构瘤961

进行性婴儿纤维瘤病961

颈部纤维瘤病961

骨膜增生厚皮症962

皮肤再生不良962

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征963

获得性多发性血管瘤963

大头、假性乳头水肿及多发性血管瘤963

皮肤血管瘤伴系统性血管瘤病963

溃疡残毁性血管瘤963

先天性多发性血管瘤963

第二十五章 皮脂腺疾病964

第一节 皮脂溢出964

油性皮脂溢964

干性皮脂溢964

第二节 皮脂缺乏症965

第三节 脂溢性皮炎965

第四节 痤疮968

寻常型痤疮968

丘疹型痤疮968

脓疱型痤疮968

囊肿型痤疮968

恶病质性痤疮969

聚合型痤疮969

结节型痤疮969

萎缩型痤疮969

婴儿痤疮970

热带痤疮970

月经前痤疮970

第五节 酒渣鼻981

肉芽肿性酒渣鼻981

眼酒渣鼻981

口周皮炎985

着色性口周红斑985

第六节 其他皮脂腺疾病985

黑头粉刺985

成簇性眼眶周粉刺985

第二十六章 汗腺疾病987

第一节 多汗症987

第二节 汗疱症988

第三节 臭汗症989

血汗症992

鼻红粒病993

尿汗症993

福克斯—阜太斯病993

色汗症993

第四节 其他汗腺疾病993

热带汗闭性衰竭994

少汗症994

第二十七章 毛发疾病995

第一节 斑秃995

第二节 脂溢性脱发1001

先天性秃发1003

第三节 其他毛发疾病1003

后天性秃发1004

疤痕性秃发1004

普秃综合征1004

假性斑秃1005

妇女雄激素原性秃发1005

休止期脱发1005

生长期脱发1005

全身性多毛症1006

局部性多毛症1006

少毛症1006

痣样多毛症1007

症状性多毛症1007

医源性多毛症1007

妇女多毛症1007

先天性胎毛增多症1007

后天性胎毛增多症1007

白发1007

环状发1007

结毛症1009

玻璃丝发1009

毛发纵裂症1009

念珠状毛发1009

结节性脱发病1009

扭曲发1009

羊毛状发1010

管形毛发1010

小棘状毛壅病1010

假性念珠形发1010

脂肿性秃发1011

损伤性秃发1011

小斑片性秃发1011

分叉发1011

Menkes扭曲发综合征1011

毛盖瘤1011

竹节状毛发1011

Piccardi-Lassueur-Graham-Little综合征1012

后天性厚甲1016

重型先天性厚甲综合征1016

Ⅱ型先天性厚甲综合征1016

Ⅰ型先天性厚甲综合征1016

先天性厚甲综合征1016

厚甲1016

缺甲1016

第二节 各种甲病的诊断要点1016

第一节 甲病的分类与治疗1016

第二十八章 指(趾)甲疾病1016

甲凹点1017

逆剥1017

甲反向胬肉1017

甲胬肉1017

网拍状甲1017

反甲1017

20甲营养不良1017

巨甲与小甲1017

薄甲10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