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
  • 杨庆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136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现/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序 方克立1

上编(1900—1949年)3

第一章 经学家的易学研究3

第一节 章炳麟、刘师培的易学研究4

一、对卦名及卦爻辞之文字学的研究5

二、论《易》象8

三、论《易经》中的社会进化思想11

四、以佛解《易》14

五、刘师培论《史记》中的《易》说17

第二节 杭辛斋及其易学21

一、论历代易学22

二、论易象25

三、论易数30

四、论易与古今中外之科学40

一、论观象系辞42

第三节 尚秉和及其尚氏易学42

二、论易理48

三、论先儒诂《易》失误之原因52

四、《焦氏易林》研究57

第二章 古史辨派与唯物史观派的易学研究60

第一节 顾颉刚及其易学研究61

一、论卦爻辞中的故事62

二、论卦爻辞的著作年代及作者64

三、论《易经》与《易传》的关系67

四、“观象制器”与《易传》的著作年代70

五、《周易》与中国上古史73

第二节 李镜池及其《周易探源》77

一、《周易》的成书、时代和作者78

二、《周易》的内容、性质84

三、《易传》探源92

一、《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99

第三节 郭沫若及其《周易》与古代社会研究99

二、《周易》之制作时代107

第四节 古史辨派和唯物史观派易学研究的影响及评价113

一、古史辨派易学研究的影响及评价113

二、郭氏易学研究的影响及评价116

第三章 易学研究的新探索121

第一节 《易经》注释的新探索121

一、于省吾及其《双剑誃易经新证》122

二、高亨及其《周易古经今注》128

三、闻一多及其《周易义证类纂》136

第二节 《周易》义理、象数的新探索141

一、苏渊雷及其《易通》142

二、金景芳及其《易通》147

三、熊十力及其易学哲学研究151

四、薛学潜及其《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160

第四章 五六十年代的易学讨论167

下编(1950—1997年)167

第一节 《周易》经传的成书年代及其性质168

一、《易经》的成书年代168

二、《易传》的成书年代173

三、《周易》经传的性质179

第二节 《周易》经传的哲学思想184

一、《易经》的哲学思想185

二、《易传》的哲学思想193

一、如何看待《周易》经传的关系199

第三节 《周易》研究的方法199

二、《周易》研究与哲学史方法论205

第五章 八十年代以来《周易》经传的注释与研究219

第一节 高亨及其《周易大传今注》222

一、《周易大传今注》的方法及体例222

二、《易传》中的象数问题231

第二节 金景芳及其《周易全解》241

一、《易》源于筮242

二、《坤乾》与《周易》245

三、关于《易传》248

四、《易》之精华在思想253

五、吕绍纲及其《周易阐微》259

第三节 黄寿祺及其《周易译注》263

一、《周易》经传的制作、性质及研究方法264

二、读《易》的基本条例271

三、《周易译注》的两个特点274

第六章 易学史研究281

第一节 朱伯昆及其《易学哲学史》281

一、关于易学哲学史的界说282

二、易学哲学史的发展线索285

三、易学哲学史的核心问题294

四、对《易学哲学史》的两点评价304

第二节 易学流派、人物及典籍的研究309

一、郑万耕及其《太玄》研究310

二、李申及其图书学研究316

三、萧汉明及其《船山易学研究》324

四、象数易学研究331

第七章 《周易》与出土文物334

第一节 数字卦334

一、甲骨、金文中的易卦材料335

二、甲骨、金文中的数字之为易卦的证明335

三、数字卦中的数字348

四、数字与筮法350

五、数字卦的符号意义353

六、三画卦与四画卦355

七、重卦355

第二节 帛书《周易》研究361

一、帛书《六十四卦》研究361

二、卷后佚书的篇目及成书年代369

三、帛书《系辞》的研究371

四、帛书《易经》与帛书《易传》的关系383

五、帛书《周易》的历史价值387

第一节 余敦康及其人文易研究390

第八章 《周易》思想的现代诠释390

一、《周易》经传:中国文化精神的生成391

二、易学史:中国文化精神的展开396

三、回到轴心时期:易道的现代诠释402

第二节 董光璧及其科学易研究406

一、易学中的科学原理407

二、易学与中国科学的三次高峰413

三、易学与近、现代科学416

四、科学易与易科学418

第三节 张立文及其易学哲学研究422

一、和合学的意蕴422

二、和合学的总体构想425

三、和合学建构的内在机制428

四、和合世界的整体贯通与生生430

第一节 台湾易学研究概说435

第九章 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的易学研究435

第二节 《周易》经传的研究440

一、屈万里及其《周易》经传研究440

二、高明及其易学研究449

三、戴琏璋及其《易传之形成及其思想》459

四、黄沛荣及其《易学乾坤》468

五、朱高正及其《易经》通解和例解477

第三节 易学史研究483

一、高怀民及其易学史研究483

二、黄庆萱及其《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498

三、赖贵三及其《焦循雕菰楼易学研究》510

第四节 易学思想研究517

一、方东美及其易学思想研究517

二、罗光及其士林派易学思想研究525

结束语533

后记5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