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死刑适用的标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华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075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死刑-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死刑适用的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研究死刑适用标准的意义1
一、死刑适用标准的概念和内容2
(一)适用死刑的根据、条件和原则2
(二)适用死刑的具体准绳、尺度2
(三)适用死刑的法理依据3
(四)适用死刑必须取得的良好的预期效果4
(五)适用死刑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过滤和制约5
二、死刑适用标准的重要作用6
(一)保证公正7
(二)保证法制的统一8
(三)有利于限制死刑适用的范围9
(四)实现任务11
三、死刑适用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12
(一)法定刑幅度过大13
(二)量刑弹性条款过多13
(三)量刑原则过于抽象14
(四)受重刑重罚,过于迷信、夸大死刑威慑力思想的影响15
(五)受区域性内部标准的影响16
(六)适用死刑的法定宏观标准、微观标准和死刑政策互相脱节,未能形成“慎杀、少杀”合力17
(七)证据、事实尚未达到“铁证”、“铁案”标准就仓促判了死刑18
(八)个别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未能得到应有的保障19
(九)判决适用死刑的程序过于简单,致使个别死刑案件把关不严20
(十)机械、僵硬地理解刑法的有关规定21
四、明确死刑适用标准的着重点22
第二章 死刑适用的标准和原则28
一、死刑裁量的宏观标准29
(一)犯罪行为对刑法保护利益所造成客观危害(损害刑法所保护利益的现实可能性或刑法所保护利益受到损害的现实危险)31
(二)行为人主观上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对立态度及其程度32
(三)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33
二、死刑裁量的具体标准36
三、死刑的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40
四、死刑的内部指导意见49
(二)法院独家制定的指导意见50
(一)有关司法部门共同制定联签的指导意见50
(三)法院业务部门自己制定的指导意见51
五、死刑的先例参照55
(一)毒品犯罪适用死刑的数额标准的判例56
(二)贪污、受贿犯罪适用死刑的数额标准的判例56
(三)数罪并罚适用死刑的判例57
(四)被害人有过错的判例58
(五)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刑法规定比较模糊的判例58
(六)共犯适用死刑的判例59
(七)个别事实、证据存疑的判例60
(八)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适用死刑的判例60
(九)对外国人、港、澳、台居民犯罪适用死刑的判例61
(一)正义性63
六、确定死刑适用的基本原则63
(二)人道性65
(三)不得已性67
(四)成本性69
七、死刑的国际规定及其人权标准73
第三章 死刑案件的法律适用77
一、坚持罪刑法定78
(一)对法无明文规定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法院、法官不得类推解释、比照定罪量刑80
(二)对法虽有明文规定,但规定不合理、不公正的,要酌情从宽处罚82
(三)司法解释不能背离现行法律84
(四)政策不宜与现行法律相抵触85
二、贯彻罪刑平等87
(一)正确对待涉港、澳、台地区的刑事管辖88
(二)对特殊的犯罪主体要区别对待91
(三)对科技精英犯罪要审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93
(四)对受虐妇女杀人案要酌定从宽处罚97
三、追求罪责刑相适应99
(一)逐步创新现代刑罚理念100
(二)进一步完善立法和法律解释工作103
(三)善于运用判例来衡量罪责刑之间的“相适应”105
(四)努力防止和排除司法体制弊端的干扰107
四、立足无罪推定109
(一)避免先入为主112
(二)确立疑罪从无原则112
(三)充分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114
(四)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115
五、必要的自由裁量118
(一)决定案件性质的自由裁量120
(二)确定犯罪人刑罚的自由裁量121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自由裁量123
(四)对于某些证明方式选择的自由裁量124
(五)自由裁量权的限制125
第四章 死刑案件的证据130
一、正确认识证据的特征131
(一)关联性132
(二)合法性135
(三)真实性137
二、审查证据的作用139
(一)审查证据是查明死刑案件事实的139
必经阶段139
(二)审查证据是查明死刑案件事实的必要手段141
三、审查证据的内容142
(一)证据的来源143
(二)证据本身的内容145
(三)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147
四、审查证据的标准148
(一)个别证据审查的标准149
(二)全案证据审查的标准151
(三)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156
(四)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159
五、证据存疑的处理标准161
六、几种主要证据的审查169
(一)口供169
(二)陈述173
(三)证人证言178
(四)视听资料183
(五)鉴定结论186
(六)笔录191
(七)书证193
(八)物证196
第五章 死刑案件的事实199
一、犯罪事实必须属于“罪行极其严重”201
二、案件事实必须定型、同一203
三、案件事实是经庭审认定的法律事实205
四、案件事实要靠证据来证明209
五、审查案件事实要全面细致212
(一)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213
(二)审判时是否属于怀孕的妇女214
(三)被害人是否有过错214
(四)被告人的悔罪表现215
六、审判委员会对案件事实的审核把关216
第六章 死刑案件的情节219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意义220
二、正确认识量刑情节的种类222
(一)法定量刑情节223
(二)酌定量刑情节227
三、量刑情节在死刑案件中的适用230
(一)法定情节优于酌定情节230
(二)“应当”情节优于“可以”情节231
(三)逆向情节不能简单地进行互相抵消232
(四)减轻处罚要以量刑幅度为基准233
(五)酌定从严情节一般不宜作为适用死刑的主要事实根据235
(六)立法、司法中遇到的某些突出问题也应作为酌定从宽情节236
(一)重视兑现从重情节,忽视兑现从轻情节238
四、量刑情节适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238
(二)重视法定情节,忽视酌定情节239
(三)过于夸大民愤情节的作用241
(四)未能正确看待形势情节的作用243
(五)未能正确地认定和适用自首情节245
五、对量刑情节适用制度的反思249
第七章 死刑案件的程序254
一、一审中的死刑把关255
(一)增强责任感,正确认识和把握死刑的适用256
(二)所有证据、事实的认定必须经过庭审质证、认证257
(三)要注重依法查实、兑现宽严处罚情节258
(四)法院、法官要坚持独立思考、独立判案259
(五)要充分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260
二、二审、复核审的死刑把关261
(一)二审应当开庭审理262
(二)二审必须认真审理263
(三)应确立死刑案件诉讼时间的下限规定267
三、复核审后的死刑把关267
(一)对核准死刑或死缓刑的犯罪分子,发现新证据、新事实时,要适用“一事不再理”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268
(二)适度延缓签发死刑执行命令的时间,给死刑执行犯行使申诉权留有一定的余地268
(三)增设死刑赦免制度270
(四)对确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特殊情况下要暂停执行272
四、进一步完善死刑复核程序273
(一)复核标准不相同275
(三)核准内容简单、片面276
(二)核准方式不规范276
(四)收回核准权符合国际发展趋势277
(五)收回核准权有利确保案件的正确性278
(六)收回核准权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279
(七)收回核准权符合当前历史时期特点的要求280
第八章 审判实践中适用死刑的经验和做法285
一、当前死刑案件的主要特点286
(一)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287
(二)抢劫暴力侵犯财产犯罪高居不下288
(三)团伙性暴力犯罪突出290
(四)毒品案件增多,毒品犯罪数额增大291
(五)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严重292
二、审判实践中一般不适用死刑的几种情形293
(一)罪行并非极其严重,罪不该处死294
(二)罪该处死,但罪行尚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295
(三)罪该处死,但个别犯罪事实、证据存在疑问296
(四)罪该处死,但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297
(五)罪该处死,但有明显酌定从轻处罚情节298
(六)罪该处死,但需要体现特殊刑事政策299
(七)其他一些不宜判处死刑的情形300
三、值得坚持和推广的经验做法300
(一)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刑事审判理念301
(二)突出打击重点,死刑主要集中适用于严重暴力犯罪303
(三)审时度势,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慎用死刑306
(四)坚持严格掌握死刑的标准和条件,正确适用死刑307
(五)坚持“铁证铁案”要求,慎重适用死刑310
(六)少判死刑立即执行,用足用好死缓刑311
(七)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312
(八)体现人文关怀,依法保障已核准死刑犯的权益315
附件一 浅议司法公正与严防酷刑318
附件二 开创新刑事审判工作新局面的若干思考328
附件三 做好刑事审判工作的若干思考345
附件四 正确理解刑法的精神和原则364
主要参考书目396
附录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专著、论文410
后记413
热门推荐
- 3023565.html
- 3316631.html
- 1108736.html
- 3353118.html
- 351785.html
- 3359523.html
- 1419751.html
- 739821.html
- 2126349.html
- 922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4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2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2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9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8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