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305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材-教育史-小学-中国-1949~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4
一、回顾4
二、总结13
三、展望20
第二章1949—1953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25
一、1950年前后修订华北区和华东区小学国语课本25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25
1.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提出,全国中小学课本由国家统一供应25
2.《人民日报》发出“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号召26
(二)教材修订的依据26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新中国文化教育的任务26
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任务26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27
1.采用随课文识字的编排方法27
2.采用国语、常识两科合编的体式29
(四)教材修订的基本情况30
1.修订华北区初级、高级小学国语课本30
2.修订和改编华东区初级、高级小学国语课本30
二、1951—1952年编写五年一贯制小学语文课本31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31
1.取消“四二”分段制,实施五年一贯制32
2.学科名称用“语文”取代“国语”32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32
1.《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32
2.《小学暂行规程(草案)》33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34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34
1.体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精神,重视思想教育内容安排的系统性34
2.扩大课文篇幅,容纳文艺作品35
3.写字内容与阅读内容分开编排36
4.练习题的设计与编排体现科学性和启发性38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41
(六)对教材的评价42
1.教材内容丰富,思想性强42
2.编排形式多样,清新活泼42
三、1953年修订、新编小学语文课本43
(一)教材修订、新编的背景43
1.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43
2.1953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43
(二)教材修订、新编的依据44
(三)修订、新编小学语文课本的情况44
1.初级小学语文课本44
2.高级小学语文课本44
四、对1949—1953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反思45
(一)编写语文教材的初步经验45
1.既要学习以往语文教材的编写经验,又要立足创新45
2.教材编写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5
(二)需要研究的两个问题46
1.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编写起点46
2.关于国语、常识合并编写的问题46
第三章1954—1959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51
一、1954年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背景51
二、1954年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52
(一)《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52
(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3
三、1955—1957年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54
(一)体现“语言”“汉语”分科的思想,编写语文课本和语文练习54
1.初级小学语文课本54
2.高级小学语文课本56
3.语文练习57
(二)思想政治内容更加充实58
(三)识字教材教法有所改进59
(四)常识性内容有所增加60
(五)课文文艺性有所增强60
(六)语文练习体现多样化62
1.阅读练习62
2.语言练习62
3.字的练习63
4.词的练习63
5.句子的练习64
6.标点符号的练习64
7.逻辑和修辞的练习64
(七)课本形式更加美化64
四、1958年起语文教材的修订66
(一)《汉语拼音方案》进教材66
(二)增加反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66
(三)消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教材的影响68
(四)教材修订、出版的基本情况69
五、对教材的评价与反思70
(一)对教材的评价70
(二)对教材的反思73
1.语文教材要反映时代精神,但不宜随意编入“时文”73
2.语法内容要合理安排74
3.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74
第四章1960—1965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79
一、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79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79
1.1960年提出教学必须改革,语文是最基本的工具80
2.1959—1961年讨论文道关系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80
3.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的集中识字教改经验81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81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82
1.继承“先识字,后读书”、多读多练等优良传统82
2.重点研究识字教材和阅读教材的编写82
3.努力体现语文教育的思想性和知识性83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83
1.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编写识字教材83
2.精心设计练习题,贯彻多读多写的原则87
3.选材内容以培养小革命家为目标90
4.选材范围力求广阔,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91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91
1.教材的编写过程92
2.教材的出版与修订92
(六)对教材的评价93
1.较好地体现了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93
2.初步构建了语文基本训练的单元系统93
3.有力地纠正了“教育大革命”中语文教育领域出现的偏差94
二、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95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95
1.展开加强“双基”的研究95
2.提出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文学课96
3.1963年3月中共中央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示97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97
1.教育部发布加强中小学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97
2.《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98
3.教育部颁发新拟订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98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99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100
1.把识字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100
2.采取措施,加强写字基本训练102
3.加强阅读基本训练,培养阅读能力103
4.加强作文基本训练,培养作文能力106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108
1.教材的编写过程108
2.教材的出版、使用108
(六)对教材的评价109
1.加强“双基”,体现语文的工具性109
2.走我国自己的路,探索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110
三、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送审本)110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110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111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111
1.仍把识字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111
2.加强政治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112
3.继续重视读写的基本训练113
(四)教材编写的基本情况113
(五)对教材的评价114
1.放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学习负担减轻了114
2.关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114
四、对20世纪60年代前期小学语文教材的反思115
(一)语文教材编写的几点经验115
1.认真学习教育政策,努力体现语文教育的新理念115
2.关注语文教育的研究与讨论,努力端正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15
3.在继承传统经验和总结教改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115
4.教材编写重视集体研究和试教工作116
(二)语文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116
1.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宜116
2.识字教材怎样编写更有利于识字教学116
3.“多读多写”怎样要求更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117
第五章1966—1976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121
一、1966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停止121
(一)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停止,人民教育出版社全体人员下放121
(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的小学语文教材受到批判121
二、1972—197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情况122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撤销与重建122
(二)197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京、津、冀、晋、辽五省市合编小学语文教材123
第六章1977—1985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127
一、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127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127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128
1.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28
2.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29
3.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30
4.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130
5.知名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论述131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135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35
2.教材编写的原则136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136
1.安排“三类课文”和“看图学文”,有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38
2.安排“读写例话”和“习作例文”,从感性到理性提高读写能力141
3.汉语拼音教材和识字教材的改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识字能力145
4.精心设计“基础训练”,从语言现象中领悟语言规律147
5.教学参考书及其他153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153
(六)对教材的意见与评价154
1.编写人员主动征求意见154
2.对教材的评价156
二、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158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159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159
1.教育部对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进行修订159
2.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60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161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61
2.教材编写的原则162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162
1.调整了识字教材162
2.加强了看图学文163
3.调整了三类课文的安排164
4.加强读写结合,更加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165
5.改进课后练习,提高“基础训练”的编写质量165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165
三、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166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166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168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169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69
2.教材编写的原则170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171
1.体现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171
2.努力适应广大农村小学的需要171
3.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科学171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174
(六)对教材的评价与反思174
1.对教材的评价174
2.对教材的反思174
四、编写、出版与课本配套的其他教材与读物178
(一)写字教材178
(二)说话教材181
(三)小学语文阅读文库183
第七章1986—2000年期间的小学语文教材189
一、1989年编写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实验本)189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189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189
2.开始实行教材多样化190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190
(二)教材编写的依据191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191
2.十年来通用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资料191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192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92
2.教材编写的原则192
(四)教材的主要特点193
1.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教材的思想性193
2.改进教材总体设计,实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整体优化193
3.从发展语言入手,改革低年级教材194
4.中高年级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织教材,体现训练过程,加强能力培养196
(五)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199
(六)教材实验200
1.实验范围200
2.搞好三级培训200
3.加强调查研究200
4.实验成果201
二、1992年修订、送审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本)203
(一)教材修订的依据204
1.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204
2.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204
3.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205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205
1.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思想性205
2.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增加弹性206
3.注意体现训练过程,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206
4.配套更加齐全,方便师生使用208
5.改进装帧设计,提高插图质量208
(三)教材修订、编写、出版的基本情况208
(四)教材送审209
三、2000年编写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210
(一)修订教材的背景和依据210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210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颁布211
3.研究、分析教材试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213
(二)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213
(三)修订版教材的主要特点214
1.大幅度更新课文214
2.调整教材的编写体例215
3.改进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习作教材的编写217
(四)教材修订、出版的基本情况223
(五)教材送审225
四、对教材的评价与反思225
(一)对教材的评价225
1.师生、审查委员及专家学者的评价225
2.几点成功经验226
(二)对教材的反思227
1.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尚待继续研究与探讨227
2.语文训练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化228
3.课文尚需精益求精,选文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228
第八章 五十年教材编写过程中的讨论与争鸣23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刘吴之争”——关涉到教材编写和教材评价的标准233
二、1959年至1961年的文道之争——关涉到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236
三、1997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文道之争在新时期的延续240
四、识字教学与教材——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242
五、汉语拼音教学与教材编写——关涉到汉语拼音教学的地位、教学要求及教学方式250
参考文献256
附录256
小学语文课本部分版本的课文篇目256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大事记(1949—2000)29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以及各自的特点314
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339
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355
反对把语文教成政治课366
语文课·政治课·文学课371
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与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研究377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386
汉语拼音教材的编写历史396
关于编写《新编小学生字典》的一些情况409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剪影411
后记414
热门推荐
- 710067.html
- 3272889.html
- 1234574.html
- 3017202.html
- 3516195.html
- 1830271.html
- 2235698.html
- 2782692.html
- 1440182.html
- 3892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0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4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4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1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2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6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