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袖科学家 王大珩 叶笃正 刘东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594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王大珩-人物研究;叶笃正-人物研究;刘东生-人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袖科学家 王大珩 叶笃正 刘东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领袖科学家3
一、我国科技现代化的路径抉择和演进3
1.我国科技现代化的路径抉择3
2.我国科技现代化的路径演进11
二、战略规划和前瞻性引导12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个重要科技规划12
2.“12年科技规划”对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前瞻性引导14
3.“863”计划对我国科技战略和科技现代化的前瞻性引导22
三、领袖科学家的特征和作用26
1.领袖科学家概念的界定26
2.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31
3.领袖科学家的卓越作用35
第二章 领袖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与方法前提41
一、领袖科学家的关键地位和杰出贡献41
1.领袖科学家的关键地位41
2.战略上的远见卓识与运作上的多谋善断47
3.领袖科学家的报国之怀48
二、卓越见识的方法前提51
1.方法上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51
2.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方法创新52
3.领袖科学家对于创新方法认识的前瞻性53
4.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科学方法的应用与创新55
三、科技发展与科学家的创新方法56
1.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有赖创新、充满创新56
2.领袖科学家的造就和任用60
3.领袖科学家的创新对科技发展的意义64
第三章 王大珩的学术生涯和科学成就71
一、诞生在科学家家庭的小天才71
二、中学时代初露锋芒,同时被清华大学等3所高校录取77
三、清华园里的高才生,光学事业的起航点79
四、亮剑帝国、名扬英伦——王大珩在英国走上创新之路82
五、为了祖国,放弃博士学位83
六、开创新中国的光学事业85
七、热心教育事业,培养创新人才87
八、战略眼光与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88
九、领袖风范:科学家中的社会活动家90
十、王大珩身上集中了那么多令人瞠目的中国第一93
第四章 王大珩的思维和方法创新95
一、“一杆子到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创新思想95
二、科学与人才: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模式97
1.通过研制大量光学仪器任务,培养大批光学技术骨干97
2.设立创新实验班及王大珩创新专项奖学金98
三、就冲着这个“无”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99
四、“倍增器”与“先行官”:仪器仪表的创新地位100
五、打破常规、独步世界:在惊涛骇浪中创造平衡102
六、创新是我们的天职103
七、科学家与国家:一切献给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04
八、给太空聚焦:独创仪器作用距离分析法106
九、孵出一窝“机”:光机事业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性思维107
十、战略前瞻:他的名字和“863”、中国工程院紧紧连在一起108
1.提出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议108
2.首倡“863”计划108
3.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112
4.提出尽快发展中国的海洋卫星技术114
5.提出建设中国科技馆的建议115
6.多次向国家和政府提出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的建议116
7.首次提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提出《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118
8.倡议并亲自制定我国的色度标准系统119
第五章 王大珩的工具创新121
一、让原子弹飞,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问世121
二、创新不厌旧,中子衍射晶体谱仪诞生122
三、“八大件”、“一锅汤”: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125
四、60度角与毛主席水晶棺最佳瞻仰效果126
五、给力卫星:创造出了一个“人造太阳”128
六、中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在理论前沿搞创新128
七、发现“先行官”——使仪器仪表成为经济和科研的创新工具134
第六章 叶笃正的学术生涯和科学贡献137
一、叶笃正生平:教育与留学138
1.良好和传统教育的童年138
2.中学:烙印南开的教育思想138
3.大学:从清华大学到浙江大学139
4.留学海外:气象物理所的芝加哥学派139
5.回国后:“叶顾陶杨四大金刚”140
二、学术生涯中思想转变的过程141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142
2.学为研用,志存高远143
3.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44
4.博观约取,厚积薄发144
三、学术贡献145
1.气象学贡献145
2.大气物理学工程贡献146
3.气象科普贡献147
4.对于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的贡献148
5.社会贡献及影响149
6.气象学界的崇高地位150
第七章 叶笃正的思维和方法创新152
一、叶笃正的思维创新152
1.气象学和社会学联系紧密:善于用联系的观点152
2.超前于时代的问题意识153
3.着眼于全局的科学观154
4.对于科学原创性的深刻理解154
5.对现实中国家实际需要的课题的重视156
二、叶笃正的方法创新157
1.继承与发扬、传承与突破——频散理论震惊世界157
2.把握问题分阶段、重视对于“过去”的研究——多尺度运动成体系158
3.层层追问、得出真相——无限时空内的非地转运动158
4.将物理实验的方法引入对于大气的研究159
5.科学建模的创新160
6.用辩证法的视角来进行科研工作161
第八章 叶笃正的管理方法创新163
一、团队协作方法论之一——舞台学说164
1.英雄离不开群众,正如演员离不开舞台164
2.舞台之于演员的重要性165
二、团队协作方法论之二——企鹅学说166
1.团队精神的化身——企鹅166
2.叶笃正的企鹅学说在科研中的意义168
三、团队协作方法论之三——水涨船高说169
1.科学共同体的水涨船高效应169
2.领袖科学家管理方法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71
第九章 刘东生的学术生涯和科学成就174
一、脚踏实地的学术生涯174
1.普通的家庭背景174
2.西南联合大学的通才典范176
3.学成报国,一生献给黄土高原的科学研究192
二、卓越的科研成就193
1.世界的“黄土之父”,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的奠基人193
2.著作等身的科研成果195
3.荣誉满载,流芳百世198
第十章 刘东生的思维和方法创新199
一、不迷信权威,大胆创新199
1.新风成说200
2.多旋回理论202
二、重视实地考察,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204
三、合作为上,打造“联合国”科研队伍206
四、注重不同学科的有机综合207
五、把数学工具引入地质学208
第十一章 刘东生的领导方法创新209
一、刘东生的领导特色209
1.“走出去”和“请进来”209
2.与时俱进,带领我国地质学向地球科学转型211
3.建设新型地质人才梯队213
二、刘东生的领导方法创新214
1.心怀祖国,放眼天下——领袖科学家领导的前提与基础215
2.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魄力——领袖科学家敢当重任219
3.谦恭虚己,平易近人——领袖科学家“上善若水”的领导方式220
三、刘东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222
1.重视综合能力培养223
2.强调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224
参考文献229
后记232
热门推荐
- 527476.html
- 1926126.html
- 1248745.html
- 1256394.html
- 1246496.html
- 1531044.html
- 2146908.html
- 1785209.html
- 489737.html
- 452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4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2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8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0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8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2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0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