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州市志 1991-2000 第9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州市志 1991-2000 第9册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州出版社
  • ISBN:97875462046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97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1124页
  • 主题词:广州市-地方志-1991~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州市志 1991-2000 第9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十八27

人 口志27

第一章 概况27

一、人口总量不断增加27

二、人口结构趋于合理27

三、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8

四、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28

五、男女性别比总体偏高28

六、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较快28

七、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有所增长29

第二章 人口总量与分布30

第一节 总量变动30

第二节 户籍人口变动32

一、人口自然变动33

二、人口机械变动35

第三节 外来人口变动37

第四节 人口分布39

一、人口分布状况39

二、人口分布对比39

第三章 人口结构42

第一节 年龄构成42

一、年龄构成基本状况42

二、区、县级市人口年龄构成45

三、不同户口性质人口年龄构成47

四、人口年龄构成类型47

第二节 性别构成48

一、人口性别构成变化48

二、出生、死亡人口性别比49

三、不同年龄人口性别比49

四、各区(县级市)人口性别比51

第三节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51

第四章 婚姻人口与家庭54

第一节 婚姻人口状况54

一、未婚人口54

二、有配偶人口55

三、离婚人口57

四、丧偶人口58

第二节 家庭规模与家庭类型59

一、家庭户规模59

二、家庭户类型60

第三节 婚姻登记61

一、国内婚姻登记61

二、涉外婚姻登记62

第五章 人口素质63

第一节 身体素质63

一、儿童死亡率63

二、青少年体质63

三、祥瑞老人64

四、残疾人口64

第二节 文化素质65

一、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构成及变化65

二、接受高等教育人口66

三、文盲和半文盲人口67

第三节 预期寿命68

第六章 劳动力人口69

第一节 劳动力年龄人口69

一、劳动力年龄人口性别比重69

二、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69

第二节 在业人口70

一、在业人口行业构成71

二、在业人口文化素质72

三、在业人口职业构成72

四、行业人口职业分布73

第三节 劳动力负担系数74

第七章 少数民族人口76

第一节 数量、分布与变动76

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76

二、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77

三、少数民族人口变动78

第二节 户口性质、性别与年龄构成79

一、户口性质构成79

二、性别构成79

三、年龄构成79

第三节 文化水平80

第四节 在业人口行业与职业构成80

第八章 户籍、户口管理84

第一节 户口登记管理84

一、市区常住人口84

二、农业人口86

三、暂住人口86

第二节 户口迁移管理88

第三节 身份证制度92

第九章 计划生育93

第一节 工作概述93

一、进入低生育水平93

二、综合治理人口93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体系94

四、基层基础计生工作94

五、计划生育宣传教育94

六、计划生育优质服务95

七、计划生育工作经费95

第二节 组织机构95

一、行政机构95

二、事业单位97

三、群众团体98

第三节 政策法规99

一、计划生育政策99

二、节育政策100

三、奖惩政策100

第四节 宣传教育103

一、宣传103

二、教育105

第五节 节育服务与管理106

一、节育手术106

二、节育技术管理107

三、避孕药具管理108

第六节 统计与人口计划110

一、计划生育统计110

二、人口计划111

第七节 优生优育与科学研究113

一、优生优育113

二、科学研究113

人民生活志119

第一章 城区人民生活119

第一节 家庭人口和基本情况119

第二节 居民收入122

一、居民收入水平122

二、居民收入结构123

三、居民收入差距124

四、各行业工资收入差距126

五、储蓄借贷收支128

第三节 消费水平130

一、消费性支出131

二、消费结构133

三、非商品性支出137

四、非消费性支出139

第四节 居住条件142

一、居住面积142

二、住宅配套设施143

三、房屋产权及住宅建筑式样144

第五节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45

一、日用机电消费品145

二、文娱用耐用品146

三、交通工具146

四、通讯信息器材146

五、家具及一般家庭用品146

六、高中档乐器及摄影器材147

第六节 教育、文化生活水平147

一、教育水平147

二、文化水平150

三、公共交通和通讯水平150

第二章 农村人民生活152

第一节 家庭人口152

一、家庭规模152

二、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154

第二节 收入水平154

一、总体平均收入水平154

二、收入结构157

第三节 支出水平160

一、生产性支出161

二、生活消费支出162

三、转移性支出167

第四节 居住条件168

一、居住房屋结构168

二、户均住房间数、人均住房面积168

第五节 耐用消费品和固定资产拥有量169

一、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69

二、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拥有量171

第六节 教育水平172

一、教育资金投入及每万人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增长率172

二、儿童入学率172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172

第三章 习俗175

第一节 主食、食油、蔬果175

一、主食175

二、食油176

三、蔬果176

第二节 衣饰177

一、休闲服177

二、饰物178

第三节 家居风貌178

一、花事178

二、盆栽、壁挂179

三、宠物180

第四节 饮食180

一、早点180

二、正餐181

三、夜宵181

四、饮凉茶、饮汤182

第五节 旧俗传承182

一、传统节日182

二、民间诞会188

三、修宗祠、编族谱189

第六节 新风、陋习190

一、新风190

二、恶习、陋俗198

精神文明建设志203

第一章 机构与工作203

第一节 领导机构203

一、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3

二、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204

三、广州市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4

四、广州市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单位领导小组205

五、广州市共建文明珠江协调小组206

六、广州市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领导小组207

第二节 工作概述207

一、工作组织协调207

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教育208

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9

第三节 表彰210

一、中央、广东省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10

二、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212

第二章 思想道德建设214

第一节 理论建设214

一、理论宣传和理论学习214

二、理论研究217

第二节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223

一、“识名城,爱广州”宣传月活动224

二、“羊城新风传万家”活动224

三、“可爱的广州我的家”活动225

四、“告别贫穷、走向富裕,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教育活动226

五、庆祝广州建城2210年系列活动226

第三节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227

一、’96系列公民教育实践活动227

二、’97职业道德建设年活动228

三、家庭美德建设系列活动229

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十面红旗”、“十大标兵”活动230

五、评选“羊城公德公益百星”活动231

第四节 青少年教育233

一、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活动233

二、科技教育活动235

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38

第三章 创建文明城市240

第一节“学习南华西街,创建文明街道”竞赛活动240

一、南华西街经验240

二、创建活动和竞赛评选241

第二节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242

第三节“创‘三优’,建文明城”活动243

第四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周末卫生日制度244

一、“讲文明、树新风”活动244

二、周末卫生日制度244

第五节 城市建设和管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44

第六节“双拥”共建245

一、创建“双拥模范城”245

二、军警民共建活动246

第四章 创建文明村镇249

第一节 创评文明村、文明户活动249

第二节 学习三东村创建高标准文明示范村活动250

第五章 创建文明行业252

第一节 创建文明行业最佳服务单位252

一、“双评”活动252

二、创“三优”文明行业竞赛活动253

三、行风评议253

四、社会服务承诺制度254

第二节 创建文明单位254

一、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254

二、广州市文明示范单位255

第三节“礼貌、安全、卫生服务月”活动259

地名志264

第一章 自然地名264

第一节 地貌名264

一、山地264

二、岛屿266

第二节 水系名267

一、河流267

二、湖泊、水库270

第二章 区域地名272

第一节 行政区域名272

一、区272

二、县级市273

第二节 行政街镇名274

第三节 经济区域名277

第三章 交通地名280

第一节 公路、铁路名280

一、公路280

二、铁路282

三、地铁线路282

四、城市快速路282

第二节 道路街巷名283

第三节 交通设施名329

第四节 交通站场名332

第四章 建筑地名334

第一节 大型建筑名334

第二节 住宅小区名342

第三节 旅游景点名347

第五章 地名管理349

第一节 地名机构与法规349

一、地名机构349

二、地名法规350

第二节 地名审批与管理350

一、地名审批350

二、地名普查与建档出版352

附录:《广州市地名志》(1989年版)简介354

《广州市地名志》(1989年版)目录355

宗 教志401

第一章 佛教401

第一节 广州市佛教协会401

一、机构401

二、制度403

三、爱国爱教活动406

四、经济自养406

第二节 寺庵407

一、光孝寺407

二、六榕寺409

三、华林寺410

四、海幢寺412

五、大佛寺413

六、无着庵414

七、陶轮学社416

八、法雨寺417

九、福胜庵417

十、宁隐庵417

第三节 弘法利生418

一、衣钵传承418

二、公益慈善418

第四节 友好交往418

第二章 道教421

第一节 广州市道教协会421

一、机构421

二、制度422

三、道士425

第二节 道教宫观425

一、三元宫425

二、纯阳观426

三、黄大仙祠427

四、圆玄道观427

第三节 公益慈善428

第四节 友好交往429

第三章 伊斯兰教430

第一节 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430

一、机构430

二、制度431

三、阿訇434

四、教务435

五、史料整理437

六、爱国爱教活动437

七、教产自养437

八、公益慈善438

九、友好交往439

十、回族坟场440

第二节 清真寺440

一、怀圣光塔寺440

二、濠畔清真寺441

三、小东营清真寺441

四、先贤古墓442

第四章 天主教443

第一节 广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和广州教区443

一、机构443

二、教务445

三、民主办教446

四、制度447

五、房产与自养447

第二节 天主教堂447

一、广州市石室天主堂(耶稣圣心堂)448

二、沙面露德圣母堂448

三、宝岗天主堂448

四、露济亚堂449

第三节 公益慈善449

一、友爱敬老院449

二、招待所450

三、友爱学前班450

四、广州市天主教奖学基金450

五、安息楼(圣山)450

六、赈灾扶贫450

第四节 友好交往451

第五章 基督教452

第一节 广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广州市基督教协会452

一、机构452

二、制度455

三、三自教育456

四、教务工作456

五、房产与自养457

六、文史资料457

第二节 基督教堂458

一、东山堂458

二、锡安堂458

三、河南堂459

四、救主堂460

五、十甫堂461

六、光孝堂461

七、沙河堂462

八、芳村堂463

九、基督教聚会点464

第三节 公益慈善464

一、广州市仁爱服务中心464

二、扶贫助学465

三、教会坟场466

第四节 对外交往466

第六章 社会性宗教团体468

第一节 广州基督教青年会468

一、概况468

二、机构469

三、社会服务470

四、对外交往471

第二节 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472

一、概况472

二、机构472

三、社会服务473

四、对外交往474

第七章 宗教事务管理4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6

一、机构476

二、职能476

三、全市性专题会议476

第二节 法制建设477

第三节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477

一、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477

二、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年检478

三、安排宗教活动场所478

四、依法查处非法宗教活动479

五、制止滥建庙宇和露天佛像479

第四节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79

一、举办爱国守法教育讲座479

二、开展创建“文明宗教活动场所”活动480

三、发动宗教界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480

四、推动宗教团体开展对外友好交往480

五、召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480

附录:广州市宗教界支持民族地区教育联合会481

卷十九490

人 物志490

编纂说明490

人物传491

党政军人物491

谭天度491

吴秀峰492

李洁之493

谢创494

区梦觉496

王德497

饶卫华498

纪锦章500

刘士杰500

曾生501

邬强502

陈一林503

曾志504

魏轩506

孙伽俐507

薄怀奇507

卢子芩508

吴有恒509

钟非510

徐舜英511

杨康华513

罗朋514

叶舟515

杜祯祥516

林西517

黄荣海519

罗范群520

黄庄平521

杨毅523

范华524

赖大超525

肖鸣525

许士杰527

张受荣528

薛焰529

陈李中530

何浣芬531

李仲怀531

谢非532

文艺人物534

王心帆534

白玉堂535

张采庵536

赵少昂537

黄佐临538

何安东539

李桦541

欧阳山542

陈酉名543

胡一川544

关山月545

陈芦荻547

文觉非548

李门548

杜埃550

华嘉551

赖少其552

李曲斋553

李鹰航554

黄文俞555

丁希凌556

石少华557

罗荣钜558

白燕仔559

骆津560

秦牧561

李少芳562

尹积昌563

崔良玉564

张悦楷565

谭青霜566

韩笑567

黄继谋568

黄永湛569

郑逸夫570

雷坦571

林毓豪571

钟子硕572

科教人物574

林克明574

商承祚575

夏昌世576

廖奉灵577

马采578

王起579

蒲蛰龙580

戴镏龄581

赵善欢582

钟麟583

佘畯南584

庄育智585

体育卫生人物586

柯麟586

梁毅文588

陈安良589

陈国桢590

梁尚农591

罗元恺592

黄耀燊593

梁乃津593

朱竹友594

莫淦明595

梁焯辉595

邱建国596

经济人物597

李潮597

罗坤598

赵国垣599

陈其昌600

黎达苏600

唐岳东601

邝如章601

张永光603

华侨、港澳、宗教人物604

伍景英604

何善衡604

戴贺廷605

胡忠606

蚁美厚607

陶开裕608

凌礼康609

杨栋材610

董广汉610

姚美良611

人物录613

烈士613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18

中国科学院院士639

中国工程院院士644

军界英模、先进人物650

建国后历任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广州市市长657

广州市荣誉市民661

1991年授荣661

1992年授荣661

1993年授荣661

1996年授荣662

1998年授荣669

2000年授荣672

人物表686

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老干部、老红军名表686

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表691

1991年授荣691

1994年授荣691

1997年授荣692

2000年授荣694

广州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表696

1991年授荣696

1994年授荣698

1997年授荣699

2000年授荣701

《广州市志·人物志》(2000年版)补遗703

梁发703

陈澹浦(附记:陈桃川、陈子卿)704

何博众705

李文田705

邝新华706

黄飞鸿706

钟德707

林世荣708

江孔殷708

邓家让709

陈玉波710

徐信符711

陈大年711

邬庆时713

潘文治714

伍朝枢715

刘群兴716

林直勉716

杨锡宗717

靓荣719

罗翼群720

蔡俊三721

叶文芳722

黄尊生722

新珠723

许甦魂724

彭湃725

吴三立726

杨新伦727

郭翘然728

冯康侯729

陈荷影730

董每戡730

徐若呆732

毛文书733

张登魁734

马思聪734

陶金736

林堃737

梁启超738

陈独秀739

谢英伯741

马超俊741

张竞生742

杨仙逸744

凌鸿勋744

陈泊(布鲁)745

惟因746

陈坤747

附录763

《广州市志》(2000年版)考订763

考订说明763

卷一764

卷二764

卷三765

卷四766

卷五(上)767

卷五(下)769

卷六771

卷八772

卷九(上)772

卷九(下)772

卷十774

卷十一781

卷十三783

卷十四783

卷十五783

卷十六793

卷十七793

卷十八795

卷十九799

卷末806

主要参考文献807

《广州市志》(2000年版)总目813

卷首813

总述813

卷一813

大事记813

卷二813

自然地理志813

建置志814

人口志814

区县概况814

卷三815

城建综述815

城市规划志815

城建勘测志815

市政建设志816

建筑志816

房地产志816

公用事业志817

园林绿化志817

环境保护志817

环境卫生志818

卷四818

交通邮电综述818

港口志818

海洋运输志819

内河航运志819

航政志819

救助打捞志820

铁道志820

公路志820

民用航空志821

邮政志821

电信志822

卷五(上)822

工业综述822

轻工业志(上)822

轻工业志(下)823

纺织工业志823

医药志824

食品工业志824

电子工业志825

工艺美术工业志825

区街工业志825

卷五(下)826

机电工业志826

船舶工业志826

冶金工业志827

建材工业志827

化学工业志827

石油化工志828

橡胶工业志828

电力志828

燃料志829

卷六829

商业综述829

日用工业品商业志829

副食品商业志830

供销合作社商业志830

粮油商业志831

服务志831

饮食志831

旅游志831

卷七832

外经贸综述832

外经志832

外贸志832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志833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833

卷八833

农业综述833

农业志834

蔬菜志834

水产志834

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志835

乡镇企业志835

卷九(上)835

经济管理综述835

计划管理志836

统计志836

劳动志836

物资志837

物价志837

工商行政管理志837

标准计量管理志838

卷九(下)838

财政税务志838

金融志838

审计志839

卷十840

人民代表大会志840

政府志840

政协志841

民政志841

外事志842

人事志842

档案志842

海关志843

卷十一843

中国共产党广州地方组织志843

民主党派广州地方组织志844

中国国民党广州地方组织志844

群团志845

卷十二845

公安志845

检察志845

审判志846

司法行政志846

卷十三846

军事志846

卷十四847

教育志847

科学技术志848

社会科学志848

卷十五849

体育志849

卫生志849

卷十六850

文化志850

文物志850

出版志851

报业志851

广播电视志851

卷十七852

风俗志852

方言志852

宗教志852

家庭志853

卷十八853

华侨志853

穗港澳关系志854

卷十九854

人物志854

卷末855

本届修志始末855

附录855

文献辑存859

一、工作报告859

(一)党代会工作报告859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胜利完成我市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859

以新的姿态新的业绩跨入新世纪——在中共广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872

(二)政府工作报告889

199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1992年2月22日在广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节选)889

1996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1996年3月11日在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节选)905

200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2月22日在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节选)915

二、“八五”时期、“九五”时期广州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923

(一)“八五”时期广州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923

(二)“九五”时期广州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924

三、重要文件926

关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定926

加快开发南沙经济区的十五项优惠政策928

广州“科技兴市”规划(1990—2005年)930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939

关于鼓励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若干政策规定943

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945

广州市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划实施方案952

广州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958

关于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十项措施的通知965

关于发挥保税区优势促进广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决定966

关于加快广州文化事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968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970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973

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977

四、1991—2000年广州社会经济状况公众评价调查报告984

修志始末1009

《 广州市志(1991—2000) 》编修始末1009

第二轮修志文件选辑1027

转发关于在我市开展续修志书工作的请示的通知1027

关于在我市开展续修志书工作的请示1027

关于印发广州市续修志书工作方案的通知1028

广州市续修志书工作方案1028

王守初副市长在全市续修志书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030

杨桐同志在全市续修志书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034

关于续修志书资料收集工作的意见1039

关于下发《〈广州市志( 1991—2000年)〉篇目(第一次修订稿)》的通知1042

关于实行分志主编责任制的规定1043

关于印发续修志书资料收集工作若干要求的通知1043

关于实行《广州市志(1991—2000年)》编纂工作责任制的通知1051

关于对资料汇编及专项资料进行验收的意见1052

关于进一步做好续修志书工作的通知1053

在广州市第六次修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苏泽群)1054

增强质量意识扎实推进续修志书工作——在广州市第六次修志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程慧)1057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议纪要1062

广州市续修区志审查验收办法1064

关于《广州市志(1991—2000年)》审稿工作的规定1066

关于对首届《广州市志》有关内容进行补遗和考订的意见1069

印发《关于分志编写的质量要求》的通知1070

关于分志编写的质量要求1071

关于严格《广州市志(1991—2000年)》各分志保密审查的通知1077

关于做好《广州市志(1991—2000年)》总纂、审定工作的意见1078

关于印发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议纪要的通知1081

印发《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通知1084

关于印发《广州市地方志工作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1086

《广州市志》续志出版工作方案1088

在广州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甘新)1090

再接再厉 继续努力圆满完成我市第二轮修志任务——在广州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表彰大会上的报告(王林生)1092

《广州市志(1991—2000年)·索引》编制工作方案10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