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素质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民素质学
  • 单培勇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144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民素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国民素质学研究的对象2

第二节 国民素质学研究的任务10

第三节 国民素质学研究的方法12

第四节 建立国民素质学的意义14

第一编 我国国民素质的考察19

第一章 前国民素质的产生20

第一节 生产力的发展是提高原始人身体素质的根本21

第二节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科学文化素质的产生24

第三节 原始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是适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产生27

第二章 历史上国民素质的初步形成31

第一节 人们的养身理论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形成32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标志着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禄步形成35

第三节 国民深层素质形成于诸子百家争鸣之中38

第三章 历史上国民素质发展的高峰时期48

第一节 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发展,为隋唐人提高身体素质提供了条件49

第二节 各阶层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体现了隋唐人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53

第三节 儒学思想和唯物主义的发展,促进了隋唐人深层素质的提高58

第四章 当代中国国民素质现状66

第一节 国民基本素质的简要回顾及现状分析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民深层素质扫描78

第三节 我国国民与其他国家国民基本素质的比较及分析83

第二编 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92

第五章 影响国民素质提高的经济和社会因素93

第一节 生产方式对国民素质的决定作用93

第二节 就业对国民素质的作用和要求98

第三节 消费水平对国民素质的影响104

第四节 教育对国民素质的作用109

第五节 法对国民素质的影响和作用113

第六节 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对国民素质的影响122

第七节 民俗对国民素质的影响132

第六章 国民素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136

第一节 国民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观条件136

第二节 国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取决于自身素质142

第三节 国民素质决定着国民的生育观150

第四节 国民素质在改善社会风气中的作用156

第七章 家庭对国民素质初步形成的作用和影响161

第一节 家庭是培养国民素质的基本单位161

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和优生对国民先天素质的决定性影响和作用166

第三节 家庭教育对国民素质初步形成的作用174

第四节 家庭文化生活对国民素质初步形成的作用和影响179

第八章 国民素质的运行规律183

第一节 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规律183

第二节 国民素质与教育发展相适应规律196

第三编 当代中国国民应具备的素质213

第九章 国民素质基本内核的构成214

第一节 国民素质的基本内核214

第二节 国民素质之间的辩证关系227

第十章 身体素质232

第一节 良好的体质232

第二节 良好的体态和体能236

第三节 良好的体力和精力243

第十一章 科学文化素质246

第一节 建构当代中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依据246

第二节 从事农业及其他体力劳动者的知识结构248

第三节 公务员、职员及其他脑力劳动者的知识结构251

第十二章 思想素质263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263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268

第三节 正确的价值观272

第十三章 道德素质2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建构国民道德素质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284

第二节 国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具备的道德素质289

第三节 社会公德素质293

第四节 职业道德素质296

第五节 家庭伦理道德素质300

第十四章 心理素质304

第一节 心理素质概述304

第二节 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307

第十五章 能力素质316

第一节 能力素质概述316

第二节 基础能力素质318

第三节 专业能力素质322

第四节 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素质326

第四编 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330

第十六章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3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概述331

第二节 国民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高334

第三节 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活条件基础上344

第十七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条件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国民深层素质的性质352

第二节 国民素质是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提高而提高356

第三节 提高国民素质必须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363

第十八章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371

第一节 深刻认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地位371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380

第三节 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385

第十九章 优生优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392

第一节 优生392

第二节 胎教399

第三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国民的早期教育403

第二十章 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提高国民自身整体素质的前提409

第一节 国民各年龄段的常见病和锻炼身体的内容409

第二节 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414

第三节 预防心身疾病,保持心理健康418

第二十一章 搞好自我设计是提高国民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423

第一节 国民学习动机分析423

第二节 自我设计的主要原则427

第三节 国民成材方法的选择432

第二十二章 不断加强素质修养是提高国民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441

第一节 国民自身素质修养概述441

第二节 国民自身素质修养内容引要443

第三节 国民自身素质修养的途径447

参考书目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