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画图成意,画图成都 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创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61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文化遗产-研究-成都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画图成意,画图成都 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创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成都平原的地缘文化形态13
第一节 成都平原的地缘文化形态14
一、“外缘屏障”,自然地理天然屏障16
二、“内缘环抱”,广义的成都平原18
第二节 “天府陆海”:自然向人生成20
一、“天府陆海”的两种阐释20
二、“自然向人生成”22
第三节 地缘文化的“源”与“流”23
一、江源文明24
二、精神方式的符号载体27
三、古代地缘政治格局37
第四节 历史文化资源的两种符号形态43
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符号4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符号45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47
第五节 飞鸟跨平原:符号赋形与意义象征55
第二章 古蜀神话,言语背后的语言59
第一节 古蜀神话,作为文化语言表意60
一、叙事中心的转变61
二、神话言语背后的神话语言67
三、神话意义的解读72
第二节 “杜宇化鹃”,神话思维的转换演绎78
一、“杜宇化鹃”的衍变79
二、不同版本神话语言的比较82
三、神话思维的转换87
第三节 文化代码中的神话意义89
一、“杜鹃泣血”和“现代救赎”91
二、神话创意97
第三章 溯洄从之,心随江水,水从心112
第一节 都江堰——古老水利工程符号系统的当代意义113
一、人化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资质113
二、切分与分节,符号的“意指意义”115
三、“费省、效宏”,“功能符号”的价值意义116
四、功能符号的结构层次与动态流程特征119
第二节 “‘壅江作堋’,分四六、平潦旱”——符号元素之一:鱼嘴分水堤120
一、“堋”——鱼嘴分水堤,最具核心功能价值的符号元素120
二、鱼嘴分水堤大修周期的历时分析121
三、鱼嘴分水堤“取水与排沙”的聚合选择124
四、鱼嘴分水堤在江流中定位设置的历时分析125
第三节 “深淘滩、低作堰”,溢洪排沙除隐患——符号元素之二:飞沙堰127
一、飞沙堰的符号所指及实用功能128
二、飞沙堰的符号聚合对应129
三、不等价聚合对应:“深淘滩,低作堰”对应“春汛后的泄洪排沙”130
第四节 “离堆引流灌沃野”——符号元素之三:“宝瓶口”132
一、“宝瓶口”与“离堆”能指的成因132
二、“宝瓶口”功能符号的所指意义134
第五节 “心随江水,水从心”——“道法自然”的当代表意象征体系135
一、两种文化形态的文化代码指涉136
二、所指内涵表意象征之一:道法自然,上善若水138
三、所指内涵表意象征之二:水善利万物,水亦可从“心”140
四、文化符号意指意义与文化产业创意141
五、“生态本位”保护和创意延伸152
第四章 碧草春色,蜀汉千秋英雄气159
第一节 赋名昭烈庙,千秋颂武侯160
一、庙堂礼制的符号象征160
二、民间愿景的意指颠覆162
三、诗词咏叹的缘起163
四、托咏碧草英雄心165
第二节 宏观文本性符号——“内涵符号系统”168
一、文化形态结构与“内涵符号意指”169
二、“内涵指符”包容的多个“外延符号系统”171
三、“外延符号”意指系统:复合结构体系172
第三节 基本符号单位的结构形态层次分析178
一、外围符号元素结构178
二、中心符号元素结构的阐释183
第四节 内涵符号系统的所指:“蜀汉英雄气”198
一、历史英雄与文化英灵200
二、“蜀汉英雄气”的现代性再生203
第五节 “锦里”,蜀汉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意207
一、扩展外延符号,赋予增值意义207
二、传统世俗文化符号的现代性复现208
三、“游喜神方”:意义的增值与嬗变211
第五章 唐音流韵,永陵伎乐承文华214
第一节 永陵,前蜀王朝的余韵流风214
一、承盛唐遗风的王朝215
二、永陵地宫:“有意味的形式”216
第二节 24幅石刻深浮雕伎乐的符号象征体系220
一、棺床的形制与结构222
二、舞伎形制符号象征223
三、乐伎形制符号象征231
四、乐器配置结构243
第三节 华乐化的龟兹乐系统245
一、多民族音乐融合的燕乐系统245
二、华乐化的龟兹乐乐队形制247
第四节 永陵文化产业的生发价值、观念意义249
一、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249
二、西蜀乐工“弄参军”251
三、音乐产品的“三层存在性”255
第六章 诗人流寓,月白风清-草堂259
第一节 诗人流寓与流寓之诗260
一、跨地域的诗人流寓261
二、地缘文化中的流寓之诗264
第二节 工部祠古建筑群的符号学阐释267
一、“浣花溪”——不可或缺的外围符号结构要素269
二、工部祠古建筑群——核心符号单位组合系统274
第三节 人民性、平民意识的诗意与创意297
一、“浣花溪”,作为文化符号本体299
二、烨烨牵牛花:“浣花女”300
第七章 丽质崇高,江楼诗魂锦水云312
第一节 “崇丽阁”——望江楼312
一、“诗魂”与“文运”313
二、劲节翠竹伴诗魂316
第二节 “崇丽阁”古建筑文化符号系统319
一、“一阁两楼”的主体建筑符号320
二、“薛涛诗语”符号元素组合324
三、历史人文积淀的符号功能表征332
第三节 丽质崇高:历史聚合与现实组合的结点334
一、地缘历史人文精神的风标335
二、二江抱城的现实组合338
三、望江楼文化符号意义体系的内涵所指:诗、情、画、意341
参考文献资料要目345
后记350
热门推荐
- 3151956.html
- 27882.html
- 1539201.html
- 476413.html
- 2273724.html
- 2104244.html
- 1657043.html
- 3823947.html
- 3275056.html
- 1079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9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3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8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3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