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管理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管理大全
  • 窦玉杰,梁子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81094970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177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管理-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管理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网络管理概述2

1.1.1 网络管理的概念2

第0篇 网络管理概述2

第1章 网络管理概述2

1.1.2 网络管理的必要性3

1.1.4 网络管理员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4

1.1.3 网络管理的业务范围4

1.2 ISO网络管理功能定义5

1.2.1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6

1.2.2 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7

1.2.4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8

1.2.3 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8

1.2.5 计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11

1.3 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12

2.1.1 规划用户账户16

2.1 本地账户与域账户16

第1篇 Windows篇16

第2章 本地用户和组16

2.1.3 创建用户账户17

2.1.2 内置用户账户17

2.1.4 管理用户账户18

2.2.1 内置用户组21

2.2 用户组的管理21

2.2.2 创建本地组22

2.2.4 删除组成员23

2.2.3 组成员的添加23

2.2.5 本地组删除24

3.1.1 域用户账户25

3.1 域用户和计算机账户25

第3章 域用户和组25

3.1.3 域账户选项26

3.1.2 保护用户账户26

3.2.1 新建域用户账户27

3.2 域用户账户管理27

3.1.4 计算机账户27

3.2.2 设置账户属性28

3.2.3 管理用户账户30

3.3.1 组作用域31

3.3 域用户组31

3.3.2 组类型33

3.3.3 本地域中的默认组34

3.4.1 新建域用户组37

3.4 域用户组的管理37

3.4.2 设置用户组属性38

4.1.1 Windows Server 2003磁盘管理新特性41

4.1 了解磁盘管理41

第4章 磁盘管理41

4.1.3 基本磁盘42

4.1.2 磁盘管理窗口42

4.1.4 动态磁盘43

4.1.5 选择文件系统46

4.2.1 磁盘分区48

4.2 磁盘管理48

4.2.4 将基本磁盘转换成动态磁盘50

4.2.3 查看磁盘属性50

4.2.2 删除磁盘分区50

4.2.5 指派、更改或删除驱动器号51

4.3.1 创建镜像卷52

4.3 管理镜像卷52

4.2.6 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52

4.3.2 创建和测试镜像系统或启动卷(仅限于32位)54

4.3.3 将镜像卷分成两个卷55

4.3.5 重新连接磁盘并修复镜像卷56

4.3.4 从镜像卷中删除镜像56

4.4.1 磁盘配额概述57

4.4 磁盘配额57

4.3.6 用另一磁盘上的新镜像替换出现故障的镜像57

4.4.2 启用磁盘配额58

4.4.3 管理磁盘配额59

5.1 文件服务器的配置63

第5章 文件管理63

5.2.1 文件与文件夹的权限66

5.2 文件系统权限概述66

5.2.2 设置文件和文件夹权限68

5.3.1 权限的累加及拒绝69

5.3 NTFS文件权限属性69

5.3.2 权限的继承70

5.4 文件夹共享71

5.4.1 文件夹共享概述72

5.4.2 文件夹的共享配置74

5.4.4 配置共享权限75

5.4.3 共享文件夹的创建75

5.4.5 特殊共享资源76

5.4.6 映射网络驱动器77

5.4.8 脱机资源的使用78

5.4.7 停止共享78

5.4.9 同步的实现79

5.5.1 共享文件夹的管理80

5.5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80

5.5.3 打开文件管理81

5.5.2 会话管理81

5.5.5 备份文件服务器82

5.5.4 添加共享文件夹82

5.5.7 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管理85

5.5.6 发送控制台信息85

5.5.8 部署用于卷影副本客户端软件86

6.1.1 打印术语说明87

6.1 打印概述87

第6章 打印及传真管理87

6.2 配置打印服务器88

6.1.2 打印过程88

6.2.1 配置之前需知89

6.2.2 打印服务器的配置90

6.3.1 打印机常规设置92

6.3 打印机资源设置92

6.3.3 连接端口设置93

6.3.2 打印机共享设置93

6.3.4 打印机高级设置94

6.3.5 打印机的权限设置95

6.3.6 在Active Directory中搜寻打印机96

6.4 在客户端建立打印机97

6.6.1 暂停打印98

6.6 管理打印机98

6.5 添加网络打印机98

6.8 设置打印服务器99

6.7 管理文件99

6.6.2 取消所有文件的打印99

6.6.3 以脱机方式使用打印机99

活动目录的作用102

7.1 Active Directory简介102

第7章 Active Directory管理102

7.2.2 域树104

7.2.1 域104

7.2 Active Directory的基本概念104

7.2.4 组织单位105

7.2.3 域林105

7.3 Active Directory安装与配置106

7.3.1 安装Active Directory域控制器107

7.3.2 安装子域109

7.3.3 删除域110

7.4.1 认识Active Directory对象112

7.4 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管理112

7.4.2 创建组织单位和组113

7.4.5 发布共享文件夹115

7.4.4 移动用户账户115

7.4.3 将用户添加到安全组中115

7.4.7 创建计算机对象116

7.4.6 搜索共享文件夹116

7.4.9 移动、重置和删除计算机对象117

7.4.8 管理远程计算机117

7.5.1 域间信任关系118

7.5 管理信任118

7.5.2 信任类型120

7.5.3 创建信任121

7.5.4 验证信任125

7.6 管理站点126

7.5.5 删除信任126

7.6.2 站点内的复制127

7.6.1 Active Directory如何使用站点信息127

7.6.3 站点间的复制128

7.6.4 配置站点设置129

8.1.1 MMC控制台窗口132

8.1 MMC概述132

第8章 MMC控制台132

8.1.3 作者模式的MMC133

8.1.2 添加MMC控制台插件133

8.2.1 创建控制台135

8.2 控制台使用135

8.2.2 保存控制台136

8.3 使用MMC实现委派管理137

8.2.3 打开MMC和保存的控制台文件137

8.4 设置MMC中的组策略142

8.5.1 Active Directory管理工具概述144

8.5 从MMC中管理Active Directory144

8.5.2 以MMC管理Active Directory架构145

9.1.1 Windows Server 2003远程管理功能改进148

9.1 远程网络管理概述148

第9章 远程网络管理148

9.1.2 主要远程管理方法150

9.2.1 远程桌面连接的部署155

9.2 “远程桌面连接”管理远程计算机155

9.2.2 远程桌面连接的建立156

9.2.3 远程桌面操作158

9.2.4 远程桌面连接管理160

9.3.1 “管理远程桌面”如何工作161

9.3 用“管理远程桌面”管理远程服务器161

9.3.2 连接到管理远程桌面162

9.4.1 安装远程桌面Web连接164

9.4 “远程桌面Web连接”管理模式164

9.4.2 建立远程桌面Web连接165

9.5 “远程管理(HTML)”模式166

9.6 “远程协助”管理模式167

9.6.1 运程协助配置168

9.6.2 远程协助执行169

10.1.1 性能监视器简介171

10.1 性能监视器概念171

第10章 性能监视171

10.1.2 性能对象、计数器和实例概念172

10.2.1 添加/删除性能对象与计数器173

10.2 系统监视器173

10.2.2 从性能监视器中建立HTML报告175

10.2.3 多种视图的简述176

10.3 性能日志和警报177

10.3.1 创建和配置计数器日志文件178

10.3.2 建立跟踪日志180

10.3.3 创建和配置性能监视器警报181

10.4.1 设置监视配置183

10.4 使用性能日志和警报183

10.3.4 日志文件资料的使用183

10.4.2 分析性能数据186

10.4.3 解决性能问题187

10.5.2 网络监视器的功能189

10.5.1 安装网络监视器189

10.5 网络监视器189

11.1.1 事件日志概述191

11.1 事件查看器的概念191

第11章 事件查看器与审核191

11.2 事件查看器192

11.1.2 事件类型192

11.2.3 筛选与查找日志事件193

11.2.2 事件详细信息的查看193

11.2.1 查看字段的选择193

11.2.4 清除与存储日志文件194

11.2.5 读取已存储的日志文件195

11.3 监视和审核策略196

11.2.7 远程计算机事件查看器的查看196

11.2.6 日志大小的控制196

11.3.1 如何启用审核197

11.3.2 审核的事件198

11.3.4 其他最佳审核方法206

11.3.3 保护事件日志206

11.3.5 设置文件与文件夹的审核事件208

11.3.6 设置打印机的审核事件209

11.3.7 设置Active Directory对象的审核事件210

11.3.8 在事件查看器中查看安全审核211

12.1.1 通过组策略应用安全设置212

12.1 安全性设置概述212

第12章 安全策略212

12.1.2 启用安全性策略管理213

12.2.1 账户策略配置214

12.2 账户策略214

12.2.2 密码策略215

12.2.3 账户锁定策略217

12.2.4 Kerberos策略218

12.3.1 本地策略的配置219

12.3 本地策略219

12.3.2 用户权限分配220

12.4 事件日志225

12.5 系统服务、登录以及文件系统227

12.7 高安全策略使用229

12.6 重新整理安全设置229

12.7.2 妥善管理系统使其更安全230

12.7.1 安全安装尽量减少后顾之忧230

13.1.1 注册表编辑器232

13.1 注册表概述232

第13章 注册表管理232

13.2.1 注册表组成233

13.2 注册表结构233

13.1.2 注册表的最优化操作233

13.2.2 注册表的数据类型234

13.3 五大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介绍235

13.3.1 HKEY_LOCAL_MACHINE文件夹236

13.3.2 HKEY_CLASSES_ROOT文件夹239

13.3.5 HIBY_CURRENT_USBR文件夹240

13.3.4 HKEY_USBR文件夹240

13.3.3 HKEY_CURRENT_CONFIG文件夹240

13.4.1 查找241

13.4 注册表编辑器的使用241

13.5 注册表的权限设置242

13.4.2 修改注册表键值242

13.6.1 导出注册表文件243

13.6 导出、导入注册表文件243

13.7 注册表的远程编辑244

13.6.2 导入注册表文件244

13.8 注册表让服务器系统远离病毒和木马侵袭246

13.9 注册表让服务器远程访问更安全249

14.1 ISA Server 2004新功能概述255

第14章 ISA Server 2004255

14.2.1 安装系统及网络需求257

14.2.2 建立内部的DNS服务器257

14.2 安装ISA Server 2004257

14.2.3 安装ISA Server 2004259

14.3.2 建立访问策略访问规划261

14.3.1 防火墙系统策略访问规则261

14.3 配置内部用户Internet访问规则261

14.3.3 配置请求拨号264

14.4 使用边缘防火墙模板建立访问策略265

14.5 启用HTTP缓存的两个条件267

14.6.1 系统和网络监控269

14.6 系统和网络监控及其报告269

14.6.2 报告271

14.7 控制内部用户访问规则272

14.7.1 新建网络对象273

14.7.2 建立访问规则274

14.8 禁止使用P2P软件——QQ275

14.9.1 使用Web发布向导发布内部的Web站点277

14.9 发布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277

14.9.2 使用服务器发布向导发布非标端口的内部FTP站点280

14.9.3 使用邮件服务器发布向导发布内部的邮件服务器281

14.10 用ISA Server 2004建立VPN服务器282

14.10.1 启用VPN服务器283

14.10.3 给予用户拨入权限284

14.10.2 配置远程访问属性284

14.10.4 建立访问规则285

14.11 远程管理ISA Server 2004286

14.11.2 授权用户远程管理ISA Server 2004287

14.11.1 允许计算机可以远程控制ISA Server 2004287

14.12 ISA Server 2004故障恢复288

15.1.1 关于虚拟专用网络(VPN)290

15.1 虚拟专用网络(VPN)概念290

第15章 虚拟专用网VPN290

15.1.3 虚拟专用网络(VPN)的特点291

15.1.2 虚拟专用网络(VPN)优势291

15.1.5 虚拟专用网络(VPN)安全技术292

15.1.4 虚拟专用网络(VPN)适用对象292

15.1.6 堵住安全漏洞293

15.2.2 通过Internet实现企业内部虚拟专用网294

15.2.1 远程访问虚拟专用网294

15.2 虚拟专用网(VPN)的解决方案294

15.2.3 连接企业内部网络计算机295

15.3.1 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配置VPN296

15.3 通过Internet远程访问的布署296

15.3.2 配置账号访问权限298

15.3.3 在本机测试连接300

15.3.4 客户端远程访问配置302

备份类型306

16.1 数据备份与还原概述306

第16章 数据的备份与还原306

16.2.1 利用备份向导备份一般数据307

16.2 备份与还原数据307

16.2.2 使用备份选项卡备份数据308

16.2.3 确定备份计划,由系统自动进行备份309

16.2.4 创建和使用紧急修复磁盘311

16.2.5 数据还原312

16.3.1 备份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313

16.3 备份与恢复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313

16.4 查看资料备份与还原的报告314

16.3.2 还原Active Directory数据库314

16.5.1 常规315

16.5 资料备份与还原选项设定315

16.5.3 排除文件316

16.5.2 备份日志316

17.1.2 几种磁盘阵列技术317

17.1.1 磁盘阵列实现方式317

第17章 数据存储和异地容灾317

17.1 物理磁盘阵列317

17.1.3 磁盘阵列配置318

17.2 数据容灾技术321

17.2.1 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322

17.2.2 数据容灾等级323

17.2.3 异地容灾技术325

17.3.1 数据级灾备——PPRC327

17.3 大型企业异地容灾方案327

17.3.3 NAS容灾方案329

17.3.2 应用级灾备——HAGEO329

17.4.1 低价位投入:20万元内数据备份解决方案331

17.4 大中型企业数据备份解决方案331

17.4.2 中等价位投入:50万元内数据备份解决方案333

17.4.3 高价位投入:百万元以上数据备份解决方案335

17.4.4 异地容灾的发展趋势337

18.1.2 集群实现方法339

18.1.1 集群技术339

第18章 集群及负载平衡339

18.1 集群及负载平衡概述339

18.1.4 故障转移340

18.1.3 负载平衡340

18.1.5 各种集群技术342

18.1.6 网络载量平衡工作原理344

18.2.1 单网卡负载平衡的配置方法345

18.2 用Windows网络连接实现网络负载平衡345

18.2.2 多网卡群集主机的配置方法347

18.2.3 测试网络载量平衡的配置348

18.3 通过DNS快速实现网络负载平衡350

18.2.4 应用网络载量平衡的注意事项350

18.4.1 网络负载平衡的实现过程351

18.4 用Windows管理工具实现网络负载平衡351

18.4.2 用IIS服务验证网络负载平衡352

18.5 Windows与Linux服务器的负载均衡353

19.1 RPM的设计目标356

第19章 RPM软件包管理356

第2篇 Linux篇356

19.2.2 安装357

19.2.1 取得RPM软件包357

19.2 使用RPM357

19.2.4 升级358

19.2.3 卸载358

19.2.6 查询359

19.2.5 刷新359

19.3 检查软件包的签名360

19.2.7 校验360

19.4 诊断和修正RPM361

19.5.1 安装软件包363

19.5 软件包图形管理工具363

19.5.2 删除软件包364

19.6 红帽网络365

20.3 常见问题367

20.2 USB pen驱动器367

第20章 基本系统恢复367

20.1 制作安装引导光盘367

20.4 引导救援模式368

20.5 引导单用户模式369

20.6 引导紧急模式370

21.2 禁止控制台程序访问371

21.1 禁用Ctrl+Alt+Del来关机371

第21章 控制台访问371

21.5 为其他应用程序启用控制台访问372

21.4 文件从控制台访问372

21.3 定义控制台372

21.6 floppy组群373

22.1.1 添加新用户374

22.1 图形界面管理374

第22章 用户和组群管理374

22.1.3 添加新组群375

22.1.2 修改用户属性375

22.2.2 添加组群376

22.2.1 添加用户376

22.1.4 修改组群属性376

22.2 命令行配置376

22.2.3 口令过期377

22.3 对进程的解释378

22.4.2 设置存取ACL379

22.4.1 挂载文件系统379

22.4 访问权限控制列表379

22.4.4 检索ACL380

22.4.3 设置默认的ACL380

22.4.6 与老系统的兼容性381

22.4.5 给带有ACL的文件系统归档381

23.2 创建ext3文件系统382

23.1 ext3的特性382

第23章 磁盘管理382

23.2.2 查看分区表383

23.2.1 parted工具383

23.2.3 创建分区384

23.3 转换到ext3文件系统385

23.2.5 重新划分分区大小385

23.2.4 删除分区385

23.5 实现磁盘配额386

23.4 还原到ext2文件系统386

23.5.3 为用户分配配额387

23.5.2 创建配额文件387

23.5.1 启用配额和重新挂载文件系统387

23.6 管理磁盘配额388

23.5.5 按文件系统分配配额388

23.5.4 按组群分配配额388

23.6.3 启用和禁用389

23.6.2 保持配额的正确性389

23.6.1 报告磁盘配额389

23.7.1 什么是逻辑卷管理器LVM390

23.7 逻辑卷管理390

23.7.2 创建LVM物理卷391

23.7.3 创建的逻辑卷392

23.8.1 配置Devlabel393

23.8 定义设备名称393

23.8.3 工作原理394

23.8.2 热插入设备394

24.1 添加打印机396

第24章 打印机管理396

24.1.2 添加IPP打印机397

24.1.1 添加本地打印机397

24.1.4 添加Samba(SMB)打印机398

24.1.3 添加远程UNIX(LPD)打印机398

24.1.5 添加JetDirect打印机399

24.2.2 打印测试页400

24.2.1 确认打印机配置400

24.2 选择打印机型号测试400

24.3 修改现存打印机401

24.4 保存恢复配置文件402

24.5.3 设置默认打印机403

24.5.2 删除本地打印机403

24.5 命令行配置403

24.5.1 添加本地打印机403

24.6 管理打印作业404

24.7 共享打印机405

25.1.1 数据灾难情形407

25.1 探索备份概念407

第25章 备份容灾管理407

25.1.3 备份类型与频率408

25.1.2 备份级别408

25.2.1 一般性备份409

25.2 使用备份与恢复命令409

25.1.4 介质选择409

25.2.2 磁带转储与恢复411

25.2.3 光碟/DVD备份命令412

25.3.1 硬件RAID和软件RAID414

25.3 了解RAID414

25.3.2 RAID选项415

25.4 界面配置RAID416

25.5.2 配置/etc/raidtab418

25.5.1 生成RAID分区418

25.5 命令行配置RAID418

25.6 总结与回顾420

25.5.4 装载RAID420

25.5.3 生成RAID设备420

26.1.1 配置cron任务421

26.1 cron421

第26章 自动化任务421

26.2.1 配置at作业422

26.2 at和batch422

26.1.2 控制对cron的使用422

26.1.3 启动和停止服务422

26.2.4 其他命令行选项423

26.2.3 查看等待运行的作业423

26.2.2 配置batch作业423

26.2.6 启动和停止服务424

26.2.5 控制对at和batch的使用424

27.2 查看日志文件425

27.1 定位日志文件425

第27章 日志文件425

27.4 检查日志文件426

27.3 添加日志文件426

28.1 系统进程428

第28章 收集系统信息428

28.3 文件系统430

28.2 内存用量430

28.4 硬件431

29.1 工具总览432

第29章 Oprofile性能监视432

29.2.2 设置要监视的事件433

29.2.1 指定内核433

29.2 配置OProfile433

29.2.3 分离内核和用户空间文件434

29.5 分析数据435

29.4 保存数据435

29.3 启动和停止OProfile435

29.5.2 使用oprofpp436

29.5.1 使用op_time436

29.5.3 使用op_to_source438

29.8 图形化界面439

29.7 用法示例439

29.5.4 使用op_merge439

29.6 理解/dev/profile/文件439

30.2 升级内核442

30.1 内核软件包总览442

第30章 内核升级编译442

30.3.1 X86系统444

30.3 校验引导装载程序444

30.3.2 Itanium系统445

30.4.2 内核模块命令446

30.4.1 内核模块446

30.4 内核模块446

30.5 编译定制内核447

30.5.2 编译内核448

30.5.1 编译筹备448

31.1 可用网络服务450

第31章 控制对服务和端口的访问450

31.1.2 不安全服务451

31.1.1 识别和配置服务451

31.2 管理对系统服务访问的方法452

31.3.1 TCP会绕程序和连接横幅453

31.3 TCP会绕程序453

31.4 使用xinetd来增强安全性454

31.3.3 TCP会绕程序和强化记录454

31.3.2 TCP会绕程序和攻击警告454

31.5 服务配置工具455

31.6 ntsysv456

31.8 校验哪些端口正在监听457

31.7 chkconfig457

32.1 防火墙安全级别配置工具459

第32章 防火墙459

32.2 使用iptables460

32.3 常用iptables过滤461

32.4 FORWARD和NAT规则462

32.5 病毒和假冒IP地址463

32.6 iptables和连接跟踪464

33.1 IPsec465

第33章 虚拟专用网465

33.2 IPsec主机到主机配置466

33.3 IPsec网络到网络配置468

34.2.1 使用ssh命令471

34.2 配置OpenSSH客户471

第34章 OpenSSH加密471

34.1 配置OpenSSH服务器471

34.2.4 生成钥匙对472

34.2.3 使用sftp命令472

34.2.2 使用scp命令472

35.1.2 其他评估工具475

35.1.1 使用Nmap来扫描主机475

第35章 评估与入侵事件475

35.1 评估工具475

35.2.1 RPM作为IDS476

35.2 基于主机入侵检测系统IDS476

35.3 基于网络的IDS477

35.2.2 其他基于主机的IDS477

35.3.1 tcpdump478

35.4.2 收集入侵后的信息479

35.4.1 收集证据映像479

35.3.2 Snort479

35.4 调查恢复479

35.4.3 恢复资源480

36.1 网络管理协议482

第36章 SNMP网络管理平台482

第3篇 网络管理工具篇482

36.1.2 Internet网络管理与SNMP483

36.1.1 OSI网络管理与CMIS/CMIP483

36.2 SNMP的管理模型484

36.3.1 SNMP的请求/响应原语487

36.3 SNMP的实现机制487

36.4 SNMP安全性489

36.3.2 SNMP网络管理工作站收集数据的方法489

36.5.2 创建筛选器列表491

36.5.1 网络设备启用SNMP协议491

36.5 启用配置SNMP网络491

36.5.3 创建IPSec策略492

36.6 RMON与网络远程监视493

36.6.1 RMON的目标494

36.6.2 远程监视器的控制495

36.6.4 表管理496

36.6.3 多管理器496

36.7 网络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497

36.6.5 RMON管理信息库的结构497

36.7.1 网络管理平台的功能特性498

36.7.2 网络管理平台的结构499

36.7.3 网络管理的基本应用500

36.8.2 分层体系结构504

36.8.1 集中式体系结构504

36.8 网络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504

36.8.3 分布式体系结构505

36.9 网络管理应用506

36.10 选择网络管理系统的标准和方法507

37.1.2 IBM的NetView509

37.1.1 HP的OpenView509

第37章 网络管理平台509

37.1 网络管理系统平台509

37.1.3 SUN的SUNNet Manager510

37.1.4 冠群CA Unicenter511

37.1.5 Cabletron的SPECTRUM512

37.1.6 安奈特AT-SNMPc简介513

37.2 HP OpenView NNM网络节点管理513

37.2.1 HP OpenView网络管理功能的实现514

37.2.2 为Windows准备NNM安装工作515

37.2.3 Windows安装NNM配置516

37.2.4 在Unix/Linux中安装NNM518

37.2.5 Network Node Manager常见问题集520

37.2.6 HP OpenView NNM的使用520

37.3 HP OpenVIew网络监控管理523

37.4 国产通用网络管理软件概览523

第38章 网络管理软件524

38.1 CiscoWorks2000524

38.1.1 CiscoWorks2000产品组成524

38.1.2 CiscoWorks2000服务平台526

38.1.3 CiscoView529

38.1.4 Traffic Director531

38.1.5 Campus Manager534

38.1.6 资源管理要素(RME)538

38.1.7 园区网管理器(CM)539

38.1.8 权限控制列表管理器(ACL)539

38.2 Solarwinds2002540

38.2.1 Solarwinds2002概述540

38.2.2 IP Network Browser542

38.2.3 Enhanced Ping543

38.2.4 Advanced Bandwidth Monitor544

38.2.5 Network Monitor545

38.3 Whatsup7.0546

38.3.1 Whatsup的工作模式547

38.3.2 创建网络拓扑图547

38.3.3 使用Whatsup监控网络设备548

38.3.4 使用Whatsup监控网络服务548

38.4 RemotelyAnywhere 4.6549

38.4.1 RemotelyAnywhere 4.6的安装和连接550

38.4.2 通过RemotelyAnywhere实现远程控制550

38.4.3 通过RemotelyAnywhere实现远程管理551

第39章 网络故障管理553

39.1 潜在的网络连通性问题553

39.2 常用的网络排错命令554

39.2.1 Ping554

39.2.2 IPConfig556

39.2.3 Netstat557

39.2.4 Nslookup558

39.2.5 Tracert558

39.2.6 Arp559

39.2.7 Ifconfig560

39.2.8 Lanscan560

39.3.1 简易型电缆测试仪561

39.3 网络故障检测常用工具561

39.3.2 F68x网络测试仪561

39.2.9 Linkloop561

39.3.3 F69x网络流量分析仪563

39.3.4 网络万用表NettoolTM565

39.3.5 网络综合协议分析仪565

39.4 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567

40.1 计费管理概述569

40.1.1 计费管理概念和功能569

第40章 计费管理和日志管理569

40.2 计费管理的分类570

40.2.1 基于网络流量计费570

40.1.2 计费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570

40.2.2 基于网络服务计费571

40.2.3 基于使用时间计费571

40.3 计费数据采集模型572

40.4.1 Netflow特点573

40.4.2 网络数据流的定义573

40.4 Cisco Netflow计费573

40.4.4 Netflow数据收集器574

40.4.5 Netflow流量分析器574

40.4.3 Netflow体系结构574

40.5 Wingate575

40.5.1 Wingate安装575

40.4.6 Netflow配置命令575

40.5.2 通过GateKeeper管理Wingate576

40.5.3 流量监视器577

40.5.4 用户计费577

40.6 路由器日志管理578

第41章 网络管理新技术579

41.1 传统网络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579

41.2 基于Web网络管理技术580

41.2.1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的优点580

41.2.2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的实现策略581

41.3 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管理582

41.3.1 CORBA简介582

41.3.2 CORBA用于网络管理583

41.4.1 网络管理的标准化584

41.4.2 网络管理的智能化584

41.4 网络管理的新技术584

41.4.3 网络管理的综合化5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