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碳公路建设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低碳公路建设技术
  • 杜群乐,李彦伟,杨国华,王江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666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58页
  • 文件大小:435MB
  • 文件页数:878页
  • 主题词:道路工程-节能-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碳公路建设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煤矸石填筑路基施工1

1.1 引言1

1.2 填筑路基煤矸石技术性能要求3

1.2.1 煤矸石路基级配要求4

1.2.2 煤矸石力学指标4

1.2.3 煤矸石路基稳定性要求5

1.3 煤矸石填筑路基施工准备5

1.3.1 施工前准备6

1.3.2 原材料7

1.3.3 路基地面处理7

1.3.4 煤矸石储运8

1.3.5 煤矸石拌和、摊铺9

1.3.6 包边土施工10

1.3.7 施工工艺10

1.4 质量验收12

1.5 效益14

1.5.1 技术效益14

1.5.2 生态效益14

1.5.3 经济效益15

1.5.4 社会效益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铁矿废渣路基施工18

2.1 引言18

2.2 铁尾矿渣的物理力学特性19

2.2.1 铁尾矿渣的物理性质19

2.2.2 铁尾矿渣的力学性质21

2.2.3 铁尾矿渣的压实特性21

2.2.4 铁尾矿渣的强度特性24

2.2.5 铁尾矿渣的压缩特性26

2.2.6 铁尾矿渣边坡的冲刷性能27

2.2.7 风干铁尾矿渣边坡振动性能28

2.3 铁尾矿渣路基边坡的防护及其稳定性29

2.3.1 铁尾矿渣路基稳定性特点及影响因素29

2.3.2 铁尾矿渣路基边坡的工程设计与防护31

2.4 铁尾矿渣路基边坡坡比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4

2.4.1 铁尾矿渣公路路基边坡的设计34

2.4.2 铁渣地区公路路基边坡的主要设计原则、适用条件及技术要求36

2.4.3 路基边坡设计37

2.4.4 路基边坡防护39

2.4.5 路基两侧稳固尾矿渣措施39

2.5 铁尾矿渣压实40

2.5.1 铁尾矿渣动力压实特性40

2.5.2 铁尾矿渣力学特性43

2.5.3 铁尾矿渣强度-变形规律研究46

2.6 铁尾矿渣地区公路路基压实标准及方法49

2.6.1 铁尾矿渣路基压实的影响因素49

2.6.2 不同等级公路铁尾矿渣路基压实标准52

2.6.3 不同填土高度路基压实度标准52

2.7 铁尾矿渣路基压实方法和施工工艺53

2.7.1 铁尾矿渣堆积地区环境特点对路基施工的影响53

2.7.2 铁尾矿渣路基压实工艺55

2.7.3 铁尾矿渣路基封层58

2.7.4 铁尾矿渣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0

参考文献62

第3章 现浇泡沫轻质土的应用63

3.1 引言63

3.2 路用轻质材料64

3.2.1 路用轻质材料的类型与特点64

3.2.2 发泡剂类型与特点65

3.2.3 现浇泡沫轻质土及类似材料的应用概况65

3.3 现浇泡沫轻质土的性能66

3.3.1 风积砂级配及现浇泡沫轻质土的基本配合比66

3.3.2 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67

3.3.3 材料的力学性能69

3.3.4 材料的隔热性能72

3.3.5 材料的耐久性能74

3.4 现浇泡沫轻质土在冻土地基中的应用78

3.4.1 轻质土保温效果的理论分析78

3.4.2 轻质土隔热层82

3.4.3 冻土地区轻质土隔热层的修筑技术83

3.4.4 轻质土施工注意事项87

3.5 现浇泡沫轻质土在道路冻胀翻浆防治中的应用87

3.5.1 道路冻胀翻浆的防治技术87

3.5.2 轻质土基层的隔热效果89

3.5.3 轻质土结构层的设计93

3.6 现浇泡沫轻质土在桥台冻胀防治中的应用96

3.6.1 桥台的主要病害与原因分析96

3.6.2 桥台台背冻胀力的分布与计算97

3.6.3 轻质土的结构形式100

3.6.4 轻质土强度设计103

3.6.5 材料设计104

3.6.6 轻质土台背与其相连的填土路基间的差异沉降控制104

3.6.7 施工注意事项与质量控制105

3.7 现浇泡沫轻质土的应用要求105

参考文献107

第4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铁尾矿砂基层108

4.1 引言108

4.1.1 概况108

4.1.2 尾矿砂的危害108

4.1.3 我国公路建料资源使用现状109

4.1.4 公路工程中应用尾矿砂的技术研究110

4.2 铁尾矿砂技术指标111

4.2.1 化学成分111

4.2.2 颗粒组成111

4.2.3 表观密度112

4.2.4 铁尾矿砂的形貌特征112

4.3 无机结合料稳定铁尾矿砂配合比设计113

4.3.1 混合料设计步骤113

4.3.2 石灰稳定铁尾矿砂试验结果分析114

4.3.3 水泥稳定铁尾矿砂试验结果分析117

4.3.4 石灰水泥稳定铁尾矿砂击实试验分析119

4.3.5 石灰粉煤灰稳定铁尾矿砂击实试验分析120

4.3.6 无机结合料稳定铁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121

4.3.7 强度形成机理124

4.4 工程应用125

4.4.1 河北野兴公路125

4.4.2 河北平青乐公路127

4.4.3 辽宁老宽公路128

4.4.4 辽宁三金公路128

参考文献129

第5章 工业废渣赤泥应用130

5.1 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130

5.1.1 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132

5.1.2 赤泥用于道路基层134

5.1.3 水泥赤泥混凝土137

5.2 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垫层性能138

5.2.1 原材料组成及性质138

5.2.2 试验配合比141

5.2.3 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142

5.2.4 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142

5.2.5 收缩特性145

5.3 水泥赤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147

5.3.1 原材料组成及性质147

5.3.2 配合比设计148

5.3.3 重型击实试验149

5.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149

5.3.5 超声波法测定动弹性模量151

5.3.6 劈裂强度152

5.3.7 收缩特性153

5.4 水泥赤泥混凝土性能155

5.4.1 原材料组成及性质155

5.4.2 配合比方案156

5.4.3 抗折及抗压强度156

5.4.4 模量及温度胀缩系数157

5.4.5 耐磨性能158

5.4.6 渗透性能158

5.4.7 抗冻性能158

5.5 赤泥用于路面结构层中的固化作用机理159

5.5.1 赤泥用于水泥石灰稳定土垫层时的固化作用机理159

5.5.2 赤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的固化机理165

5.5.3 赤泥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固化机理分析166

5.6 赤泥用做道路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167

5.6.1 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垫层施工技术167

5.6.2 水泥赤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173

5.7 赤泥道路材料的技术经济性分析176

5.7.1 经济效益分析176

5.7.2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78

参考文献179

第6章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台背填筑180

6.1 引言180

6.1.1 背景180

6.1.2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技术研究应用现状181

6.2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81

6.2.1 原材料181

6.2.2 配合比设计182

6.3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性能184

6.3.1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的物理性能184

6.3.2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强度185

6.3.3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收缩性能191

6.3.4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193

6.3.5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水稳定性能194

6.4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施工工艺195

6.4.1 施工前期准备195

6.4.2 施工方法选择196

6.4.3 下承层处理196

6.4.4 排水处理196

6.4.5 混合料拌和196

6.4.6 混合料运输197

6.4.7 混合料浇筑197

6.4.8 养生198

6.5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在基坑、桥台背回填中的应用实例199

6.5.1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在石家庄市环城公路桥涵台背中的应用199

6.5.2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在青银高速公路石家庄段桥头及基坑部位的应用200

6.5.3 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在邯长高速公路的应用201

6.5.4 其他应用实例203

参考文献203

第7章 电石灰粉煤灰稳定盐渍土路面基层204

7.1 引言204

7.1.1 背景204

7.1.2 国内外发展状况206

7.1.3 研究内容206

7.2 二渣土的工程性能试验206

7.2.1 原则207

7.2.2 试料207

7.2.3 二渣土的强度形成机理209

7.2.4 室内试验212

7.2.5 试验路段217

7.2.6 二渣土的工程性能研究结论217

7.3 二渣土路面基层施工工法218

7.3.1 产生背景219

7.3.2 工法应用情况219

7.3.3 研发单位219

7.3.4 工法特点220

7.3.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21

7.3.6 设备与材料232

7.3.7 质量控制233

7.3.8 安全措施236

7.3.9 环保措施237

7.3.10 效益分析237

7.3.11 应用实例238

7.4 效益238

7.4.1 质量技术效益238

7.4.2 施工安全效益239

7.4.3 环境保护效益239

7.4.4 工期效益239

7.4.5 节约占地239

7.4.6 经济效益239

参考文献241

第8章 废旧轮胎橡胶沥青路面242

8.1 引言242

8.1.1 橡胶沥青的起源242

8.1.2 橡胶沥青的定义242

8.1.3 橡胶沥青及其路面的优点242

8.1.4 美国的应用实例243

8.2 橡胶沥青AR-AC-13施工指南249

8.2.1 准备工作249

8.2.2 配合比设计253

8.2.3 铺筑试铺路面255

8.2.4 橡胶沥青混凝土磨耗层(AR-AC-13)施工255

8.2.5 注意事项259

8.3 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260

8.3.1 高温性能260

8.3.2 疲劳性能268

参考文献280

第9章 沥青路面乳化冷再生应用281

9.1 引言281

9.2 原理与性能特点285

9.2.1 乳化沥青混合料工作原理285

9.2.2 再生混合料的性能288

9.3 混合料设计295

9.4 施工工艺302

9.5 应用案例306

9.5.1 江西昌九高速公路306

9.5.2 江西九景高速公路307

9.5.3 S340国道江苏段308

9.5.4 河北黄石高速公路(G1811)309

9.6 经济与社会效益310

参考文献311

第10章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312

10.1 引言312

10.1.1 大掺量厂拌热再生简介312

10.1.2 国内外厂拌热再生应用现状313

10.1.3 大掺量厂拌热再生工作流程314

10.2 沥青老化分析及沥青再生方法选择314

10.2.1 沥青老化分析314

10.2.2 沥青再生技术316

10.2.3 沥青老化分析结果与沥青再生方法结论333

10.3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333

10.3.1 RAP掺配率影响因素分析334

10.3.2 温拌再生技术提高RAP掺配率338

10.3.3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341

10.3.4 沥青用量预估方法对比346

10.3.5 大掺量RAP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349

10.3.6 大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影响因素及设计方法综述356

10.4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357

10.4.1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施工关键技术357

10.4.2 大掺量RAP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QC/QA)361

10.4.3 实体工程验证366

10.5 技术要点总结377

参考文献378

第11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利用技术研究379

11.1 引言379

1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380

11.2.1 国内外研究概况380

11.2.2 碎石化设备381

11.2.3 原理382

11.2.4 原路要求383

11.2.5 多锤头碎石化施工工艺389

11.2.6 共振碎石化施工工艺394

11.2.7 质量控制396

11.2.8 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设计397

11.2.9 效益分析398

11.2.10 案例399

11.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实技术410

11.3.1 国内外研究概况410

11.3.2 施工设备410

11.3.3 原理探讨410

11.3.4 对原路技术要求412

11.3.5 施工工艺412

11.3.6 质量控制415

11.3.7 加铺设计415

11.3.8 效益分析415

11.3.9 案例417

11.3.10 病害调查418

1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裂压稳技术421

11.4.1 国内外研究概况421

11.4.2 板式打裂压稳设备422

11.4.3 原理探讨422

11.4.4 原路技析状况要求422

11.4.5 施工工艺422

11.4.6 质量控制424

11.4.7 效益分析424

11.5 再生集料利用技术424

1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424

11.5.2 破碎设备424

11.5.3 再生集料性能研究425

11.5.4 效益分析426

参考文献427

第12章 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428

12.1 引言428

12.1.1 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发展历程428

12.1.2 国内外温拌技术的研究429

12.1.3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国内应用436

12.2 温拌技术路线与应用437

12.2.1 温拌技术主要的路线437

12.2.2 温拌在我国的主要应用441

12.2.3 温拌剂在我国的研发443

12.2.4 温拌技术的施工控制444

12.2.5 小结446

12.3 应用实例446

12.3.1 原材料及性能评价446

12.3.2 温拌剂添加设备安装448

12.3.3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449

12.3.4 小结454

参考文献455

第13章 热拌沥青混合料双层摊铺施工456

13.1 引言456

13.2 双层摊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459

13.2.1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概述459

13.2.2 双层摊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460

13.3 双层摊铺沥青混合料热物理特性464

13.3.1 热能传递规律464

13.3.2 多空隙沥青混合料热物特性466

13.4 沥青混合料双层摊铺施工469

13.4.1 平铁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施工469

13.4.2 黄石高速公路沥青罩面双层摊铺施工471

13.5 经济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478

参考文献480

第14章 低碳水泥混凝土481

14.1 引言481

14.1.1 低碳水泥混凝土定义481

14.1.2 低碳混凝土的特点481

14.1.3 低碳混凝土组成材料481

14.2 低碳混凝土的性质484

14.2.1 低碳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484

14.2.2 低碳混凝土强度488

14.2.3 低碳混凝土耐久性491

14.3 低碳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499

14.3.1 工程概况499

14.3.2 低碳混凝土配合比500

14.3.3 工程施工500

14.3.4 小结501

14.4 低碳混凝土应用于成峰公路改建工程502

14.4.1 工程概况502

14.4.2 低碳混凝土配合比502

14.4.3 工程施工503

14.4.4 小结506

参考文献507

第15章 海洋疏浚泥陶粒水泥混凝土508

15.1 引言508

1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508

15.1.2 国内外陶粒水泥混凝土工程应用508

15.1.3 陶粒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510

15.1.4 陶粒水泥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性能510

15.1.5 陶粒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511

15.2 疏浚泥陶粒水泥混凝土材料设计方法512

15.2.1 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方法512

15.2.2 不同强度海洋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的正交试验方法518

15.2.3 疏浚泥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521

15.2.4 不同强度混合骨料疏浚泥陶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523

15.2.5 混合骨料疏浚泥陶粒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528

15.3 混合骨料疏浚泥陶粒混凝土细观模拟关键技术532

15.3.1 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分析模型532

15.3.2 模拟骨料颗粒的空间分布533

15.3.3 随机骨料模型的建立536

15.4 实体工程544

15.4.1 试验工程概况544

15.4.2 混合骨料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使用性能545

15.5 经济效益分析547

15.5.1 路面初期直观费用的对比547

15.5.2 单价分析548

15.5.3 综合单价分析548

15.6 结论550

参考文献551

第16章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智能张拉控制系统552

16.1 引言552

16.2 穿束工艺553

16.2.1 短束梳编穿束和长束梳编穿束553

16.2.2 分节段施工的连续梁桥、刚构桥的梳编穿束555

16.3 预应力张拉技术556

16.3.1 传统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本身的不足556

16.3.2 施工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557

16.3.3 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558

16.3.4 推广效应效果575

16.4 预应力压浆技术579

16.4.1 传统压浆的不足579

16.4.2 现行规范对桥梁预应力压浆质量的要求579

16.4.3 大循环智能压浆控制有效保证了管道压浆施工质量579

16.4.4 循环智能压浆主要技术特点580

16.5 经济效益584

16.6 结语584

参考文献584

第17章 公路桥涵多节三岔挤扩灌注桩585

17.1 引言585

17.1.1 桩基技术的发展585

17.1.2 多节三岔挤扩灌注桩介绍586

17.1.3 DX挤扩灌注桩特点588

17.1.4 旋挖挤扩灌注桩介绍589

17.2 多节三岔挤扩灌注桩设计590

17.2.1 设置要求590

17.2.2 构造要求591

17.2.3 计算591

17.3 多节三岔挤扩灌注桩施工595

17.3.1 施工机械与设备595

17.3.2 施工598

17.3.3 质量检验及标准601

17.4 工程应用603

17.4.1 沿海高速公路603

17.4.2 唐曹高速公路606

17.4.3 大广高速公路河北段610

17.4.4 北京市广渠路614

17.4.5 试验检测数据分析617

17.5 经济效益分析627

参考文献629

第18章 主动除冰雪沥青路面630

18.1 国内外研究概况630

18.1.1 路面除冰雪技术630

18.1.2 弹性路面铺装技术631

18.1.3 蓄盐沥青路面除冰雪技术632

18.1.4 基于能量转化的路面融冰雪技术632

18.2 弹性路面除冰雪技术633

18.2.1 弹性材料的技术性质633

18.2.2 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637

18.2.3 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工艺642

18.2.4 弹性材料路面除冰雪性能645

18.2.5 实体工程的铺筑及应用效果评价657

18.2.6 效益分析与应用前景659

参考文献660

第19章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662

19.1 引言662

19.2 ETC标准化情况662

19.2.1 欧洲DSRC标准化进展662

19.2.2 美国DSRC标准化进展663

19.2.3 日本DSRC标准化进展663

19.2.4 ISO/TC204DSRC标准化进展663

19.2.5 中国ETC系统DSRC技术标准化动态663

19.3 国内高速公路ETC应用技术路线664

19.4 组合式收费系统技术特点及功能664

19.4.1 组合式收费技术方案664

19.4.2 组合式收费技术特点665

19.4.3 关键技术和设备665

19.4.4 组合式收费系统服务功能666

19.4.5 收费制式667

19.5 河北省ETC系统总体方案667

19.5.1 管理体制667

19.5.2 收费制式667

19.5.3 收费方式668

19.5.4 电子收费技术选择668

19.5.5 技术标准668

19.5.6 密钥管理系统方案669

19.5.7 ETC车道系统功能669

19.5.8 ETC车道操作流程670

19.5.9 ETC车道675

19.5.10 发行客服与清分结算系统681

19.5.11 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管理架构693

19.5.12 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694

参考文献696

第20章 地源热泵取暖系统697

20.1 引言697

20.1.1 国外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现状698

20.1.2 国内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现状698

20.2 地源热泵技术特点699

20.3 地源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700

20.3.1 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701

20.3.2 地源热泵空调机组工作原理701

20.3.3 地源热泵供冷、供暖运行原理702

20.4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703

20.4.1 国外相关机构对地源热泵归类703

20.4.2 国内业界对地源热泵归类706

20.5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特性707

20.5.1 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原理707

20.5.2 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708

20.5.3 空调能效国家标准710

20.6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711

20.6.1 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711

20.6.2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应用716

20.6.3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管理731

参考文献732

第21章 LED照明733

21.1 引言733

21.2 LED发光原理与光电指标734

21.2.1 LED的发光原理734

21.2.2 白光LED的主要光电参数和特点734

21.2.3 LED平面光源的光度分析736

21.3 LED道路照明灯具的组成740

21.4 LED路灯技术指标741

21.5 白光LED光源光衰规律742

21.5.1 LED光衰的原因742

21.5.2 光衰数学模型探讨743

21.5.3 LED产品的光衰评估743

21.5.4 用Excel工具对光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745

21.6 LED道路照明工程设计747

21.6.1 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747

21.6.2 道路照明的设计依据747

21.6.3 LED道路照明设计及照度计算748

21.7 LED道路照明节能分析(加上白天和夜晚应用效果图)760

21.8 LED隧道照明与智能控制761

21.8.1 系统组成762

21.8.2 智能化照明的特点762

21.8.3 智能化照明灯具763

21.8.4 现场控制总线介绍763

参考文献767

第22章 基于三维可视化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平台769

22.1 引言769

22.1.1 研究意义769

22.1.2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769

22.1.3 高速公路网络三维交互式可视化技术770

22.2 主要内容773

22.2.1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信息模型773

22.2.2 高速公路场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774

22.2.3 大规模高速公路三维场景组织管理方法784

22.2.4 顾及约束的高速公路三维场景视相关简化790

22.2.5 高速公路三维场景网络模型799

22.2.6 高速公路三维场景网络传输调度803

22.3 研究成果810

22.4 应用情况810

22.5 特色与创新814

22.6 结论814

参考文献815

第23章 碳纤维筋FRP816

23.1 CFRP结构加固应用概况816

23.1.1 国外研究应用CFRP现状816

23.1.2 国内研究应用CFRP的现状817

23.1.3 CFRP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818

23.2 FRP筋试验研究820

23.2.1 FRP筋抗拉特性试验820

23.2.2 高性能聚合物砂浆的力学、物理性能824

23.2.3 石榴子石涂层的FRP筋和高性能聚合物砂浆的黏结性能825

23.3 FRP筋配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827

23.3.1 基本假设内容827

23.3.2 FRP筋配筋梁设计抗弯强度827

23.3.3 抗弯试验828

23.3.4 试验结果830

23.3.5 结果分析834

23.4 碳纤维筋喷浆加固840

23.4.1 加固所用材料840

23.4.2 碳纤维筋加固法特点841

23.4.3 碳纤维筋加固工艺流程842

23.4.4 施工控制要点843

23.4.5 质量检验与验收845

23.5 工程实例846

23.5.1 双源1号桥试验桥横隔板加固846

23.5.2 内蒙古省道S307线建设屯北桥改造翻新工程848

23.5.3 G320线K1924+870南瓦隧道加固850

23.5.4 平阴黄河大桥维修加固851

23.5.5 国外工程实例853

23.6 小结856

参考文献8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