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灾难地震避难所与救灾据点规划与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灾难地震避难所与救灾据点规划与设计
  • 李海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5977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救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灾难地震避难所与救灾据点规划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地震态势1

1.2 震害损失4

1.3 我国抗震减灾策略与发展6

1.3.1 抗震减灾政策现状6

1.3.2 国家未来抗震减灾规划与任务8

1.3.3 抗震减灾重大建设项目10

1.4 抗震减灾策略关键研究问题12

1.5 本书内容13

第2章 新型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研究15

2.1 灾难性地震后灾民避难和抢险救灾情况调查分析15

2.1.1 我国典型大震后灾情与灾民的避难和救灾情况15

2.1.2 国外灾难性地震灾情与灾民避难情况40

2.1.3 灾难性地震灾情、灾民避难与救灾特征分析67

2.2 中国、美国和日本地震避难救灾的对策分析70

2.2.1 中国地震避难与救灾对策70

2.2.2 美国地震救灾与避难对策76

2.2.3 日本地震救灾与避难对策80

2.2.4 中国地震避难与救灾对策的不足83

2.3 新型灾难性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的功能和规划内容研究86

2.3.1 新型灾难性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组成与功能86

2.3.2 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规划内容与设防标准88

2.4 新型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与现行避难体系的对比分析92

2.4.1 国家现行避震疏散体系简介92

2.4.2 新型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简介93

2.4.3 两种体系的比较分析93

2.5 新型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系统设计内容与要求94

2.5.1 城市规划设计附加内容94

2.5.2 城市新型体系安全性评价94

2.5.3 救灾据点及其周边空旷场地附加设计内容94

2.6 本章小结94

第3章 钢网格结构地震避难所抗震性能设计研究96

3.1 中、美、欧、日抗震设计方法简介96

3.1.1 中国的抗震设计方法简介96

3.1.2 美、欧、日的抗震设计方法101

3.1.3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103

3.2 新型地震避难与救灾据点抗震设计方法研究109

3.2.1 我国灾难地震烈度统计分析109

3.2.2 “避难与救灾据点体系”设防目标的确定110

3.2.3 “避难救灾建筑结构”设计的计算内容112

3.2.4 地震波作用下失效分析方法与失效评定方法114

3.2.5 地震波作用下失效承载力评定方法115

3.3 本章小结122

第4章 弹塑性计算方法在钢网格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基础123

4.1 钢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理论基础123

4.1.1 概述123

4.1.2 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材料模型124

4.1.3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131

4.1.4 地震动作用下动力失效判定方法140

4.2 多高层钢结构地震弹塑性分析进展与应用141

4.2.1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141

4.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143

4.3 大跨度钢网格结构地震弹塑性分析进展与应用144

4.3.1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进展144

4.3.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在大跨网格结构抗震设计中应用145

4.4 大跨钢网格结构强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比较145

4.5 本章小结146

第5章 立体拱桁架模型失效机理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147

5.1 立体拱桁架模型失效机理试验研究147

5.1.1 试验目的147

5.1.2 模型设计、测点布置及模型的安装147

5.1.3 仪器设备、加载装置、数据采集151

5.1.4 加载方案153

5.1.5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153

5.1.6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耗能能力157

5.1.7 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和延性性能161

5.1.8 破坏特征与失效机理分析163

5.2 塑性铰弹塑性模拟试验过程对比分析164

5.2.1 圆管P—M2—M3的屈服面推导164

5.2.2 计算模型168

5.2.3 塑性铰出现顺序与分布模式169

5.3 矢跨比0.2模型精细化建模破坏失效过程模拟分析178

5.3.1 计算模型178

5.3.2 弹塑性阶段模拟与结果分析179

5.3.3 破坏模式模拟与机理分析183

5.4 立体拱桁架抗震构造改进措施185

5.5 本章小结186

第6章 地震避难所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应用(一)188

6.1 计算模型设计188

6.2 地震响应计算分析方法选择191

6.3 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模型失效承载力评定192

6.3.1 单条地震波作用下“模型1”失效评定方法示例194

6.3.2 多条地震波作用下“模型1”的失效承载力评定197

6.4 按避难救灾建筑设防标准设计的模型失效承载力评定215

6.5 本章小结224

第7章 地震避难所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应用(二)226

7.1 计算模型设计226

7.2 弹性与弹塑性分析方法选用228

7.3 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模型失效承载力评定228

7.3.1 单条地震波作用下“模型1”失效评定示例230

7.3.2 众地震波作用下“模型1”的失效承载力评定234

7.4 按“避难救灾建筑设防标准”设计的模型失效承载力评定253

7.5 本章小结271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