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理论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湘黔,廖国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978750656646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理论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持和发展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6
(一)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准备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10
第一章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13
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成果13
(一)邓小平理论是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的14
(二)邓小平理论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理论概括15
(三)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1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1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世情党情国情基础上提出来的1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丰富内容2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2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24
(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24
(二)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26
(三)科学发展观把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2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开放的完整理论体系3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3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32
第二章 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精神实质36
一、探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36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37
(二)邓小平理论第一次初步科学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4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41
(四)科学发展观拓展和深化了对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41
二、探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3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43
(二)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4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这一问题47
(四)科学发展观拓展和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9
三、探索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51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51
(二)邓小平理论初步科学回答了这一问题5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这一问题53
(四)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5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鲜明的精神实质56
(一)坚持实事求是56
(二)坚持解放思想58
(三)坚持与时俱进60
(四)坚持求真务实61
第三章 构筑科学大厦的理论基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64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64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65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69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73
二、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76
(二)“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国情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7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86
三、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88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89
(二)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91
(三)“两个基本点”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94
第四章 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98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98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99
(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100
(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101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03
(一)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04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05
(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7
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108
(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09
(二)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基本要求111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与重点114
第五章 描绘现代化“三步走”的宏伟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119
一、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19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120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123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12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129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129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对我国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132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136
三、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奋斗140
(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141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143
(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上来147
第六章 推进“五大建设”的重大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150
一、总布局的拓展和深化150
(一)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151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关系152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意义15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5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15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161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6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65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66
(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67
(三)坚定不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6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71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171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73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76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78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178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80
(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181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83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83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86
(三)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188
第七章 实现富国强军的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19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安全思想191
(一)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安全放在第一位192
(二)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194
(三)牢固树立综合安全观念19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建设思想197
(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197
(二)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202
(三)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205
(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20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队建设思想211
(一)贯彻国防和军队发展主题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211
(二)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213
(三)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218
第八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理论223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24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24
(二)战略构想蕴意深邃、内涵丰富226
(三)战略构想对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意义重大228
二、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基本要求230
(一)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根本宗旨230
(二)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232
(三)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235
三、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共同奋斗238
(一)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39
(二)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242
(三)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245
(四)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247
第九章 统筹“两个大局”的雄韬伟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253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253
(一)世界格局日益走向多极化,促进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254
(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战略重心255
(三)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258
二、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61
(一)坚持独立自主262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63
(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63
(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266
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67
(一)坚持平等互信,维护世界和平稳定267
(二)坚持包容互鉴,推动社会文明进步272
(三)坚持合作共赢,增进人类共同利益275
第十章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279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79
(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的必然280
(二)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81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82
二、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284
(一)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284
(二)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关乎党的性质本色和执政使命286
(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90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92
(一)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94
(二)坚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296
(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97
(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98
(五)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300
结束语 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4
一、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304
二、在改革创新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6
三、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308
主要参考文献311
后记312
热门推荐
- 1521762.html
- 3412534.html
- 631363.html
- 3564366.html
- 187965.html
- 2456397.html
- 247343.html
- 681173.html
- 2092082.html
- 2464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2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8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4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2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5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1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2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