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花色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颖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602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植物-苷-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花色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0章 绪论1
0.1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和种类1
0.2 花色苷的提取2
0.2.1 溶剂萃取法2
0.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
0.2.3 微波辅助提取法3
0.2.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3
0.2.5 酶提取法3
0.2.6 组织培养法4
0.3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4
0.3.1 吸附解吸法4
0.3.2 膜分离法5
0.3.3 酶法5
0.3.4 高效液相色谱法5
0.4 花色苷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5
0.4.1 纸色谱法6
0.4.2 紫外-可见光谱法6
0.4.3 红外吸收光谱法6
0.4.4 质谱法7
0.4.5 核磁共振法7
0.4.6 水解分析法7
0.5 花色苷的定量分析7
0.5.1 含有较少或不含干扰物质体系中花色苷总量测定8
0.5.2 含有干扰物质体系中花色苷总量的测定8
0.5.3 单个花色苷的定量8
0.6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8
0.6.1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8
0.6.2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9
0.7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10
0.7.1 花色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10
0.7.2 花色苷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1
0.7.3 花色苷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12
0.7.4 改善人眼机能,预防眼疾12
0.7.5 减轻肝功能障碍13
0.7.6 花色苷抗炎及抗过敏作用13
0.7.7 其他生理功能13
0.8 花色苷研究展望14
参考文献14
第1章 花色苷的提取19
1.1 概述19
1.2 溶剂法提取花色苷20
1.2.1 溶剂法提取的原理20
1.2.2 溶剂法提取的影响因素20
1.2.3 溶剂法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22
1.3 微波辅助提取花色苷23
1.3.1 微波萃取原理23
1.3.2 微波萃取特点24
1.3.3 微波萃取设备24
1.3.4 微波萃取过程25
1.3.5 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25
1.3.6 微波技术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26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27
1.4.1 超声波法的原理28
1.4.2 超声波提取特点28
1.4.3 超声设备29
1.4.4 超声提取过程30
1.4.5 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30
1.4.6 超声波技术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32
1.5 酶法提取花色苷32
1.5.1 酶法提取的原理32
1.5.2 酶法提取的特点33
1.5.3 酶法提取过程33
1.5.4 酶法提取的影响因素33
1.5.5 酶法在花色苷提取方面的应用34
1.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4
1.6.1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35
1.6.2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特点35
1.6.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35
1.6.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工艺流程35
1.6.5 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37
1.6.6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花色苷提取上的应用39
参考文献39
第2章 花色苷的分离纯化42
2.1 概述42
2.2 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花色苷42
2.2.1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类和型号43
2.2.2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43
2.2.3 大孔吸附树脂使用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45
2.2.4 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装置46
2.2.5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的因素47
2.2.6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花色苷50
2.3 色谱法分离纯化花色苷51
2.3.1 概述51
2.3.2 纸色谱(PC)法53
2.3.3 薄层色谱法55
2.3.4 柱色谱法59
2.3.5 高效液相色谱法68
2.3.6 高速逆流色谱法71
2.4 膜分离法76
2.4.1 膜分离原理76
2.4.2 膜的分类77
2.4.3 膜和膜组件79
2.4.4 膜污染及其控制80
2.4.5 超滤及其特点81
2.4.6 膜技术分离花色苷85
参考文献86
第3章 花色苷分析与结构鉴定88
3.1 花色苷的颜色反应88
3.2 纸色谱分析法88
3.2.1 纸色谱定性分析88
3.2.2 纸色谱法在花色苷研究中的应用89
3.3 薄层色谱分析法89
3.3.1 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89
3.3.2 薄层色谱法定量分析90
3.3.3 薄层色谱法在花色苷研究中的应用90
3.4 气相色谱法90
3.4.1 气相色谱法分离原理90
3.4.2 气相色谱法基本部件91
3.4.3 气相色谱在花色苷分析中的应用93
3.5 高效液相色谱法93
3.5.1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94
3.5.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部件95
3.5.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花色苷101
3.6 质谱分析法102
3.6.1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103
3.6.2 质谱仪的构成103
3.7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107
3.7.1 HPLC-DAD-ESI-MS/MS107
3.7.2 HPLC-DAD-ESI-MSn109
3.7.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在花色苷分析中的应用109
3.8 紫外-可见光谱法110
3.8.1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111
3.8.2 紫外及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12
3.8.3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112
3.8.4 紫外-可见光谱的定性、定量分析113
3.8.5 紫外-可见光谱法鉴定花色苷114
3.9 红外光谱法116
3.9.1 红外光谱的原理116
3.9.2 红外光谱的优点116
3.9.3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17
3.9.4 红外光谱仪117
3.9.5 红外光谱的定性、定量分析119
3.9.6 红外光谱法鉴定花色苷120
3.10 核磁共振波谱法121
3.10.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121
3.10.2 核磁共振波谱仪122
3.10.3 核磁共振波谱法鉴定花色苷123
3.11 花色苷结构鉴定的一般步骤124
3.12 花色苷定量分析124
3.12.1 总花色苷含量分析124
3.12.2 单个花色苷的定量126
参考文献127
第4章 花色苷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130
4.1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130
4.2 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31
4.2.1 pH132
4.2.2 光照135
4.2.3 温度135
4.2.4 氧以及过氧化物137
4.2.5 酶类139
4.2.6 金属离子140
4.2.7 亲核以及亲电试剂141
4.2.8 糖类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141
4.3 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142
4.3.1 微胶囊技术143
4.3.2 辅色作用150
参考文献155
第5章 花色苷抗氧化作用159
5.1 自由基及其形成159
5.1.1 自由基的定义159
5.1.2 自由基的形成160
5.2 氧化伤害162
5.2.1 对脂类的伤害163
5.2.2 对蛋白质的伤害164
5.2.3 对核酸的伤害166
5.2.4 对糖类的伤害167
5.3 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168
5.3.1 总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168
5.3.2 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170
5.3.3 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172
5.3.4 还原力的测定175
5.3.5 花色苷对H2O2的清除作用175
5.4 体内抗氧化实验方法175
5.4.1 实验动物175
5.4.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175
5.4.3 实验方法176
5.5 花色苷抗氧化作用的研究185
5.5.1 花色苷体外抗氧化作用185
5.5.2 花色苷体内抗氧化作用188
5.6 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188
5.6.1 花色苷的基本结构决定其抗氧化性质188
5.6.2 取代基团对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影响189
参考文献190
第6章 花色苷的辅助降血脂作用192
6.1 概述192
6.1.1 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192
6.1.2 高血脂的危害193
6.2 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方法193
6.2.1 动物实验193
6.2.2 血脂指标的测定195
6.3 花色苷对动物血脂的影响203
6.3.1 花色苷对血脂异常动物的影响203
6.3.2 花色苷对血脂正常动物的影响204
6.4 花色苷降血脂的可能机制204
6.4.1 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升高血清和肝脏SOD和GSH-Px活性204
6.4.2 降低血中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205
6.4.3 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206
6.4.4 花色苷对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206
参考文献207
第7章 花色苷的辅助降血糖作用209
7.1 概述209
7.1.1 血糖及其调节209
7.1.2 糖尿病的分类210
7.1.3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210
7.2 降血糖功能检验方法212
7.2.1 动物实验212
7.2.2 血糖测定213
7.3 花色苷的降血糖作用215
7.4 花色苷对胰岛素及其受体敏感性和反应性的调节作用216
7.4.1 调节胰岛素的分泌217
7.4.2 改善受体后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217
参考文献217
第8章 花色苷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219
8.1 概述219
8.1.1 肿瘤的定义219
8.1.2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220
8.1.3 影响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221
8.2 抗致突变与抗化学性致癌实验方法简述222
8.2.1 常用的抗致突变实验方法222
8.2.2 小鼠皮肤两阶段化学促癌及抑制试验222
8.2.3 常用的抗化学致癌实验方法222
8.3 花色苷的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223
8.3.1 花色苷的抗突变效应223
8.3.2 花色苷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223
8.3.3 花色苷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225
8.4 花色苷抗突变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226
8.4.1 抗氧化作用226
8.4.2 抗炎作用227
8.4.3 抗血管新生作用227
8.4.4 抗侵袭作用228
8.4.5 促分化作用228
参考文献229
第9章 花色苷缓解视疲劳作用231
9.1 概述231
9.2 缓解视疲劳功能检验方法232
9.2.1 受试者纳入标准232
9.2.2 受试者排除标准232
9.2.3 试验设计及分组要求232
9.2.4 受试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233
9.2.5 观察指标233
9.2.6 功效判定标准233
9.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234
9.2.8 结果判定234
9.2.9 明视持久度测定方法234
9.3 花色苷缓解视疲劳作用235
参考文献236
第10章 花色苷的安全毒理学评价238
10.1 概述238
10.1.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概念238
10.1.2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239
10.2 食品毒理学评价试验内容240
10.2.1 急性毒性试验食品毒理学评价试验240
10.2.2 鼠伤寒沙门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243
10.2.3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250
10.2.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252
10.3 食品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253
10.3.1 急性毒性试验253
10.3.2 遗传毒性试验253
10.3.3 短期喂养试验254
10.3.4 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传统致畸试验254
10.3.5 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254
10.3.6 安全性评价254
10.4 花色苷的安全性评价254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
- 1408995.html
- 1799289.html
- 3263721.html
- 2798147.html
- 1952653.html
- 2106080.html
- 2140361.html
- 3668520.html
- 883844.html
- 3874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2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8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5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0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2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