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 能写 能讲 能教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潘新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5721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写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 能写 能讲 能教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试论高师写作课程的师范性和素质性1
一、高师写作课程的师范性:作者、学者、导师三位一体2
二、高师写作课程的素质性:基本素质与相关素质的统合6
三、高师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初步构想9
作者篇 能写——写作素养论15
第一章 写作心智:写作基本认知图式的建构15
第一节 人格论:立诚求真15
一、写作的最佳控制:人格控制15
二、人格的核心内容:立诚求真18
三、人格培养的基础:识见学养25
第二节 语感论:心领神会32
一、写作的语言表现:辞达而已32
二、写作的语言训练:语感习得39
第三节 文体论:研文辨体47
一、写作行为的要件:文体感觉47
二、文体感觉的核心:文体图式48
第四节 采集论:博览约取53
一、写作的观察:超越直观53
二、写作的调查:超越言语61
三、走进文献世界:学会读取66
第五节 感知论:同化顺应72
一、感知机理:和世界的对话与融通72
二、感知途径:自我分析与体验移植74
第六节 构思论:塑形抽象80
一、构思原则:立意、简化与打散构成80
二、构思模态:立骨、比并与多面拼装83
第七节 想象论:标新立异88
一、想象的创造:表象与情感的思维88
二、想象的“语法”:反常合道92
三、想象的训练:追求形象与奇特94
【思考与练习】97
第二章 写作技能:写作基本表现方式的习得99
第一节 五种基本表达方式100
一、叙述:概况的交代101
二、描写:形象的复呈104
三、议论:观点的论证109
四、说明:对象的解说114
五、抒情:情感的宣泄117
第二节 叙事论:写作感性思维方式119
一、叙事寓意:叙事的灵魂119
二、叙事方式:叙事的预设123
三、叙事视角:叙事的策略124
四、叙事建构:叙事的实现126
第三节 阐释论:写作知性思维方式129
一、阐释功用:价值的取向130
二、阐释主体:能力的建构135
三、阐释模式:形式的解析138
四、阐释方式:表达的选择145
第四节 析理论:写作理性思维方式149
一、析理动机:认知与说服150
二、析理前提:论点的提出153
三、析理范围:论点的阐述155
四、析理展开:论点的分析156
五、析理系统:论点的论述160
六、析理方式:技法的运用162
【思考与练习】166
第三章 师范写作体式:职业性写作能力的养成168
第一节 教案:因材设教169
一、教案写作概述169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170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171
第二节 作品赏析:探幽索隐183
一、作品赏析写作概述183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184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186
第三节 作文评语:指迷启悟192
一、作文评语写作概述192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194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195
第四节 教育短论:言简旨深204
一、教育短论写作概述204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06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07
第五节 教育随笔:缘事感言208
一、教育随笔写作概述208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10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10
第六节 学术论文:建言立说212
一、学术论文写作概述212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13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15
【思考与练习】223
第四章 常用写作体式:展示性写作能力的养成226
第一节 散文:纵笔写趣227
一、散文写作概述227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30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33
第二节 诗歌:以象蕴意238
一、诗歌写作概述238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40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46
第三节 小说:世态拟真251
一、小说写作概述251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53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58
第四节 文学评论:臧否得宜262
一、文学评论写作概述262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65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68
第五节 新闻:敏以求新273
一、新闻写作概述273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74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76
第六节 调查报告:言而有信283
一、调查报告写作概述283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88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290
第七节 演讲稿:激情诱兴297
一、演讲稿写作概述297
二、写作的基本要求298
三、写作的一般程序302
【思考与练习】306
学者篇 能讲——写作原理论308
第五章 写作成因论:写作的构成要素308
第一节 写作主体:人格意识309
一、写作主体概述309
二、人文理想的烛照与主体人格的确立314
三、写作主体对写作诸因素的统摄与重塑317
第二节 写作客体:题材意识319
一、写作客体概述319
二、写作价值的探寻与题材意识的凝聚320
三、写作客体对写作诸因素的适应与制约323
第三节 写作受体:读者意识324
一、写作受体概述324
二、潜在读者的预设与读者意识的贯穿325
三、写作受体对写作诸因素的接受与监控328
第四节 写作载体:成品意识329
一、写作载体概述329
二、“有意味的形式”与成品意识的驱导330
三、写作成品对写作诸因素的配合与规范333
第五节 “四体化一”律——写作行为的多元融合334
一、“四体”共感互动的交融关系334
二、写作主体是写作诸因素的核心334
三、“四体”到“四意”再到“一体”335
【思考与练习】338
第六章 写作行为论:写作的创造机制339
第一节 内化:积材蕴意340
一、感知敏锐是内化的基础340
二、同化是内化的基本方式343
三、采集材料是内化的目的346
第二节 意化:立意塑体347
一、开拓思维是意化的前提347
二、“领悟”是意化的关键349
三、虚拟成品是意化的标志352
第三节 外化:表意行文353
一、意义实现是外化的指向353
二、文字符号是外化的呈现356
三、修辞是外化的基本策略359
第四节 “三重转化”律——写作行为的复合递变361
一、双重转化到三重转化的理论进展361
二、“物意文”模式质疑与重新审视362
三、“物感思文”的双向流转特性363
【思考与练习】365
第七章 写作现象论:写作的存在状态367
第一节 前写作:认知图式的建构368
一、“文以气为主”与禀赋学养的融汇368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交互影响371
三、心理习得与“语感”的培养373
第二节 写作:物、意、言的化合375
一、写作轨迹:意念萌发到作品完成375
二、写作支点:写作主体的创造力379
三、写作活动:独立性与关联性381
第三节 后写作:读、写行为的反思382
一、信息传播与反馈对写作的检验382
二、内省、反思与写作的自我完善383
三、读者需求与作者倾向的磨合调适385
第四节 “三环互动”律——写作行为的循环进化387
一、“三环互动”是自足与开放的写作大系统387
二、“三环互动”是循环往复的写作活动链条388
三、“三环互动”是层递深化的动态进化过程389
【思考与练习】390
导师篇 能教——写作教学论392
第八章 教学目的论:写作课程的性质392
第一节 写作教学的多重目的392
一、写作是一门应用型课程392
二、写作是一门思维型课程393
三、写作课教学生表达思维状况394
四、写作课奠定创造性活动基础395
第二节 写作观念的演变与更新398
一、写作课的知识型静态教学观398
二、写作课的行为型动态教学观400
三、写作课的创造型素质教学观402
第三节 写作课是素质教育最佳手段410
一、教育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内涵410
二、写作是培养素质的重要手段412
三、写作课是“游戏化”实验点413
【思考与练习】415
第九章 教学训练论:写作教学的形态417
第一节 题型训练规程理论及特点417
一、以往写作教学与训练的误区417
二、题型训练规程设计的理论要点419
三、“题型”代替“题目”的优势424
第二节 题型训练规程的设计原则428
一、贯彻游戏思想和行为的原则428
二、游戏的模拟性与竞赛性原则431
三、综合训练与提高素质的原则436
第三节 题型训练规程的教学观念441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游戏教育441
二、教学中应具有新的纪律观念443
三、适当淡化理论与规律的灌输447
【思考与练习】449
第十章 教学诱导论:教师的导悟作用450
第一节 教师诱导的积极意义450
一、诱导能产生知识和技能迁移450
二、诱导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453
三、诱导应是唤醒、促进和点拨455
第二节 选题对表达欲望的诱导457
一、选题诱导功能与现状批判457
二、文学类选题特殊诱导作用458
三、电脑和多媒体的诱导作用461
四、诱导应着眼创造素质培养464
第三节 教师行为和教学形式的诱导465
一、教师行为的心理调度作用465
二、讨论、辩论中的挑拨离间465
三、营造特殊课堂环境和氛围466
第四节 竞争心理和时间煎逼的诱导467
一、竞争心理促使学生进入竞技状态467
二、时间煎逼是创造思维的生成契机469
【思考与练习】471
第十一章 教学评估论:教学效果的检验472
第一节 两种教学模式及评估方法472
一、“硬”“软”教学模式的比较472
二、“硬”“软”教学实践的比较474
三、两种评估思想与观念的差异476
第二节 评估的传统做法和新概念477
一、错别字类型、评改观念与纠正477
二、习作中错句的新观念及修改法481
三、习作内容、结构等总体评改法483
第三节 考试的传统方法与改革出路485
一、中学习作评估与考试命题改革486
二、高校写作的命题、审题与出题488
三、学生自行命题与教师命题举隅491
【思考与练习】497
附论:站在写作—语文教育的制高点上——对中国写作教育史的宏观思考导言498
一、教育思想:从修己到指向自我实现501
二、读写观念:从以读代写到表现本位514
三、说写观念:从说写一体到说写并重525
四、教材体例:从文选到指向言语表现539
五、教学方法:从揣摩依仿到多元启悟550
后记562
再版后记565
热门推荐
- 344279.html
- 1166361.html
- 812102.html
- 157402.html
- 2896524.html
- 3042166.html
- 2616687.html
- 1944264.html
- 995473.html
- 2706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6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1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4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4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8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