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黑龙江省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范海燕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993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黑龙江省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3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互动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3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互动是当前拓展国内市场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4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互动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5
二、文献综述5
(一)有关城乡联系发展的各国情况综述5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7
(三)国内外城乡联系发展几种典型模式9
(四)城乡发展研究述评15
三、本文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16
(一)研究思路16
(二)框架结构17
(三)研究方法17
第二章 黑龙江省城乡经济联系评价与城乡互动发展模式20
一、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1
(一)支出法中的城乡居民对GDP贡献24
(二)三次产业发展情况27
(三)城镇经济发展情况30
(四)农村经济发展情况32
(五)县域经济发展情况32
二、区域城乡发展存在问题分析34
(一)城乡产业发展偏差35
(二)城乡居民收入偏差37
(三)城乡居民消费偏差40
(四)城乡居民储蓄偏差41
(五)就业结构偏差42
(六)劳动生产率的偏差42
(七)严重滞后的农村工业44
三、黑龙江省城乡联系程度的分析与评价45
(一)工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46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动的分析48
(三)恩格尔系数的差异程度50
四、影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52
(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52
(二)落后的观念54
(三)区域竞争力趋弱、经济增长缓慢55
(四)三大经济活动主体的收入低,政府和民间投资不足56
(五)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吸纳劳动力较少57
(六)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失业人员多58
(七)城市密度小、质量低、对周边的辐射力不强59
五、黑龙江省城乡互动经济发展模式61
(一)城乡经济发展相关概念辨析61
(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63
(三)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的内涵64
第三章 促进黑龙江省城乡互动发展的总体思路68
一、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总体目标68
(一)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69
(二)近期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平等发展72
二、城乡互动发展应遵循的原则76
(一)在处理城乡关系上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79
(二)在城乡交流中坚持优势互补原则80
(三)在城乡非均衡发展中坚持协调原则81
三、城乡互动发展的机制82
(一)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82
(二)农村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85
(三)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因素88
四、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路径91
(一)通过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91
(二)通过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94
第四章 黑龙江省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模式研究96
一、人力资源97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与存在问题97
(二)人口流动的实现机制与作用102
(三)制约劳动力流转的制度因素分析109
二、土地资源112
(一)黑龙江省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112
(二)影响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因素分析115
(三)城市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119
三、金融资源124
(一)黑龙江省城乡投资现状与问题124
(二)农村资本流失的渠道分析134
四、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优化配置的新机制138
(一)建立城乡市场良性互动新机制140
(二)建立城乡人力资源良性互动新机制140
(三)建立城乡土地资源良性互动新机制141
(四)建立城乡资本良性互动新机制141
(五)建立城乡产业结构良性互动新机制142
第五章 黑龙江省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模式研究144
一、城乡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44
(一)农业生产结构145
(二)工业生产结构149
二、工农业协调发展155
(一)发展城市产业集群155
(二)调整农村工业布局165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170
三、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路173
(一)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载体,进行城乡产业整合174
(二)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78
(三)增加主导产业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83
(四)实现城乡网络化发展192
(五)构建大都市经济圈200
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209
(一)探索国企改革新模式209
(二)科学、理性认识后发优势209
(三)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210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突出东北三省各自的区域特色211
(五)实施项目、产品品牌带动战略212
第六章 促进黑龙江省城乡互动发展的对策研究213
一、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共同发展213
(一)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14
(二)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使区域资源实现优化整合215
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信息和文化协调互动的发展进程215
(一)推动城乡教育公平的进程216
(二)加快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217
(三)推动城乡信息和文化良性互动218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互动发展219
(一)提高大中城市质量,强化城市功能220
(二)发展多元化中小城市,增加城市数量226
(三)降低城市化成本,加快城市化进程227
四、发挥产业聚集效益,促进城乡互动发展229
(一)促进产业聚集的方式229
(二)深化国企改革,以企业聚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230
(三)以产业聚集带动城市聚集236
五、实现工业和农业互动,促进城乡互动发展239
(一)协调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239
(二)要以工业装备和城市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241
六、加速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平等发展242
(一)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243
(二)制定有利于农户、企业向城镇聚集的土地政策247
(三)采取引致资本流入农业的政策措施250
七、发挥市场、政府的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发展251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252
(二)完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254
(三)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55
参考文献257
后记267
热门推荐
- 2391394.html
- 1446150.html
- 2858197.html
- 3228446.html
- 2960113.html
- 934438.html
- 343525.html
- 1802727.html
- 819385.html
- 488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0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0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0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