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学思想史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法)保罗·克拉瓦尔著;郑胜华,刘德美,刘清华,阮绮霞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2746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地理学史:思想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学思想史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历史学探讨的范围与其限制2
二、科学思想史的特色3
三、地理思想的特性6
四、本书的架构及内容9
思考题9
参考文献9
第二章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13
一、古希腊社会与文化14
二、古希腊文献里的游记15
三、伊奥尼亚地图与地理学:希罗多德15
四、亚历山大地图:一个重大的进展17
五、作为区域描述之地理学21
六、古希腊地理学的其他传统22
七、古希腊地理学的传承与式微23
思考题24
参考文献24
第三章 中世纪与近代初期的地理学27
一、前言28
二、中世纪的地理知识(Geographical Lore)28
三、阿拉伯地理学的角色31
四、航海与地图学的演进34
五、地理学与文艺复兴:托勒密的再发现及探险时代36
六、基督教、宗教改革与地理学40
七、瓦伦纽斯和宇宙志面向的地理学42
八、结论44
思考题45
参考文献45
第四章 启蒙运动与地理学47
一、前言48
二、现代国家、科层体制与统计学的诞生52
三、科学地图学的兴起55
四、对自然的新观念:旅行与自然科学59
五、地理学与野外实察经验:卢梭与裴斯泰洛齐62
六、地理学的认同危机与认识论的响应:康德64
七、启蒙运动、进化理论、与人类的单一性或多样性:孔多塞与卢梭及赫尔德的比较67
思考题70
参考文献70
第五章 科学的地理学之兴起:从缔造者到进化论73
一、前言74
二、19世纪经济与学术的关联: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地理学74
三、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81
四、李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86
五、1860年以后:新经济与政治的关联89
六、1860年以后:新的知识性背景91
七、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95
八、结论98
思考题99
参考文献99
第六章 国家学派时期(1890—1950年):德国与美国学派103
一、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与地理学的三个基本概念104
二、自然地理学的发展106
三、地理学的德国学派111
四、索尔(Carl O.Sauer)与伯克利学派(the Betkeley School)117
思考题121
参考文献121
第七章 国家学派时期:法国学派127
一、传统与制度化: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地理学128
二、维达尔前的法国地理学:雷克吕(Eilsée Reclus,1830—1905)129
三、维达尔·德·拉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133
四、法国传统区域分析137
五、维达尔与维达尔学派(Vidalian)之地理学者的区域与区域组织142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地理学146
七、结论:地理学的法国学派之成就与限制150
思考题151
参考文献151
第八章 新地理学:20世纪60、70年代155
一、前言156
二、新社会需求的兴起157
三、新学术环境以及新逻辑实证论的影响158
四、新地理学、理论、模式与计量方法161
五、社会问题,社会关联与激进地理学(Radical Geography)——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英美地理学的影响166
六、生活空间、意义与人本主义(humanistic approaches)的研究取向167
七、结论170
思考题170
参考文献170
第九章 迈向后现代地理学?175
一、前言176
二、对于环境的再度关心177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危机184
四、区域研究兴趣的再兴187
五、新技术环境里的文化与区域组织189
六、柏林墙倒塌后的地理学193
七、迈向后现代的地理学?195
八、结论197
思考题198
参考文献198
第十章 最近演化出来的多样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地理学203
一、前言204
二、寻找更适合现代世界的地理学:马克思主义之插曲(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50年代)205
三、区域规划与应用地理学的争执208
四、气候地形学与系统性自然地理学的发展211
五、新地理学与区域研究的现代化213
六、社会地理学(social geography)和政治地理学(political geography)216
七、对实际境遇、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兴趣的恢复220
八、结论221
思考题223
参考文献223
第十一章 地理知识形式与制度的关联227
一、前言228
二、对“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的兴趣229
三、对“深厚描述”的兴趣232
四、社会组织形式、地理知识(geographical lores)以及社会对地理知识(geographical knowledge)的需求235
五、学术地理学的社会变迁243
六、结论245
思考题246
参考文献246
第十二章 规范性空间思想与地理学史249
一、前言250
二、分析性与规范性的思维250
三、规范性思想的动力255
四、西方传统的规范性思想与城市和区域规划259
五、非西方传统的规范性思想与地理学264
六、结论267
思考题267
参考文献268
第十三章 全球化:对地理学的挑战271
一、前言272
二、运输与交通:新的网络结构272
三、经济竞争277
四、全球化下的经济279
五、人口集中、逆城市化及大都市区化284
六、乡村的终结与城市生活方式的普世化288
七、新网络结构转化下的社会生活291
八、全球化与文化角色的加重294
九、全球化与生态限制294
十、理念的发展与变迁: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295
十一、政治世界的平衡299
十二、地理学的另一次企图301
思考题302
参考文献302
第十四章 地理学的前景305
一、地理信息系统306
二、监测地球(Monitoring the Earth)310
三、人文地理的文化转向311
四、文化转向及人文地理学的重建319
五、结论325
思考题326
参考文献326
中外文索引329
外中文索引348
附录一 译者参考文献367
附录二 图表出处369
图1 地理学科之发展传统1
图1-1 库恩(T.S.Kuhn)4
图1-2 孔德(Auguste Comte)7
图1-3 斯特拉波(Strabo))7
图1-4 段义孚(Yi-fu Tuan)7
图2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13
图2-1 希罗多德(Herodotos)16
图2-2 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ēs)18
地图2-1 埃拉托色尼的世界地图(19世纪推测绘制)18
图2-3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20
地图2-2 托勒密的世界地图20
图2-4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ēs)22
图2-5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ēs)22
地图2-3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本书第二章),文中论及之地名26
图3 中世纪与近代初期的地理学27
地图3-1 T及O地图30
图3-1 马可·波罗(Marco Polo)35
图3-2 麦哲伦(F.Magellan)38
地图3-2 墨卡托绘制的亚洲地图(16世纪绘制)39
图4 启蒙运动与地理学47
图4-1 培根(Francis Bacon)49
图4-2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49
图4-3 哥白尼(N.Copernicus)49
图4-4 笛卡儿(René Descartes)49
图4-5 牛顿(Isaac Newton)49
图4-6 莱布尼茨(G.W.von Leibniz)49
图4-7 斯宾诺莎(B.Spinoza)50
图4-8 霍布斯(Thomas Hobbes)50
图4-9 洛克(John Locke)50
图4-10 康德(Immanuel Kant)52
图4-11 卢梭(J.-J.Rousseau)52
图4-12 赫尔德(J.-G.von Herder)52
图4-13 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54
图4-14 卡西尼一世(Jean D.Cassini)57
图4-15 库克(James Cook)58
图4-16 林耐(Carol Linné)59
图4-17 夏投布里昂(Chateaubriand)60
图4-18 杜尔哥(A.R.J.Turgot)67
图4-19 赫西奥德(Hesiods)68
图4-20 孔多塞(Marqie Caritat de Condorcet)68
图5 科学的地理学之兴起:从缔造者到进化论73
图5-1 马克思(Karl Marx)78
图5-2 洪堡(A.von Humboldt)81
图5-3 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85
图5-4 李特尔(Carl Ritter)86
图5-5 阿加西(Jean Louis Agassi)88
图5-6 韦伯(Max Weber)91
图5-7 拉马克(J.B.de M.Lamarck)92
图5-8 达尔文(Charles R.Darwin)92
图5-9 华莱士(A.R.Wallace)93
图5-10 孟德尔(G.J.Mendel)94
图5-11 赫克尔(Ernst Haeckel)94
图5-12 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95
图5-13 森普尔(Ellen C.Semple)97
图6 国家学派时期(1890—1950年):德国与美国学派103
图6-1 冈朵(Alphonse de Candolle)108
图6-2 林德曼(R.L.Lindeman)109
图6-3 柯本(W.P.K?ppen)109
图6-4 戴维斯(William M.Davis)110
图6-5 马顿(E.de Martonne)111
图6-6 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13
图6-7 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113
图6-8 尼采(F.W.Nietzsche)115
图6-9 特罗尔(Carl Troll)116
图6-10 索尔(Carl Ortwin Sauer)117
图7 国家学派时期:法国学派127
图7-1 雷克吕(Eilsée Reclus)130
图7-2 克罗普特金(Pyotr Kropotkin)131
图7-3 维达尔·德·拉白兰士(P.Vidal de la Blache)133
图7-4 乐普雷(P.G.F.Le Play)140
图7-5 布朗夏尔(Raoul Blanchard)145
图7-6 德芒戎(Albert Demangeon)145
图7-7 白吕纳(Jean Brunhes)145
图7-8 费弗尔(Lucien Febvre)146
地图7-1 国家学派发展时期(本书第六及七章),文中论及之国家与地区154
图8 新地理学:20世纪60、70年代155
图8-1 库恩(T.S.Kuhn)156
图8-2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60
图8-3 波普尔(Karl Popper)160
图8-4 杜能(J.H.von Thünen)162
图8-5 哈格斯特朗(Torsten H?gerstrand)164
图8-6 哈维(David Harvey)167
图8-7 布蒂默(Anne Buttimer)169
图9 迈向后现代地理学175
图9-1 凯恩斯(John M.Keynes)187
图10 新演化出的多样性——1950年后的法国地理学203
图10-1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207
图10-2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217
图12-1 柏拉图(Plato)251
图13 全球化:对地理学的挑战271
图14 地理学的前景305
热门推荐
- 1113020.html
- 294872.html
- 1278092.html
- 3399131.html
- 1094383.html
- 511081.html
- 3762758.html
- 2729550.html
- 3085968.html
- 2472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1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0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3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84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4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