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得林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8158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1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8
三、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0
四、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3
五、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价值15
第一篇 系统自然观和自然的演化18
第一章 系统自然观18
第一节 自然观的演变18
一、自然和自然观的内在关联18
二、自然观的演变18
第二节 系统自然观24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24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28
三、当代科学突破与自然观的新探索46
第二章 自然的演化51
第一节 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51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51
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53
三、生命的起源和进化53
第二节 自然演化的序向和机制54
一、自然演化的序向54
二、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58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62
第三章 科学发现62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62
一、什么是科学62
二、什么是技术66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67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活动结构和科学方法68
一、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68
二、研究领域的活动结构70
三、科学方法的性质和类型72
四、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73
第三节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75
一、科学问题75
二、科研选题及选题的基本原则78
第四节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途径80
一、科学事实及其作用80
二、科学事实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81
三、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82
四、“观察渗透理论”86
第四章 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89
第一节 科学抽象89
一、科学抽象的含义及方法89
二、科学抽象的过程90
三、科学抽象的作用91
四、科学抽象的成果92
第二节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95
一、分析和综合95
二、归纳和演绎97
三、公理化方法100
四、类比方法101
第三节 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103
一、形象思维103
二、直觉思维105
第五章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109
第一节 科学假说109
一、科学假说及其特征109
二、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11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112
四、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4
五、科学假说的检验115
第二节 科学理论118
一、科学理论及其结构118
二、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119
三、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121
四、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124
第六章 技术研究和技术方法(上)134
第一节 技术研究概述134
一、技术研究的特点134
二、技术研究的基本原则136
三、技术研究的基本程序137
四、技术发展的模式139
第二节 技术方法论一般原理140
一、技术方法及其特点140
二、技术方法的层次性142
三、技术方法的历史发展142
四、技术方法在技术活动中的作用144
第三节 技术问题与技术目标145
一、技术问题及其来源145
二、技术立项应遵循的原则146
三、技术目标的确立147
第四节 技术预测149
一、技术预测的内涵150
二、技术预测的原则和程序150
三、技术预测的主要方法152
四、技术预测的准确度问题153
第五节 技术后果评估154
一、技术评估的内涵及主要内容155
二、技术评估的程序156
三、技术评估的特点156
四、技术评估的主要方法157
第七章 技术研究和技术方法(下)160
第一节 技术原理的构思160
一、技术原理构思及其类型160
二、技术构思的思维形式161
三、技术构思的主要方法162
第二节 技术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66
一、技术方案及其设计166
二、技术设计要素167
三、技术设计的原则168
四、现代设计方法169
五、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流派173
六、技术方案的评价174
第三节 技术试验与技术实施177
一、技术试验的作用及特点177
二、技术试验的类型178
三、技术试验的程序179
四、技术实施180
第八章 技术创新182
第一节 创新的概述182
一、创新理论182
二、创新的层次184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186
一、渐进创新和突破性创新186
二、技术推动创新和市场拉动创新188
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189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机制191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191
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192
三、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194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环境196
一、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196
二、社会制度模式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197
三、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198
第九章 系统科学方法200
第一节 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200
一、系统思维的发展史200
二、系统思维的特征和意义203
三、系统方法204
第二节 信息科学及信息方法207
一、信息科学207
二、什么是信息和信息量209
三、信息方法的基础:信息技术211
第三节 控制论和控制论方法214
一、控制论发展史214
二、控制系统的基本属性218
三、控制论的基本方法220
第四节 自组织方法223
一、自组织223
二、自组织方法的基本内容224
三、自组织方法的启示225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227
第十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227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227
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227
二、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230
三、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233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235
一、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条件235
二、构建科学技术运行的支持系统238
第三节 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244
一、大科学和高技术244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245
三、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246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25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51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51
二、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经济形成和持续增长257
三、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259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62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262
二、科技进步与社会革命264
第三节 科学技术对文化进步的作用268
一、科学的自然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268
二、科学方法是促进思维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268
三、科学精神是精神文化的首要动力269
四、科学技术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269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270
第十二章 科技、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272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272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272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274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277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价值观279
一、全球问题280
二、人和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281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283
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86
一、协调发展的必要性286
二、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287
第四节 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290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290
二、循环经济发展观293
三、科学发展观295
参考书目298
热门推荐
- 272216.html
- 2120317.html
- 1832289.html
- 3186192.html
- 766406.html
- 2651406.html
- 2030572.html
- 54670.html
- 132546.html
- 1428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8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3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1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3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5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2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8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