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化生存 中西审美文化比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聂振斌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3734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化生存 中西审美文化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面对现代化的审美文化(导论)3
第一章 现代化的观念及其历史性3
第一节 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化”3
第二节 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时期了吗?6
第三节 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16
第二章 对审美文化的呼吁和渴望24
第一节 新的复兴,还是反抗?24
第二节 持续的“阵痛”和“呻吟”30
第三节 理性态度的必要性34
第四节 “审美文化”36
第三章 作为人性回归的审美文化的基本内涵44
第一节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46
第二节 符号方式48
第三节 符号的局限性52
第四节 信息时代及其审美的渴求56
第四章 审美的游戏62
第一节 现代与后现代同时“化”的依据63
第二节 怎样与世界同步发展?66
第三节 审美的冲动73
第四节 自觉的审美文化建设80
第二编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倾向93
引言93
第五章 教育——充分运用美感形式,艺术教育占突出地位99
第一节 先王乐教100
第二节 周公制礼作乐107
第三节 儒道墨法与礼乐教化117
第四节 诗教传统123
第六章 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整体把握和洞观感悟146
第一节 从象形字到书法美150
第二节 “立象以尽意”160
第三节 从“文”、“化”到“文化”169
第七章 形上追求——以美为最高境界181
第一节 “美善相乐”182
第二节 美道合一190
第三节 从宗教境界到审美境界198
第四节 “人生的艺术化”206
第三编 百年来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223
引言223
第一节 “师夷之长技”——器物更新228
第八章 五十年“西化”实践的认识结论——文化228
第二节 从器物到制度——政治改革231
第三节 从制度到观念——人的自觉234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再认识242
第一节 “伦理革命”与“打倒孔家店”243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写实主义”249
第十章 蔡元培与新文化263
第一节 “兼容并收主义”264
第二节 “教育救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68
第三节 科学研究乃一切事业之基础272
第四节 “以美育代宗教”275
第五节 “美育与人生”279
本编余论:从新文化出发建设当代审美文化283
第一节 “文化”本来就是审美的297
第十一章 审美文化:以艺术为核子的文化297
第四编 “审美文化”在西方的提出297
第二节 被误解为“休闲文化”300
第三节 文人的文化302
第四节 “人人都是艺术家”303
第五节 “为艺术而艺术”305
第六节 艺术作为“文化核子”306
第七节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308
第八节 让文学艺术成为人们的“共同文化”313
第九节 教育:审美文化的关键315
第十二章 审美文化: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文化319
第一节 艺术化生存方式319
第二节 经验的完美即艺术326
第三节 思想、实践和伦理活动都可以成为艺术的329
第四节 生活走向艺术与艺术走向生活341
第十三章 审美文化:真善美重新融为一体的文化351
第五编 审美文化在西方的表现361
第十四章 公司国家:被扼杀的审美文化361
第一节 破灭的美国之梦362
第二节 堕落之源366
第三节 失去人性的机器371
第四节 听命于组织的“公司意识”377
第五节 人格的分裂和“角色监狱”386
第六节 无穷的消费与环境的污染394
第七节 工作的空洞和虚假404
第八节 “群体”的失去和“大众文化”的生成405
第十五章 初露端倪的审美文化426
第一节 物极必反426
第二节 学生运动431
第三节 观念革命435
第四节 “在一起”的“群体”437
第五节 以服装对抗“异化”439
第六节 对“工作”的审美改造441
第七节 追求审美感受442
第八节 向人的整体开放的艺术446
第六编 审美文化的建设455
第十六章 对审美文化的再认识455
第一节 触及灵魂的文化革命455
第二节 无须暴力463
第三节 任重道远468
第十七章 成熟的审美文化474
第一节 “工作”的审美化474
第二节 对技术的审美超越482
第三节 建立审美的“社群”487
第四节 审美化的教育493
第五节 走向美好的未来498
第十八章 艺术的使命502
第一节 一定要上“塔希提”吗?502
第二节 艺术与人的历史性504
第三节 面对异化的艺术512
第四节 “后工业社会”与艺术516
第十九章 我们的选择526
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文化?527
第二节 现实的需要与可能532
第三节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537
后记542
热门推荐
- 415607.html
- 2384091.html
- 3462743.html
- 2821410.html
- 3806047.html
- 641554.html
- 3421061.html
- 2162191.html
- 2629600.html
- 940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3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8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5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1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8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1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