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C实用之道 装机圣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PC实用之道 装机圣手
  • 聂建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63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179MB
  • 文件页数:710页
  • 主题词:个人计算机-组装;个人计算机-维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C实用之道 装机圣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入门篇2

第1章 认识计算机2

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3

1.2计算机的分类3

1.3硬件与软件5

1.4数据和文件5

1.5键盘和鼠标6

第2章 拆解计算机10

2.1经典台式计算机的外观11

2.2剥离主机外的设备12

2.3计算机外部接口13

2.4主机机箱内的设备14

2.5主板上的部件16

2.6计算机内部的连线23

2.7 CMOS和BIOS24

第3章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25

3.1什么是操作系统26

3.2初识Windows28

3.2.1 Windows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8

3.2.2 Windows XP系统的主界面30

3.2.3“开始菜单”32

3.2.4 Windows Vista系统中的一些新变化33

3.2.5关闭计算机34

3.3认识Window窗口35

3.3.1 Window窗口的概念36

3.3.2 Windows下的软件窗口36

3.3.3 Windows下的对话框窗口37

3.3.4 Windows下的窗口菜单38

3.4 Windows下使用键盘和鼠标41

3.4.1键盘的操作41

3.4.2鼠标的操作42

3.5“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44

3.6 IE浏览器48

实践篇54

第4章 组装台式计算机54

第5章 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62

5.1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63

5.1.1启动计算机,从光盘引导安装程序64

5.1.2创建和选择安装分区64

5.1.3格式化硬盘65

5.1.4文件复制66

5.1.5重新启动后的自动安装过程66

5.1.6个性化设置:区域语言和个人信息67

5.1.7输入序列号(产品密钥)67

5.1.8个性化设置:计算机名、管理员密码、日期和时间68

5.1.9设置网络68

5.1.10自动调整分辨率69

5.1.11配置自动更新69

5.1.12 Internet连接设置70

5.1.13激活和注册70

5.1.14用户账号设置71

5.2激活WindowsXP操作系统72

5.3安装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74

5.3.1从光盘启动安装程序75

5.3.2选择语言76

5.3.3输入密钥76

5.3.4用户许可协议76

5.3.5安装类型选项77

5.3.6选择安装目的分区77

5.3.7创建管理员账号78

5.3.8设置计算机名和桌面背景78

5.3.9设置自动更新78

5.3.10设置日期时间79

5.4激活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79

5.5安装硬件驱动程序79

5.5.1设备管理器81

5.5.2“硬件更新向导”82

5.5.3安装驱动程序85

5.5.4硬件驱动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87

第6章 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89

6.1软件安装前的预备知识90

6.2常见的软件安装方法92

6.2.1绿色软件的安装方法93

6.2.2免安装软件的安装95

6.2.3“安装软件”的安装96

6.2.4软件汉化104

6.2.5注册与激活105

6.3软件安装实例106

6.3.1 Office 2007安装实例106

6.3.2 Norton Antivirus 2005安装实例108

6.4软件卸载110

6.4.1自动卸载软件110

6.4.2手工卸载软件112

6.4.3卸载Windows组件113

第7章 常用软件的使用115

7.1 Office 2003116

7.1.1 Office软件的界面116

7.1.2字处理软件Word120

7.1.3电子表格Excel124

7.1.4幻灯演示软件PowerPoint129

7.2文件压缩工具WinRar131

7.2.1文件压缩与压缩文件131

7.2.2 WinRar最常用的工作模式131

7.2.3窗口模式下使用WinRar132

7.3 Acrobat Reader134

7.4 记事本、写字板和UItraEdit136

7.5邮件客户端Foxmail138

7.6 360安全卫士143

7.7其他常用软件推荐145

7.7.1系统软件145

7.7.2磁盘文件工具146

7.7.3网络工具146

7.7.4文字、图片工具147

7.7.5多媒体工具147

7.7.6其他工具148

第8章 安装外部设备149

8.1打印机的安装150

8.1.1使用并口连接打印机150

8.1.2使用USB口连接打印机151

8.1.3使用网络连接打印机151

8.1.4其他的连接方式151

8.1.5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152

8.1.6添加网络打印机153

8.2扫描仪的安装154

8.3移动存储设备的连接和使用155

8.4数码设备的连接和使用156

8.4.1数码MP3/MP4157

8.4.2数码相机157

8.4.3数码摄像机158

8.4.4读卡器和存储卡159

第9章 连接网络163

9.1常见的网络接入方式164

9.2联网前的准备工作167

9.3连接网络设备168

9.3.1网络硬件设备的安装168

9.3.2驱动程序的安装169

9.3.3网络设备的连接169

9.4配置网络参数172

9.4.1不需要拨号的固定宽带连接172

9.4.2 ADSL宽带拨号上网173

9.4.3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174

9.4.4 WiFi无线上网176

9.4.5 GPRS / CDMA无线上网178

提高篇182

第10章 深入了解硬件——CPU篇182

10.1 CPU的历史和变迁183

10.1.1 Intel台式计算机CPU183

10.1.2 AMD台式计算机CPU192

10.1.3 Intel服务器CPU200

10.1.4 AMD服务器CPU203

10.1.5其他品牌的CPU产品204

10.2与CPU有关的一些概念和知识205

10.3 CPU接口类型210

10.4 CPU风扇214

10.5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216

10.6 CPU中的最新技术217

第11章 深入了解硬件——板卡篇222

11.1主板223

11.1.1主板的更新换代223

11.1.2主板中常见的技术名词237

11.1.3主板中的新技术239

11.2声卡242

11.3显卡244

11.3.1显卡的历史244

11.3.2显卡相关的技术概念249

11.3.3显卡中的新技术252

11.4网卡256

第12章 深入了解硬件——存储篇258

12.1内存259

12.1.1内存的历史变迁259

12.1.2内存的主要技术指标262

12.1.3一些传统的内存概念266

12.2硬盘266

12.2.1硬盘的历史266

12.2.2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269

12.2.3硬盘中的新技术271

12.3光驱和刻录机274

第13章 深入了解硬件——外设篇276

13.1键盘、鼠标277

13.1.1键盘的历史277

13.1.2鼠标的历史279

13.1.3市场中常见的键盘、鼠标品牌和型号283

13.2显示器284

13.2.1显示器的发展285

13.2.2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术语288

13.3打印机290

13.3.1打印机的发展历史291

13.3.2打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293

13.4机箱296

13.5音箱与耳麦296

第14章 设置BIOS参数298

14.1认识BIOS299

14.1.1 BIOS芯片的分类299

14.1.2 BIOS的芯片容量301

14.1.3 BIOS的生产厂商301

14.2 BIOS设置302

14.2.1旧版Award BIOS的设置302

14.2.2新版Phoenix-Award BIOS的设置314

14.2.3新版AMI BIOS的设置320

14.3 BIOS出错信息327

14.3.1屏幕出错信息327

14.3.2喇叭报警信息328

第15章 了解笔记本电脑330

15.1笔记本电脑的硬件331

15.1.1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硬件的不同331

15.1.2笔记本电脑主流硬件的发展340

15.1.3拆解笔记本电脑347

15.1.4升级笔记本电脑349

15.2笔记本电脑的软件352

15.3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和保养353

15.4笔记本电脑常用的附件354

15.4.1输入输出355

15.4.2移动存储355

15.4.3网络设备356

15.4.4视听设备358

15.4.5接口扩展设备359

15.4.6其他扩展附件360

第16章 硬盘的使用和维护361

16.1硬盘的工作方式与分区的概念362

16.1.1磁头、柱面、扇区362

16.1.2硬盘的工作模式Normal、 Large、 CHS、 LBA364

16.1.3硬盘分区364

16.2常见的分区格式365

16.3硬盘分区和格式化368

16.3.1硬盘操作的基本原理368

16.3.2 DOS下的分区和格式化工具369

16.3.3 Windows下的分区和格式化371

16.3.4第三方磁盘分区工具378

16.4改变分区的大小和格式379

16.4.1改变分区的大小379

16.4.2合并分区和拆分分区381

16.4.3 FAT分区格式到NTFS格式的转换381

16.5整理磁盘碎片381

16.5.1磁盘碎片的来源和对策381

16.5.2整理磁盘碎片前的准备工作383

16.5.3 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384

16.5.4第三方磁盘整理工具PerfectDisk385

16.6硬盘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87

16.7备份硬盘数据389

16.7.1备份引导扇区和分区表390

16.7.2备份文件分配表390

16.7.3备份分区或者硬盘392

16.7.4一键恢复简介396

16.8安装多个硬盘397

16.8.1安装前的计划397

16.8.2快速安装指南397

16.8.3硬件安装398

16.8.4软件和设置400

第17章 配置Windows操作系统402

17.1显示和外观404

17.1.1改变屏幕的显示效果404

17.1.2改变系统的外观405

17.1.3改变桌面的显示效果406

17.1.4改变文件夹内容的外观408

17.1.5改变“开始”菜单410

17.2系统设置412

17.3网络设置416

17.3.1 Internet选项416

17.3.2“本地连接”属性419

17.4安全设置422

17.4.1安全中心的设置422

17.4.2 IE的安全设置424

17.4.3配置IP过滤426

17.5用户和权限的管理427

17.5.1用户账户的管理427

17.5.2权限的管理428

17.6区域和语言设置431

专家篇434

第18章 注册表和注册表操作434

18.1 注册表的组成和结构436

18.2注册表编辑器440

18.3注册表文件的使用443

18.4清理注册表446

18.5注册表文件的备份和恢复448

18.6监控注册表449

第19章 操作系统的维护453

19.1安全模式454

19.2命令行模式457

19.3故障恢复控制台458

19.4进程和进程管理460

19.4.1常见的系统进程460

19.4.2管理系统中的进程461

19.5使用系统还原464

19.6清理系统垃圾468

19.7改变系统启动的加载项471

19.7.1手工修改启动加载项472

19.7.2使用软件配置启动加载项473

19.8优化内存475

19.8.1虚拟内存的优化475

19.8.2磁盘缓存的优化476

19.8.3可使用内存的管理477

19.9系统优化479

19.9.1安全的优化479

19.9.2深入的优化481

19.9.3优化系统常见的误区482

19.10数据的备份和恢复484

19.10.1常用的备份工具软件485

19.10.2定制自己的备份工具486

19.11计算机无法启动怎么办488

19.12安装操作系统490

19.12.1重装系统前的准备工作490

19.12.2规划分区491

19.12.3重装系统492

19.12.4调整系统492

19.12.5制作备份镜像494

19.12.6安装应用软件494

19.12.7日常维护494

19.12.8进一步讨论494

第20章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497

20.1常见操作系统介绍498

20.1.1其他Windows重叠操作系统498

20.1.2 DOS操作系统500

20.1.3 UNIX操作系统501

20.1.4 Linux操作系统502

20.1.5 Mac OS502

20.2多系统的概念和实现方式503

20.3启动DOS操作系统503

20.3.1给Windows XP系统加入DOS多系统支持504

20.3.2使用启动光盘启动DOS505

20.3.3使用U盘启动DOS506

20.4虚拟机的安装和使用508

20.4.1 VMWare Workstation的安装和使用508

20.4.2第一次使用前的配置509

20.4.3使用VMWare510

20.4.4 Virtual PC513

20.5使用启动引导程序加载多系统513

20.5.1多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工作原理513

20.5.2多系统引导工具OS Loader514

20.5.3多操作系统引导工具GRUB517

20.5.4分区和启动引导工具SFDisk518

20.5.5其他多系统引导工具520

20.5.6启动引导工具的选择521

20.6多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共享521

20.6.1多操作系统数据和文件的共享522

20.6.2虚拟机中的共享文件522

20.6.3应用程序的共享524

第21章 熟练驾驭网络526

21.1网络基础知识527

21.1.1互联网发展的历史527

21.1.2互联网络的工作原理528

21.2TCP/IP协议基础知识534

21.2.1 OSI网络模型534

21.2.2TCP/IP模型536

21.2.3 I P协议537

21.2.4 TCP协议和UDP协议541

21.3常用的网络服务541

21.3.1网络互联服务542

21.3.2网络信息服务543

21.3.3网络文件服务543

21.3.4网络数据服务544

21.3.5网络应用服务544

21.4常用的客户端软件545

21.4.1 Web软件545

21.4.2下载软件550

21.4.3远程登录软件552

21.4.4信息类软件553

21.5架设自己的服务器554

21.5.1开设FTP服务554

21.5.2开设Web服务556

21.6 Windows系统自带的网络命令557

21.6.1 Ping命令557

21.6.2 IPConfig559

21.6.3Tracert560

21.6.4 Netstat562

21.6.5 Nslookup563

21.6.6 Arp564

21.6.7Nbtstat565

21.6.8 Route566

21.6.9 Net与Netsh568

21.7家庭局域网的建立570

21.7.1双机互联570

21.7.2通过交换机组建小局域网571

21.7.3多机共享宽带上网——ADSL主机拨号571

21.7.4多机共享宽带上网——ADSL路由器573

21.7.5多机共享宽带上网——固定宽带575

21.8无线网络的建立576

第22章 升级BIOS577

22.1为什么要升级BIOS578

22.2主板升级前的准备工作580

22.2.1 BIOS程序包的准备581

22.2.2准备BIOS刷新工具584

22.3刷新主板BIOS585

22.3.1 Award和Phoenix-Award BIOS585

22.3.2 AMI BIOS588

22.3.3华硕主板591

22.3.4个性化主板BIOS592

22.4升级失败的挽救593

22.5刷写显卡BIOS595

22.5.1确定显卡品牌和型号595

22.5.2下载工具和升级文件596

22.5.3升级显卡BIOS597

22.5.4升级显卡BIOS的另类用途599

22.5.5显卡BIOS升级失败的挽救600

22.5.6利用BIOS优化显卡性能600

22.6其他硬件BIOS的升级601

第23章 如何选购计算机608

23.1选购第一步:调研最新的市场动态609

23.1.1掌握最新的价格信息609

23.1.2掌握市场的供求状况610

23.1.3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610

23.1.4了解新产品的发布信息和上市计划611

23.1.5厂家的促销信息612

23.1.6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反馈和售后信息612

23.2如何选购台式机612

23.2.1购买者需求的分析613

23.2.2品牌的考虑614

23.2.3确定配置615

23.2.4购买619

23.3如何选购笔记本电脑619

23.3.1确定配置和型号620

23.3.2如何购买笔记本电脑620

23.3.3购买水货笔记本电脑621

23.4二手计算机的选购623

23.4.1购买之外的信息623

23.4.2询价624

23.4.3选择624

23.4.4测试625

23.5测试计算机硬件625

23.5.1硬件信息测试625

23.5.2稳定性测试631

23.5.3性能测试632

23.5.4制作装机测试工具盘636

23.6如何识别产品的真伪637

23.6.1规避假冒产品的风险637

23.6.2识别CPU的真伪637

23.6.3鉴别内存真伪640

23.6.4板卡防伪642

23.6.5硬盘真伪643

23.6.6数码产品真伪644

23.7如何鉴定零部件的质量646

23.7.1如何鉴定板卡的质量647

23.7.2如何鉴定机箱的质量650

23.7.3如何鉴定电源的质量651

第24章 硬盘数据恢复与硬盘修复652

24.1硬盘检测、数据恢复和硬盘修复软件653

24.2硬盘数据恢复和硬盘修复的原理655

24.3硬盘数据恢复656

24.4文件修复660

24.5使用Disk Genius修正分区故障660

24.6硬盘低级格式化662

24.7修复带有坏道的硬盘664

24.7.1使用“效率源”软件修复坏道665

24.7.2使用Disk Genius隔离坏道666

24.7.3使用PC3000修复硬盘坏道667

第25章 病毒、木马、恶意软件和网络安全668

25.1了解计算机病毒669

25.1.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669

25.1.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671

25.1.3计算机病毒的常见传播方式672

25.1.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674

25.2认清木马的真实面目674

25.2.1木马的特点和工作原理675

25.2.2木马的伪装和传播675

25.2.3木马的启动和隐藏676

25.2.4木马的危害679

25.3什么是恶意软件679

25.4病毒、木马、恶意软件和网络安全681

25.5打造系统的铜墙铁壁685

25.5.1杀毒软件685

25.5.2防火墙软件687

25.5.3恶意软件和木马查杀工具688

25.5.4系统安全补丁688

25.5.5安全的网络应用程序688

25.6手工清理病毒689

25.7培养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6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