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建会,赵小军,符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445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缘起1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
1.国外研究现状2
2.国内研究现状10
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20
四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1
五 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25
1.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25
2.突出特色26
3.主要建树26
六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27
第一章 计算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9
一 计算主义思想的孕育29
1.灵魂的数学特性30
2.物质世界的数学化32
3.图灵的贡献35
二 计算机功能主义36
1.计算机功能主义产生的背景37
2.计算机功能主义的提出42
3.本体论地位探讨48
三 计算主义的六个里程碑53
1.图灵命题53
2.强人工智能55
3.机器功能主义56
4.物理符号系统57
5.思想语言假说59
6.联结主义59
四 神经与计算的新观点62
1.知觉的可塑性63
2.对经典计算观点的批评65
3.一种神经计算的观点67
4.神经科学概念框架下知觉的发展70
第二章 计算主义面临的难题74
一 计算主义面临的挑战:难题出现74
1.基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挑战74
2.来自塞尔“中文屋”论证的挑战78
3.基于不完全性定理的挑战与“中文屋”批判的共通之处83
4.现象学与“4E+S”纲领的挑战84
5.意识“难问题”:感受性与自由意志等90
二 计算主义难题的分析与归类:计算主义中心难题的出现93
第三章 形式系统难题与应对95
一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95
1.形式主义渊源:希尔伯特纲领95
2.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卢卡斯、彭罗斯的解读96
二 数学证明与哲学猜想:哥德尔本人的观点99
1.哥德尔的数学证明99
2.哥德尔的哲学猜想103
3.小结108
三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并未驳倒计算主义108
第四章 意义难题(一):“中文屋”论证及反驳111
一 “中文屋”论证及其影响111
1.计算是纯粹句法的111
2.句法对语义是不充分的113
3.计算机永远不会具有意向性117
二 批评与回应:其他学者与塞尔的分歧122
1.系统应答122
2.机器人应答124
3.大脑模拟者应答126
4.联合应答127
三 “中文屋”论证中的错误分析128
1.塞尔“中文屋”论证的前提错误128
2.塞尔“中文屋”论证的概念混淆130
3.塞尔“中文屋”论证的结论错误132
第五章 意义难题(二):意义的结构135
一 形式系统难题的解答:计算、形式与意义136
1.计算系统不等于纯粹的形式系统136
2.形式与意义不可分140
二 意义获取难题的解答:同构与分层143
1.同构是意义产生的关键144
2.系统的分层可以产生意义149
第六章 意义难题(三):语义引擎策略160
一 自动形式系统160
二 语义基础162
三 意向之谜164
四 语义引擎的生物机制167
1.原初意向性的设想167
2.意识的功能设计169
3.语义的竞争与涌现机制172
第七章 意识难题与功能建构176
一 意识难题176
1.大脑中的剧场176
2.笛卡尔的构造178
3.难以消解的第一人称经验180
4.鸿沟:现象与基础之间182
5.功能建构中的小人184
二 认知之轮:跨越鸿沟187
1.认知之轮187
2.双重描述189
三 多重草稿机制191
1.群魔混战模型191
2.自我感:一种后设194
第八章 “4E+S”认知对计算主义的挑战197
一“4E+S”的内涵、思想来源及其核心观点198
1.“4E+S”的内涵198
2.“4E+S”的思想来源199
3.“4E+S”的核心观点199
二 我们能将“4E+S”整合为一个新的认知模型吗?200
三 “4E+S”相对于计算主义究竟是不是一场新的革命?203
结语208
附录213
图灵测试:五十年之后213
1.导言213
2.图灵的“计算机器与智能”215
3.从模拟游戏到图灵测试225
4.纸上谈兵的哲学:80年代和90年代231
5.图灵测试与社会科学252
6.聊天机器人257
7.探讨与结论266
参考文献278
阶段性研究成果294
热门推荐
- 1931139.html
- 1957179.html
- 1184597.html
- 1119848.html
- 1946826.html
- 1542329.html
- 1675993.html
- 2578735.html
- 2863650.html
- 1593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9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0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1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1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3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