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 宣兆琦,王雁,张杰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3233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山东省-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第一章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萌芽与形成1

第一节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与远古居民1

一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1

二 海岱地区的远古居民7

第二节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萌芽与形成9

一 关于文明概念的解读9

二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萌芽12

三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15

第二章 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早期形态22

第一节 海岱地区的城邦文明22

第二节 海岱地区的方国文明24

一 蒲姑国文明25

二 纪国文明26

三 莱国文明28

四 莒国文明34

第三章 西周时期齐鲁文明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8

第一节 姜太公封齐与齐文明的产生38

第二节 鲁周公封鲁与鲁文明的产生41

第三节 西周时期齐文明的初步发展43

第四节 西周时期鲁文明的初步发展47

第四章 春秋时期齐文明的大发展55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齐国形势55

第二节 春秋时期齐农耕文明的大发展60

一 农具种类的增多和生产技术的提高61

二 主要农作物种类与分布62

三 施肥与灌溉65

四 衣食住行66

第三节 春秋时期齐工商文明的大发展77

一 制陶业78

二 丝纺织业78

三 麻纺织业80

四 漆器制造和镶嵌工艺81

五 青铜冶铸与铁器生产82

第四节 春秋时期齐制度文明的大发展86

一 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制度86

二 春秋时期齐国的经济制度92

三 春秋时期齐国的军事制度97

第五节 春秋时期齐科技文明的大发展103

一 《考工记》的手工艺技术103

二 《考工记》的科学知识105

第六节 春秋时期齐军事文明的大发展112

一 《司马穰苴兵法》113

二 《孙子兵法》116

第五章 春秋时期鲁文明的鼎盛120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鲁国形势120

第二节 春秋时期鲁国的物质文明128

一 春秋时期鲁国的农耕文明128

二 春秋时期鲁国的手工业文明132

三 春秋时期鲁国的衣食住行135

第三节 春秋时期鲁国的制度文明141

一 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制度141

二 春秋时期鲁国的经济制度144

三 春秋时期鲁国的军事制度148

第四节 春秋时期鲁国的科技文明152

一 手工艺成就152

二 天文学与历法154

第五节 春秋时期鲁国的礼乐文明156

第六节 孔子杏坛设教与儒家学派的创立160

一 孔子杏坛设教160

二 儒家学派的创立161

三 孔子之学与《论语》163

第六章 战国时期齐文明的繁荣169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齐国形势169

一 威宣盛世170

二 闵襄衰落172

第二节 战国时期齐物质文明的繁荣176

一 规模宏大的齐故城176

二 我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178

三 精美的齐文化遗物179

四 特色鲜明的齐文化墓葬184

第三节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的繁荣187

一 齐都临淄规模的扩大187

二 齐都临淄的繁华189

第四节 战国时期齐科技文明的繁荣195

一 富有地方特色的天文学195

二 先进的齐派医学197

三 丰富的地理学知识199

第五节 稷下学宫的设立与诸子百家的荟萃202

一 稷下学宫的设立202

二 诸子百家的荟萃207

第六节 管子学的形成224

一 管仲学派的形成224

二 《管子》的编撰227

三 《管子》的思想体系和学派归属231

第七节 晏子学的形成234

一 《晏子春秋》的编撰与学派归属234

二 晏子学的内容237

第七章 战国时期鲁文明的新发展252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鲁国形势252

一 三桓的衰微252

二 鲁穆公改革与鲁国的衰亡256

第二节 春秋末期与战国时期儒学的传播261

一 孔子周游列国与儒学的传播261

二 子夏居魏与西河之学264

三 孔门其他弟子对儒学的传播266

四 孟子游齐与稷下儒学269

第三节 思孟学派与儒学的新发展273

一 子思学派与儒学的新发展274

二 孟子与儒学的新发展281

第四节 荀学与儒学的新发展284

一 荀子与儒家学说的新发展285

二 荀子对先秦各家学派的批判与吸收292

第五节 墨学的产生与儒、墨显学之争299

一 墨学的产生299

二 儒、墨显学之争305

第六节 战国时期鲁国的物质文明313

一 鲁都城曲阜313

二 精美的鲁文化遗物315

第七节 战国时期鲁国的科技文明316

第八章 秦朝齐鲁文明的曲折发展322

第一节 秦朝齐文明的曲折发展322

第二节 秦朝鲁文明的式微329

一 焚书坑儒与鲁文明的沉重打击329

二 秦王朝对儒学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儒生在秦王朝的冷落和隐没331

第九章 两汉时期齐鲁文明的整合与海岱文明的归宿340

第一节 西汉前期齐文明的勃兴340

一 汉初齐文明复兴的背景340

二 汉初黄老之学345

三 黄老之学与汉初政治351

第二节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53

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历史背景353

二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56

第三节 两汉时期齐鲁文明的整合与海岱文明的归宿358

一 两汉经学与谶纬学358

二 方仙道与道教的形成369

附录:《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结项专家鉴定意见372

参考文献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