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伦理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伦理思想史》编写组;张锡勤主编;杨明,张怀承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191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伦理学-思想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伦理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1
二、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进程3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7
四、学习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9
第一章 先秦的伦理思想12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12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12
二、先秦时期伦理思想概述13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16
一、以禁忌和崇拜为核心的原始道德观念的产生16
二、西周前和西周时期的伦理思想17
三、春秋前期的伦理思想20
第三节 孔子的伦理思想23
一、重德的价值观23
二、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25
三、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32
四、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论35
第四节 老子的伦理思想37
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37
二、慈、俭、不争的道德准则论39
三、致虚守静的修养方法论43
四、返朴归真的理想人格45
第五节 墨子的伦理思想47
一、“兼以易别”的兼爱说47
二、义利、志功合一的功利主义49
三、“力生”“俭节”的道德观53
第六节 孟子的伦理思想55
一、“人性本善”的人性论55
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57
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60
四、“思诚”“集义”的道德修养方法63
第七节 庄子的伦理思想65
一、齐是非的道德相对主义66
二、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68
三、坐忘、撄宁的修养论71
四、逍遥适性的人生理想论72
第八节 《管子》的伦理思想74
一、德法兼施的政治伦理思想75
二、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78
三、义利并重的义利观82
第九节 荀子的伦理思想85
一、“性伪之分”的人性论85
二、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88
三、义利两有的义利观90
四、重“义荣”“义辱”的荣辱观92
五、“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94
第十节 韩非的伦理思想96
一、自为、自利的人性论96
二、唯法为治的德法关系论99
三、去私行公的公私观101
第二章 秦汉的伦理思想105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105
一、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105
二、秦汉时期伦理思想概述107
第二节 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109
一、《礼记》的伦理思想109
二、《大学》的伦理思想113
三、《中庸》的伦理思想116
四、《孝经》的伦理思想120
第三节 董仲舒的伦理思想124
一、“道之大原出于天”的道德起源论124
二、“性三品”的人性论和教化论126
三、“三纲五常”的伦理纲常体系128
四、“任德而不任刑”的德刑关系论130
五、“正其谊不谋其利”的义利观131
第四节 《白虎通》的伦理思想133
一、对“三纲五常”体系的系统论证134
二、“学以治性”的教化论137
三、儒家的忠谏观139
第五节 王充的伦理思想141
一、对道德神化的否定141
二、禀气成性、有善有恶的人性论144
三、禀气决定命运的人生论147
第三章 魏晋至隋唐的伦理思想151
第一节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151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社会151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伦理思想概述153
第二节 玄学的伦理思想156
一、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论156
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论159
三、郭象的“名教即自然”论162
四、《列子·杨朱》的享乐主义166
第三节 道教的伦理思想169
一、尊生乐生的生命伦理169
二、柔弱慈爱的处世论173
三、身德相养的道德修养论175
四、善恶有报的道德赏罚论178
第四节 佛教的伦理思想182
一、出世主义的人生观183
二、三世轮回的报应论185
三、拔苦与乐的慈悲观188
四、自他不二的平等观192
五、止观并重的修持论194
第五节 韩愈、李翱的伦理思想197
一、韩愈的道统论与性情三品说198
二、李翱的复性说202
第四章 宋至明中叶的伦理思想207
第一节 宋至明中叶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207
一、宋至明中叶的中国社会207
二、宋至明中叶伦理思想概述208
第二节 张载的伦理思想211
一、“由太虚而有”的人性论212
二、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论214
三、“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217
四、“民胞物与”的道德理想221
第三节 二程的伦理思想223
一、天理道德本体的确立223
二、“性即理”的人性论225
三、理欲对立的理欲观227
四、“敬义夹持”的修养方法229
第四节 朱熹的伦理思想232
一、“万物一理”的道德本体论232
二、“性同气异”的人性论235
三、严辨“义利”“理欲”的道义论239
四、“居敬涵养”的道德修养方法244
五、“行重于知”的道德实践主张246
第五节 陆九渊的伦理思想248
一、“心即理”的道德本原论249
二、自尊知耻、存心寡欲的道德修养方法252
第六节 陈亮、叶适的伦理思想256
一、陈亮的“功到成处便是有德”说256
二、叶适的“成利致义”观260
第七节 王守仁的伦理思想263
一、无善无恶的良知本体论263
二、“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266
三、知行合一的道德践履论270
第五章 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伦理思想275
第一节 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275
一、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中国社会275
二、明中叶至清中叶伦理思想概述276
第二节 李贽的伦理思想279
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道德观279
二、“人必有私”的人性论281
三、“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的人格平等说283
四、“是非无定论”的道德相对主义285
第三节 黄宗羲、唐甄的伦理思想287
一、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287
二、唐甄对君权和夫权的抨击291
第四节 王夫之的伦理思想295
一、理欲合性的人性论295
二、继善成性的道德修养方法299
三、义利并重的价值观302
第五节 颜元的伦理思想307
一、“气质”一元的人性论307
二、“正谊以谋利”的义利观310
三、重“习行”的道德践履论312
第六节 戴震的伦理思想315
一、“血气心知”的人性论315
二、理存于欲的理欲观318
第六章 近代的伦理思想324
第一节 近代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324
一、近代的中国社会324
二、近代伦理思想概述327
第二节 严复的伦理思想329
一、对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译介329
二、批判道德不变论,提倡自由332
三、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关注334
第三节 康有为的伦理思想336
一、“求乐免苦”的人性论和“天欲人理”的理欲观336
二、提倡平等、博爱,批判“三纲”339
三、大同世界的道德理想342
第四节 谭嗣同的伦理思想345
一、“仁—通—平等”的道德原则345
二、“冲决网罗”的时代强音347
三、以“朋友之道”改造其他四伦的主张351
第五节 梁启超的伦理思想352
一、“利群”的伦理观353
二、改造国民性的“新民说”356
三、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359
第六节 章太炎的伦理思想361
一、“革命之道德”论361
二、善恶苦乐的“俱分进化”说364
第七节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367
一、对“心性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368
二、对中国“固有道德”的继承和改造369
三、提倡“替众人服务”的精神372
第八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道德革命”376
一、对以“三纲”为核心的旧道德的猛烈批判376
二、提倡“自利利他”和“个人本位”主义380
三、“五四”“道德革命”的理想目标383
阅读文献386
后记389
热门推荐
- 864792.html
- 3121655.html
- 3414903.html
- 2597367.html
- 2520525.html
- 1261760.html
- 3001633.html
- 405706.html
- 1711963.html
- 198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6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5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5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1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