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
  • 吴一枫,黄永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947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吴佑寿-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吴佑寿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奔波的童年——“我们的根在中国”1

生于曼谷3

根在“唐山”4

启蒙坤范学堂6

难忘的曼谷“中中”8

求学香江12

沦为难民——返回潮州老家14

第二章 漫漫求学路:从梅县到昆明17

梅州中学19

从中央政治学校到西南联大20

西南联大25

西南联大电机系28

在学生运动中接受进步思想31

复员33

回泰国探亲35

第三章 完成学业 迎接解放39

来到清华园41

“蒋管区”中的小解放区43

毕业留校46

加入中共地下党49

难忘194951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54

参加土改55

第四章 无线电系与院系调整57

“襁褓风波”59

系秘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61

学习苏联63

实验室建设66

毕业设计“真刀真枪”69

第五章 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73

话音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76

PCM的研究是怎样开始的78

话音编码终端的改进81

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保驾护航——SCA型数传机系列的研制83

无线数传——用电子谐振器实现的数传系统85

有线数传——用有线信道来传送数据信号87

SCA-3数传机的研制89

让雷达看得更远,电话听得更清——参量放大器的研究90

五公寓的灯光96

“文化大革命”风暴97

第六章 跌宕起伏的绵阳十年99

艰辛的绵阳分校101

几个小故事103

抓“散伙风”106

在绵阳的无线电系职工无愧于三线建设110

被拖延多年的PCM系统——120路微波数字无人值守接力机研制成功112

几度回首116

第七章 回清华园:百废待兴119

为无线电系回归清华园献策献力121

回到清华园125

重整旗鼓——全面恢复教学科研工作126

第八章 教计算机识字——汉字识别131

组建图像教研组133

选择新的科研方向——汉字识别136

知难而进——教计算机认识6763个(单体)印刷汉字141

突破多字体汉字识别难题——建立CCG模型145

从单语种到多语种文字混排识别148

再接再厉 扩大战果150

走向世界——中日韩文字识别系统中标154

永不停步 向更高的目标前进155

第九章 让电脑模拟大脑:人工神经网络159

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的创立161

人工神经网络在汉字识别中的应用162

身先士卒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的奥秘163

促进国际合作,让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165

对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前景的展望167

第十章 让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占有一席之地169

“我和电视有缘”171

“数字电视广播要采用我国自己的标准”175

清华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与凌讯公司177

DMB-T系统的诞生180

抗御外标入侵185

努力促进国标实施,得到香港政府首次采用187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188

推动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到市场上去较量190

无限风光在明天192

第十一章 推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195

推动863计划通信高技术研究197

前瞻性眼光——平流层通信系统的研究199

平流层与平流层通信平台199

平流层信息系统201

推动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202

推动国家973项目——多域协同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206

第十二章 教书育人211

初上讲台213

坚持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215

编写教材216

科普读物219

教书育人221

良师益友224

第十三章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245

立足国内 勇于创新248

导师队伍和培养基地的建设250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251

改革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253

统一标准 加强管理255

旁征博引 妙语连珠256

学科建设259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262

跨世纪人才培养264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的终生伴侣267

第十五章 鞠躬尽瘁281

放眼未来284

鼓励创新285

回首往事 怀念师长287

整理教学科研资料293

清华情怀294

工作之余295

飞雪伴君归297

附录一 吴佑寿生平大事年表303

附录二 吴佑寿主要著作与学术论文319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