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
  • 李德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99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外交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现有研究回顾4

三 主要研究方法13

四 创新之处及研究难点与不足14

五 全书基本架构16

第一部分 全球化运动与公共外交的兴起21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兴起21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21

一 何为公共外交22

二 公共外交的外延28

第二节 公共外交兴起的历程36

一 外交的演变及公共外交的萌芽37

二 现代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兴起42

第三节 公共外交兴起的原因50

一 全球化促进了外交的民主化53

二 全球化促进了外交的公开化57

三 全球化改变了外交的议程62

第二章 公共外交的理论路径69

第一节 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69

一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公共外交70

二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公共外交72

三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公共外交74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路径:从硬权力到软权力77

一 国际社会的权力变迁78

二 软权力的内涵79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运作机制与运行模式86

一 公共外交的运作机制86

二 公共外交的运行模式91

第二部分 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的发展101

第三章 西方大国的公共外交实践101

第一节 美国对“9·11”事件的快速反应101

一 对危机的快速反应赢得了国内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102

二 政府在“9·11”事件中表现出强大的公共外交统合能力104

三 加强国际合作,成功借“他人之手”推销美国形象105

四 建立公共外交长效运行机制,预防危机再次发生107

第二节 英国“重塑不列颠”公共外交战略109

一 “重塑不列颠”文化外交战略的确立110

二 “创意英国”公共外交战略沟通项目的实施111

三 “三位一体”的文化外交运行机制的建立114

第三节 法国塑造“伟大法兰西”公共外交战略117

一 倡导文化多样性,保护法国传统文化119

二 积极在全球开展法语教学,增强法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21

三 完善的文化外交管理体制,讲求文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123

第四章 中小国家的公共外交实践126

第一节 加拿大的公共外交126

一 加拿大公共外交的“联盟构建模式”127

二 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129

三 以“战略沟通”项目塑造国家形象130

第二节 挪威的公共外交132

一 “和平家园”外交133

二 援助外交135

第三节 瑞典的公共外交137

一 诺贝尔奖公共外交137

二 塑造瑞典“和平使者”形象138

三 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140

四 启动“创新瑞典”项目,打造瑞典新形象142

第五章 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146

第一节 中国的公共外交危机反应模式建构146

一 国内媒体对抗震救灾的及时报道传递了正面国家形象148

二 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媒体“掌握”话语权的能力149

三 各部门有效的协作彰显了政府高效、负责的形象149

四 积极呼吁国际援助,展现了尊重人权、光明磊落的形象150

第二节 中国的“战略沟通”项目运作152

一 中国的文化年(国家年)项目的启动152

二 “奥运外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155

三 “世博外交”——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159

第三节 中国的文化外交实践——孔子学院的运行162

一 孔子学院应运而生162

二 孔子学院的成功运作165

三 孔子学院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69

小结173

一 完善的公共外交专门机构逐步在各国建立起来173

二 有明确的目标,并各有侧重174

三 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公共外交的开展175

第三部分 新公共外交及其未来179

第六章 “超越”公共外交179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局限性180

一 国家形象塑造和重塑的困难180

二 文化认同的困难182

三 公共外交的异化倾向186

四 外交决策中舆论的“政治贬值现象”187

第二节 新公共外交的兴起190

一 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新公共外交190

二 方式趋于多样性的新公共外交201

三 与公共事务趋同的新公共外交208

第七章 公共外交的未来212

第一节 公共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2

一 网络为公共外交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复杂化了公共外交的内容212

二 国际社会对软权力争夺的升温,给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14

三 国家形象上升为国家利益,为公共外交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17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前景及值得注意的问题219

一 公共外交的地位与作用219

二 公共外交的前景222

三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223

结论229

一 权力由硬到软的变迁为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理论路径229

二 公共外交是外交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必然结果230

三 公共外交是全球化和民主化运动在全球扩展的产物231

四 冷战后,公共外交在全球化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发展232

附录235

参考文献237

后记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