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汉形式句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小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0831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英语-句法-研究;汉语-句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英汉形式句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句法学主要流派1
1.1 传统语法1
1.1.1 英语的词类2
1.1.2 英语的句子成分2
1.1.3 英语的短语3
1.1.4 英语的句子与句子种类4
1.1.5 英语的基本句法结构5
1.1.6 英语的性、数、格5
1.1.7 英语词类、句子成分的关系与语序6
1.1.8 汉语的词类6
1.1.9 汉语的句子成分7
1.1.10 汉语的短语7
1.1.11 汉语的句子与句子种类8
1.1.12 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9
1.1.13 汉语的性、数、格9
1.1.14 汉语词类、句子成分的关系与语序10
1.2 认知语言学10
1.2.1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假设10
1.2.2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0
1.3 小结11
第2章 形式句法13
2.1 形式句法概述13
2.2 形式句法对语言的假设15
2.2.1 语言习得研究15
2.3 形式句法的方法论19
2.4 形式句法的操作系统20
2.5 形式句法的理论原则24
2.5.1 X-标杠模式24
2.5.2 题元原则26
2.5.3 格理论26
2.5.4 约束条件27
2.5.5 整体诠释原则27
2.5.6 经济原则27
2.5.7 相面豁免条件27
2.6 评判语法的标准28
2.7 小结29
第3章 词库30
3.1 英语词库的构成30
3.1.1 词根30
3.1.2 派生词30
3.1.3 复合词32
3.1.4 屈折词33
3.1.5 其他构词法34
3.1.6 实词与虚词34
3.2 汉语词库的构成34
3.2.1 词根34
3.2.2 派生词35
3.2.3 合成复合词36
3.2.4 重叠词39
3.2.5 屈折词39
3.3 题元关系40
3.4 回环构词40
3.5 小结41
第4章 短语42
4.1 语类42
4.2 划分语类的标准42
4.2.1 语类的次类44
4.2.2 词汇语类与功能语类44
4.2.3 语类的区别45
4.3 短语标记45
4.3.1 短语标记的生成47
4.3.2 限制短语标记48
4.4 成分统制49
4.5 名词短语50
4.5.1 英语名词短语50
4.5.2 英语名词的限定词、附加语、补足语52
4.5.3 汉语名词53
4.5.4 英汉语名词的格54
4.6 形容词与副词短语55
4.6.1 英语形容词与副词短语55
4.6.2 汉语形容词与副词短语56
4.7 介词短语57
4.7.1 英语介词短语57
4.7.2 汉语介词短语57
4.8 助词短语59
4.9 限定词短语59
4.9.1 限定词短语假设59
4.9.2 英语限定词60
4.9.3 汉语限定词61
4.9.4 名物化62
4.9.5 零限定词63
4.10 数量词短语64
4.11 连词短语65
4.11.1 英语连词65
4.11.2 汉语连词65
4.12 广义短语规则66
4.13 语法范畴短语66
4.14 小结68
第5章 动词短语69
5.1 动词分类的方式69
5.1.1 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69
5.1.2 动词的动作、过程、状态70
5.1.3 动词的自主与非自主状态70
5.2 英语动词的类别71
5.3 汉语动词的类别71
5.4 轻动词71
5.4.1 汉语轻动词与介词73
5.4.2 汉语轻动词与代体结构74
5.4.3 英汉介词、轻动词和动词的等级序列75
5.5 一元动词76
5.5.1 英语—元动词76
5.5.2 英语作格动词76
5.5.3 英语作格动词与中动句76
5.5.4 英语非作格动词77
5.5.5 英语非作格动词与非宾格动词的区别79
5.5.6 汉语—元动词79
5.6 二元动词81
5.6.1 英语二元动词81
5.6.2 汉语二元动词82
5.6.3 英汉桥式动词82
5.6.4 汉语兼语动词83
5.7 三元动词83
5.7.1 英语三元动词83
5.7.2 汉语三元动词84
5.7.3 英汉双宾结构的分析86
5.7.4 英汉双宾语结构的语义表达87
5.7.5 动词类别对句式选择的限制89
5.7.6 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异同91
5.7.7 英汉单、双宾结构的话题化移位92
5.7.8 名词性短语的语义因素对句式选择的影响92
5.8 动词的补足语与附加语94
5.8.1 英语动词的补足语与附加语94
5.8.2 汉语动词的补足语、附加语97
5.9 汉语特殊动词结构99
5.9.1 体貌式99
5.9.2 动趋式99
5.9.3 能愿式100
5.10 动词短语中的题元关系100
5.11 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动词101
5.11.1 划分限定性动词与非限定性动词的依据102
5.11.2 汉语的限定性动词103
5.11.3 汉语的非限定性动词103
5.12 小结103
第6章 单句与复句105
6.1 单句结构概述105
6.2 单句与小句106
6.2.1 英语限定与非限定句子106
6.2.2 英语主句/单句结构107
6.2.3 英语特殊句(Exceptional Clauses)107
6.2.4 英语小句108
6.2.5 英语限定与非限定句内的语法范畴词109
6.2.6 汉语单句与小句110
6.2.7 英汉简单句类别对比示意图英汉单句111
6.3 从属复句111
6.3.1 从属复句111
6.3.2 英语补足语/宾语从句111
6.3.3 英语附加语/定语从句中的WH-移位111
6.3.4 英语附加语/状语从句112
6.3.5 汉语句子性主语112
6.3.6 汉语句子性补足语/宾语113
6.3.7 汉语句子性附加语/定语113
6.3.8 汉语句子性状语与话题113
6.4 并列复句114
6.4.1 英语并列复句114
6.4.2 汉语并列复句114
6.5 小结115
第7章 疑问句116
7.1 英语疑问句116
7.1.1 英语疑问句的种类116
7.1.2 疑问句标记117
7.1.3 疑问句的提问方式与所受的制约117
7.1.4 疑问句的结构117
7.1.5 特指问句中疑问词的辖域117
7.1.6 算子移位118
7.2 汉语疑问句122
7.2.1 汉语疑问句的种类122
7.2.2 汉语疑问句的标记122
7.2.3 汉语疑问句的提问方式122
7.2.4 汉语疑问句的结构123
7.3 英汉疑问句的类别对比示意图124
7.4 英汉疑问词及其位置124
7.5 英汉特指问句中的孤岛效应125
7.6 英汉疑问句中的阻隔效应126
7.7 对疑问词的核查126
7.8 小结127
第8章 移位、语迹与语链、呼应128
8.1 对移位的认识128
8.2 α移位的经济原则128
8.3 语迹与语链130
8.3.1 语迹130
8.3.2 语链130
8.4 WH-移位131
8.5 中心语移位(助动词移位)133
8.6 英语A移位(名词性移位)135
8.7 汉语A移位(名词性移性)136
8.8 限定性动词移位与核查137
8.9 呼应语结构投射138
8.10 汉语句法中的呼应关系140
8.11 小结141
第9章 空语类、代名词和照应语142
9.1 语迹142
9.2 自由空语类142
9.2.1 自由空语类机制143
9.2.2 空语类143
9.3 零代词与虚代词144
9.3.1 英语里的零代词与虚代词144
9.3.2 汉语里的零代词与虚代词144
9.3.3 显性与隐性的选择145
9.4 零限定词150
9.5 约束三原则150
9.6 代名词、照应语和指称语150
9.6.1 英语里的代名词与照应语的先行语151
9.6.2 汉语里的代名词与照应语的先行语152
9.6.3 汉语“自己”的长距离约束153
9.7 小结155
第10章 多重特征核查156
10.1 最简方案关于特征核查理论的新观点156
10.2 有关特征核查的术语156
10.3 简单特征核查与多重特征核查157
10.3.1 理论依据157
10.3.2 形式特征及其核查158
10.3.3 多重特征核查159
10.3.4 阶段性派生159
10.4 关于多重特征核查理论的假设161
10.4.1 语义主语与句法主语164
10.4.2 指示语和主语的区别165
10.5 汉语的双重指示语构式167
10.6 英汉双重主语句168
10.6.1 英语双重主语句168
10.6.2 汉语双重主语句168
10.7 动词拷贝句中的多重特征核查169
10.8 多重特征核查带来的句法后果171
10.8.1 语法功能分裂的类型之一:双重指示语的语法功能分裂172
10.8.2 语法功能分裂的类型之二:语法功能的假叠置173
10.8.3 多重特征核查与特征丛分裂移位174
10.9 小结174
第11章 语义与逻辑形式175
11.1 语义与逻辑形式的关系175
11.2 逻辑形式175
11.3 逻辑形式移位176
11.4 疑问成分的作用范畴与逻辑形式的结构位置176
11.5 英语疑问成分在逻辑形式中的移位177
11.6 汉语疑问成分在逻辑形式中的移位177
11.7 疑问词移位与A不A移位178
11.7.1 简单句中的情况178
11.7.2 内嵌句中的情况180
11.8 论元移位与附加语移位181
11.8.1 多重疑问句中的情况181
11.8.2 简单匹配句182
11.9 合成复合词的逻辑形式183
11.9.1 英语合成复合词183
11.9.2 汉语合成复合词183
11.10 小结185
第12章 定指与不定指、话题、语序186
12.1 定指与不定指186
12.1.1 英语定指186
12.1.2 英语不定指187
12.1.3 冠词的作用188
12.1.4 汉语定指189
12.1.5 汉语不定指189
12.1.6 英汉定指与不定指的相同之处190
12.2 话题190
12.2.1 英语话题190
12.2.2 汉语话题191
12.2.3 汉语的话题结构191
12.3 语序的排列方式193
12.3.1 英语语序的排列方式193
12.3.2 汉语语序的排列方式194
12.4 焦点句194
12.4.1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194
12.4.2 焦点195
12.4.3 英语焦点句195
12.4.4 汉语焦点句196
12.5 汉语语序的指定效应200
12.5.1 表不定指的频率状语和时段短语200
12.5.2 表定指的频率状语和时段短语201
12.6 小结203
第13章 特殊句式204
13.1 英汉存现句204
13.1.1 英语存现句结构204
13.1.2 汉语存现句结构205
13.1.3 英汉存现句的使用特点206
13.2 英汉被动句207
13.2.1 英语被动句的结构207
13.2.2 汉语被动句的结构208
13.2.3 英汉被动句的使用特点209
13.2.4 英汉被动动词句213
13.3 汉语“把”字句213
13.3.1.“把”字句的结构214
13.3.2 “把”字句的特点215
13.3.3 “把”字句所受到的制约215
13.4 小结215
英语缩写表217
参考文献219
热门推荐
- 2491476.html
- 3745337.html
- 453974.html
- 2085111.html
- 2058434.html
- 3175527.html
- 2689969.html
- 3859256.html
- 1678677.html
- 1965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8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3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