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晓芳,宿庄主编;何作顺,余日安,钟晓妮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45780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2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2
三、疾病自然史与三级预防策略4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9
第一章 人与环境9
第一节 概述11
一、环境构成11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12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3
第二节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14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14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19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24
一、组织措施24
二、规划措施24
三、技术措施25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26
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28
一、大气理化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28
二、大气污染及其危害30
三、大气卫生标准35
第二节 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36
一、室内空气质量37
二、室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37
三、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37
四、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41
第三节 水环境与健康41
一、水资源的种类41
二、水质评价指标42
三、水体污染及其危害44
四、饮用水卫生标准48
第四节 地质环境与健康52
一、地质环境52
二、土壤污染53
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55
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56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66
第一节 人体必需的主要营养素68
一、蛋白质68
二、脂类70
三、碳水化合物71
四、热能73
五、矿物质74
六、维生素77
第二节 合理营养81
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81
二、食物的营养价值81
三、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86
四、营养调查与评价87
五、食谱编制90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营养90
一、孕妇和乳母的营养90
二、婴幼儿的营养92
三、儿童、青少年的营养94
四、老年人的营养94
第四节 食品安全95
一、概述95
二、常见食品污染及其预防96
第五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106
一、概述106
二、人兽共患传染病107
三、食物过敏109
四、食物中毒110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117
第一节 概述119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119
二、职业与健康120
三、职业损害的预防控制121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24
一、概述124
二、铅125
三、汞127
四、其他金属及类金属128
五、有机溶剂129
六、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133
七、刺激性气体135
八、窒息性气体136
九、农药137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病140
一、生产性粉尘及其危害140
二、常见的生产性粉尘及其所致的尘肺病144
三、其他粉尘所致的职业性肺部疾病151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所致职业性疾病151
一、概述151
二、高温作业152
三、噪声154
四、振动156
五、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158
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损害162
一、职业性肿瘤162
二、职业性五官疾病164
三、职业性皮肤病168
第二篇 常见医学统计学方法177
第五章 医学统计学概述177
第一节 医学统计基本概念179
一、变量与变量值179
二、同质与变异179
三、总体与样本179
四、参数与统计量180
五、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180
六、频率与概率180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180
一、数值变量资料180
二、分类变量资料181
三、等级资料181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81
一、统计设计181
二、搜集资料181
三、整理资料181
四、分析资料182
第六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83
第一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85
一、数值变量资料的频数分布185
二、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186
三、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189
四、正态分布及其应用191
第二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94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94
二、t分布194
三、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195
四、假设检验196
第三节 t检验199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199
二、配对设计资料比较的t检验200
三、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201
第四节 方差分析202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02
二、完全随机化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203
三、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203
四、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205
第七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207
第一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09
一、常用的相对数209
二、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210
三、率的标准化法210
第二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3
一、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213
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213
第三节 x2检验214
一、x2检验的基本思想214
二、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215
三、配对资料的x2检验216
四、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216
第八章 秩和检验218
第一节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检验220
第二节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20
第三节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22
第九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224
第一节 直线回归226
一、直线回归的概念226
二、直线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226
三、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227
四、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227
五、回归方程的应用228
第二节 直线相关228
一、直线相关的概念228
二、相关系数及其计算229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229
四、线性相关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229
五、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230
第三节 秩相关230
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232
第一节 统计表234
一、统计表的编制原则234
二、统计表的结构234
三、统计表的种类234
第二节 统计图235
一、统计图的制作原则235
二、统计图的结构235
三、统计图的种类235
第三篇 流行病学的应用243
第十一章 疾病的分布243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245
一、疾病发生频率测量指标245
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245
三、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246
四、疾病负担测量指标247
第二节 疾病流行的强度247
一、散发247
二、暴发247
三、流行247
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247
一、疾病的人群分布247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249
三、疾病的地区分布250
四、疾病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综合分析251
第十二章 描述流行病学253
第一节 概述255
一、描述性研究的特点255
二、描述性研究的类型255
三、描述性研究的资料来源255
第二节 现况研究256
一、概述256
二、设计与实施258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260
四、现况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260
五、现况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261
第十三章 分析流行病学262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264
一、概述264
二、设计与实施要点265
三、资料分析268
四、偏倚及其控制270
五、优点与局限性271
第二节 队列研究272
一、概述272
二 设计与实施要点274
三、资料分析276
四、偏倚及其控制278
五、优点与局限性279
第十四章 实验流行病学281
第一节 概述283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283
二、实验流行病学的特点283
三、实验流行病学的分类283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用途285
第二节 临床试验285
一、临床试验的概念及特点285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要素和原则286
三、临床试验的分类和分期288
四、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289
五、资料的收集与结果分析291
第三节 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和局限性293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293
二、实验流行病学应注意的问题293
第十五章 诊断性试验的研究与评价295
第一节 概述297
一、诊断性试验定义297
二、应用范围298
第二节 诊断性试验评价的基本要求298
一、金标准298
二、研究对象298
三、样本量大小298
四、盲法判定与比较实验结果299
第三节 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及意义299
一、灵敏度与漏诊率299
二、特异度与误诊率300
三、正确诊断指数300
四、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300
五、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301
六、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302
第四节 诊断性试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价值评估303
一、诊断性试验截断值的确定303
二、真实性评价304
三、可靠性评价304
四、实用性评价305
第五节 提高研究效率的方法306
一、提高验前概率(患病率)306
二、多项试验的联合应用306
第十六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308
第一节 病因概念与病因模型310
一、病因概念310
二、病因模型311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多因性312
一、必要病因与充分病因313
二、病因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模式314
第三节 病因推断314
一、推断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315
二、因果联系的推断标准316
三、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317
第十七章 疾病的预防控制319
第一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21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321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325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328
一、慢性病的流行概论及主要危险因素328
二、三级预防策略与措施334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6
一、概述336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337
第四节 疾病监测340
一、疾病监测的概念与种类341
二、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342
主要参考文献34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47
热门推荐
- 3836169.html
- 3751476.html
- 3750659.html
- 3527503.html
- 48234.html
- 2582507.html
- 3100058.html
- 678532.html
- 833545.html
- 3430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6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1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2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3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1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628.html